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NOAA/AVHRR监测青海省草地生产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近20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生态环境,特别是草地资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利用美国地球资源观测系统数据中心探路者数据库(Pathfinder Data Sets)1981-1999年间的NOAA/AVHRR NDVI资料序列,分析了青海省近20年来草地生产力变化的时间特征及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本利用1981-2000年“Pathfinder”遥感序列资料,对青海东南部地区草地生产力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虽然青海东南部地区牧草生长状况年际变化较大,但80年代以来牧草生长季有所变长,而草地整体生产力略呈下降趋势;对达日地区草地生产力的分析、研究得出,青海东南部的局部地区牧草生长季及草地生产力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说明青海东南部地区的草场退化现象已日趋普遍,且其退化草场范围和退化程度正日渐扩大和加深。同时发现草地生产力和牧草生长季变化大多呈7-11年不等的周期性波动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EOS/MODIS、NOAA/AVHRR卫星遥感监测的植被指数(NDVI)、地面定点监测的实际地上牧草产量资料,依据卫星遥感监测原理,在点和面上研究、建立了植被指数与牧草产量之间的关系模式,给出了草地资源卫星遥感监测和评价方法;监测和评价结果显示:2004年青海省草地资源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递减,产量最高区处于黄南州南部和果洛州东南部,最低区处于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近20a来天然草地资源的分布规律没有发生变化,但草地生产力在逐步下降,草地资源在逐年减少,仅果洛州全州平均牧草产量比1986年下降了4.04%,牧草总量减少85.10万t,理论载畜量减少了63.11万只绵羊单位;暖干旱化的气候变化趋势,是造成青海省天然草地生产力下降,呈现退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杨泽龙  巴彦  陈杰  侯琼  李喜仓 《气象》2007,33(S1):143-147
利用内蒙古巴雅尔图胡硕地区1960-2005年间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1983—2002年间的牧草产量资料,在对Miami模型和Thornth waite Memorial模型2个气候生产力模型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草地生产力气候变化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与年平均最低气温的逐渐升高,对巴雅尔图胡硕草地生产力的提高较为有利。但从气温与降水之间的组合效应来看,由于气温与降水存在负相关性,随着气溫的不断升高,降水量会不断减少,草地生产力将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草地资源卫星遥感监测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介绍了青海省草地资源卫星遥感监测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利用AVHRR资料,结合地面实测青草产量资料,用相关法建立青草产量监测模式,以评价青海省草地资源状况等内容。该方法业务运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天然草地生产力的地理分布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文章利用天然草地生产力普查资料及气候统计资料,研究了内蒙古天然草地生产力的地理分布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气候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天然草地生产力的地理分布与光、热条件之间呈现十分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水分条件之间呈现十分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所建草地生产力模式的模拟效果较好,可用于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影响的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7.
季劲钧  黄玫  刘青 《气象学报》2005,63(3):257-266
应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AVIM)模拟了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的净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敏感性控制试验探讨了气候变化对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无论是降水或温度的变化对草地的生产力都有显著影响。降水增加,生产力增加。而温度增加,生产力下降。气候变化对生产力影响的机理是:降水增加改善了土壤的水分供给条件,增强了光合速率,从而提高了生产力。温度增高,一方面可以增加光合速率,另一方面却使蒸散加强,土壤变干,光合速率下降,而后一作用过程在半干旱地区大于前者,因而温度增高使生产力下降。单一气候因子敏感性试验表明,温度增高或降低2℃,年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约20%,中纬度半干旱草地地上生物量可以改变30%以上。降水量变化50%,年NPP改变37%,地上生物量将改变近30%。  相似文献   

8.
采用伊万诺夫湿润度公式,算出各点湿润度并界定其与自然植被带的对应关系,而后算出代表点的天然牧草气候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利用3—10月湿润度和牧草气候生产力,建立草地小网格区划模型,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全市草地依次分为5种类型区。对进一步了解全市草地资源分布,分区分类指导草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因地制宜安排牧业生产,趋利弊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能否生产足够的食物供养未来人口的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基于1997—2006年辽宁省10 km×10 km分辨率的气象资料,通过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和农业生产力模型计算了农田、草地和湿地的生产力及其动态。结果表明:近10 a来辽宁省年平均气温呈略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1997—2006年辽宁省植被年平均总净第一性生产力为(农田、草地和湿地)3.63×107 t•yr-1,其中农田、草地和湿地分别为2.18×107 t•yr-1、0.99×107 t•yr-1和0.46×107 t•yr-1。应用人口承载力模型计算出在宽裕型、小康型和富裕型3种消费水平下1997—2006年辽宁省的年平均总人口承载力,分别为2226.9万人、2035.3万人和2015.1万人。  相似文献   

10.
青海玛多县草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源区地处青海省玛多县,在最近十几年,该地区湖泊干涸、草地退化以及河流断流等生态恶化问题十分突出。利用1990年和2000年两期夏季的TM资料,对玛多县草地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了该地区的草地退化特征,同时,运用地面草地观测资料以及同一地区降水、气温、干燥度和蒸发度等气候因子的变化特征,分析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为该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海西.州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调查资料,分析了海西州草原资源现状、草地退化、草地沙漠化等现象的原因和草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海西草原资源,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钱拴  毛留喜  侯英雨  吴门新  王良宇 《气象》2008,34(11):62-68
近几十年来中国90%以上的草地出现退化现象,特别是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国家急需掌握气象条件对草地植被生长的影响,了解草地生产力、牲畜承载力以及生态质量状况.为此,在实时获取北方草地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和气象卫星植被指数以及产草量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模糊数学、集合运算、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和"3S"手段,建立了北方草地植被生长气象条件优劣评价、产草量和载畜量预测、草地生态质量监测等模型.2005年以来,利用这些模型逐年评价了气象条件对草地植被生长的优劣影响、预测产草量和载畜量、监测草地生态质量优劣,获得了良好的服务效益.北方草地2007年生态气象监测预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综合了多种资料和技术优势,结果符合实际;形成的综合监测预测技术可为国家保护和恢复草地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地区陆地植被NPP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EOS/MODIS(TERRA)卫星遥感资料,讨论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地区陆地植被年均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04年该地区的陆地植被年均NPP的变化范围为0~1494 g/(m2·a),5 a平均值为395.06 g/(m2·a)。对不同植被的年均NPP分析表明,常绿阔叶林的NPP最大,草地最小。气温是影响该地区陆地植被NPP变化的主要因素,未来南水北调东线地区地表水资源的减少不会对陆地植被的生长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青海南部高寒草地土壤冻融交替期水热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了解高寒草地土壤冻融交替过程及其对水热因子的响应机制,通过2014年8月1日至2015年8月1日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和水分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青南高寒草地土壤冻融期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南高寒草地土壤冻融阶段大体可分为初冻期、稳定冻结中期、稳定冻结后期和消融期4个时期;不同土层土壤温度随气温的变化呈周期性波动,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变幅减小;不同冻融期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温度和水分波动幅度较大,下层土壤对水热因子的敏感性较小;土壤完全冻结的天数达44~115d,日冻融交替过程主要发生在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土壤冻融交替增强了土壤的保水性,对该区草地植被提前返青和初级生产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巴资源卫星在青海省土地利用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中巴资源卫星(CBERS-1)与Landsat卫星资料的对比研究,得到玛多地区2000年2001年2期的土地利用图,通过土地利用状况的对比发现:玛多县天然草场高覆盖草地的减少和中、低覆盖面积的增加为特征,而盐碱地和沙地均有所增加。中结合玛多地区近两年来气候因素简要分析了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多年冻土对青藏高原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多年冻土作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维系的重要因素,是客观刻画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文中采用结构动力学方法,从草地质量、草地干预、草地潜力、草地压力4个维度建立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结构动力学模型,分析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生态承载力的变化以及主要结构要素,量化多年冻土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多年冻土区草地生态承载力呈增加趋势,尤其是1998年以后上升显著,这主要归因于草地生长季节降水增加、气温升高、净初级生产力增幅驱动以及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的共同作用。(2)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变化与草地生态承载力呈负相关,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对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率约为10%,即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每增加1个单位,将导致草地生态承载力下降0.1个单位。由于青藏高原空间差异显著,加之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这一贡献水平只是一个粗略的参照值。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海北州天然草地生物量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北州近40a的气温、降水资料和近年来的天然牧草资料,分析了海北州气温、降水变化特征以及其变化对天然牧草生物量和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北州温度增暖趋势上世纪90年代最为明显,各地温度变化的气候倾向率均为正;降水量的递增在80年代达最高值,90年代有所回落;气候变化对草地生物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温度大于降水,降水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量的年际波动和年内各季节分布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18.
巴林右旗草地资源评价与天然草场气候生产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主要对巴林右旗的草地资源进行客观评价,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该旗天然草场的气候生产力,从而提出建设和改善天然草场的有效措施,达到提高产量、维护生态平衡系统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1984年和1985年非洲萨赫勒地区生长季和雨季,极轨气象卫星的归一化差植被指数(NDVI)存在本质区别,1985年较高,表示1985年初级生产力高于1984年。用1km 分辨率资料对塞内加尔、马里、尼日尔和苏丹进行比较,用7km 分辨半资料对非洲撒哈拉地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可用 NDVI 值资料监测草地条件、确定初级生产力减少的区域、提供干旱图像资料。  相似文献   

20.
生态阈值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系统中.气候变化幅度过大,超出了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和修复能力,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就会遭到破坏.新疆干旱区气候波动明显,该区草地生态系统对大气氮沉降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否存在阈值,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天山北坡沿海拔梯度分布的四种草地类型(高山草甸(AM)、中山森林草地(MMFM)、低山干草原(LMDG)和平原荒漠草原(PDG))为研究对象,基于DNDC模型,揭示氮沉降及气候变化对天山北坡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草地净初级生产力 (NPP)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存在阈值,PDG、LMDG、MMFM和AM的响应阈值分别为20±5.77、60±26.46、50±15.28和30±11.55 kg·hm-2.2)四种草地类型的NPP从大到小依次为MMFM、LMDG、PDG和AM,水热条件是决定NPP的主要因素.3)PDG草地NPP对温度升高的响应存在阈值,而对于其他类型的草地,在目前的研究中尚未得出确切结论.4)PDG和LMDG草地NPP与降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AM草地NPP的变化与降水变化呈负相关.不同草地类型对降水变化的敏感程度也有较大差异,PDG最大,其次是LMDG,之后是AM和MMF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