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但数据的不确定性愈发明显,数据的冲突性(不相容)现象亦越来越突出.两极性和模糊性一样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模糊集虽然是处理不确定信息的有力工具,却一直忽略了不相容两极性问题.双极值模糊集首次将不相容两极性引入到模糊集理论中,为分析和解决带有不相容特性的大数据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研究渐渐成为热点.综述首先阐述了两极性的种类与特点,以及双极值模糊集的相关概念、理论,特别是和其他已有模糊集的区别;接着分析了双极值模糊集国内外发展现状;最后分析了双极值模糊集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综述,将对双极值模糊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下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气象学上许多问题都带有事件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如“在某种条件下,出现暴雨的概率是多少?”这个问题具有双重的不确定性,其一是在规定条件下到底出现多大的降水量不能确定,这是事件的随机性,其二是多大的降水量算暴雨也不明确,这是事件的模糊性,因此对于这样的问题采用模糊随机事件的概率理论来处理可能有其优越性,为此我们用模糊随机事件概率的理论,从日本传真图上的降水量预告值作为预报因子,对作汛期(5—6月)单站24小时降水概率预报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3.
田同舟 《气象》1981,7(1):39-39
“信息”这个概念,从词意上理解,其含意极为广泛。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信息”以不同的解释,通常把信息视为消息、情报、指令、密码、数据以至知识等概念的通称。广义来说,信息就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的状态。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反映了该事物的不同特征,于是这些特征就会给人们带来形形色色的信息。 信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而同一信息又可以作种种转换。例如,填在天气图上的云符,就是大气运动、变化的一种信息,它是气象人员经过观察判断,用文字符号记录下来并编成电码后,通过通信设备,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给气象台的。这一系列工作,就是一种信息(云状)的转换过程。这里所用的形态不同的观测记录(文字符号)、电码、电信号、填图符号等,都是同一信息的不同载体。  相似文献   

4.
统计方法讲座——(三)显著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主席教导我们:“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据。” 对于气象资料的分析,也是这样,要着力于寻找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而故障现象又是多种多样的。那么,怎样才能区分出是主机故障还是模块的故障呢?现向读者介绍Pc—1500机外接内存扩充后,寻找及排除故障的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法——“交换法”。“交换法”就是把相同的插件或器件,互相交换观察故障变化的情况,帮助判断寻找故障原因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叫人工智能让计算机做一些由人作的事,这就是人工智能.换句话说,人工智能所研究的是,使计算机能够做那些表现出人的"智能"的事.过去计算机主要是用之于数值计算.通过了解物理过程,建立数学模型,编制计算程序,输入计算机进行运算.但是由于有些物理过程很难弄清楚,数学处理也有困难,因此,人们想通过人工智能的办法来解决一些难题.其解决办法就是通过专家积累的丰富知识来解决特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白泉 《四川气象》2000,20(1):50-50
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学习中 ,冰针这种天气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其中问题之一是 :冰针是降水现象吗 ?回答不外乎这样几种 :(1 )冰针是降水现象。 (2 )冰针不是降水现象。 (3 )不知道冰针是不是降水现象。显然 ,第 (3 )种“回答”实际上并没有回答 ,(而且 ,回答“不知道”一般说来与气象工作者的身份不符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 ,对这一问题的确切回答 ,只能是两个成矛盾关系的判断 ,并要求以论据作为判断的基础。其一 ,冰针是降水现象。因为所谓降水 ,按气象学的解释 ,指的是从天空中降落并到达地面的液体水或者固体水。可见 ,降水现象的两…  相似文献   

8.
南京的天气     
竺可桢  薛铁虎 《气象学报》1936,12(4):201-206
天气这个问题是人们三句不离口的东西,而也是人们最难了解的东西。这种只会谈而不能了解的现象,中外皆然。的确!在中国拿天气作为谈话的资料,已经谚语化了。你瞧!中国“谈话”俗语叫“谈天”,他的意思就是闲谈天气;中国“问安”或“致意”是叫“寒暄”,意思是问问“冷热”或谈谈“天气的状况是否适宜於对方的起居”。  相似文献   

9.
席林华 《气象》1987,13(12):3-7
模糊数学是研究与处理客观世界中存在模糊性现象的一门科学。1980年我们开始试验在预报中应用,1982年起试验将模糊集方法应用到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用中,经几年来的工作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本文扼要介绍和评述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辅助模型辨识思想、多新息辨识理论、递阶辨识原理、耦合辨识概念是该文作者提出的研究辨识问题的原创性新方法,已经被用在很多辨识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不同的辨识方法族,可以用于解决许多线性或非线性模型的自适应信号处理、自适应参数估计、自适应滤波和预测、自适应控制等问题.由于客观事物具有双重属性:一些特征变量是可观测的;一些是不可测的.如果表征系统特征的观测变量都是可测的,就容易建立描述其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客观事物的不可测属性给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带来特别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系统的可测信息,实现对系统未知变量的估算,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是辨识领域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辅助模型辨识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该文介绍辅助模型辨识思想和一些基于辅助模型的辨识方法.  相似文献   

11.
西北太平洋强地震的节律性与El Nino和地球自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100年来西北太平洋强地震资料分析发现:强震有明显的“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的现象。“强震活跃”与“E1 Nino事件”两者的同时相关系数达0.62,信度高于0.1%。“强震活跃”与地球自转减慢亦有很好的同步性。文中还对这三种重要的地球物理现象基本同步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可能是叠加在太平洋地幔对流圈上的“正扰动”所同时产生的三个结果。  相似文献   

12.
自1783年索修尔以人发做成了世界上第一支毛发湿度表以来,尽管时间已经过去200多年,各种新型的湿度计相继问世,干湿球法测湿因其测定精度较高而仍被普遍应用,但是与当代的各种湿度计相比,毛发湿度表(计)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直观、造价低廉等优点。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季,毛发湿度表(计)更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段时期内各气象台站使用的观测湿度的仪器。因此,对于毛发湿度仪器使用中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仍具有一定意义。现对毛发湿度计使用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高湿划平线”现象进行初步分析,以便使用及维修人员进行正确判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13.
在河流封冻前,冰块和河水一起流动,河流在解冻后也是冰块顺流而下,都叫作“流凌”。人们所说的冰排,实际就是流凌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整理探空记录时 ,有时会发现温度反常现象 ,如图记录 ,从 2 0 0hPa开始 ,时温曲线比前一天 2 0 0hPa的温度有偏高现象 ,与时温线总的趋势约差 5℃ ,相当于 10个电码符号。出现这样的记录应如何处理 ?首先要看探空信号好不好 ,若温度、气压点子很稀 ,说明信号听得很不清楚 ,经判断可能是温度听错十位数。如将温度十位数改正 (如图中虚线所示 ) ,则曲线有连续性且有规律 ,因此这样改正是合理的。如何判断温度信号十位数是否收错@王淑娟$郑州市气象局!河南郑州450005  相似文献   

15.
“请示”与“报告”不分,是公文处理的常见病。在实际工作中,混用、误用、连用这两个文种的现象比较普遍。值得注意的是,多见把应是“请示”的写成“报告”或“请示报告”,而很少见到把应是“报告”的写成“请示”。据分析,发生这种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请示’与“报告”不分,是公文处理的常见病。在实际工作中,混用、误用、连用这两个文种的现象比较普遍。值得注意的是,多见把应是“请示”的写成“报告”或“请示报告”,而很少见到把应是“报告”的写成“请示”。据分析,发生这种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历史因素。1951年政务院颁布第一个(公文处理暂行办法),没有“请示”这个文种。而报告的定义是:对上级陈述或请示事项用“报告”。实际是“报告”代替了“请示”的文种;195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稿》中,增加了“请示”文种;1981年,国务…  相似文献   

17.
智能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耀生 《气象》1989,15(4):52-56
一、数据 “数据就是信息的形式化表示”。而数值运算则要求同名数条件,在科学技术中就要求量纲一致。所谓数及其运算,它是对事物的一种抽象,就是舍去了事物的语义、内涵,只抽取它们的数量关系,在这基础上,建立整数、小数、分数等的一整套运算。  相似文献   

18.
地面气象观测中结冰自动化观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晓虎  张春波  马舒庆  杨玲  梁丽 《气象》2014,40(2):234-237
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一般采取人工观测判断结冰现象是否发生。为了提高结冰观测的工作效率,结冰自动化观测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文章介绍一种新的结冰自动化观测装置,通过检测结冰过程中由于潜热释放引起的温度突变上升过程,判断结冰现象的发生,实现结冰自动化观测。结合结冰温度观测数据对结冰过程中各个阶段特征进行分析,并与人工观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结冰自动化观测装置能够比较准确地实现结冰现象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飑:突然发作的强风,持续时间短促。出现时瞬间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亦有剧烈变化,常伴随雷雨出现。这里只给出了飑现象一个比较笼统、概括的定义,造成有些测报人员对它的理解存在模糊和误区,而天气现象的记录主要依据其定义描述的特征来进行判断,这样就使得有的台站在工作中所依据的标准并不十分明确,出现了判断标准不一致,导致飑现象记录的不规范,甚至出现了漏记现象。现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作以下分析,供测报人员参考。1所依据的特征及各要素变化的次序不明确定义里提到的风速突增,风向突变;压、温、湿气象要素随之有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20.
对事物按一定的要求进行分类的数学方法叫做聚类分析。它原属数理统计多元分析的一个分支在气象上已经有了比较广泛地应用。而实际分类问题多伴有模糊性。例如:降水量预报可区分为偏多、正常、偏少等。这类概念即带有模糊性。因而聚类分析只有用模糊数学的语言来描写它才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