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藏羊八井辐射观测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藏羊八井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的辐射观测数据,统计了总辐射、紫外辐射、长波辐射、净辐射的日变化、月变化和季节变化,并分析了地表辐射超过太阳常数的发生频率及原因。结果表明,羊八井地区总辐射、紫外辐射、长波辐射、净辐射均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月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总辐射与地表短波反射辐射、总辐射与紫外辐射均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大气逆辐射和地表长波辐射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使用RegCM4.6区域气候模式,选取Emanuel和Mix(Grell+Emanuel)两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以2016年为例,分别对中国地区云短波辐射强迫及其涉及的物理量进行数值模拟,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探究两种积云对流参数方案模拟效果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从季节平均来看,全国地表云短波辐射强迫均为负值,云对地表为冷却效应,冬季最小,春夏季较大。塔里木盆地四季均为辐射强迫低值区,夏季冷却效应最弱,辐射强迫绝对值低于40 W·m-2;全天空地表净短波辐射分布也呈显著季节差异,除夏季外均呈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的分布趋势;晴空地表净短波辐射在横断山脉处和塔里木盆地处均比较低,其中春季最为明显;两个方案所得的季节空间分布特征大致相同,但在数值上存在差异。春季时全国大部分地区全天空地表净短波辐射通量差异最大,在55 W·m-2左右,晴空地表净短波辐射通量在青藏高原处差异在60W·m-2左右。  相似文献   

3.
玛曲高寒草甸地表辐射与能量收支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国科学院黄河源区气候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2010年观测资料,分析了玛曲高寒草甸地表辐射与能量收支的季节特征。结果表明:玛曲高寒草甸入射太阳辐射与净辐射年累积量分别为6482.2和2577.2MJ.m-2.a-1;年平均地表反照率为0.25,生长期平均地表反照率为0.22;全年入射太阳辐射的38%转换为地表长波辐射,明显高于低海拔地区的草地;净辐射占入射太阳辐射的38%,低于全球以及低海拔地区的草地;在冻结期,感热通量占净辐射的93%,在生长期,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62%。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地区大气顶净辐射与地表净辐射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可丽  钟强 《气象学报》1995,53(1):101-107
地表净辐射为地气系统净辐射与大气层净辐射之差。对大气层净辐射作不同的假定,可将地表净辐射与大气顶辐射收支之间的关系表示成不同的形式。本文利用1982年8月—1983年7月青藏高原地区地面辐射收支观测资料及同期NOAA-7辐射收支资料,用统计方法讨论了大气顶净辐射与地表净辐射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月平均地表净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对青藏高原地区地表能量的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利用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一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珠峰地区的地表能量,即净辐射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得到了一些有关珠峰地区地表能量的结果,即太阳总辐射、大气长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净辐射呈现出明显的年变化特征,净辐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得到的日变化是很明显的.并且讨论了计算地表能量通量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新疆东部黑戈壁作为气候恶劣、人迹罕至的生态脆弱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利用红柳河陆气相互作用观测站2019年4、7、9月观测资料,分析东疆黑戈壁地表辐射及能量收支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地表辐射及能量收支各分量日变化均为单峰型。就不同季节而言,太阳总辐射和净辐射为夏季>春季>秋季,反射短波辐射为春季>夏季>秋季,地表和大气长波辐射为夏季>秋季>春季。(2)能量收支各分量季节变化明显,感热通量为春季>夏季>秋季,潜热通量为夏季>秋季>春季,地表土壤热通量为秋季>夏季>春季;能量分配在不同季节均以感热为主,地表土壤热通量次之,潜热通量极其微弱。(3)地表反照率日变化均为“U”型,在不同季节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依次为0.29、0.27、0.26。东疆黑戈壁地表反照率整体较高,这是下垫面为黑色砾石所致。  相似文献   

7.
RegCM4对中国东部区域气候模拟的辐射收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卫星和再分析数据,评估了区域气候模式Reg CM4对中国东部地区辐射收支的基本模拟能力,重点关注地表净短波(SNS)、地表净长波(SNL)、大气顶净短波(TNS)、大气顶净长波(TNL)4个辐射分量。结果表明:1)短波辐射的误差值在夏季较大,而长波辐射的误差值在冬季较大。但各辐射分量模拟误差的空间分布在冬、夏季都有较好的一致性。2)对于地表辐射通量,SNS表现为正偏差(向下净短波偏多),在各分量中误差最大,区域平均误差值近50 W/m2;SNL表现为负偏差(向上净长波偏多);对于大气顶辐射通量,TNS和TNL分别表现为"北负南正"的误差分布和整体正偏差。3)利用空间相关和散点线性回归方法对4个辐射分量的模拟误差进行归因分析,发现在云量、地表反照率、地表温度三个直接影响因子中,云量模拟误差的贡献最大,中国东部地区云量模拟显著偏少。  相似文献   

8.
北京郊区草地夏季能量收支平衡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郊区地表能量分配可能影响北京地区的天气和气候。为了进一步检验陆面过程模式对北京郊区具有代表性的稀疏草地地表能量分配的模拟能力,利用原版和改进版简化生物圈模式(SiB2,Simple Biosphere Model 2)模拟了2010年7月22日-8月5日期间北京郊区阳坊镇坦克打靶场草地的辐射平衡、能量收支以及地表热通量。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测量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原版SiB2低估净辐射11.32%,改进版SiB2则低估净辐射5.81%,主要原因是改进版SiB2更新了土壤热传导率计算方法,从而提高了土壤温度(包括地表温度)模拟结果的精度,进而改善了地表向上的长波辐射模拟结果的准确性;2)改进版SiB2同时改善了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模拟结果,但是原版SiB2和改进版SiB2均低估了土壤热通量。  相似文献   

9.
东莞观测站采用地面辐射基准站网(BSRN)通用的荷兰Kipp & Zonen设备,进行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大气长波辐射观测。利用2010年8月—2011年7月的观测数据,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到地面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大气长波辐射强度的变化特征,并初步分析了影响辐射强度变化的因子。结果表明,东莞市各月的太阳总辐射平均值呈现单峰值变化,且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短波辐射各分量的日变化也呈明显单峰型变化特征;长波辐射的日、月变化趋势较平缓;东莞市全年各月净辐射通量平均值均为正值。云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的显著因子,对直接辐射的衰减更明显,多云天气的总辐射、直接辐射全年平均衰减率分别为11%、34%,阴天总辐射、直接辐射全年平均衰减率分别达到47%、83%。大气透明度对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强度变化均产生影响,无霾日总辐射、直接辐射、反射辐射强度均比灰霾日强,而散射辐射则较弱,灰霾日的天空长波辐射及地面长波辐射强度稍强于无霾日。还探讨了总辐射观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异,推测水汽对短波辐射的衰减是造成太阳短波辐射平衡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珠穆朗玛峰北坡特殊地形下太阳辐射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27日~6月30日,对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太阳辐射和气象参数进行了综合测量,主要包括总辐射、反射辐射、大气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净辐射、温湿度和风速等。珠峰北坡的各个辐射量和气象参数都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的日变化规律。珠峰北坡的太阳辐射远高于我国的平原地区,总辐射大于太阳常数的现象经常被观测到。研究发现,各个辐射量在9时都表现了一日最大的增长率,并因此导致了此时段及以后时段气温的增加和风速的快速增长,因而珠峰北坡特殊的地形对于地面接收到的辐射特征以及通过辐射过程对气温、大气运动等都产生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研究特殊地形条件下的辐射特征、辐射-地表-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地表和大气对于辐射作用的响应是非常重要的,它将有助于对局地物质与能量交换过程深入、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The radiation budget in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The long- and short-wave components of the radiation budget a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quantities in climate modelling.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radiation budget at the earth??s surface and at the top of atmosphere over Europe as simulated by the regional climate model CLM. This was done by comparisons with radiation budgets as computed by the GEWEX/SRB satellite-based product and as realised in the ECMWF re-analysis ERA40. Our comparisons show that CLM has a tendency to underestimate solar radiation at the surface and the energy loss by thermal emission. We found a clear statistical dependence of radiation budget imprecision on cloud cover and surface albedo uncertainties in the solar spectrum. In contrast to cloud fraction errors, surface temperature errors have a minor impact on radiation budget uncertainties in the long-wave spectrum. We also evaluated the impact of the number of atmospheric layers used in CLM simulations. CLM simulations with 32 layers perform better than do those with 20 layers in terms of the surface radiation budget components but not in terms of the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and of radiation divergence. Appl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approach to similar simulations with two additional regional climate models confirmed the results and showed the usefulness of the approach.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北方不同气候区晴天陆面过程区域特征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剑  张强  王胜 《大气科学》2011,35(3):483-494
采用2008年7~9月份观测的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实验观测协同与集成研究资料,将我国北方干旱一半干旱区根据气候类型和地理位置划分为西北干旱区、黄土高原区和东北冷区三个区域,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区陆面热量平衡和辐射平衡日变化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气候区域的地表辐射和能量过程差异明显,而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大气和土壤中可利用水...  相似文献   

13.
黑河地区沙漠和绿洲的地面辐射能收支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沈志宝  邹基玲 《高原气象》1994,13(3):314-322
  相似文献   

14.
The performance of seven regional climate models in simulating the radiation and heat fluxes at the surface over South America (SA) is evaluated. Sources of uncertainty and errors are identified. All simul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CLARIS-LPB Project for the period 1990–2008 and are compared with the GEWEX-SRB, CRU, and GLDAS2 dataset and NCEP-NOAA re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models overestimate the net surface short-wave radiation over tropical SA and La Plata Basin and underestimate it over oceanic regions. Errors in the short-wave radiation a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uncertainties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surface albedo and cloud fraction. For the net surface long-wave radiation, model biases are diverse. However, the ensemble mean showed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GEWEX-SRB dataset due to the compensation of individual model biases. Errors in the net surface long-wave radiation can be explained, in a large proportion, by errors in cloud fraction. For some particular models, errors in temperature also contribute to errors in the net long-wave radiation. Analysis of the annual cycle of each component of the energy budget indicates that the RCMs reproduce generally well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ort- and long-wave radiations in terms of timing and amplitude. However, a large spread among models over tropical SA is apparent. The annual cycle of the sensible heat flux showed a strong overestim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eanalysis and GLDAS2 dataset. For the latent heat flux, stro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analysis and GLDAS2 are calculated particularly over tropical SA.  相似文献   

15.
南海季风爆发前后辐射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利用“2000年南海海气通观测”项目现场观测的辐射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南海太阳总辐射,海面反射辐射,大气长波辐射,海面长波辐射,净余辐射的日变化和逐日变化规律的实际事实,结果表明,季风爆发前后,云系增多云层增厚,对太阳总辐射,海面反射辐射,海洋和大气长波辐射均有显著的影响,季风爆发期间产生的大浪对海面反射辐射,洋面反射率影响很大,可导致两者的强度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6.
根据动力与热力指标,2004和2005年南海季风建立前后可分成明显的4个阶段——季风建立前的雨期、非雨期;季风建立后的活跃期与非活跃期。对2004和2005年南海季风建立前后的广州番禺综合外场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到了这4个阶段陆气热量交换与热力边界层的主要特征:净辐射与净短波辐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净短波辐射与净长波辐射之比为3.49—4.81,净短波辐射是净辐射的主要贡献项,云量与降水是控制净短波辐射与净辐射的直接因素;季风活跃期间午间对流云系对太阳辐射衰减显著,造成了辐射各分量以及热通量的峰值区变窄,量值急剧变小;季风建立前后感热与潜热均是净辐射的主要消耗项,占净辐射的90%以上,潜热明显大于感热,2005年较2004年潜热的分配额有明显的增加,其原因可能与近地层的风速较大,总是维持向上的湿度梯度有关;季风建立前后除季风活跃期外边界层位温结构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午间混合层可发展至1070m,而季风活跃期间午间混合层发展受到对流云释放潜热的抑制,导致季风活跃期混合层消失的现象,分析还发现季风建立前后各阶段夜间残余混合层均不明显。分析表明引起陆气能量过程及边界层热力结构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云系与降水,加强边界层过程与降水宏微观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是深入认识陆气过程与边界层结构特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讨论东亚地区大气辐射能收支的第二部分,共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Elsasser辐射图解资料的应用及其资料的可靠性; 2.计算了东亚地区36个站的各气层大气长波辐射的收支及长波辐射冷却率分布; 3.对流层内各层大气的辐射差额及其辐射冷却率。  相似文献   

18.
五道梁地区的辐射特征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分析了1986年中美联合考察期间五道梁站的地面辐射平衡的气候学特征。五道梁地区夏季直接太阳辐射强,空气洁净,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削弱以分子散射和臭氧吸收为主。总辐射中以散射为主。光谱反射率中太阳短波反射率为0.13,太阳红外反射率为0.25,雪面上二者接近;反射率受土壤湿度影响明显,在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各波段反射率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地表比辐射率约为0.90。地表净辐射和地面热源强度大。太阳紫外辐射大,占总辐射的比例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