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风与贵州的雨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恕 《气象学报》1965,37(1):96-106
本文利用1944—1962年气象资料,对贵州季风特征和雨季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划分雨季标准和季风分类的意见,并初步确定了贵州季风进退和雨季始止日期。对季风与自然天气季节以及季风与贵州旱涝的关系,也作了初步的整理,以供日常中长期天气分析预报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原季风研究主要进展及其科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季风是气象界的"永恒"课题,已有数百年的研究历史。亚洲季风系统中存在着3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和高原季风。简要总结了国内外关于高原季风的若干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各阶段高原季风研究的特点。同时指出今后应进一步丰富高原季风指数定义,并对高原季风变化的物理成因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加热效应对南海季风低压垂直环流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梁必骐  刘四臣 《气象学报》1989,47(3):364-370
人们对季风低压的研究大多是限于印度季风低压,而对南海季风低压研究甚少。近年来作者用合成法对南海季风低压的结构做了一些研究,同时根据FGGEⅢB资料用涡度方程和扰动动能方程做诊断分析,讨论了南海季风低压的发生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对于南海季风低压的形成和维持,积云对流和环境场的作用有着重要贡献,而斜压不稳定和正压不稳定的贡献很小。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季风性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诚 《气象学报》1959,30(4):350-361
在本文里讨论了下列四个问题:1.季风的分布。用季风指数的分布明说我国东南部分是季风最强的区域,华北季风较弱,东南沿海也有一条狹窄的季风较弱的地带,这说明了季风强度的分布是很复杂的.2.季风场.在中印之间发现有一条明显的季风界线存在,季风界线的产生是与西藏高原的影响分不开的.对中国和印度季风的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从季风观点将中国分为三个不同的气候区域.3.季风变换.季风变换和南支西风急流的形成和消失有密切关系,对它们有決定性影响的不是西藏高原的动力作用,而是亚洲大陆的热平衡条件,后者还决定了整个东亚和太平洋区域大气环流的季节性突变过程.4.季风的振动.季风的强弱经常是在变化的,利用苏联王根敢(?)的环流型对照分析,发现远东的季风的世纪变程和环流型的世纪变程基本上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5.
东亚季风对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18,他引:40  
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近50年来东亚季风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东亚冬,夏季风对中国西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亚季风对西北地区干旱形成的影响是显著的,对季风形成前期东亚大陆地面气温和太平洋海表温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指出;前期东亚大陆陆面和太平洋洋面的热力状况会影响到东亚季风的强弱,陆面和洋面的温度差越大季风会越强,反之则会越弱,季风的强弱反过来又会影响陆面和洋面的热状况。  相似文献   

6.
南海西南季风多时间尺度变化及其与海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OLR、SST观测数据, 研究了南海地区西南季风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对比分析了强弱西南季风年大气环流的差异. 南海西南季风的强弱变化与海表面温度 (SST) 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 年际或以上时间层次变化主要表现为南海西南季风强弱与东太平洋海温、南海-阿拉伯海海温存在显著负相关.对月季时间层次, 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对西南季风强度变化的影响仍起重要作用, 南海-阿拉伯海海温与西南季风之间相互作用不但表现为西南季风对海温的作用 (西南季风强 (弱) 导致后期海温降低 (升高)), 同时海温变化对西南季风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前期海温正 (负) 距平有利于西南季风增强 (减弱).  相似文献   

7.
季风低压对台风生成影响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文玉  吴立广 《气象科学》2015,35(3):237-247
选取2007年和2009年发生的4个季风低压个例, 利用FNL资料和CMORPH卫星反演的降水资料, 采用多尺度环流分析法, 对西北太平洋季风环流的多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 研究季风低压对台风生成的可能影响。分析发现:季风低压生成于季风槽中, 其天气尺度波列的气旋性环流中。虽然以季风槽为特点的低频环流为台风生成提供大尺度气候条件, 但是季风低压通过进一步提供较大的正相对涡度, 可以有效减小Rossby变形半径, 促进热带低压中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合并, 有利于台风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亚洲季风年代际振荡及与天文因子的相关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卫捷  汤懋苍  冯松  张莉 《高原气象》1999,18(2):179-184
主要通过滑动t-检验方法和相关统计,分析了近50年来南亚季风、东亚季风以及高原季风的相互关系,并对其与太阳黑子周期长度(SCL)和地球自转速度(Δω)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三种亚洲季风虽然在年际变化上相关不好,但在年代变化上具有很好一致性;亚洲季风的年代际变化与SCL和Δω均相关很好,其中以与Δω关系最好,且Δω的变化超前亚洲季风的变化。对日地因子的短期变化如何影响亚洲季风年代际振荡提出了初  相似文献   

9.
有关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其变率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季风是全球气候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大气环流系统,随着气候学研究及季风动力学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对季风的形成及其变率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亚洲季风的认识与形成机制的研究,特别是对东亚季风爆发及其过程的影响因子的认识.此外,对于东亚季风的季节性变化、低频振荡、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可能机制也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提出了在季风动力学研究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季风环流对黑龙江省气候在冬季、夏季温度差异;季风环流对大气降水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影响;季风环流对春秋两季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的冬夏季因受强大的蒙古高压前缘冷空气和季风的影响温差悬殊;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降水空间分布则是从自东向西逐渐递减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