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湖北省气象局主持的"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长江中上游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研究》已于1990年12月完成了预定计划,取得了可喜成果.为了总结经验,加强交流、促进科学研究,发挥效益,课题组从三次阶段性科研成果交流会提供的论文中精选了一部分能反映这次攻关课题研究水平的论文编辑出版了论文集.其中第一集由《南京气象学院学  相似文献   

2.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6-020)“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正式立项由中国气象局、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中国科学院联合主持的《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经专家论证,国家科委批准,已于1996年10月10日正式立项...  相似文献   

3.
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特高频(UHF)多普勒测风雷达系统》已由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和航空航天工业部二院23所共同研制成功,并已于1989年11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通过了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4.
由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第一工作组和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的全国气候变化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4月22~24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利部、中国农科院、国家海洋局、国家科委、各大学和中国气象局所属单位、省气象局39个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参加了研讨会。在会议开幕式上,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第一工作组组长、中国气候专业委员会主任丁一汇先生介绍7此次会议的目的和国家气候变化协调组的有关情况。中国气象局气候司副司长周曙光先生、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彭光宜先生、国家计委土司环境处处长高光生…  相似文献   

5.
1995年7月20~22日,“国际环境与生物气象学术讨论会”(ISEB’95)在北京召开。此次盛会是受国际生物气象学会(ISB)委托,由我国国家科委等单位支持、我国农业部和卫生部具体承担组织的。与会专家学者130人,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大会由ISB秘书长N.N.Barthakur博士主持,该会副主席Peter R.Hoeppe博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卢良恕教授、中国气象局原总工程师程纯枢先生及国家科委、中国科协、农业部、卫生部、气象局的有关领导到会讲话并祝贺。  相似文献   

6.
《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已被批准列为"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编号85-906.该项目的最终目标是:1.建立东海、南海沿海台风监测网和长江、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暴雨监测网;2.建成国家、东海、南海区域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台风客观预报系统,建成东南沿海各省以应用数值预报产品为主的台风客观预报系统;3.建成国家长江和黄河流域部分区域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暴雨客观预报系统,建成长江、黄河流域某些省以应用数值预报产品为主的客观预报系统;4.提高和完善国家和地方的台风、暴雨预警报服务系统.项目共设有10个课题.我省是洪涝灾害多省份,"七五"攻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和良好的设备条件,又有地方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对气象工作的一贯重视和大力支持.这对争取"八五"攻关课题极为有利.在  相似文献   

7.
值送旧迎新之际,由国家气象局主持,有五十四个单位参加的全国气象系统微机开发应用展览会,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在北京开幕.李鹏副总理曾观看展览,并作了重要指示.他指出气象部门在采用电子技术、开发应用微机方面走在了全国各行各业的前头.开幕时邹竞蒙局长代表国家气象局,  相似文献   

8.
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首席科学家联席会议于1991年8月31日在京举行,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向各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颁发了聘书。 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的提出,有利于实现我国科技的纵深部署;有利于吸引一批学术带头人,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有利于集中力量在一些有优势的重要领域取得突破,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革命性影响。 为了加强国家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统称基础性研究)工作的领导,促使基础性研究的持续、稳定发展,国家科委从1988年开始着手准备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的遴选工作,并于1989年  相似文献   

9.
由我院数值预报研究中心开发完成的"我国新一代多尺度气象数值预报系统"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国新-代多尺度气象数值预报系统"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成果,也是我国在气象科技与计算机应用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相似文献   

10.
2007年5月14-15日,由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人民政府、国际期刊联盟主办的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陈至立女士代表中国政府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署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的风险、挑战与决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2009年年底国际社会将在丹麦哥本哈根达成最终气候协议日期的临近,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各种场合、各种组织争相露脸、展示贡献的必议话题.2009年3月,由国际上10所研究型大学组成的国际大学研究联盟主办的"气候变化:全球风险、挑战与决策"国际科学大会在丹麦召开,大会邀请了来自近80个国家的2500多名代表参加,包括政要和知名科学家.代表们广泛交流了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气候变化问题,明确了科学界给决策者采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措施提供的支持.会议综合报告已于近日编写完成,将于2010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2.
李曾中 《气象》1992,18(1):2-2
在国际减灾十年的第二年,特别是在我国人民战胜1991年夏季江淮流域特大洪水灾害后不久,首届《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在海滨名城烟台市召开。 这次会议是由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公室以及有关部委和辽宁、河北、山东、福建、海南等沿海7省、市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共同发起召开的。是一次从  相似文献   

13.
北京,中南海,1995年7月13日,李鹏总理听取邹竞蒙局长关于气象“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发展规划的汇报后说:“我们与发达国家各有优势,目前装备不如人家,但我们有综合优势,我们有全国的网络,有技术人员的智慧和勤劳…….”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胡中联(陕西省气象局西安·710015)今年国务院召开了第四次环境保护会议,8月份我省又召开了陕西省第六次环境保护会议。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同志都对环境保护问题作了重要讲话。深刻地分析了我国、我省面临的环境形势...  相似文献   

15.
1.各单位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李鹏副总理、邹竞蒙局长、章基嘉副局长的讲话,认真学习区局刘局长、胡副局长在这次业务会议上的讲话,落实本单位贯彻措施。 2.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高度警惕洪涝、干旱等异常天气的发生、发展。 3.全区主要江河及大型水库的防汛气象情报、预报服务,主要由区气象台负责,各有关地区气象台要主动配合,积极支持。主要江河流经各地区的部分以及其他江河和中型水库的防汛气象服务,由各有关地区气象局负责,区台要作技术指导。小型水库及山塘水库的汛期气象服务由所在县局负责,地区局加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南极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作用研究是"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8-927).我院承担了该项目"南极大气和空间物理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专题中的两个子专题,即"南极臭氧和紫外辐射的监测和变化机制研究”和"南极冰雪与大气相互作用过程和辐射持征的观测研究”.2000年的主要研究进展有:  相似文献   

17.
受科技部委托,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于2005年11月25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的"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验收会.该项目在首席科学家郑国光研究员带领下,课题组经过4年多时间辛勤劳动,圆满完成了课题各项研究及示范任务,其主要成果有:  相似文献   

18.
气象是对国民经济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影响的行业.随着全省城乡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各级地方党政领导越来越重视发挥气象科学技术的作用,要求气象服务的项目越来越多,常规的气象服务难以满足各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因此迫切要求在大力发展国家气象事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适应当地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地方气象事业.为了解决好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地方气象事业经费渠道,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气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请地方财政合理分担部分气象经费的请示”的24号文件,为了贯彻落  相似文献   

19.
刘骅  熊浩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3,26(Z1):232-233
根据吉安市酸雨污染现状,对吉安市"七五"~"九五"降水酸度、酸雨频率以及阴、阳离子组分和酸雨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造成酸雨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前言“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意思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了共识。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说:“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方针,我们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李鹏总理在1994年3月25H主持召开了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阐述中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