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四湖地区不同种植行向棉花田间小气候效应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改善江汉平原涝渍地棉田生态环境以及提高棉花产量与棉田间(套)作物的整体效益出发,着重研究了棉花没种植行向增光、增温、减温的田间小气修效应及其对生育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实行棉田间作套种,棉花在该地以东西行向种植为好。  相似文献   

2.
红壤旱地玉米、大豆间作生态系统的农田减灾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红壤旱地进行了玉米、大豆间作生态系统的田间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作生态系统而言,间作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减灾效应,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系统白天的温度,减缓温差,从而增强系统的抗旱能力;二是减轻病虫害,并且能增加天敌数量;三是抑制农田杂草的发生、发展,减轻杂草危害。研究结果认为,在红壤旱地推广该间作种植模式,可减轻灾害,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红壤旱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棉花催熟催裂的新技术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种植制度的改革,棉麦两熟和其它间作套种棉田面积的扩大,晚发晚熟棉田增多。北方棉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后期形成了无效生长,不但影响收获、倒茬种麦,而且有利棉铃虫的存活,增加翌年虫源,这也是近几年棉铃虫发生危害加重...  相似文献   

4.
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水分亏缺所造成的危害超过了一切逆境因子的总和,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及农业生产。作为全国重要优质棉区之一的新疆,干旱及水资源缺乏也成为棉花产业发展的重大限制因素之一,棉花种植几乎完全依赖灌溉,而棉花或棉田是否需要灌溉,可根据土壤含水量以及植株本身受旱程度特征等指标来判断。本文从棉花干旱形态变化、生长发育进程、生理生态特征、产量结构差异、土壤水分变化、气象干旱等不同方面对绿洲棉田干旱指标研究的现状和进展进行总结,并对进一步开展滴灌模式下棉田干旱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干旱敏感性指标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用Priestley-Taylor模式计算棉田实际蒸散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农田蒸散试验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棉田实际蒸散的气象条件,棉花生物学特性和土壤水分等因素,利用Priestley-Taylor模式、棉花叶面积指数和相对有效土壤湿度建立了棉田实际蒸散量的计算模式。该模式仅需常规气象和农业气象资料,具有较高的精度,便于在干旱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1998-1999年对转光膜在和田市定点试验和大田示范,转光膜具有比普通膜更明显的增温及提高棉花苗期抗低温能力、促进棉花生长发育的作用。棉田使用转光膜后,可提高棉花品质,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落叶松纯林及林粮间作林下不同深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林下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测定及比较分析,阐明间作林的土壤容重低于纯林,土壤总孔隙度和含水量大于纯林。落叶松与大豆间作使土壤酸度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全N、速效N、P、K的含量增加,其中由于大豆的固氮作用而使间作林土壤中N素含量增加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种植不同作物对农田N2O和CH4排放的影响及其驱动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种植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和水稻(Oryza sativa)的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6~10月系统观测了N2O和CH4的排放、土壤温度和湿度以及相关的生物学因子。玉米和水稻分别施化肥氮300 kg.hm-2,大豆未施氮肥。研究结果表明,作物类型对农田N2O和CH4排放具有显著的影响。土壤-玉米系统、土壤-大豆系统和土壤-水稻系统的N2O季节性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620.5±57.6、338.0±7.5和238.8±13.6μg.m-2.h-1(N2O)。种植作物促进了农田生态系统的N2O排放,玉米地土壤和裸地土壤的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364.2±11.7和163.7±10.5μg.m-2.h-1(N2O)。土壤-玉米系统、土壤-水稻系统、玉米地土壤和裸地土壤N2O排放受土壤温度的影响,与土壤湿度无显著统计相关,但受土壤温度和水分的综合影响。土壤-大豆系统N2O排放随作物绿叶干重的增加而指数增加,与土壤温度和水分条件无统计相关,由大豆作物自身氮代谢所产生的N2O-N季节总量约为6.2 kg.hm-2(N)。土壤-水稻系统CH4平均排放通量为1.7±0.1 mg.m-2.h-1(CH4),烤田抑制了稻田CH4的排放。烤田前影响稻田CH4排放的主要因素是水稻生物量,烤田后的浅水灌溉及湿润灌溉阶段的CH4排放与土壤温度和水稻生物量无关。本研究未观测到旱作农田有吸收CH4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根据稀植间套多头整板棉田棉花铃重试验资料,分析研究了主茎叶枝铃重与热量条件的相关关系,提出了计算铃热系数和单株锦铃量利用效的计算模式,分析计算了棉田不同时段和不同结构的热量利用状况,综合评价了稀值间套多头整枝棉田叶枝结铃的热量补偿效应和产量补偿效应,为合理调整棉田结构,把握棉田热量资源开发的关键时段和主导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全疆大部棉区开春期偏早,开春后气温回升迅速。播种出苗期间,南疆和东疆大部气温偏低,对当地棉花的早播有一定影响,并延缓了早播棉花的出苗速度;而北疆大部降水偏多,对棉田补墒、棉花播种及出苗有利。出苗至开花期间,全疆大部棉区的光、温、水配置对棉花生长较有利,部分棉区形成了“四月苗、五月蕾、六月花”的丰产格局。棉花花铃生长期和裂铃吐絮期,大部棉区温高少雨、光照充足,气象条件对棉花花铃生长及吐絮采摘有利。但喀什部分棉区由于前期高温干旱,部分棉田未能及时浇灌头水,且蚜虫发生严重,造成开花期及裂铃期均较常年明显推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