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根据肇庆1961—2014年春季降水资料,采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灰色灾变预测理论,建立肇庆地区春季干旱年灾变序列及其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春季干旱年预测模型灰色关联度为ε=0.943 537,达到一级精度标准。2014年之后第1次出现春季干旱的时间为2015—2016年,第2次为2021—2022年,第3次为2027—2028年,第4次为2034—2035年。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中国气象局在对《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时强调要完善气象灾害预警标准,统筹考虑气象灾害预警与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之间的关系,明确预警与应急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可接受风险水平是判断灾害风险值是否可以接受的关键指标,目前雷电灾害领域尚未对此有深入研究。在简述国内外可接受风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风险接受标准的制定准则,指出雷电灾害个人风险评判水平偏高;利用ALARP准则限制线理论,探讨了基于陕西省2005—2014年雷电灾害资料的个人风险可接受水平,提出以风险值1×10-7作为陕西省雷电灾害个人可接受风险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4.
霜露天气现象是气象观测中的重要观测内容,目前对霜露的观测多采用人工观测的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本文在对电容式霜露传感器自动化观测原理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对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4个月的设备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把设备识别结果、人工观测结果以及标准器识别结果进行比对,结合设备安装地点周围的实际情况和温湿度信息,深入探讨了设备识别率、漏报率、错报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导致设备识别率波动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电容式霜露传感器在一般自然环境中对霜露天气现象具有较好的识别率,在未来研究改进的基础上,具有应用于气象业务自动化观测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安徽省气象酸雨台站近5年参加中国气象局组织的未知水样考核结果统计分析,认为仪器电极换型,是2014年安徽酸雨站未知水样电导率考核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用990型酸雨测定仪和铂黑电极测量电导率会产生较标准值偏大的系统误差;光亮型电导电极物理形状未变,其电极常数基本不变,通过标准液标定可以长期使用;为提高电导率测量质量,台站可以通过市购84.3或146.5μS·cm-1电导率标准液每年定期对仪器电极进行标定。对酸雨仪器设备的保障检定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赣州脐橙种植区17县(市、区)气象站1961—2016年的逐年年极端最低气温及出现日期、 1999—2014年脐橙单产等资料,建立了赣南脐橙低温冻害天气指数保险的赔付标准;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对赣南脐橙低温冻害风险进行评估,并依此评价修订保险费。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利用LINGO软件来求解规划方程,得出保险费为67元/666.7 m~2。  相似文献   

7.
三氟甲烷(HFC-23)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氢氟碳化物(HFCs),受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管控。2015年我国出台了HFC-23运行补贴政策,支持国内企业开展HFC-23的处置。通过对2014—2018年公开减排数据的汇总分析,发现运行补贴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激励了企业的减排,受补贴企业HFC-23处置率达98%。2014—2018年累计减排HFC-23约5.20万t,折合6.08亿t CO2-eq。此外,对照国际公约未来履约义务,建议在运行补贴政策结束后尽快出台明确针对全行业的管控政策,包括定量化减排目标和统一的企业自主监测标准。  相似文献   

8.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4,(2):I0001-I0001
<正>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郑婧1大雾过程2014年1—3月,江西区域性大雾日数共计12 d,较历年同期略偏少。表1大雾过程日期数量/站主要落区2014-01-14 44赣北、赣中2014-01-15 21赣中、赣南2014-01-16 16赣中、赣南2014-01-30 38赣北、赣中2014-01-31 51全省2014-02-20 31赣北、赣中  相似文献   

9.
根据广东省86个气象站1961—2014年气象资料,采用日均相对湿度和能见度标准,以及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广东省霾日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4年广东平均年霾日以1.2 d/年的速率明显增加。20世纪60、70年代霾日较少,80年代开始波动增加,2003年后上升尤为明显,2007年达到最高。霾日冬季最多,1月和12月的霾日数占全年总数的28%,夏季最少,尤其是7月份,仅为全年总数的1.9%。广东省霾日在1985年左右发生突变性增加。全省霾日及其变化速率空间分布比较一致,霾日高值区、增加速率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霾日低值区、增加速率较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西南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0—2014年宁波市气象观测资料和2011—2014年6—8月宁波市中暑病例资料,基于现有中暑气象等级,通过对气象因素和中暑事件进行相关分析,采用分位数法建立了新的中暑气象等级。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第45、第70和第85分位数对宁波市日最高气温和炎热指数进行了新的等级划分,并结合中暑事件与高温持续时间对高温中暑气象等级划分进行了改进,将宁波地区中暑气象等级分为可能发生中暑、易发生中暑、较易发生中暑和极易发生中暑4个等级。对改进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验证和对比分析表明,改进后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划分标准更适合宁波地区,由气象条件和中暑实况确定的高温中暑等级基本可反映人体中暑的风险,对实际中暑气象等级预报更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贵州省2010—2014年5—9月区域站小时降水资料,提出暴雨过程的标准,与国家站暴雨过程及暴雨集中区域进行对比,发现过程和集中区域均基本一致,证明区域站降水资料具有参考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贵州短时强降水与因灾死亡人员发生的关联性,研究致灾强降雨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期对预报服务和暴雨预警信号发布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绥化市北林区气象局2014年的观测资料,从气温、降水、日照方面概括2014年绥化市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2014年绥化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4年阿勒泰地区沙棘萌动期—开花期—坐果期跟踪观测和历年发育期、冻害调查,发现2014年阿勒泰地区沙棘发育期较历年明显偏早10天左右,且花期遭遇轻度冻害。通过对有记录以来的气候资料分析确定阿勒泰地区大部分地方沙棘花期在4月20日以后,其中,青河在5月1日以后。本文将2014年4-5月气温与历年同期气温相比较,发现2014年4月气温存在前期高,后期低,且回升趋势和历年趋势相反的异常现象。进一步分析1954-2014年4月21日-5月15日之间的5县一市-5℃、-4℃、-3℃以下最低气温发生概率,结合2014年花期冻害程度,发现沙棘花期冻害率与最低气温和其降幅成正相关,其冻害率均在20%以下,确定阿勒泰地区沙棘花期冻害指标为-4℃。这为沙棘花期冻害预警、产量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动与人工观测霾日、雾日序列连续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原始观测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雾霾(包括雾、轻雾和霾)日数偏高,尤其霾日数是2000-2013年均值的4.2倍。依据2014年雾霾现象保留人工观测或采用自动观测,将全国2 400余个国家站分为人工站和自动站,分别就两类站2014年雾霾现象日数与其历史序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工站2014年平均雾霾日数与其2000年以来平均状况及2013年平均雾霾日数接近;而自动站2014年平均雾霾日数明显偏高,成为2000年以来之最,且明显高于2013年统计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自动与人工观测方法表明,雾霾现象自动观测采用瞬间观测记录,是造成2014年全国雾霾日数异常偏高的主要原因。基于霾现象持续性特征,针对自动观测霾数据,研究确定了1天至少6个连续时次"现在天气现象"有霾记录,"连续天气现象"方记霾现象的订正方法。统计结果表明,订正前全国2014年平均霾日数为59天,而订正后下降为31天,基本与2013年持平。进一步分析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霾发生频率呈增加趋势,尤其2013年和2014年,霾发生频率成为2000年以来之最。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3—2014年邯郸市环境监测站环保资料、邯郸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及邢台站探空资料,分析了邯郸大气环境特征及影响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空气重污染主要发生在秋冬季和初春季节;2014年影响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与2013年的大体相当,但2014年邯郸重污染日数减少,达标日数增加,污染物浓度较2013年的下降,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较2013年的明显减少,表明邯郸市实施的一系列减排措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区域酸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7—2014年福建省邵武、福州、永安和厦门4个气象观测站的酸雨监测资料,统计分析了福建省不同区域酸雨的时空变化和强酸雨变化特征,并对酸雨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2007—2014年福建省降水年平均pH值为4.64—4.97,达中度酸性标准,pH值呈逐年升高的趋势,降水酸度呈逐渐减弱的趋势,强酸雨发生频率呈下降的趋势。邵武和福州地区为酸雨高发区,邵武地区降水酸度最强,酸雨和强酸雨发生频率最高,2011年后两个地区降水酸度均减弱,强酸雨发生频率均降低;厦门和永安地区为轻酸雨区,永安地区全年基本无强酸雨发生,由于两个地区酸雨发生频率增加,累积酸雨量比例增大,2012年后两个地区降水酸度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强。福州、厦门和邵武地区月酸雨变化均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冬春季酸雨污染较重,夏季酸雨污染偏轻;永安地区则相反,秋冬季降水呈碱性,春季有轻微的酸雨污染。2007—2014年福建省降水月平均pH值4.50的概率分别为:永安地区0.0%、厦门地区4.2%、福州地区29.2%和邵武地区42.7%,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城市致酸污染物排放、酸性物质的省际输送、地理环境和天气条件是造成福建省区域性酸雨污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刘畅  王娜  孟祥新 《山东气象》2014,34(2):62-64
利用2014年3—5月山东省气温、降水资料以及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距平场等资料,结合逐日高空环流形势,分析了山东省2014年春季天气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2014年6—7月湖北月降水距平分别为-40.1%和-23.6%,但温度距平大部地区为负。采用1981—2014年湖北省76个地面气象站逐月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6—7月湖北地区干旱的气候特征及2014年6—7月的异常环流。结果表明:2014年6—7月南亚高压东扩加强,西太平洋副高总体偏南,同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偏弱,中纬度地区环流平直,不利于引导南北方冷暖空气在湖北交汇形成降水;西太平洋台风对我国的影响区域偏南,湖北受台风顶部东北气流影响,水汽通量辐散;低层切变线和西南涡活动偏弱,不利于水汽辐合。  相似文献   

19.
基于ECMWF细网格模式的短时强降水客观概率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明 《热带气象学报》2017,33(6):812-821
根据陕南643个经质量控制的自动气象站2010—2014年逐小时观测降水,采用百分位法确定陕南短时强降水标准。基于2010—2014年11 824站次短时强降水个例和欧洲中心(ECMWF)间隔6 h的0.25 °×0.25 °再分析格点资料,以空间最近、时间最近前1时次原则:计算并确定陕南汛期5—9月各月短时强降水36种对流参数历史概率分布特征值;考虑对流参数的显著性和适度性指标构建评价方案,利用相对模糊偏差矩阵、标准差系数方法,优选出陕南5—9月各月的15种对流参数及其权重。业务运行以ECMWF细网格模式的基本预报产品,计算优选的对流参数值,结合参数历史概率分布值及其权重,建立陕南分月短时强降水客观概率预报模型。将模型概率预报结果升序排列后80%处对应的数值,且大于0.2作为短时强降水的临界概率,对2015年汛期降水过程进行检验,TS评分为0.59,漏报率为0.18,空报率为0.31。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4年9—11月山东省气温、降水资料以及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距平场等资料,结合逐日高空环流形势,分析了山东省2014年秋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