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利用1961—2014年朝阳、密云、上甸子3个站气温地面观测数据,对朝阳区与郊区温度年际变化、热岛强度年际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卫星反演数据分析了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朝阳区在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热岛效应不太明显,之后城市热岛效应开始显现,热岛强度逐年增强,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略有减弱,2000年以后热岛强度有明显增强。2朝阳与郊区平均温差达1.5℃左右,为强热岛效应。热岛效应增强使得夏季高温日数增加,冬季低温日数减少。冬季为一年中热岛强度最强的季节。3朝阳区的热岛效应表现为西强东弱,热岛强度逐渐有向东、向南发展的趋势。强热岛区域集中在三环以内的城区。弱热岛区域集中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下垫面多为大面积的水体和植被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EOF)对南京市1961—2016年地面气温数据进行时空分解,分析南京气温变化特征,并通过城、郊气温差值法分析热岛出现频率、热岛强度及昼夜热岛强度差异。结果表明:南京1961—1993年年平均气温在15.5℃上下波动,1993年以后各区和全市的年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其中城市中部增温和气温变化活跃程度远高于周边地区,是热岛中心;从热岛出现的频率以及强度来看,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热岛现象出现频率相对较低,强度也相对较弱,而80年代以后各时期热岛出现频率明显较高,并且热岛强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2001—2016年为热岛强度最大时段;对于热岛强度等级而言,目前南京市的热岛等级属于弱热岛,但是中等热岛出现频率逐渐加剧;南京市热岛效应有昼夜差异,具体表现为夜晚热岛略强于白昼。  相似文献   

3.
宁波市城市热岛效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05年城郊两气象站气温资料,分析了宁波市城市热岛效应的年、月、日变化特征,以及几种特殊天气事件下的逐时城市热岛强度变化。结果表明:宁波市城市热岛效应呈逐年增强的趋势,秋冬季的热岛强度较春夏季强,热岛效应具有较明显的日变化,“夜热岛”强于“日热岛”。  相似文献   

4.
利用深圳2003~2005年18个自动站气温资料,选取坪山、梧桐村和石岩测场的3个自动测站作为热岛对比分析站,分析深圳近三年来深圳年平均热岛强度的空间分布及季节、月际间变化特征,并通过相应MODIS资料进行实时验证;为预估热岛情景,使用1961~2006年深圳、台山、遮浪三站的气候资料,建立深圳热岛时间-强度拟合方程,预估2020年深圳市热岛强度为0.8~0.9℃。  相似文献   

5.
昆明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昆明周边多个自动气象站观测的2004~2012年温度序列,研究了昆明城市热岛效应的日、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昆明城市热岛水平分布和变化趋势。昆明城市热岛强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较强,白天较弱。城市热岛强度一般在早上08:00(北京时间,下同)达到最大值,在午后14:00减弱或消失。城市热岛强度在冬季最强,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弱。昆明城市热岛强度多年平均值为1.27°C,在2004~2009年期间表现为逐年递减的趋势,其年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是云量。2004~2007年昆明城市热岛中心主要分布在主城区。2008年以后,由于中小城镇经济和人口的迅速发展,昆明城市热岛面积不断扩大,并出现热岛中心向呈贡、石林一带偏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近40年湖南省极端强降水气候变化趋势与突变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罗伯良  张超  林浩 《气象》2008,34(1):80-85
利用1961-2004年逐日降水资料,对湖南极端强降水事件气候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4年来,极端强降水量和日数呈增加趋势.1993年是显著增加的突变点,年平均极端强降水量与日数1994-2004年比1961-1993年分别增加126.4mm和2.05d.极端强降水年平均强度趋势不明显,无明显突变,但1993年之后一直处于上升趋势,1994-2004年比1961-1993年增加了2.25mm·d-1.间隔1~5d的极端强降水事件除湘西和永州南部外,大部分地区呈增加趋势,洞庭湖区和湘江流域增加显著.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6月中下旬和5月上中旬,1990年代以来,7月中旬也是极端强降水事件频发时段.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贵阳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规律,利用2003—2019年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MYD11A2),获取贵阳市长时间序列地表温度,结合3S技术对地表温度进行局地热岛强度计算,划分城市热岛强度等级,并从年代际、年际、季节变化以及日时间尺度对贵阳市城市热岛变化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3—2019年贵阳市城市热岛效应总体呈增强趋势,且在2012年发生突变现象,此后热岛效应更加显著,出现强热岛区,中热岛以上区域面积扩大;(2)贵阳市2003、2004、2005、2008年为热岛强度偏弱年,2016—2019年为热岛强度偏强年,偏弱年和偏强年热岛强度空间分布与突变前后相似,热岛区面积比例整体变化不大,偏强年除弱热岛区面积比例变小外,其他各热岛等级面积均增加;(3)贵阳市城市热岛效应夏季最强,其次是春季和冬季,秋季最弱。就空间分布而言,贵阳市城市热岛区在秋、冬季分布较分散,而在春、夏季分布较为集中;(4)城市热岛区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夜晚相比于白天分布更为集中,且热岛效应夜晚强于白天。  相似文献   

8.
蔡新玲  李瑜  李茜  胡淑兰 《干旱气象》2019,37(2):226-232
为增强华西秋雨监测评估的客观量化,改善陕西秋淋强度的预测方法,本文利用1961—2016年陕西中南部地区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量、NCEP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的海温指数,通过定义秋淋强度指数,分析了陕西秋淋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6 a陕西秋淋开始日期平均是9月10日,年际波动较大,整体上无明显变化趋势,但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结束日期平均是10月7日,变化趋势整体趋于偏早。秋淋强度呈波动减弱趋势,且年代际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陕西秋淋偏强年,500 hPa欧亚中高纬上空呈现"+、-、+"的异常环流特征,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缅槽偏强。陕西秋淋的强弱与ENSO事件有密切联系,前期春、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暖)海温发展有利于陕西秋淋偏强(弱),且Niňo3.4区海温异常是陕西秋淋强弱的年际预测信号,对陕西秋淋强度预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福建省66站1961—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基于前汛期降水定量化指标,揭示福建前汛期降水强度的多尺度特征,着重分析前汛期降水强度的低频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省前汛期降水强度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发生了由强到弱和由弱到强的两次明显突变,突变点为1976年和1991年。(2)在前汛期降水偏弱的年代际背景下(20世纪7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前汛期降水强度年际波动相对较小;而在强的年代际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期和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前汛期降水强度的年际波动相对剧烈,尤其2000年以来,福建前汛期降水极端事件明显增多,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多发,且强度偏强。(3)福建前汛期降水强度的季节内振荡明显,降水强度与低频变化的强度成正比,即前汛期降水强度偏强(弱)年份,其低频变化信号较(不)显著。(4)前汛期降水较强的年份有75%出现显著的低频信号,且低频周期较稳定,低频周期可分为30~60d、20~30d和10~20d;25%的年份低频周期出现明显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利用23个自动气象站2009—2018年逐小时气温资料,分析了宜昌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结果显示:(1)近10 a平均热岛强度为1.4℃,呈-0.172℃/10 a的缓慢减弱趋势。近10a夏季平均热岛强度为1.5℃,呈0.017℃/10 a的缓慢增强趋势。(2)热岛强度日变化是早晨到中午迅速减弱,午后至傍晚逐渐加强,夜间达到一天中最大值且保持稳定。(3)热岛强度年变化的谷点是1月,2—10月呈"台阶"状上升至峰值,每个"台阶"宽度约为3个月,11月—次年1月持续下降至谷点。热岛强度以夏季和秋季较强,冬季和春季较弱。(4)热岛强度的日、季节和年变化在时间上总体滞后于气温的变化;日、月最高气温时热岛弱,最低气温时热岛强。可能是城市下垫面热容量较大的"热滞效应"所致。(5)热岛强度高值区与城市核心区空间分布一致,高值区凸伸方向和趋势与城市建设发展方向高度一致。(6)近5 a热岛强度面积无明显变化,但城市中央区域热岛强度等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1.
超强台风“罗莎”和“韦帕”大风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摘要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FY-2C卫星红外云图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资料,对2007年登陆浙南闽北交界的超强台风“罗莎”和“韦帕”大风过程及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地面气压场的分布对台风登陆前后大风的出现时间、影响范围以及登陆后大风的持续时间有重要的影响;台风登陆之前FY-2C红外云图对大风的影响范围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而台风外围螺旋云带进入东海海域的时间则可以作为预报台风大风开始影响温州的一个参考依据;多普勒雷达最大径向速度对台风极大风速的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黑龙江省61个站1961~2006年冬季平均气温观测资料,首次采用月平均气温权重系数法确定了黑龙江省"冷""暖"冬的标准,分析了黑龙江省"冷""暖"冬的气候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1980年以后呈明显变暖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和暖冬指数的气候变率分别为0.568 ℃/10 a、13%/10 a,增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大部份地区冷暖冬权重系数指标的气候变率在0.4℃~0.8℃/10 a之间,山区大于相对较湿润的平原.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冷”“暖”冬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龙江省61个站1961~2006年冬季平均气温观测资料,首次采用月平均气温权重系数法确定了黑龙江省“冷”“暖”冬的标准,分析了黑龙江省“冷”“暖”冬的气候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1980年以后呈明显变暖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和暖冬指数的气候变率分别为0.568℃/10a、13%/10a,增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大部份地区冷暖冬权重系数指标的气候变率在0.4℃~0.8℃/10a之间,山区大于相对较湿润的平原。  相似文献   

14.
利用县级常规气象资料 ,分析 2 0 0 1年 12月 9日的海南大暴雨 ,得出 :西移的热带气旋为其初始扰动条件 ,北方南下冷空气提供了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15.
“0185”上海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 0 1年 8月 5~ 6日上海市发生特大暴雨 ,其中黄浦区和徐家汇区出现了 50年以来最大日雨量。利用加密卫星云图资料、上海南汇WSR 88D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加密观测等资料对“0 1 85”特大暴雨过程作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发现 :本次特大暴雨是中 β尺度系统强烈发展引起的 ;初步揭示了深厚的湿中性层结和对称不稳定是导致中 β尺度系统发展的激发机制 ,是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2005年8月16日天津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李云  缪启龙  江吉喜 《气象》2007,33(5):83-88
运用FY-2C卫星资料和由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的多种物理量场,初步分析了2005年8月16日天津大暴雨的成因:此次大暴雨发生在低槽冷锋前部,对流层中层低槽和副热带高压的维持、对流层低层切变线的出现、近地面层冷空气的扩散侵入、对流层中低层强盛的不稳定能量以及充沛而又深厚的水汽等天气条件的有效合理配置,造就了这次历史罕见的大暴雨。降水显著的中尺度特性与中尺度云团相对应。同时,对比分析了15日发生在河北东北部、京津地区的另一个降水较弱、对流天气强的对流云团,结果显示它们形成发展中存在差异,为今后两类天气的预报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7.
地面气象观测“代表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观测所获取的资料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此"三性"正是气象观测资料作为气象体系基础性支撑的根本。影响气象观测资料代表性的因素主要有气象探测环境、仪器性能、仪器安置和安装方法等。一般来说,因站址代表性差而产生的误差要远大于单纯的仪器系统设定的代表性误差。因此,气象站站址选择及站址周围环境对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利用建筑物内壁温度计算公式,反演出2009—2013年防城港市共出现16次"回南天"过程,并利用气温、露点、湿度、micaps常规资料以及NCEP分析资料对这16次个例的天气形势、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时间控制广西的冷空气影响结束后,广西上空迅速转受暖湿气流控制,当室外空气露点大于室内物体温度时,"回南天"现象就会产生;气温快速回升,露点高于室内物体温度是"回南天"出现的必要条件,要重点分析未来露点的变化;"回南天"有冷性结束和暖性结束两种结束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从有关域(eq)常用快捷组合键的应用、常用域(eq)代码以及应用实例等方面,介绍如何应用Word XP中的"域"来快速、简便地编辑文档中的一些公式和符号.  相似文献   

20.
2005年8月13日抚顺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天气图等实况资料,针对2005年8月13日抚顺大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特征、不稳定能量、水汽和动力条件等方面入手,寻找形成强降水的物理背景,并对云团演变过程、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和特殊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降水过程的天气系统演变特征及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以提高对此类型暴雨天气的认识和预报能力。结果表明:西风槽东移、热带风暴北移,促使副热带高压北上,建立了低空急流;低空急流为大暴雨输送大量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切变线东南移,携带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边缘不稳定能量在抚顺交汇,对流云团得到强烈发展,触发了副热带高压边缘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因此形成了大暴雨天气;地形辐合抬升,对降水起到了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