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由六角形冰晶粒子组成的冰云的14种冰晶尺度分布,分别用等效球Mie理论和射线光学理论计算了它们在从可见光到近红外谱区的17个波长上的散射特性参量。并利用由等效球Mie理论获得的散射参数及冰晶尺度分布特征参量re(有效半径)建立了冰云光学特性的参数化公式。这些参数化公式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2.
姚克亚  刘春雷 《大气科学》1996,20(1):123-126
本文利用射线跟踪法对冰晶粒子散射、吸收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对一些常见的近似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计算了长为300μm,半径为30μm的六棱柱状冰晶粒子在不同波段的光散射相函数以及在波长2.2μm时,五种不同大小冰晶粒子的单次散射反照率。结果表明,即使在有吸收情况下,Snell公式和Lambert公式仍是近似成立的,而吸收效应对散射相函数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六角柱冰晶是卷云中粒子的基本形态。本文着重讨论了利用作者已发展的模式,对有吸收的红外波段冰晶的散射矩阵的计算结果。对比了可见光的计算结果,也对比了长六角柱、扁六角柱以及球状、旋转椭球状冰晶的散射。发现吸收的影响主要造成冰晶的侧向和后侧向散射能量减小以及因折射和多次内反射引起的晕峰和“雨虹峰值”减弱。不同形状冰晶的散射函数虽然总的情况颇一致,但与六角柱冰晶相比,球状冰晶的侧向散射较弱,而椭球状冰晶则表现出后向和后侧向散射较弱。这些特征无疑地都将影响激光探测卷云和光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4.
冰云短波辐射特性参数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卷云和高层云分别构造了15种冰晶尺度分布,3种云高和云厚,总共30种冰水含量、90种冰水程长模式。对尺度小于与大于30 μm的冰晶粒子的单次散射特性分别用表面积等效冰球Mie理论和射线光学理论进行计算。采用delta-Eddington法计算了在4种不同地面反射率下冰云的多重散射辐射传输特性,提出了冰云辐射特性的参数化公式,指出参数化公式可以用于气候模式或大气环流模式。  相似文献   

5.
杨平  蔡启铭  蒋兴安 《大气科学》1993,17(4):477-488
本文提出了直接Stokes参量变换的射线追踪方案,优化了作者过去建立的求解六角冰晶粒子散射的射线追踪模式.在冰晶有吸收(折射指数为复数)的情况下,新模式采用了有效折射指数处理粒子内的非单色折射波.其次,新模式还引入了有效单次散射参量,消除了来自几何透射线的前向δ散射效应.最后,根据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冰云中冰晶粒子的粒径谱分布,本文计算了粒径谱积分平均的3D随机取向六角冰晶粒子的单次散射参量.文中给出的冰晶粒子单次散射参量的数值,对研究冰云辐射特性将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椭球雨滴和冰雹在5cm波段的散射偏振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okes散射矩阵是描述电磁波偏振性质的一种有用的方法。本文介绍了用扩展边界条件法计算的5cm微波波段椭球雨滴和冰雹的Stokes散射矩阵的结果。当降水粒子具有对称轴沿铅直方向的优势取向时,对于天线仰角不为零度的一般情况,在散射平面OXZ内矩阵只有四个独立元素(6个不为零),但在OYZ平面内可以有16个不为零的元素。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等效直径小于0.2cm的水滴,无论是侧向还是后向,其散射特征都与球形的很相近。对于冰椭球,这一性质可以维持到更大的粒子(例如0.5cm)。随着粒子尺度的变大和椭率的加大,散射波的偏振性质变得明显,天线仰角的影响也表现出来,而且冰椭球与水椭球的偏振性质的差别也更加明显,特别是σ_3和σ_4这两个散射矩阵元素。  相似文献   

7.
刘春雷  姚克亚 《大气科学》1997,21(5):599-606
本文讨论了卷云冰晶粒子的密度随其尺度大小的变化。及其对折射指数的影响。对该变化所导致的粒子的光散射参数的变化进行了计算。采用Monte Carlo模式,根据观测到的冰晶粒子的数密度,使用不同的粒子密度分布,计算了卷云对0.55 μm波长的入射光的反射和透射率。结果表明,不同的粒子密度假设会导致一定的差别,但卷云中粒子的密度变化对可见光波段能量传输的影响非常小,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8.
对非球形冰晶94 GHz云雷达后向散射和衰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94 GHz毫米波云雷达的数据处理,基于离散偶极子近似法(DDA)计算了几种非球形冰晶的后向散射及衰减效率,探讨了不同冰云模型下冰云的雷达反射率因子(Z_e)和衰减系数(k)及冰水含量(IWC,记作W)的关系。结果表明:(1)形状对冰晶的散射及衰减效率与粒子大小有关。(2)在实际的冰云中,将六角形冰晶和椭圆冰晶看做同体积的球形粒子将低估其衰减和后向散射。将聚合物冰晶看做等体积球形,将高估其后向散射及衰减,子弹花冰晶的后向散射与同体积的球形相比有减小也有增大,但是衰减比同体积球形的小。(3)冰云模型对Z_e-k、Z_e-W关系具有较大影响,假设滴谱相同的条件下,得到了具体冰云模型下对应Z_e-k、Z_e-W关系的系数。这些探讨为我国W波段云雷达的数据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用AMSU-B微波资料识别强对流云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方翔  邱红  曹志强  王新  洪刚 《气象》2008,34(3):22-29
微波遥感可以穿透云顶直接探测对流云内的冰态粒子分布,受冰晶粒子的强烈散射衰减作用,AMSU-B的3个微波水汽吸收波段亮温随冰粒子的增加而降低.由于探测权重高度不同,辐射传输过程中受冰粒子的散射影响也不尽相同,3个水汽通道之间存在亮温差异,这种差异与对流云的强弱密切相关.利用微波向量辐射传输模式(VDISORT)模拟了云雨粒子对微波水汽通道观测的影响,并利用2005年8月12日华北地区的对流天气过程,分析了AMSU-B通道亮温与对流强弱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利用NOAA卫星AMSU-B水汽通道亮温差定量判识深对流云和冲顶对流云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典型对流降水云团进行判识,结果显示,微波识别的对流云区可以较好地表征强降水的分布,其中的冲顶对流区与可见光云系的上冲云顶结构有着很好的对应.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不同形状冰晶的散射特性,获得了非球形冰晶云的94/220 GHz测云雷达双波长比,探讨了非球形冰晶云的双波长比与云内微物理参数的关系,分析了衰减前后的星载雷达反射率因子及双波长比的垂直廓线。结果表明:(1)双波长比可以反映小到0.1 mm中值尺度的冰粒子,对粒子总数、谱的形状参数不敏感,对粒子大小、形状、云衰减较敏感。(2)雷达灵敏度一定时,星载雷达可测云厚与雷达波长、冰含水量(IWC)的垂直分布、云厚及衰减有关;没有进行衰减订正时,双波长比和衰减有关,冰含水量越大,波长越短,衰减越大,双波长比最大值与可探测云厚有关。两部雷达可探测冰含水量为0.001—0.1 g/m3、厚2 km的冰云;当云厚5 km、冰含水量垂直分布在0.001—0.2 g/m3时,云厚的94%基本可以被220 GHz云雷达探测到。(3)如果两部雷达气象方程中用水的介电因子,测量回波强度应进行介电因子的订正后再计算双波长比。   相似文献   

11.
基于MODIS产品的中国陆地冰云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11年11月-2016年10月Terra卫星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3级大气产品数据(MOD08_M3)对中国陆地区域冰云发生概率、有效粒子半径、光学厚度和冰水路径的水平分布与季节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冰云特性的水平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与东亚季风和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存在一定联系。近5年冰云发生概率呈上升趋势,季节性变化规律明显,高值区出现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冰云有效粒子水平分布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的趋势,总体季节性变化特点不明显,但在纬度较高地区出现随季节变化特征;冰云光学厚度与冰水路径水平分布和季节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呈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总体季节性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3年10月13日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MS)在张家口涞源地区对积层混合云中上部进行的增雨探测数据,分析了云的垂直微物理结构、云区的可播性和作业前后液态云粒子、冰晶及降水粒子的微物理变化。结果表明,此次降水性积层混合云的垂直结构由冷、暖两层云配置,云层发展厚实,冷云区云粒子浓度平均为62 cm-3,液态水含量最大0.05 g/m3;2DC和2DP探测的冰晶及降水粒子平均浓度分别为1.9和2.2 L-1;暖云内云粒子数浓度集中在300 cm-3左右,液态水含量约0.1 g/m3。探测区域云粒子数浓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利用云内过冷水含量和冰晶浓度等参数判断,该降水性积层混合云的播撒作业层具有强可播性。对比作业前后云中粒子浓度及平均直径发现,云粒子在作业前时段内的平均浓度为31 cm-3,远高于作业后平均浓度(17.6 cm-3);但平均直径变化不大。作业后冰晶粒子通过贝吉龙过程消耗过冷水长大,浓度由之前的0.86 L-1增至4.27 L-1,平均直径也增至550 μm。冰晶粒子逐渐长大形成降水,降水粒子浓度也相应有所升高,谱明显变宽。   相似文献   

13.
锋面云系降水中的增雨潜力数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李宏宇  王华  洪延超 《大气科学》2006,30(2):341-350
采用中尺度模式MM5模拟研究2002年4月4~5日出现在河南省境内的一次冷锋云系宏观和微观结构特征、云系降水机制以及区域内水分循环收支、"拟降水效率"与云系增雨潜力.模拟结果显示,这次大范围冷锋降水云系分层、非均匀性结构明显,高层主要由冰相粒子构成,中层是冰-水混合层,低层为液水层.云系内同时存在较强的冷、暖云过程,低层和中层首先由暖云过程生成大量云水,而高层冰晶出现后不断向雪转化,大量的冰雪晶由高层降落至中层高云水含量区,促使雨水大量产生,云系存在明显的"播种-供给"云降水机制.此外,模拟显示云系降水主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夏季青藏高原云和降水微物理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洁  郭学良  常祎 《气象学报》2018,76(6):1053-1068
为了加强对青藏高原(高原)云和降水微物理特征的深入认识,采用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对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2014年7月3-25日发生的6次不同强度云和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夏季云和降水过程具有独特性。高原夏季对流的促发机制主要是午后高原加热造成的,云和降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午夜后,对流性降水一般转化为层状云降水,具有明显的0℃层回波亮带,并且会产生强降水。大部分对流云云顶高度超过15 km(海拔高度),最大上升气流速度为10-40 m/s。(2)6次云过程中均具有高过冷云水含量,主要分布在0—-20℃层,冰晶含量主要分布在-20℃层以上的区域,强盛的对流云中,可出现在-40℃层以上区域;雨水集中分布在融化层之下,说明其主要依赖降水性冰粒子的融化过程;雪和霰粒子含量高,分布范围广,说明云中冰相过程非常活跃。(3)高原夏季云中水凝物的转化过程和降水的形成机理具有明显特点。霰粒子的融化过程是地面雨水的主要来源,暖雨过程对降水的直接贡献很小,但通过暖雨过程形成的过冷雨滴的异质冻结过程对云中霰胚的形成十分重要。霰粒子的增长主要依靠凇附过程以及聚并雪晶的增长过程。   相似文献   

15.
Presented is a review of the radiative properties of ice cloud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light scattering simulations,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and broadband radiation parameterizations appropriate for numerical models. On the subject of light scattering simulations, several classical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are reviewed, including the conventional geometric-optics method and its improved forms, 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 domain technique, the pseudo-spectral time domain technique, the discrete dipole approximation method, and the T-matrix method, with specific applications to the computation of the singlescattering properties of individual ice crystal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ssociated with each approach are discussed.With reference to remote sensing, operational retrieval algorithms are reviewed for retrieving cloud optical depth and effective particle size based on solar or thermal infrared(IR) bands. To illu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urrent solar- and IR-based retrievals, two case studie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spaceborne observations. The need for a more realistic ice cloud optical model to obtain spectrally consistent retrievals is demonstrated. Furthermore, to complement ice cloud property studies based on passive radiometric measurements, the advantage of incorporating lidar and/or polarimetric measurements is discussed.The performance of ice cloud models based on the use of different ice habits to represent ice particles is illustrated by comparing model results with satellite observations. A summary is provided of a number of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for ice cloud radiative properties that were developed for application to broadband radiative transfer submodels withi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GCMs).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single-scattering properties of complex ice habits has led to more accurate radiation parameterizations. In conclusion,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nonspherical ice particle models in GCM simulations for climate studies is proven.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0年8月18日副热带高压后部层状云降水中山区层状云的飞机穿云观测资料,结合雷达、卫星云图及天气图等资料,详细分析了此次高后降水中山区层状云的宏观特征、微物理结构,并对降水形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此个例由两层云构成,上层为冷云,下层主要为暖云;冷层粒子图像显示主要以板状为主,平板柱状、柱状和霰粒为辅,冰粒子的聚合体在整个冷层都有出现;降水形成机制为播种—喂养机制,冷云中观测到丛集和淞附现象,其中淞附现象主要发生在冷云的中下部靠近融化层附近.  相似文献   

17.
华南冷锋云系的人工引晶催化数值试验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史月琴  楼小凤  邓雪娇 《大气科学》2008,32(6):1256-1275
在对华南2004年3月31日~4月1日的冷锋降水天气过程进行正确模拟的基础上, 通过向云中引入人工冰晶研究了催化效应, 结果表明: 催化使地面雨量在催化后30 min开始增加, 80 min时达到峰值, 120 min时减小到最小值。被催化的云团随着自然雨带逐渐向东南方向移动, 并且催化云影响其周围的云团, 造成了催化的下风方域外效应, 使催化效果可以延长到催化后10个小时, 随着自然云的消散而结束。人工冰晶的引入, 使得大量过冷雨滴快速转变为霰粒, 霰粒通过淞附云水和碰并雨滴过程增长, 使降水提前发展, 之后霰粒的融化使地面雨量增加。大量冻结潜热的释放, 使云中温度增加, 上升速度增强, 说明 “静力催化作用” 和 “动力催化作用” 是相互关联不可割裂的。在云体发展早期冷云降水过程还没有启动之前引入人工冰晶的催化效果优于云体发展接近成熟时的催化效果, 而只由催化剂量的不同造成的增雨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8.
利用Advanced Himawari Imager (AHI)/Himawari-8(HW8)云产品分析2017年夏季东亚地区不同下垫面条件对冰云云顶特征的影响,针对不同下垫面条件选择了9个研究区域。结果表明,冰云最常出现在青藏高原和南亚季风区。冰云的发生频率存在南北递减的趋势,并在日本附近有高值中心。冰云云顶的垂直分布高度依赖于纬度,此外还有地形和海陆热力差异的作用。青藏高原和南亚季风区冰云最常发生在6~9 km和6~15 km;冰云云顶温度在南北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不同高度的冰云形成方式也存在不同;青藏高原和南亚季风区的冰云光学厚度较高,且冰云光学厚度与发生频率呈正相关。在冰云云顶属性垂直分布中,中国东部冰云发生频率相对于其他区域较低,冰云粒子半径表现出随高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海洋上的平均冰云粒子半径相对于其他研究区域最大;在中国西部地区,冰云光学厚度存在双峰结构,而其他相对平坦的区域只有一个单峰。  相似文献   

19.
Light absorbing particles(LAP, e.g., black carbon, brown carbon, and dust) influence water and energy budgets of the atmosphere and snowpack in multiple ways. In addition to their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atmospheric heating by absorption of solar radiation and interactions with clouds, LAP in snow on land and ice can reduce the surface reflectance(a.k.a., surface darkening), which is likely to accelerate the snow aging process and further reduces snow albedo and increases the speed of snowpack melt. LAP in snow and ice(LAPSI) has been identified as one of major forcings affecting climate change, e.g.in the fourth and fifth assessment reports of IPCC. However, the uncertainty level in quantifying this effect remains very high. In this review paper, we document various technical methods of measuring LAPSI and review the progress made in measuring the LAPSI in Arctic, Tibetan Plateau and other mid-latitude regions. We also report the progress in modeling the mass concentrations, albedo reduction, radiative forcing, and climatic and hydrological impact of LAPSI at global and regional scales. Finally we identify some research needs for reducing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impact of LAPSI on global and regional climate and the hydrological cy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