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卫星观测的地气系统射出长波辐射(OLR)是气候研究中很有用的资料。OLR的大小主要由射出长波辐射的地气系统的温度所决定,温度愈高,OLR 值也就愈大,反之亦然。决定地气系统温度的因子很多,如地表海拔高度、地形、植被、降水、云状况等等。近年来,不少人利用 OLR 资料分析赤道辐合线和追踪热带云团的演变,发现了许多有意义的现象,OLR 已成为研究热带天气气候的重要资料。热带月平均的 OLR  相似文献   

2.
气候预测探索路上的4+1级台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汤懋苍 《高原气象》1999,18(3):273-279
简要介绍了本所创立的短期气候预测的“地方图方法”36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它已经跨越了四级台阶;选定地温作为主要因子坚持实际预测,转向“地心说”和创建“地气图方法”。剩最后一级台阶-建立短期气候预测的“地球动力学方法”有待不畏艰险,不计名利的后来者去攀登。  相似文献   

3.
王洪鑫 《气象》1977,3(7):14-14
早在我国汉时《汜胜之书》中就有“地气”的说法,如在谈到耕田时写道:“凡耕之本在趣时和土,……春冻解,地气始通,……”。后在元的《授时指掌活法图》中又有“地气下降”的词句。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地气上升天将雨”,“地气下降天晴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用“地气图”方法进行降水预测的基本思路,总结此方法的预报实践,指出省级尺度旱涝预测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强调除加密观测外,上游地热涡增强的能量频散作用是下游地热涡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对2007年做出的各项气候预测进行了回顾,汛期预报中预测的西北大部、淮河流域和福建3块多雨区基本正确,它们都是根据地气图的基本原理预测得到。月降水预报取得平均70.5分的好成绩,这得益于地气系统的活动规律较单纯;年度预报则基本上失败了,这是因为2008年1月我国发生了6.9级强震,破坏了地气系统的正常运行规律,使预报准确率大为降低。最后还对2008年8月的月降水预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作者总结了用地气图方法进行1995~2004年汛期降水预报的经验教训。10年来各单位的平均得分均为60多分,表明气候预测尚未过关。地气图方法虽然取得了在8大单位中平均排名第一的成绩,但比第二名只多0.4分。表明地气图方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它所走的大方向:要考虑岩石圈热力异常对短期气候变化的影响,似乎值得肯定。因为岩石圈与大气圈的耦合作用是气候系统中的一对主要矛盾,而且岩石圈释放的热量有时可达100~101W.m-2的量级,这足以影响到短期气候变化。10年中1995年和2002年本方法预报得分排名为倒数第一,因而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值得吸取教训的是2002年和2003年。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丘陵地区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0-2001年在四川盆地中部乐至县进行的大口径闪烁仪(Large Aperture Scintillometer)外场观测和气象站观测获得的资料,用梯度法和Bruin法分别计算了丘陵地区表征地气相互作用的重要物理量--地表感热通量,并对两种结果(月平均)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利用LAS的观测结果对丘陵地区地表感热通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首次揭示了四川盆地丘陵地区地气相互作用的一些新事实.这些结果对深化不同类型区地气相互作用的认识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气候分析预测、气候数值模式中考虑地气相互作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0—2001年在四川盆地中部乐至县进行的大口径闪烁仪(Large Aperture Scintillometer)外场观测和气象站观测获得的资料,用梯度法和Bruin法分别计算了丘陵地区表征地气相互作用的重要物理量——地表感热通量,并对两种结果(月平均)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利用LAS的观测结果对丘陵地区地表感热通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首次揭示了四川盆地丘陵地区地气相互作用的一些新事实。这些结果对深化不同类型区地气相互作用的认识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气候分析预测、气候数值模式中考虑地气相互作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地气耦合的观点出发,利用1980-2009年冀中廊坊地区暴雨资料、MICAPS资料、地面0 cm、地下10 cm和20 cm地温资料,以及气温、水汽压和气压等地面气象要素资料,详细分析了廊坊地区暴雨天气过程的地气要素分布、变化特征、配置关系以及暴雨落点预报等问题。结果表明:(1)廊坊地区暴雨主要出现在4-10月,单点暴雨、局部暴雨是该地区暴雨最突出的特征之一;(2)每一次暴雨过程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气耦合相互作用过程,大范围强暴雨通常还有在热带海洋上生成,携带大量水汽登陆北上的热带气旋等含有水圈贡献的参与影响;(3)地面0 cm、地下10 cm和20 cm日平均温度分别在25,24和23℃以上的时段与暴雨的发生时段有较好的一致性;(4)地气要素的分布、变化与配置对暴雨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而地气要素高点对暴雨落点有重要的预报指示意义;(5)在识别暴雨天气影响系统的基础上,从地气耦合的观点出发,充分考虑地气要素的分布与配置特征,叠加互补各地气要素高点对暴雨落点预报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冯学民 《四川气象》1998,18(3):61-64
当太阳短波和地气系统长波辐射在地气中传输时,在各种形式的衰减中,气体的选择性吸收很重要,它由吸收气体万分、吸收气体状态参数等决定,在反演大气温度和大气吸收成分含量以及计算地球大气的加热冷却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本文的内容主要是气体选择性吸收透地率的各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2月10日,省气象台邀请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汤懋苍、李栋梁为省局科技人员作题为《青海省春季降水预测的地气图方法》、《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太阳黑子同期长度和CO2的响应》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雪灾气候预测的地气图方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通过对青海省1960年以来全省各气象站的雪灾资料统计分析,结合青海省南部(下称青南)地区8月份的地气形势,发现二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夏季地热涡和正鞍形场多对应冬季为重雪灾;地冷涡和负鞍形场多对应冬季为轻灾或无灾。春夏季上游的中强地震可加强冬季的雪灾。由此表明,利用地气图方法可以较好地预测青海省的雪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Hense等的垂直不均匀大气的二流近似辐射模式,讨论了晴天条件下水汽、气溶胶和地表反射率与海拔高度等因子对地气系统的太阳辐射能量收支与加热率的影响。文中还利用高原地区高空温、压、湿的气候资料,计算了高原实际大气的太阳辐射收支和加热率,并与中纬度模式大气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模式计算得到的一些结果在利用卫星观测确定高原地区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的研究中将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4.
第一讲 OLR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尚城 《气象》1993,19(10):42-47
引言卫星观测的地气系统的射出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简称 OLR),足地气系统辐射收支中的重要分量,也是红外云图的观测基础。早在60年代初,美国第一代试验气象卫星 TIROS 卫星就已开始了红外辐射(射出长波辐射)的观测。但当时观测的水平分辨率低,资料又不连续,只能用于  相似文献   

15.
喜马拉雅山地区地气间物质交换及其与南亚夏季风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喜马拉雅山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型山地的代表。该地区陡峭的地形和复杂的地表状态在强烈太阳辐射条件下形成了特殊的局地环流系统。该特殊局地环流系统所导致的地气交换过程可能不同于平坦地形和其他山区。喜马拉雅山毗邻南亚季风区,该地区的地气交换过程也可能受到南亚季风活动的影响。为正确认识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地气交换过程,利用2006年夏季喜马拉雅山北侧绒布河谷地区获得大气观测资料,结合同期的大气环流资料,对绒布河谷地区地气间的物质交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的地气间物质交换以午后至次日凌晨强烈的向下输送为主;观测期间平均向下输送强度为7.9×106m3.s-1,相当于每天将整个封闭河谷内大气置换约38次;2)该地区地气间的物质输送与南亚夏季风存在密切关系,南亚夏季风活动弱(季风中断期)则物质交换量大(9.7×106m3.s-1),季风活动强(季风活跃期)则物质交换量小(6.6×106m3.s-1);3)南亚夏季风可能主要通过改变局地大气辐射状况进而影响该地区地气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相似文献   

16.
春季地气温差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异常的相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颖  徐祥德  施晓晖 《气象科技》2009,37(3):301-305
利用1957-2006年50年的地温、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区域春季地气温差的分布特征,并利用线性相关和奇异值分解方法对春季地气温差与夏季降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大陆春季地气温差分布与地势大体吻合。在长江中下游为涝年时,青藏高原春季的地气温差偏大,而黄淮流域的春季地气温差偏小,与青藏高原相反。青藏高原春季的地气温差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春季青藏高原地区地气温差较大(小),长江流域的夏季降水会比正常年份偏多(少),青藏高原春季地气温差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气之间物质和能量随湍流运动进行输送,涡度相关技术是研究地气交换过程和评估大气资源的重要手段,它对湍流特征和精确的通量观测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拉萨蔡公堂通量站的闭路涡度相关系统,观测了 2020年8-11月青藏高原东部拉萨河下游地区典型高寒草甸下垫面的通量特征,并分析了该区域生长季和非生长季不同大气稳定条件下...  相似文献   

18.
利用我国141个测站1980~2000年逐月3.2m地温资料和160个测站1961~2000年逐月降水资料,用“地气图”方法对西北区内“地热涡”的分布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区“地热涡”平均水平尺度为560km,每个“地热涡”平均持续时间约4.3个月,而且多雨区与“地热涡”,少雨区与“地冷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此结果支持文献[1]、[2]提出的地气耦合的概念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气温差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825个气象站点1961—2016年的逐日地表温度和气温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中国地区地气温差(地表温度减气温)的时空分布以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多年平均的年地气温差西部大部地区及华南部分地区在2.5℃以上,而中东部大部地区在2.5℃以下。其中春、夏季全国各地地气温差均为正值,且总体呈经向型分布,西高东低;秋、冬季中国各地地气温差总体呈纬向型分布,南高北低,尤其是冬季北方部分地区为负值。年内,中国区域平均各月地气温差均为正值,其中1月份和12月份相对较小,6—8月份(夏季)相对较大。不同地区地气温差的年内分布特征有所不同,西藏地区地气温差年平均值为全国最大,最大值出现在雨季来临前的5月份;东北、华北、黄淮、西北及内蒙古地区最大值均出现在雨季来临前的6月份;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地区地气温差最大值均出现在雨季过后的7月份或8月份;西南地区年内各月地气温差变化相对较小,在雨季之前的5月和雨季之后的8月出现2次峰值,呈双峰型分布。1961—2016年,中国区域平均地气温差4月和4—10月上升趋势较明显,而7月和10月变化趋势不明显或略有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上,东北、西北及内蒙古、西藏西部等地平均地气温差有增加趋势,而中东部地区有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20.
深圳日极值气温出现时间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15,他引:2  
彭勇刚  谢小敏 《广东气象》2007,29(4):41-42,55
分析2006年深圳竹子林观测站日极值气温出现时间的年、季节的统计特点,发现全年日极值气温多出现在13:00~15:00和05:00~08:00。由于不同季节天空状况、天气系统等因子不尽相同,日极值气温的出现时间在季节上存在差异。在深圳的高温和寒冷天气中,除了台风的下沉增温、冷平流作用外,地气系统的能量交换、热量辐射对温度的影响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