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钟万强 《气象科技》2010,38(6):758-761
鉴于雷击分类目前缺乏完整的体系,根据雷击危害方式对雷击进行了综合研究,将间接雷击分为两大类,由此提出了"雷电电位差效应"。对雷电反击、雷电地电位上升、雷电旁侧闪络等效应进行了阐述,并单独对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进行分析。介绍了雷电电位差效应的防护方法,对安全距离做了说明。研究了雷电电位差效应与人身伤害的关系。分析表明:雷电电位差效应主要包括雷电反击、雷电地电位上升、雷电旁侧闪络以及与人身伤害有关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雷电电位差效应的防护方法主要包括躲避、等电位连接和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新乡市驻地地貌特征和近5 a的空间雷暴特征,对该部流动哨的雷击易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目标区雷电引发的人身伤害风险较大。除避免或减少雷电高发时段外出巡逻及巡逻中雷电发生时采取远离树木、电力线等防御措施外,在巡逻道路两侧适当位置增设接闪杆及移除横穿巡逻道路的电力线路或按有关规定在线杆增设电涌保护器,可降低雷电造成的人身伤害风险。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新乡市驻地地貌特征和近5a的空间雷暴特征,对该部流动哨的雷击易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标区雷电引发的人身伤害风险较大。除避免或减少雷电高发时段外出巡逻及巡逻中雷电发生时采取远离树木、电力线等防御措施外,在巡逻道路两侧适当位置增设接闪杆及移除横穿巡逻道路的电力线路或按有关规定在线杆增设电涌保护器,可降低雷电造成的人身伤害风险。  相似文献   

4.
对东营原油库雷击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参考应用最新IEC发布的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标准,通过简化风险评估模型,调整个别评估参数,针对原有储存库区内人员伤害雷击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是:原油库由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概率大于规范值,风险主要来源于库区内电火花引起的燃烧、爆炸及雷击入库的线路、库区临近区域引起的人员伤害,通过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后,降低雷击造成的人身伤害风险,能够满足IEC 62305-2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某人工增雨炮弹存储仓库为例,结合该存储仓库的建筑环境、该地区的气象资料和人工增雨炮弹的周期存储性等特点,对其进行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因雷击造成人身伤亡是主要的潜在风险,通过分析风险成因,明确防雷工程实施方向和重点,为防雷工程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6.
石化行业雷击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参考应用IEC最新发布的雷电防护标准,并以永宁采油厂某联合站为例,通过简化风险评估模型,调整个别评估参数,对联合站损失类型为人身伤害的雷击风险进行实证评估。结果表明:因雷击联合站产生的电火花在站内引起燃烧或爆炸、雷击联合站邻近区域以及雷击入户线路邻近区域是造成人身伤害风险的主要来源。采取完善的等电位连接并在入户设施上安装高效的SPD防护等措施后,雷击造成的人身伤害风险能够满足国际防雷规范要求。评估技术方法对石化行业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江门市1957—2008年雷暴数据统计资料、2001—2011年(2004年剔除)广东省雷电风险评价闪电定位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GB/T 21714.2-2008/IEC 62305-2:2006雷电防护标准,对江门市东湖公园雷击风险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结果表明:东湖公园区域5月雷电闪击的概率最多,13:00出现的闪电频数最高,雷电流最大值为124.2 k A,3 km范围内地闪密度值Ng为25.03次/(km2·年)。人员处于无雷电防御设施的封闭建筑物、敞开构筑物内,风险分量总和低于风险容许值1×10-5;大树底下、露天场所风险分量总值高于风险容许值1×10-5,是公园雷击人身伤亡的主要区域。按照相应类别采取防雷措施后,封闭建筑物区和敞开构筑物区风险分量RA各降低了100%。人员及时进入防雷设施合格的建筑物内,风险分量可降为0。  相似文献   

8.
以雷电灾害实例强调了桥梁防雷的必要性,计算了江门市江顺大桥遭受雷击时可能产生的人身伤亡损失风险R1、公众服务损失风险R2、经济损失风险R4,结合周围雷电环境对风险进行分析,发现雷击大地密度Ng、截收面积A_d、雷击桥梁附近危险事件次数NM、火灾危险程度缩减因子r_f对风险评估结果值有较大的影响,最后对N_g、A_d、N_M、r_f因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古建筑物雷击灾害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古建筑雷击灾害的调查,分析了古建筑遭受雷击部位的分布规律,发现吻兽等突出部位、古树、塔亭、服务设施等是古建筑容易遭受雷击的部位;发现有雷击历史的古建筑容易再次遭受雷击,分析了古建筑遭受雷击后起火的原因,统计了古建筑遭受雷击后造成的人员伤亡比例;讨论了古建筑物遭受雷击的原因,得出地理位置、古建筑的自身结构、树木引雷、古建筑内部环境变化、年久失修进水潮湿等因素是古建筑易受雷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基于江苏省1980—2010年共31 a逐日雷暴和雷击伤亡人数资料的统计和分析得到:1)江苏省雷暴过程和雷击事故均呈上升趋势,但后者较前者上升趋势更为明显;2)江苏省雷击事故过程的雷击率呈单峰型特性,气候倾向率为正值,呈上升趋势;3)江苏省历年雷暴和雷击伤亡总人数都呈单峰型特性,峰值出现在7 月,趋势线基本平行,相关系数(0.627 885)较高,上升趋势较为一致,雷击死亡人数波峰出现在7 月,而雷击受伤人数的波峰却出现在8月;4)雷击伤亡人数的雷击率呈双峰型特性,其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7月,峰谷值相差很大,各月波动明显;5)雷击伤亡总人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的各雷击率地区分布不同,雷击伤亡人数的雷击率最高值区出现在南通地区,死亡人数的雷击率最高值区在南通和淮安地区,而受伤人数雷击率最高的区域在徐州地区,其地域分布差异较大,非均一性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1.
利用VC++开发陕西省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系统.使用多个可重用的模块和函数.对雷击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多种风险分量、损害概率、缩减因子计算和选择.为开展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提供系统支持.  相似文献   

12.
化工企业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秀梅 《气象科技》2014,42(2):352-358
以沧州某化工项目为例,通过现场勘测和图纸分析,评估化工生产装置雷电防护现状。利用闪电定位监测资料统计分析项目区的雷电灾害特征,可能的影响、雷电危害分析等;参考IEC62305-2评估方法,有针对性的对项目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地雷击大地密度较大,雷电流幅值主要集中在20~60kA。雷电造成的人身伤害风险主要是由于雷电击中建筑物导致物理损害引起的,约占70.50%。其次是雷电击中相关管道和线路引起,约占29.37%,主要是电力系统。按照估算,各建筑基本达到防雷要求。对于区域内所有建筑物,雷击人身伤害风险都小于国际上通用的风险允许值,但原设计方案中缺少电压保护水平设计。对雷击建筑物、设施、管道和线路可能造成的自动化设备中断、误动作等导致的有毒物质泄漏、易燃事故发生等风险还需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措施。指出设计院将易燃等区域设计成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是雷电风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4—2020年揭阳市雷击资料,分析了雷击灾情特征,结果表明:揭阳市雷击事故具有明显的年际、月际、日变化特征,平均为19.6次/年,2015年最多达到38宗。4—9月雷击灾情较为集中,占全年96.4%,其中8月份最多共33宗;66.4%的雷击事故发生在13:00—20:00。雷击事故主要出现在农村,占77%,并具有山区多、平原和沿海少的分布特点。雷击事故发生最多的是电力行业,占31%;其次是企事业办公场所占27%。雷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平均73.08万元/年,2015年直接经济损失最高,达到142万元,直接经济损失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以7.721 1万元/年的速率逐年下降,通过信度为0.01的显著性检验;揭阳市雷击人员伤亡事故全部发生在农村,均出现在4—9月份。  相似文献   

14.
根据雷击风险评估规范,对山东浪潮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LED路灯用蓝光外延及芯片产业化项目氢气站、氨气站等进行了雷击风险评估。通过现场数据采集、雷电活动规律分析、雷击风险参数的选择等,计算出了雷击风险值大于可接受风险值。为了降低雷击存在的风险,提出了详细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密 《山东气象》2002,22(2):46-47
通过对淄博汪溪村雷击现场详细调查 ,认定雷击三农妇一死两伤是因躲雨时遭遇旁侧闪络所致。事故原因分析为研究人身防雷提供了一个新案例 ,并指出防雷知识的宣传不能只重视城区 ,更要深入普及到农村  相似文献   

16.
牛萍  谢国庆  王伟  罗霞 《浙江气象》2010,31(2):41-43
雷击风险评估是认识和评价雷击风险的有效方法,也是雷击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前提及基础,准确的雷击风险评估是雷击风险管理的决策依据。从嘉兴市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实践出发,分析了开展雷击风险评估的法律法规依据、工作推进及技术人才储备等情况,阐述了《嘉兴市雷击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出台的社会背景及过程。介绍了嘉兴市从无到有并全面推广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一些工作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行之有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提出了当前雷击风险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力  张银廷 《气象科技》2008,36(1):105-107
利用1981~2004年气象和雷击火灾资料,研究气候条件对内蒙占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灾发生的影响,进而分析该地区雷击火灾多发的气候原因.结果表明:①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灾发生次数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主要集中在5~7月,出现时间为5月12日到7月16日,多发生在每日10:00~17:00;②雷击火灾的发生与近年来气温的升高密切相关,尤其是5~7月气温和地温的升高,是引发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灾的主要因素之一;③5~7月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逐渐减小,使干旱程度不断加剧,导致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从1999年以后,雷击火灾次数呈明显上升的趋势;④气候的变干、变暖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是导致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灾频繁发生的主要气候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国内收集的地铁运营事故类型统计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地铁雷灾事故案例,分析发现:雷击是引发地铁不同类型运营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分析雷击地铁线路造成的经济损失时,笔者将时间成本对应的个体劳动力价值体现作为评估依据,通过建立雷击地铁造成乘客延误总时间与乘客流量、列车运行参数以及恢复通车时间等参量的数值关系,利用成都地铁1号线运营数据对地铁遭受雷击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在地铁运营的平峰时段因雷击停运30分钟将造成8.97万元的经济损失,在高峰时段因雷击停运60分钟将造成85.64万元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我国雷击致人伤亡特征及易损度评估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7—2010年全国雷电灾害数据库资料和TRMM卫星的闪电观测资料,分析了我国雷击致人伤亡的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雷击造成我国平均每年460人死亡,425人受伤,死伤比为1:0.92,每年每百万人口平均死亡人数为0.36人,每年每万平方公里平均死亡人数为0.48人。为了揭示不同区域雷击致人伤亡的易损度,采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对影响易损度的8个指标进行筛选,应用Q型聚类中类平均联结法进行分析计算,给出我国雷击致人伤亡的6类风险区划,发现广东和海南划为易损度极高的第1类地区,该类地区雷击致人伤亡的综合易损值高达5.017,而划为第5类、第6类的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雷击致人伤亡的易损度较弱,属弱风险区域。采用离差平方和法对聚类的结果进行解释和验证表明:聚类解稳定可信,较好地反映了雷击致人伤亡这种随机事件的区域易损度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王芳  李剑  张卫斌 《浙江气象》2013,34(3):39-41
落雷的强度、密度及其时空分布、雷暴路径是反映某一区域雷电活动规律的主要内容,目前对雷暴路径的研究还较少,通过分析得出:地面物体遭雷击的概率与雷暴路径有关,位于雷暴路径上风方的物体更易受雷击,在实际防雷工作中,要考虑雷暴路径对雷击点的影响,而不单是几何模型的关系.对位置因子的确定,应结合雷暴路径的因素,考虑周围物体的影响,适当增加或降低雷击风险评估标准中给予的参考值.此外,本文认为绕击现象并非仅与雷电流强度有关,还与雷暴路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