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辉  范可 《大气科学》2014,38(3):469-483
本文评估了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新发布的20世纪再分析资料(20CR)对欧亚季节环流气候平均态和气候变率及中国东部气温降水的刻画能力。结果表明:20CR再分析资料对欧亚地区四季环流气候平均态刻画能力与NCEP2资料的相比,均呈现北部中高纬度系统性偏高,南部中低纬度系统性偏低的特点,导致描绘的东亚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这可能与20CR资料在极地海岸地区海冰资料处理时产生的差错有关。与中国东部的站点资料对比则显示20CR对我国东部气温的刻画偏低,而对降水的刻画偏高,站点相关性气温好于降水,东南沿海地区优于内陆地区。平均场和空间相关场结合来看,秋季气温和降水20CR与站点观测资料吻合最好。20CR资料较好地刻画近百年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候指数(北极涛动、北大西洋涛动、北太平洋涛动、东亚冬季风、阿留申低压等)的年际变率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很好地刻画了阿留申低压1970年代末的年代际增强,西伯利亚高压1970年代末的下降和1990年后的上升趋势及北太平洋涛动、北大西洋涛动和北极涛动指数1970年代末期由负位相到正位相的年代际转变。  相似文献   

2.
新书架     
《气象》2008,(1)
《气候变化与中国水资源》出版我国大多数河流的径流对大气降水变化都非常敏感。气候变化对这些河流的水资源具有显著影响,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国内学者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气象出版社出版的《气候变化与中国水资源》一书包括了近年来我国气象和水文领域学者对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共分十二章,分别包括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进展、中国及十大江河流域气候状况、中国及十大江河流域气候变化、中国及主要流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中国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中国大气水汽通量和云量变化、中国十大江河流域气候年代际变化及…  相似文献   

3.
新书架     
《气象》2017,(3)
正《中国的气候变化及其预测》丁一汇主编该书主要阐述中国气候变化的区域特征、演变过程和原因以及根据新一代中国气候模式预测的全球和中国未来百年气候变化结果,旨在根据中国近百年多种观测资料的分析,物理机制的解释与气候模式的模拟与预测对中国的气候变化特征提供新的认知。全书重点对7个问题做了深入的阐述:近百年地表气温升温的幅度与多尺度的降水变化;现代和历史的极端气候事件;中国的区域水循环;大气气溶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中国气候变化的原因;中国新一代气候  相似文献   

4.
新书架     
《气象》2014,(6)
正《陆-气相互作用对东亚气候的影响》张井勇,吴凌云著该书从简要回顾陆-气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陆面过程模式的发展进程及陆面反馈对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开始,系统介绍了陆-气相互作用对东亚气候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陆-气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及其对气候的反馈作用;土壤湿度-大气相互作用对东亚气候的影响;土壤温度-大气相互作用对东亚气候的影响;植被-大气相互作用对东亚气候的影响;绿洲效应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本书  相似文献   

5.
新书架     
《气象》2014,(8)
<正>《大气组成变化及其影响与对策研究》石广玉,符淙斌,陈彬主编该书介绍了大气科学与环境科学领域基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一系列最新科研和技术开发成果,包括大气组成变化及其气候效应,陆地、海洋和湖泊等生态系统,传染病病原体等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从节能和减排等方面开发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技术等。该书可供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生态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专家、教师、学生参考。16开定价:90.00元  相似文献   

6.
再分析资料被广泛用于气候科学及相关研究,但同一再分析数据产品在全球不同区域的适用性存在差别,应用前需要进行评价。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推出的第五代再分析产品ERA5,自发布起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其在我国的评估都集中在局部区域,且没有关注到对极端气候的模拟能力。以全国728个气象站点温度数据为参考,使用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Pearson相关系数对比分析了ERA5再分析温度数据在不同时间尺度(月、季)、不同气候区、不同海拔梯度上的精度以及对极端温度事件(包括热浪和寒潮)的刻画能力。结果显示:ERA5数据的日均温的精度最高,日最低温精度最差;ERA5数据春秋两季较冬夏两季的精度高,低海拔区域较高海拔区域精度高, 在高原气候区精度最低,在北亚热带精度最高;ERA5对于极端温度事件的刻画能力不足,在进行极端气候的相关研究时需要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7.
新书架     
《气象》2014,(12)
正《雾物理化学研究》牛生杰著该书介绍了著者有关中国雾物理化学过程宏观、微观特征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雾外场综合观测试验;辐射雾、平流雾及平流辐射雾的宏观特征;陆地雾和海雾的微观特征;陆地雾和海雾的化学特征;过冷雾微物理特征。这些内容有利于读者系统、深入地认识中国雾物理化学过程及相应物理化学机制,为中国雾害监测和预警等提供了科学基础。该书适用于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大气环境、气候变  相似文献   

8.
新书架     
《气象》2021,(2):260-260
《中国西北地区东部汛期降水异常成因及预测研究》该书系统介绍了西北地区东部汛期降水异常大气环流特征、持续性旱涝和旱涝急转环流特征,海温、北亚洲地面感热、青藏高原热状况、北半球高纬度海洋热状况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影响与机理,及其预测方法、模型和预测系统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书是一本资料翔实,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全面,阐述简明及理论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气候预测业务服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供气象、地理、环境、生态.  相似文献   

9.
20CR再分析资料在东亚夏季风区的质量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丰飞  周天军 《大气科学》2012,36(6):1207-1222
本文利用NCEP1和ERA40再分析资料, 并结合观测资料, 对最新公布的一套再分析资料——20CR再分析资料在东亚夏季风区的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估。本文主要是从气候态、年际变率、年代际变化三个方面, 来评估20CR再分析资料在东亚夏季风区的质量。结果表明, 在气候平均态上, 20CR再分析资料基本合理再现了东亚夏季风区的高低层环流场(包括南亚高压、副热带西风急流、近地层风场)以及经向环流圈特征。但相较于NCEP1和ERA40, 20CR所刻画的南亚高压偏强, 西风急流偏北, 对流层中上层温度系统性偏高。在年际变率方面, 除了NCEP1在1967年之前存在偏差, 使其结果和ERA40、20CR不同之外, 三套再分析资料刻画的东亚夏季风变率在其它时段高度一致。三套资料在以纬向风为基础的东亚夏季风指数上的一致性, 高于以经向风为基础的东亚夏季风指数, 其中以低层纬向风为基础的东亚夏季风指数的一致性最高。20CR再分析资料可以较好地再现与东亚夏季风相联系的地表气温和降水年际变化特征, 其刻画的地表气温正相关中心位置偏西、强度最强, 且在河套平原地区有一个弱的负相关中心, 而其描述的降水在孟加拉湾和长江流域较之另外两套再分析资料更接近观测结果, 在热带地区和海上却反之。在年代际变化方面, 20CR再分析资料未能合理再现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的现象, 这也体现在不能合理再现青藏高原下游年代际变冷和“南涝北旱”降水型上, 这主要是因为20CR再分析资料所刻画的东亚地区对流层中上层年代际变冷信号偏弱所致。而在百年时间尺度上, 20CR再分析资料所刻画的东亚夏季风变化与观测较为一致;20CR再分析资料可以合理再现出东亚夏季风区1920年代前的显著冷期和1990年代之后的迅速增暖期, 但对1920~1950年代相对暖期和1950~1980年代相对冷期的再现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0.
《气象》2019,(8)
<正>张小玲主编该书精选了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强天气预报中心自2009年成立以来发表的部分科技论文,共计36篇;涵盖了强对流天气业务预报与技术进展综述、中国强对流天气及其环境条件气候分布特征、中国国家级强对流天气分析和预报技术、中国强对流天气个例机理分析等五大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1.
《气象》2017,(5)
<正>该书论述了天气和气候预测,讲述了大气模式的使用及其优点、缺陷和最佳实践,书中描述了不同的数值方法、资料同化、集合方法、可预报性、陆面模拟、气候模拟和降尺度、计算流体动力模式、基于模式研究的试验设计、检验方法、业务预报,以及空气质量模式和洪水预报等专业应用。该书基于  相似文献   

12.
《气象》2021,(2)
正该书系统介绍了西北地区东部汛期降水异常大气环流特征、持续性旱涝和旱涝急转环流特征,海温、北亚洲地面感热、青藏高原热状况、北半球高纬度海洋热状况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影响与机理,及其预测方法、模型和预测系统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书是一本资料翔实,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全面,阐述简明及理论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气候预测业务服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供气象、地理、环境、生态、  相似文献   

13.
《气象》2021,(2)
正该书内容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一是结合最新收集整理的资料,对浙江省强对流天气的气候特征、天气背景、大气环流分型、突发强对流天气的物理机制做了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并将一系列强对流天气分类监测和预报预警的对流关键参数特征、环境指标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二是详述了近年来浙江省利用多源资料融合等技术在分类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监测及预报预警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新书架     
《气象》2016,(10)
正《东亚季风年鉴(2015年)》国家气候中心编该书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核心业务产品之一,全书分为3章,描述了2014/2015年东亚冬季气候及冬季风环流系统的特点;介绍了2015年东亚夏季气候和夏季风环流系统的特征;介绍了2015年中国雨季进程的概况,此外,年鉴中也回顾了2014/2015年冬季中日韩冬季风会商以及2015年夏季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评估论坛气候预测的结果。本年鉴可提供从事气象、农业、水文和地质等多个行业  相似文献   

15.
通过同化系统将观测资料与海洋数值模式融合得到的海洋再分析产品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基础.本文采用WOA,SODA,AVISO和GLORS四种数据资料与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全球海洋预报系统(CGOFS)的气候态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CGOFS和SODA的全球海表面温度与WOA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1和0.43℃.CGOFS和SODA的海表面盐度与WOA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48和0.40 PSU;海流方面,CGOFS能较好的刻画主要大洋环流分布及赤道潜流的垂向结构;CGOFS的全球海表面高度异常与AVISO的均方根误差为0.018m;多年月平均海冰外缘线覆盖面积介于SODA和GLORS之间,海冰体积的生消规律与SODA和GLORS一致.总体来看,CGOFS全球高分辨率海洋再分析产品的气候态结果与国际同类产品基本一致,可为提升我国海洋综合科技实力提供可靠的资料保障.  相似文献   

16.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中国西部地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全球变暖是19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球的年平均气温和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的现象.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西部地区的气温、降水、气候转型以及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等,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气温、降水、气候转型以及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中国西部地区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新书架     
《气象》2017,(11)
<正>《气候变化突发影响:预见意外》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著(初子莹遇蕾译)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已经发生变化,还出现了一些人类未曾见过的温室气体,而地球气候正在这样的未知驱动下发生着变化。该书将问题聚焦在一切有潜力对物理气候系统、自然系统或是人类系统产生极端恶劣影响的突变上,这些突变通常会影响到人类关注的多个内在关联的领域。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是该书重点关注的时间尺度,在这个尺度上,突变可能来得比预期要早,需要更多被动的应对。该书可供对气候或气候变化有研究的专家参考,也可供对气候或  相似文献   

18.
新书架     
《气象》2018,(2)
正《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张华王志立赵树云等编著该书介绍了基于国家气候中心自主研发的大气辐射传输模式、气溶胶/大气化学-辐射-气候双向耦合模式并结合卫星等观测资料获得的气溶胶的分布、辐射强迫和气候效应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旨在对气溶胶的变化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提供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该书重点对以下问题做  相似文献   

19.
新书架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2010,(8)
<正>台风对我国风电开发的影响与对策张秀芝等编著该书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影响中国大陆沿岸和近海地区的热带气旋活动的气候特征以及与风电开发密切相关的一些工程设计参数,详细地介绍了台风对风电开发的影响及台风作用下风电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气候变化的检测及预估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4  
对近5a来中国科学家在气候变化的检测及预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及主要成果进行了总结:采用最新的器测时期资料和代用温度资料对中国地区近50a、100a的温度和降水变化规律进行再分析,初步重建了中国过去1000a的地表温度序列;对20世纪中国气候变化进行了检测,分析了中国气候变化的原因;预估了中国21世纪气候变化。结果表明:近百年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一致。中国近百年增暖的幅度为0.5~0.8℃,比全球同期增温略高。近50a中国平均气温升高以北方为主,升温速率达0.8℃/10a,远大于北半球平均的升温速率。中国雨型的年代际变化明显,西北西部从20世纪80年代中降水明显增多,以新疆最为显著。中国东部则由70年代末以前的北涝南旱型转为以后的南涝北旱型。气候变暖后,中国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也出现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