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墟甲骨文中,近年以来,颇多气象纪录之发见,殊堪珍异。去冬气象研究所曾请甲骨文专家董作宝(彦堂)先生讲述殷代之气候,颇饶兴趣;因商请董先生写一短文。此处僅示气象卜辞一版,觕述厓略,未窥全豹,他日或可商请董先生再作一详尽之论述。此版纪录据董先生考证,当为纪元前一二一七年之记载,实为世界上最古之气象纪录矣。  相似文献   

2.
天气预告昔日各国完全采用经验法(Empirical method);自挪威学旅之气团分析,及极面学说发生以後,最近各国已次续采纳。我国在十年前,竺可桢氏已有介绍文章,吕炯先生在数年前亦曾应用极面学说分析长江下游之风暴。其後有黄厦千,赵九章,朱炳海诸先生亦曾致力於气团分析工作,皆具卓见。近日有涂长望先生之中国气团分  相似文献   

3.
中国之气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涂长望  卢鋈 《气象学报》1938,(5):175-218
赵九章先生(1935)前曾就北平南京之高空纪录,草为“中国东部空气图之分析”一文,对於中国气团之秉性,颇多阐述,惟冉冉至今,迄已三载,集成纪录,视赵氏所用已超过三倍之多,故亟宜重新整理,作进一步之探讨,赵氏文中,曾计算平均数字,以为代表各气团  相似文献   

4.
《气象学报》1941,15(1):61-61
一、聘趟九章涂长望黄厦千三位先生为本书特约编辑二、本会季刊所载论文以五千字为限过长得由总编辑缩短之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气象局组织,温克刚为编辑组组长,陶诗言院士任主编,叶笃正院士作序的《涂长望文集》,已于近日由气象出版社出版。 涂长望先生( 1906~1962)是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奠基人之一,中国长期气象预报的开拓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事业的主要创建人,是新中国首任气象局局长。在涂长望先生的领导下,新中国气象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涂长望先生研究中国气象,无论是起点还是所达到的水平都是很高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的《大气运行与世界气温之关系》的论文,就引起国际气象界的瞩目;40年代,他的《中国夏季风之进…  相似文献   

6.
时间:民国三十二年七月廿二日九时地点:气象研究所图书馆出席者:朱炳海 张宝堃 吕 炯 涂长望 胡焕庸(朱炳海代) 庐鋈(吕炯代)郑子政主席:公推吕炯先生担任 陈时纪录 徐延煦 一、经出席理事一致同意,决将本届理事人数,由九人增至十 一人。其不足之数,得由候补理事递补之。  相似文献   

7.
南京之高空     
卢鋈 《气象学报》1937,13(1):1-23
本篇所用材料,以飞机记录为限,测风气球纪录已由竺可桢朱文荣诸氏整理成篇读者可参观竺氏中国气流运行(气象研究所集刊第四号),朱氏南京高层气流观测(气象杂志十二卷P.20—30)。关于气团分析,赵九章氏中国东部空气团之分析(气象研究所集刊第六号)及朱炳海氏太平洋及其隣近之气团(象杂志十一卷P.178—183)两文,均有精详之讨论,为避免工作重复起见,本文亦未列入,文中气压与温度之相关系数,系由薛铁虎先生代为计算,谨此致谢。  相似文献   

8.
《大气科学》2001,25(3):371
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教授李宪之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3月20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7岁。 李宪之先生早年留学德国,获得博士学位,20世纪30年代回国,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任教,曾任清华大学气象系主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大气物理教研室主任。他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两半球大气相互作用的观点为其后的大气观测事实所证明,得到国际气象学术界公认。他培养的一代又一代学生,今天已经成为我国气象界的栋梁。一直到90岁高龄,他仍潜心钻研、笔耕不辍,受到广大师生敬重。 李先生一生…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曾儿次到访剑川的剑湖,就会发现,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和新的体会。这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正如近代剑川著名诗人和书法家赵藩所描述的:十步之内有芳草,百世而下闻清风。对于剑湖之美,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有脍炙人口的生动描述,而小说里“剑湖宫”也就在此处。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中,浙江军民奋起反抗日本侵略军,曾经在空中、陆上和海域进行过英勇战斗,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一段值得缅怀的功绩.但人们对于当时浙江空军气象服务的有关情况却知之甚微,笔者兹根据赵恕先生回忆,将片断史实整理成文,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相似文献   

11.
重点介绍王鹏飞先生在气象学分科之一的中国气象史志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尤其是在理论研究的深化和专业研究的推进两个方面的重要建树。王鹏飞先生是中国气象史志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领导者之一,他的辛勤努力将中国气象史志研究推向了新高度。尽管所回顾的是王鹏飞先生多年前的工作,但对今天日益繁荣的气象史志研究仍然有具体指导作用。2020年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周年校庆,王鹏飞先生作为学校早期主要建校骨干之一,为学校今日的双一流学科做出了显著贡献。今年也是王鹏飞先生诞辰100周年,此文也表达了对王鹏飞先生的诚挚纪念。  相似文献   

12.
东亚活动中心与我国水旱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长望 《气象学报》1936,12(11):600-619
民国二十年的大水和二十三年的大旱是近百年来罕有的现象。这两次浩劫不单给与国人之生命财产以重大创伤,同时也成功了中国气象研究上最感迫切的中心问题。关於这两次水旱钜灾刘治华朱炳海,两先生曾先後撰文阐明了致灾的天气因素和原理。当时因收集国外气象材料颇费时日,他们的敍述就不得不偏重於国内的天气情形,不过在讨论中他们也曾顾及到东亚天气的影响,尤其是日本海的  相似文献   

13.
龚剑明  薛淮 《大气科学》2016,40(6):1333-1336
《大气科学》于1976年创刊,自创刊以来,得到叶笃正先生的大力支持。创刊之初,叶先生在第一卷就发表了两篇论文,而且一直到2009年还以90多岁的高龄发表论文,论文涉及大气环流理论、青藏高原、全球变化等众多领域,为《大气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此叶先生100周年诞辰之际,本刊特邀请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生命地学办公室龚剑明、薛淮老师撰写纪念文章,以此缅怀叶先生。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9月11日,广西南宁)尊敬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秀隆先生,尊敬的越南自然资源和环境部副部长周范玉显先生,尊敬的印度尼西亚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局长Andi Eka Sakya博士,尊敬的东盟各国气象水文部门的主管同事,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相似文献   

15.
序言     
正2016年2月是我国现代大气科学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先生的百年诞辰。为纪念叶笃正先生对我国和国际大气科学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发展的重大贡献,我们特此出版《叶笃正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刊》。叶笃正先生的一生是为现代大气科学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努力奋斗的一生。他在国际上首先创立了大气长波的频散理论和东亚大气环流理论,不仅为大气动力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为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提出大气运动适应过  相似文献   

16.
卢鋈 《气象学报》1936,12(7):371-377
本文系以 W.R.Gregg,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Meteorology,Monthly Weather Review Vol 63,No12 Dec,1935一文为本,参照竺可桢氏第七次国际气象台台长会议记略,国际气象管理会章程,与国际气象台台长会议略史,许鉴明先生第八届国际气象会议近讯与一九三五年华沙国际气象会议,J.B.Kincer,The Danzig Meeting of theInternational Climatological Commisson and the Commission onAgricultural Meteorology M.W.R.Vol63,No 12及 N.Shaw,Manualof Meteolology Vol Ⅰ.Chap.Ⅸ pp156—174编译而成。远东气象台台长会议,虽仅开会一次,然以其与我国关系重大,故亦略述梗概,取材则悉出于沈孝凰先生远东气象会议提要。至于国际地球物理学会气象组之情形,以其性质偏重学术,与上二会议偏重行政者不同,故特另文叙述。  相似文献   

17.
世界气象组织基本系统委员会管理组第7次会议于2007年6月18~20日在日内瓦世界气象组织总部召开。管理组成员、WMO秘书处有关官员出席了会议。CBS主席Gusev先生主持会议,颜宏副秘书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WMO WWW司司长Jack Hayes先生、综合协调办主任Schiessl先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应沈阳市科协邀请,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大学风暴分析与预报中心副主任戴维先生来沈进行学术交流。10月25日,戴维先生在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学术厅,向到会的省和沈阳市的同行专家,介绍了该大学的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科研进展和业务应用情况。双方专家就中尺度预报模式在资料同化、卫星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应用、初始场以及预报时效和预报精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专家还就中尺度模式应用、城市污染预报等问题与戴维先生进行了交流。会后,戴维先生在辽宁省气象局局长王锦贵和沈阳市气象局局长…  相似文献   

19.
本会第十三届年会於七月十八日与中国科学社等五学术团体联合举行。是日上午大会由联合年会名誉会长翁文灏先生致开会辞,继由中国科学社社长任鸿隽先生代表六学术团体报告会务,略述各学会宗旨及成立经过。下午各学会分别举行会务会议,气象学会计到会员二  相似文献   

20.
陈英仪  巢纪平 《大气科学》1988,12(1):106-112
《大气科学》编辑部转来了朱迅先生写的“对二维气候能量平衡模式中辐射和动力学参数化的一些看法”一文的一稿、二稿和三稿.在查看了我们过去发表的一些文章后,发现确实存在一些疏忽,也有未交待清楚的地方,致使读者(如朱迅先生)花了不少精力去复算,对此我们表示歉意,并对朱迅先生的兴趣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