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济南市搞人工降雨是从一九七三年开始试验的,每年都要在春秋两季搞几次。几年来,在市委、历城县委和济南警备区的领导下,在省气象局、省科研所的直接指导和帮助下,使我们搞人工降雨,越搞越敢搞,越搞越会搞,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对发展农业生产,夺取农业丰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九七八年我们又在旱情持续发展的严重时刻,搞了两次人工降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一次是在五月八日,另一次是在六  相似文献   

2.
我省于1958年开始人工降雨试验作业.据统计至1992年止,全省高炮人工降雨防雹作业3166次,飞机人工降雨作业426架次.目前,我省有用于人工降雨防雹的"三七"高炮134门,配置在60个县(市)、农场进行抗灾作业,已形成以高炮作业为主的专业队伍,并具有一定素质的业务技术骨干,现代化建设已经起步,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管理工作正走向科学化、正规化、制度化.一、我省人工降雨防雹工作的发展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始于1958年在武汉地区进行的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试验.其后以飞机、土火箭、高炮为作业手段开展人工降雨防雹工作,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变化而进入当前的稳定发展时期.(一)1958~1971年为初始阶段1958年在省政府领导下,由武汉空军支援,在武汉地区进行了6次飞机人工降雨作业试验.尔后,有七个年份共飞行作业50架次,实施了人工降雨作业或进行消云、消雾试验.由于"大跃进"运动追求高速度的影响,起步仓促,技术力量不足,试验探测手段没有跟上,且因"文化大革命"动乱而时有停滞,加之未成立正式管理机构,缺乏科学的计划与管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历了十多年探索的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是全国最先使用三七高炮进行人工降雨作业的地区之一。从1958年到现在,已经有35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工降雨工作,为重庆市和邻近地区的抗旱救灾,保证农业丰收,作出了贡献。积极科研获得殊荣重庆市气象部门是全国最先进行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的地区之一。 1958年2月就在北碚缙云山用熏烟法(燃烧碘化银)进行影响云层试验。 1958年3月,市气象台、市化工研究所、重庆民航等部门合作,首次进行了飞机  相似文献   

4.
刘清 《贵州气象》1999,23(2):38-39
贵州省自1980~1986年先后共进行了7次飞机人工降雨作业及试验。1980~1986年主要搞大面积作业,1983~1986年在结合抗旱作业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试验。其中1980~1985年进行夏季抗旱作业及试验。1986年进行冬季飞机增雨试验。7年来,飞机人工降雨工作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领导下,在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及省内外有关单位的配合下,由省人工降雨指挥部具体组织实施的,为我省防旱抗旱、夺取农业丰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并获取了大量的科研资料,对飞机人工降雨的作业方案及催化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到了许多有意义的试验研究结果,为我省…  相似文献   

5.
杨太奇  向本亨 《四川气象》1996,16(2):33-36,38
介绍了宜宾地区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江安县境内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检验分析,阐述了搞了人工降雨的地区与没有搞人工降雨地区情况大不一样,搞好人工降雨的地区一般增雨量可达40-60%,没有搞人工降雨的地区只有一般降水或没有降水。  相似文献   

6.
为了支援农业生产建设,国务院、中央军委于一九八○年十月一日发了40号文件:将部分城市工厂民兵“三·七”高炮无偿的调拨给各省(区)搞人工消雹、降雨之用。为了尽快熟悉、掌握“三·七”高炮的性能,区人民政府人工降雨办公室于1981年12月13日到24日,在南宁地区扶绥县举办了全区人工降雨、消雹“三·七”高炮炮长第一期学习班。  相似文献   

7.
《气象科技》1975,(5):29-29
遵照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搞人工降雨试验要土洋结合’便于推广使用”的指示,我们在省科委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火箭的研究试制。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经过反复试验、改进,终于试制成功了一种适合人工降雨、防雹用的火箭—“PJ-50”型。目前已定型小批生产试用的有三个型号:“FJ-50-3”型,垂直发射高度达到1800—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技》1974,(5):43-43
内蒙气象局在总结1973年科研计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1974年科研工作安排的意见。1974年提出要特别突出人工降雨、人工防雹的试验研究工作,重点是飞机人工降雨试验和以“三七”高炮为骨干、土炮为基础的人工防雹试验工作,全力支援抗旱。  相似文献   

9.
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试验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是与农业生产抗灾夺丰收密切联系着的。由于其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和人们认识上的某些差异,所以,在几十年的过程中,该试验研究是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的。但在实际生产服务中还是取得了较大的效益,并成为气象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第一节人工降雨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我省人工降雨机构是1959年建立的。因人工降雨涉及面比较广,为了做好之间的协调工作,省委确定成立湖北省人工降雨领导小组,由省委领导牵头,省科委负责具体领导工作,有关单位领导参加。省气象局负责人工增雨作业和试验工作,并办理日常事宜,此属非常设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技》1974,(5):32-36
藁城县在1972年、1973年5月、7月和8月份,配合抗旱,利用碘化银炮弹对于积雨云、雨层云、高层云和层积云进行了14次人工降雨试验。通过对降雨试验资料的分析和统计检验表明:碘化银炮弹不仅对积雨云有明显增雨效果,对降雨性层状冷云效果也是明显的,对于层积云的催化,地面未收到增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气象科技》1975,(3):31-31
安徽省气象局子1974年12月15—23日在蒙城县召开了全省县站预报服务和人工降雨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地区局(台)的负责同志和各站、哨的代表共126名。会议座谈交流了近两年来天气预报如何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作好“两个服务”,特别是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的服务经验,同时又介绍了人工降雨试验的情况,并提出了1975年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郜邦勋 《贵州气象》1996,20(4):12-15
本文分析了铜仁市和石阡县境内1992-1994年三年的人工降雨降机回归试验研究资料,结果表明;人工降雨作业试验期间,A组和B组试验目标区作业单元实测雨量与该单元2估计雨量之差统计上均是显著的,作业试验有效,置信度达95%。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省飞机、高炮人工降雨工作自7月21日开始,于8月30日圆满结束。飞机共作业降雨18架次,飞经7个地区37个县,累计作业面积7万4千平方公里,全省7个县(市)开展了高炮人工降雨,发射碘化银炮弹2000多发,作业35次。今年飞机,高炮降雨都取得了明显  相似文献   

14.
邓庆球 《贵州气象》1996,20(4):32-34
在地面利用“3.7”高炮进行人工降雨防雹催化试验,是从1975年开始的,至今已有20年的时间。20年来的实践证明,利用“3.7”高炮进行人工降雨防雹是有一定成效的。并收到了良好的作业效果,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防灾减灾,确保农业丰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回顾过去20年所走过的试验作业过程,我们认为有必要对“3.7”高炮人工降雨防雹作业中的几个具体技术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讨、商榷。1作业云层问题利用“3.7”高炮进行人工降雨防各,主要是通过人为行动向积雨云(或发展旺盛的浓积云…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技》1977,(8):26-26
河南省气象局于9月23日—28日在辉县召开1977年人工降雨、防雹及小火箭研制工作座谈会。与会代表介绍了1977年人工降雨、防雹及小火箭研制工作的进展情况和经验体会。会议期间还进行了小火箭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古田水库人工降雨试验效果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古田水库地区1975—1984年人工降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十年共进行228次随机试验,其中催化113次,统计结果平均相对增雨24.16%,绝对增雨1.24mm/3h。分析结果还表明:由于所挑选的因子与降雨之间有内在物理联系,所以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人工降雨效果检验的可靠性,缩短试验周期,而且还便于选择有利的催化条件,避免盲目性,提高人工降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配合我县贫下中农的抗旱斗争,我站在县委的领导下,和有关部门一起,分别在1976、1977两年的春季和夏初共进行了110天的高炮人工降雨试验。先后进行了48次降雨作业,共发射人工降雨弹1182发。作业后,34次使炮位附近和下风方雨量明显加大,雨量  相似文献   

18.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家气象水文局气象处副处长崔成俊和中央气象水文研究所附属农业气象分所所长崔光善等两位农业气象专家于6月29日—7月12日访问辽宁省气象局。专家在沈期间,中朝双方  相似文献   

19.
《气象科技》1976,(2):34-34
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要求解决四聚乙醛人工降雨剂生产问题”的批示精神,中央气象局于1975年10月6日至10日在保定召开了“四聚乙醛试制与实验经验交流会”,到会的有试制与试生产四聚乙醛的化工研究、生产部门和利用四聚乙醛进行人工降水试验、检定  相似文献   

20.
《气象》1978,4(9):43-43
水导式遥测雨量计的研制,已有四、五年时间。1976、1977年两批样机在安徽省内外11个台站实地考验,获得了不少试验数据。其间每批样机试用一次,试制人员均深入现场,仔细分析仪器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作了数十次的试验和改装,搞了多种多样的机型结构,使样机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稳定性逐步得到提高。 1977年的考验样机是在1976年样机的基础上,又作了不少改进的第二次改进型样机。于同年6、7月间赶制出六台,先后在安徽黄山、滁县、宁国、蒙城、安庆、岳西等六站考验试用。这六个试用站自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