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且末气象站1971—2012年冬季逐日气象资料和近年来枣树冻害灾情调查资料,分析了枣树冻害成因及冬季气象条件变化对枣树安全越冬的影响,开展防御措施对比观测,探讨科学的越冬防护措施。结果表明:枣树冻害发生与持续低温、积雪日数、树龄、树种、管理措施密切相关;冬季气候变暖对枣树安全越冬有利,但休眠前气温偏高易导致枣树冬前抗寒能力锻炼不足,对安全越冬不利;防护措施观测显示,根颈培土增温效果明显,降雪时包扎增温效果不佳;枣树越冬保护应因地制宜采用树干涂白、秋翻冬灌、培土、包扎等综合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2008年阿拉尔垦区棉花大面积早衰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年阿拉尔垦区棉花高密度膜下有压滴灌栽培生产后期出现大面积早衰的现象,通过8月中旬到9月上旬的实地跟踪观测和调查,并与当地气候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造成早衰的原因是气候、土壤、栽培、田间管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措施,为垦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佳县2005年以来枣树生态气候观测,分析总结枣树芽膨大、芽开放、展叶、花序出现、开花、硬核、可采成熟等主要物候期的观测方法,对物候期的识别进行较为详细、准确的说明,使枣树生态观测方法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4.
阿克苏地区枣树冻害类型及主要气象因子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阿克苏地区红枣不同时期低温冻害的情况,确定了红枣冻害的3种类型。在阿克苏地区10个气象站的冬季逐日气象资料和近年来枣树冻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气象因子对枣树冻害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阿克苏地区枣树冻害分布具有区域差异性,地区东部的枣树冻害严重、频次更高。枣树冻害主要与短时间的剧烈降温、低温长时间维持、高湿环境以及稳定积雪等气象因子关系密切,低温强度和低温持续时间是冻害发生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5.

根据佳县2005年以来枣树生态气候观测,分析总结枣树芽膨大、芽开放、展叶、花序出
现、开花、硬核、可采成熟等主要物候期的观测方法,对物候期的识别进行较为详细、准确的说
明,使枣树生态观测方法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6.
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出苗期风灾类型及抗灾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6--2005年对阿拉尔垦区风灾观测调查和抗灾补种实践总结,结合对垦区风沙灾害的规律研究,初步分析出4种风灾类型。本文在着重分析风灾类型的基础上,针对每一类风沙所引起的灾害,提出预防抗灾和灾后补救措施。补救采取地膜人工复位、人工铺膜、膜上重播、揭膜重播等措施,为今后垦区棉花生产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2001~2011年对塔里木灌区香梨树腐烂病害的观测调查情况,结合当地农业气候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香梨树腐烂病害加重形成的因素。通过连续11年的跟踪观测、调查资料结合对灌区香梨树腐烂病害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分析,香梨树腐烂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气候、土壤、虫害、田间管理等有密切关系。本文针对各种不同情况香梨树腐烂病害的发生、发展,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措施,为今后灌区香梨树腐烂病害的防治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8.
巴州地区2002年冬季香梨冻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香梨冻害特点,分析了冻害形成的原因。结果显示2002年香梨冻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气象因子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春茶冻害的调查分析和对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祥云 《浙江气象》2004,25(4):18-19
通过对杭州地区早茶生产冻害的调查分析,并根据茶树的气候特性,提出了该地区如何利用气候条件趋利弊害选择茶园和利用气象预报做好防御冻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气候条件对金丝小枣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连起  邢同怠  赵明云 《气象》1998,24(8):57-57
为探索气候条件对金丝小枣主要生长期的影响,以及造成产量和品质不稳定的原因,从气候角度对枣树的生长发育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枣树开花坐果期间的空气相对湿度是关系坐果率的主导因子;果实生长期间的连阴雨易引起病害,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坐果率、保证产量和品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5—2016年福建、广东青枣主产区田间试验的62个鲜果样本主要品质要素,采用相关分析、加权指数求和法,结合文献查阅、专家调研以及常规农业气象条件定量化等级评价标准,筛选影响青枣品质的关键气候因子,构建青枣气候品质等级评价模型,并利用2014—2019年青枣产区36个独立样本进行验证,分析福建主产区青枣气候品质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影响青枣品质的3个关键气候因子分别为采收前90 d平均气温、采收前30 d气温日较差和采收前30 d日照时数,模型准确率达86.1%,青枣气候品质等级评价模型可客观反映气候条件对青枣品质影响。由模型分析可知:福建青枣气候品质前中期采摘的果实优于后期,通过青枣产期调节可提升全产期优质青枣比例;基于模型绘制的福建青枣主要采摘期气候品质空间分布图显示福建青枣产区南部优于中北部,增加南部种植面积、减少北部种植面积的布局调整有利于提升全区域优质青枣比例。  相似文献   

12.
临县红枣种植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红枣栽培的气象条件以及临县红枣种植气候资源的分析,探讨临县发展红枣种植产业的有利气候条件,并针对影响红枣生长、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提出了防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桂南14个气象站附近的荔枝等果树在1999年12月下旬严重霜冻中的受害状况的分析,得出荔枝等果树的霜冻低温指标。并根据地形对霜冻低温的影响,对喜温果树避寒种植环境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99年12月广西严重霜冻天气同期500hPa高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特征及前期500 hPa高度的相关场分析,得到北半球中高纬度槽脊的位置与强度,地面大陆冷高压强弱,是影响广西12月霜冻的主要环流形势;当年1月、9月极涡强度、位置,北美高压脊强度,及黑海附近低槽强弱,是影响广西12月霜冻天气重、轻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通过1957-1999年42个冬季出现在广西区域内的重大霜冻天气过程特征分析,得出了广西特大寒害有22~24a的重现期,寒潮暴发和冷高压持续加强影响是形成广西重大霜冻天气过程的2种主要原因,而后者尤需特别关注其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黑河中游荒漠绿洲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的中游荒漠绿洲为例,基于长期定位试验成果,研究了绿洲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及其潜力。结果表明,在田间水平上,垄沟灌溉种植、主栽作物与伴生植物混播种植、优化水肥管理、建立枣粮复合系统是绿洲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技术;在绿洲水平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大农田林网规格和减少农田林网的灌溉次数、降低防风固沙体系中高耗水树种——杨树的比例等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黑河中游绿洲,通过推广上述技术,在不降低绿洲农业产值和不影响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初步估算每年可节水2.96×108m3,抵消了气温上升大约1℃所带来的蒸散发消耗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玉林市冬季主要气象灾害的分析,得出其霜冻和低温寒害的规律,找出玉林市几种主要经济作物的寒冻害指标;提出了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专家走访和寒害灾情调查,建立福建省台湾青枣寒害受害症状分级标准。基于果园定位观测、地理移置试验和冬季寒害灾情调查得到的2004—2016年32个寒害实例,采用主成分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福建省台湾青枣寒害综合气候指标及其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台湾青枣寒害临界气温为5.0℃,其致灾因子包括过程极端最低气温(X1)、小于等于5.0℃低温持续日数(X2)、小于等于5.0℃过程有害积寒(X3)、小于等于5.0℃过程降温幅度(X4),对各因子归一化处理,构建台湾青枣寒害综合气候指标(Ih),寒害等级包括:轻度,0.02≤Ih < 0.72;中度,0.72≤Ih < 1.76;重度,1.76≤Ih < 2.72;严重,Ih≥2.72。通过典型年对比印证,建立的福建省台湾青枣寒害综合气候等级指标与实际发生的寒害情况吻合较好,研究结果可供台湾青枣的寒害评估、引种、扩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