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谈避免气温读数误差的体会赵秀娟(九三农管局气象台161441)气温是用干球温度表测定出来的,各级气象台(站)每天都要测定几次,气温测定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每天气象分析的准确度。本人根据多年的实际观测经验,谈谈正确观测干球温度表,避免气温读数误差的几点体...  相似文献   

2.
日极端最高气温挑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潢川县气象局属 3次观测夜间不守班的一般站 ,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最高、最低气温从当日最高、最低气温和各定时观测气温中挑取。天气正常时 ,挑取的最高气温是准确的 ;在特殊情况下 ,挑取的当日最高气温不一定准确。每天 2 0时观测一次最高气温 ,观测后调整温度表 ,有时由于人体的接触、灯光的照射、仪器本身质量等原因 ,很难把温度表调整到与当时干球温度表相同的读数。这对晴天时最高气温的挑取无什么影响 ,但对特殊天气条件下最高气温的挑取影响极大。如 2 0 0 1年 2月 3日 ,冷空气影响本站 ,气温逐渐下降 ,3日 2 0时干球温度…  相似文献   

3.
大风天百叶箱及温度表架因风的作用而震动 ,有时会出现最低温度表游标位移 ,从而使日最低温度出现缺测。因此在刚刮大风或发现风速比较大时 ,观测员应增加一次最低温度表读数 ,记入值班日记中。同时将最低温度表加固 ,以避免大风吹动温度表身。在定时观测最低温度后 ,要和值班日记中记录的最低温度数据一并与温度自记记录进行比较分析。如判断最低温度出现在大风前 ,则应将值班日记中记录的最低温度读数作为正式记录 ;如最低温度出现在大风过程中 ,且酒精柱已发生位移 ,则应从温度自记纸上挑取日最低温度 ,并进行器差订正 ,然后在备注栏注明…  相似文献   

4.
提高测报质量不仅要减少错情率,更重要的是获得准确的记录。下面谈三件值班工作中足以影响记录准确(甚至缺测)的小事情,望能引起注意。 向右看 最高、最低温度表,尤其是地面最高、最低温度表,毛细管内液柱常易中断。在多数情况下,比较容易觉察,但有时最高温度表的水银柱,在毛细管顶端残留一小段,或最低温度表毛细管顶端的梨形空腔里凝聚着酒精滴,往往不易被发现,造成记录误差(偏低)。一次在某站观测场,我发现地面最高温度表毛细管顶端残留一段水银柱,长度约0.6℃左右。当问到值班员时,他声称站里每班都检查、巡视,没有发现问题。我请他再去看一下该支温度表的右端后,他才看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上讲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应高于 1 4时地面温度 ,然而在实际观测中常出现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低于 1 4时地面温度的现象 ,尤其晴天时更为突出。测量气温和地温的温度表结构是一样的 ,既然在气温观测中没有类似情况 ,那么就不是温度表的结构问题。笔者认为是地面温度观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按要求 ,地温观测的场地应当平整、疏松 ,温度表一半密贴地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 ,在实际安装操作中是用人眼估计的 ,加上最高温度表每天都要调整移动 ,这样就很难达到最佳的安装要求 ,易造成温度表的受热情况有所差异 ,这就是造成地面最高温度表示…  相似文献   

6.
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之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国际上标准的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公众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在植有草皮的观测场面中离地面1.5m高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测得的,由于温度表保持了良好的通风性并避免了阳光直接照射,因而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气温     
《贵州气象》2005,29(3):29-29
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之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国际上标准的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公众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在植有草皮的观测场面中离地面1.5m高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测得的,由于温度表保持了良好的通风性并避免了阳光直接照射,因而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在夏日炎炎的午后,在交通繁忙的水泥路面,  相似文献   

8.
秋日里,我漫步在马路旁。飒飒的秋风把一片片叶子从蓬松的杨树冠上摇落下来,我躬身捧起一片,细细地端详着,不由得想起三十年前那段难忘的往事。那是“史无前例”的动荡年代。一天,生产队长把我叫到眼前郑重地说:“交给你一个重要的政治任务.”随后;把我领进一座小房,指着屋内的一个老头说:“你管制他劳动改造,不老实及时报告。”这老头就是被定为“走资派”的县委郝书记.他改造的“项目”是,每天早晨在毛主席像前访罪;接着背诵“老三篇”,然后是清扫生产队院子,到队部后面粪堆上创粪,晚上做仟悔汇报。一天早晨,寒风凛冽,…  相似文献   

9.
周壮甫 《气象》1993,19(5):56-5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讲:日极值的挑取,最高、最低气温从当日最高、最低气温和各定时气温中挑取。从日常观测中发现,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挑取当日的极端最高气温就不一定正确,特别是三次观测站,每天20时观测一次,观测后调整温度表。有时因人身的接  相似文献   

10.
战士爱枪、司机爱车、外科医生爱手术刀、气象员爱温度表等等,历来都被人们传为佳话。下面,记述一段发生在八十年代第一个春天里气象员以身挡雹保护地温表的动人事迹。今年3月3日中午,强劲的冷风席卷着雹云向桂西山区铺天盖地压来。刹时,一场罕见的雷雨、大风、冰雹灾害就要在百色山城出现了。正在观测值班的百色地区气象台吴任贤同志预感到露放着的地温表很危险,找防护罩来不及了。每秒十七米的大风伴随着雷雨、冰雹阵阵袭来,他顶风冒雨冲进雹天,纵步赶到地温场,横身护住温度表。他被风刮、雨浇、雹  相似文献   

11.
在正常的情况下,最高温度表的示值应高于14时地面温度表的示值.然而,在实际观测工作中,时常会出现最高温度的示值低于14时地面温度表的示值的现象,且多在晴朗的天气里出现.排除仪器故障、安装不当和最高温度表特有误差的原因外,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工站地面温度的观测方法造成的.因为要精确测定土壤表面温度是非常困难的,现行的观测方法是把温度表感应部分及表身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一半.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1980,(3):19-19
春播期间,人民公社社员、科技人员和各级领导同志奋战田间,为了随时掌握气温、水温、泥温和不同水源的温度,做好育秧工作,迫切需要能随身携带的温度表.为适应这一要求,广东省气象局近年组织了春播期便携式温度表的试制和试用.经不断改进,这种温度表具有量程宽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现用最低温度表的感应液是酒精.由于酒精受热后易于蒸发,因此规范规定在夏季高温的日子里,为了防止地面最低温度表失效,应在早上温度上升后观测一次地面最低温度,随后将表收回立放在室内或荫蔽处.据了解,目前多数台站收回的最低温度表没有立放在室内,而是在地温场旁边专门埋设了一个不透明的硬塑料套管,把收起的地面最低温度表立放在其内.  相似文献   

14.
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低于14时地面温度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正常的情况下,最高温度表的示值应高于14时地面温度表的示值.然而,在实际观测工作中,时常会出现最高温度的示值低于14时地面温度表的示值的现象,且多在晴朗的天气里出现.排除仪器故障、安装不当和最高温度表特有误差的原因外,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工站地面温度的观测方法造成的.因为要精确测定土壤表面温度是非常困难的,现行的观测方法是把温度表感应部分及表身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一半.  相似文献   

15.
竺可桢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气候学的开拓者,也是中国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科学界的领导人之一。他几乎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国的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研究。竺可桢被称为中国现代气象学的创始人,因为他是前南京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是他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 ,现用最低温度表的感应液是酒精。由于酒精受热后易于蒸发 ,因此规范规定在夏季高温的日子里 ,为了防止地面最低温度表失效 ,应在早上温度上升后观测一次地面最低温度 ,随后将表收回立放在室内或荫蔽处。据了解 ,目前多数台站收回的最低温度表没有立放在室内 ,而是在地温场旁边专门埋设了一个不透明的硬塑料套管 ,把收起的地面最低温度表立放在其内。笔者认为这样做不妥 :一是在太阳的暴晒下套管中温度较高 ,易造成地面最低温度表失效 ;二是由于尘土的填埋 ,套管深度变浅 ,最低温度表的尾部 (甚至半截表身 )常暴露在套管的外边 ,在…  相似文献   

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湿球温度表的溶冰观测是:当湿球纱布冻结后,应及时从室内带一杯蒸馏水对湿球纱布进行溶冰,待纱布变软后,在球下部2~3 mm处剪断,然后把湿球温度表下的水杯从百叶箱内取走,以防水杯冻裂。笔者下站检查业务工作,曾发现某站的气温是-1.1℃,但湿球纱布还未剪短。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原因是当气温达0℃以下,湿球球部的纱布不一定结冰,但水杯内的水会结冰,从而使湿球纱布浸入水中的一部分也结冰,造成影响湿球纱布的正常吸水及湿球表面的蒸发和热量交换,常会形成水上部分纱布似冻非冻,导致湿球温度表示度不稳定,甚至失…  相似文献   

18.
干球温度表是测定空气温度的主要仪器。各级气象台站每天都要进行干球温度表观测,因此正确地观测干球温度表,避免读数误差,对查算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保证气象资料的准确性都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怎样避免干球温度的读数误差呢?在我十几年的测报工作中有这么几点体会。一在每次定时观测前巡视仪器时,先读一次干球温度,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气温大致有多高是零上还是零下,在心里就先有个底,观测时就不至于发生5℃、10℃或颠倒零上零下等误读现象。二严格按《规范》规定坚持进行复读,在复读时视线“扫描”应开阔一些,不宜…  相似文献   

19.
丛胜滋 《气象》1976,2(4):28-28
干球温度表是测定空气温度用的主要温度表,各级气象台站,每天都要进行几次到几十次观测。因此,正确地观测干球温度表,避免误读,是很重要的。 怎样避免干球温度表误读呢?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有这么几点体会: 一、要胸中有‘数’。毛主席教导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原则完全适用于气象观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 ,常有这样的事 :在气温很低的晴朗冬日 ,人们外出时并不觉得很冷 ;而在雷阵雨来临前的夏日 ,气温并不是很高 ,人们却觉得闷热难熬。要弄清楚其间的奥妙 ,就需要明白“感觉温度”这一概念 ,以及空气流动 (风 )、空气湿度对感觉温度的影响。所谓冷、热 ,实际上是人们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的一种感觉 ,气象环境学家把这种人为感觉到的冷、热称之为“感觉温度” ,它与实际气温有直接的关系 ,但绝不是一回事。美国科学家亚格劳和米勒用干、湿球温度表和风的综合效应来表示感觉温度 ,而其中的干、湿球温度表正是用来测定空气湿度的。风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