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岑思弦  巩远发  王霄 《大气科学》2009,33(6):1286-1296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地面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 研究了2007年夏季淮河流域洪涝与亚洲地区大气低频振荡的联系, 通过分析研究表明: 2007年夏季淮河流域降水低频振荡的主要周期是30~70天, 该低频序列的方差大约占了总方差的47%; 在降水低频振荡的位相5~8 (1~4), 亚洲季风区从阿拉伯海北部经孟加拉湾到我国南海地区, 以及我国淮河流域经渤海到日本地区主要受低频热源 (热汇) 的控制; 并且在极大降水位相7, 我国东部地区 (10°N~45°N, 110°E~120°E), 从北到南, 〈Q1〉低频分量的分布呈负正相间的低频热汇、 热源、 热汇、 热源形式(位相3则呈相反的分布形式); 在位相5~8 (1~4), 亚洲季风区〈Q1〉低频分量的分布有利于 (不利于) 气流向淮河流域汇合并形成辐合上升; 受低频环流变化的影响, 在位相5~8, 大量的水汽被输送到淮河流域, 辐合上升形成降水; 相反, 在位相1~4, 来自西太平洋上的水汽在该地区辐散, 不利于降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张菡  巩远发  郑昊  马振峰 《气象科学》2009,29(2):165-172
用美国NOAA卫星提供的1974-2004年逐日OLR资料,选取江淮流域典型旱涝年进行合成分析,再利用Butterworth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分别得到旱涝年30~60 d的OLR低频分量,并分析了旱涝年夏季OLR及其低频振荡分布特征与传播差异,最后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南侧与华北地区OLR低频变化与江淮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旱涝年夏季东亚地区OLR低频分量的经纬向传播差异是造成江淮地区夏季旱涝的原因之一;典型旱年江淮流域降水与青藏高原南侧逐候的OLR低频分量显著正相关,而在典型涝年则是负相关;华北地区存在负(正)OLR低频分量可能导致滞后其20 d的江淮流域降水偏少(多).  相似文献   

3.
亚洲季风区大气热源汇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玉英  巩远发  魏娜 《气象科学》2008,28(3):251-257
用1950-2005 a共56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倒算法计算了全球的大气热源、热汇,分析了亚洲季风区的大气热源、热汇的基本气候特征和年变化气候特征,主要结论包括:(1)从气候平均看,亚洲季风区的南亚-热带印度洋-热带西太平洋地区是全球范围最大的大气热源区,西太平洋暖池区是最强的热源中心.(2)在亚洲季风区,大气热源、热汇的季节差异明显.从青藏高原南侧和孟加拉湾北部到中国东部和南海地区,冬季是较强的热汇区,夏季则是强的热源区;而在北太平洋中纬度和澳大利亚北部洋面上,冬季是强热源区,夏季是弱的热源或热汇.(3)亚洲季风区中,青藏高原、东亚大陆、西太平洋地区三个经度带内热源、热汇的年变化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北非地区海-陆热力差异与夏季江淮流域旱涝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勇  钱永甫 《气象学报》2008,66(2):203-212
基于NCEP/NCAR月均再分析资料和中国743站降水资料,根据夏季江淮流域51 a(1954-2004年)区域旱涝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确定北非地区作为研究的关键区.分析发现,关键区的地表温度异常在冬季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是导致这种异常持续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前冬北非地区地表温度和夏季江淮流域降水的SVD分析发现:当北非大陆地区偏冷,其西北侧的海区偏暖时,江淮流域夏季的降水将整体偏多;反之,江淮流域夏季的降水整体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北非地区海陆地表温度异常的对比,要比其中单一海洋或陆地区域的异常对夏季江淮流域的旱涝有更好的指示能力.文中定义了一个海陆热力差异指数来表征这种地表温度异常的对比程度,该指数和夏季江淮流域旱涝指数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对夏季江淮流域极端旱涝年份也有较好的指示,认为该指数可以作为一个指示江淮流域整体旱涝事件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5.
利用1978—200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采用SVD方法分析了东亚地区低频振荡强度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东亚地区低频振荡强度年际变化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分布密切相关,其前3个模态分别对应的降水型:江淮型、华南型及长江中下游型。根据前3个模态分别定义低频振荡强度指数,选定异常年份对相关要素进行合成差值分析发现:“江淮型”高低指数年西太平洋海域的低频环流、对流、热源呈现南北向的反位相分布特征,江淮流域位于异常较强的两个相反性质的低频气团系统之间的气流交汇带;而东亚副热带地区东西向系统波动对“华南型”降水有重要作用,华南地区的局地对流加热对降水异常的发生影响显著;“长江中下游”降水型不仅受西太平洋海区低频环流、热源的影响,热带中太平洋的对流活动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也有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6.
大气热源30~60天振荡与华南6月旱涝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8—200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华南测站降水资料,分析了大气热源30~60 d振荡对华南6月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涝(旱)年对流层低层,南海至日本东南面的西北太平洋(WNP)是一个异常的低频反气旋(气旋),伴随有异常的低频热汇(热源)区,华南至日本南部存在一个异常气旋(反气旋),对应于异常的低频热源(热汇)区,华南地区低层异常辐合(辐散);平均而言,旱年华南5—6月30~60 d振荡的位相演变要比涝年的偏晚约7~11天;涝年,低频热源和气旋从南海南部北传和从西太平洋暖池区西北传,以及从140°E附近WNP的西传都十分明显,它们对华南6月降水偏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旱年南海及邻近区域的低频热源和气旋北传较涝年偏晚,WNP上低频热源的西伸不明显。前期南海低频热源推进的迟早以及热带WNP上的低频热源是否西传对华南6月的降水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廖清海  陶诗言 《大气科学》2004,28(6):835-846
利用32年(1968~1999年)月平均NCAR/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地区夏季大气环流的季节循环进程, 并以1991/1994年为例,探讨了东亚地区夏季7~8月对流层上层环流的季节循环提前和延迟与气候平均的季节循环的差异,以及在江淮流域持续性降水异常过程中的作用,证实东亚地区季节循环的变异对形成我国东部地区持续性降水异常,特别是7月旱涝起着重要作用,江淮流域旱涝一般是和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季节循环的提早或推迟一个月左右相对应.通过波作用量的动力学诊断分析,研究了欧亚大陆沿副热带西风急流传播的异常准静止波的传播特征,并从以副热带西风急流为波导的准静止波(或者遥相关)角度对东亚地区夏季7~8月环流季节循环进程提前和延迟的可能机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1979-2011年欧洲中心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倒算法计算了夏季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热源和水汽汇,并通过REOF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了5个重要热源区域,最后对比分析各区域的热力特征与东亚地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高原及周边地区热源空间分布复杂,局地特征显著,不同区域热源异常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其与降水的关系也同样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其中,高原南侧热源强时,高原主体及印度北部降水增多;高原东北侧热源强时,华北及邻近地区降水增多;高原主体东部热源强时,江淮流域降水增多;高原东南侧热源强时,长江流域降水增多;高原主体西部热源强时,华南降水增多。并且,高原及周边地区不同区域热源异常,影响东亚地区不同区域异常的水汽输送,从而对东亚地区降水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贾燕  管兆勇 《大气科学》2010,34(4):691-702
利用1978~200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地面观测站降水资料, 研究了夏季江淮流域降水多寡与30~60天振荡 (ISO) 强度年际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 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异常与台湾海峡地区及西北太平洋低频能量变化相关显著。定义了ISO强度指数, 对ISO强度指数高低年夏季低频降水以及低频环流的位相合成表明: 高指数年主要通过存在于南海—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低频气旋、 反气旋系统的交替活动来影响副热带高压的进退, 从而引起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异常; 低指数年江淮流域夏季降水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及强度变化的影响, 降水异常区主要位于江南地区。进一步研究表明, 非30~60天低频降水扰动与低频振荡强度也有很好的相关。低频环流对双周以及天气时间尺度环流变化可能存在调制作用, 这种作用对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年际异常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荣辉  孙凤英 《大气科学》1994,18(2):141-151
本文利用1978-1989年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表层与次表?层海温、高云量与降水等观测资料分析了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热状态及其上空的对流活动对东亚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热状态及其上空的对流活动对东亚夏季气候异常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增暖时,从菲律宾周围经南海到中印半岛上空的对流活动将增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北,我国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偏少;反之,则菲律宾周围的对流活动减弱,副热带高压偏南,江淮流域的降水偏多,黄河流域的降水偏少,易发生干旱。观测事实还表明,当热带西太平洋暖池上空的对流增强后,从东南亚、经东亚到北美西海岸上空大气环流的异常呈现出一个遥相关型—东亚太平洋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北方近百年干湿变化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7  
马柱国  邵丽娟 《大气科学》2006,30(3):464-474
利用CRU(Climate Research Unit)1901~2002年全球0.5°×0.5°网格点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资料,利用一个能够用于检测地表干湿变化的湿润指数,对中国北方四个典型地区干湿演变特征及与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发现:降水和湿润指数在表征干湿变化的特征时有明显的差别,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增暖也是影响干湿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华北和西北东部的年干湿变化与同期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简称PDO)指数有密切的关系,PDO指数的正位相对应两个地区的干旱时段,负位相则对应两个地区的湿润时段,而新疆南部与PDO指数同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当PDO为正位相时,该地区为湿的时段,负位相对应干的时段.以100°E为界,北方的东部干湿变化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呈反相关,而西部则相反,与PDO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江淮流域旱涝年夏季E-P通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文清  徐祥德  冉令坤 《气象》2004,30(4):11-14
利用 1 958~ 1 997年NCAR/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 1 951~ 1 998年全国 1 6 0站月降水资料研究了江淮流域旱涝年夏季E P通量的分布状况 ,旱年E P通量在4 0°N附近呈强辐合特征 ,涝年在 30°N附近呈强辐合特征 ,其分布形式与降水的对应关系显著。旱涝年E P通量不同的分布形式促使江淮流域旱年 4 0°N附近的高空西风急流得到加强 ,涝年 30°N附近的高空西风急流得到加强 ,使得相应地区的风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得到加强 ,形成了有利于降水生成的动力条件 ,是江淮流域及中国区域不同形式的降水分布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夏干湿韵律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中国160站1952—2013年的月平均降水观测资料,揭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和夏季降水间存在显著的韵律现象,即当该地区冬季降水异常偏少(偏多)时,次年夏季降水也趋于异常偏少(偏多),这里称之为干(湿)韵律现象。对干、湿韵律年大气环流背景的分析结果显示,干韵律年和湿韵律年对应的环流形势基本相反:在干(湿)韵律年冬季,东亚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呈现西高东低(东高西低)的分布型,中国南方东部主要受偏北(南)风异常控制,这不利(有利)于低纬度暖湿气流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输送,导致该地区冬季降水异常偏少(多);在次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弱(强),不利(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向中国东部地区输送,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也异常偏少(多)。研究进一步指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夏干、湿韵律现象与东亚冬夏季风活动的强度密切相关。干、湿韵律现象多在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变化一致的情况下出现:冬、夏季风一致偏强时多导致干韵律现象,而一致偏弱时易导致湿韵律现象。  相似文献   

14.
Time series of the dryness-wetness(DW) index of 531 yr(AD 1470-2000) at 42 stations in regions A(most of North China and the east of Northwest China) and B(the Yangtze-Huaihe River valley) in China are applied to investigating the historical DW characteristics over various periods of the series with a relatively stationary average value using Bernaola-Galvan(BG) algorithm.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gion A/B underwent three drought-intensive periods(DIP;1471-1560,1571-1640,and 1920-2000/1501-1540,1631-1690,and 1911-1960) in the last 531 years.In the DIP of the last 130 years,the frequency of DW transition has increased in region A,but not obviously changed in region B in comparison with the other two historical DIPs.The dry period started in about 1920 in region A with severe drought events occurring from the late 1970s to the early 1980s.It lasted for about 50-70 yr in this century,and then a DW shift took place.The wet period in region B might maintain for the coming several decades.The variations of DW in region A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hanges in temperature,but in region B,the correlation with temperature is weaker.It is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DW indices of various categories within a running window is an exponential function of the running window length.The dryness scale factor(DSF) is defined as the reciprocal of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the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and it has a band-like fluctuation distribution that is good for the detection of extreme drought(flood) clustering events.The results show that frequencies of the severe large-scale drought events that concurrently occurred in regions A and B were high in the late 12th century,the early 13th century,the early 17th century,and the late 20th century.This provides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time-clustering phenomena of droughts(floods).  相似文献   

15.
陆日宇  黄荣辉 《大气科学》1998,22(5):727-734
利用1980~1988年9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夏季东北亚阻塞高压的年际变化及其与江淮地区夏季降水之间的关系,指出夏季东北亚阻塞高压具有十分明显的年际变化,同时它与江淮地区夏季降水之间存在着较密切的关系:当夏季东北亚阻塞高压频发时,江淮地区降水偏多;而当夏季东北亚阻塞高压维持日数少时,江淮地区降水偏少。为考察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我们分析了全球海温异常,并利用合成的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异常模拟研究了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东北亚阻塞高压形成和维持的影响。最后指出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引起的东亚-太平洋型遥相关波列是产生夏季东北亚阻塞高压的年际变化及其与江淮地区夏季降水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黄荣辉  王磊 《大气科学》2010,34(5):853-864
本文利用1979~2007年日本气象厅JRA-25风场和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和美国JTWC热带气旋的观测资料分析了7~9月份西北太平洋台风和热带气旋 (TC) 在我国登陆地点的年际变化及其与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异常的东亚/太平洋型 (即EAP型) 遥相关的关系, 特别是分析了7~9月份在厦门以北登陆台风和TC数量的年际变化与夏季 (6~8月) EAP指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当夏季 (6~8月) EAP指数为高指数时, 则7~9月份在东亚和西北太平洋上空500 hPa高度场异常将出现 “-, +, -” EAP型遥相关的波列分布, 这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北、 偏东。在这种情况下, 西北太平洋上较多的台风和TC的移动路径偏北, 这引起了7~9月份在我国厦门以北沿海登陆的台风和TC数量偏多。反之, 当夏季 (6~8月) EAP指数为低指数时, 在东亚和西北太平洋上空500 hPa高度场异常为 “+, -, +” 的 EAP型遥相关的波列分布, 这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南、 偏西。在这种情况下, 西北太平洋上较多的台风和TC移动路径偏南, 这引起了7~9月份在我国厦门以北沿海登陆的台风和TC数量偏少, 较多的台风和TC在厦门以南的华南沿海登陆。  相似文献   

17.
1976/1977年前后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年际异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48~2005年NCEP/NCAR(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环境预测中心)再分析资料,讨论了1976/1977年前后的年代际气候变化对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SST)年际变率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前后,ENSO都能导致热带印度洋SSTA(海表面温度异常)出现全海盆同号的变化,这种模态在冬季最强;气候变化前与变化后相比,该模态对该地区海温年际变率的方差贡献大22.1%, 达到最强的时间早2个月。气候变化前,秋季热带印度洋SSTA的主导年际变率模态表现为全海盆同号,变化后则表现为“偶极子模态”(IODM)。导致上述SSTA特征变化的重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前后印度洋风场对ENSO的响应不同。在气候变化前,与ENSO相关联的热带印度洋东风异常首先在夏季出现,而变化后则首先在春季出现,并且有一反气旋性环流异常维持在热带东南印度洋。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旱涝年地面热量收支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北京、郑州3年热量平衡观测资料,建立波文(Bowen)比计算模式。并用此模式及辐射计算式等估计黄河流域8年5-8月地面月辐射收支、蒸发耗热、湍流热交换量和土壤热交换量,并比较分析旱涝年它们的差异以及随旱涝(用降水距平表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Xu Qun 《大气科学进展》1995,12(2):215-224
AnalysisofCausesandSeasonalPredictionoftheSevereFloodsinYangtze/HuaiheBasinsduringSummer1991XuQun(徐群)(JiangsuMeteorologicalin...  相似文献   

20.
CINRAD/SA雷达两种识别跟踪产品的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敏  吴翠红  王珊珊  周金莲  吴涛  苟阿宁 《气象》2012,38(6):722-727
以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提供的2007--2008年灾害性天气个例档案为基础,对CINRAD/SA雷达风暴识别跟踪和中气旋产品做了定量评估,同时就评估结果与美国同类产品做了对比。结果表明,风暴识别与跟踪产品基本能满足临近预报的需要,但存在漏识别和错误跟踪现象,且30min以后单体位置预报误差较大。中气旋产品评估结果与美国产品差异不大,基本能自动识别风暴涡旋,但存在漏报,且虚警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