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气象科技》1976,(3):7-7
在发火装置方面,我们曾先后用过擦火和点火等方法,但是冰雹天气风雨交加,土炮弹的发射难以得到保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拉火管应用于土炮弹发火。通过试用,效果良好。它的优点是:不怕风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用导火索控制时间,危险性小,一个人可以控制几门土炮,节省人力。拉火管的简单结构(见图1、2):由一根长60毫米,  相似文献   

2.
高炮、火箭人影催化作业云层高度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碘化银的成核机理、高炮火箭撒播特点以及对不同类型云的特征分析,确定了使用高炮、火箭进行人影作业时云顶温度和人工增雨炮弹炸点及火箭播撒催化起点的温度:作业催化云层的云顶温度应处于-10~-24℃,最适宜为-15~-20℃;对层状云进行播撒催化,人工增雨炮弹炸点的高度应在-10~-15℃温度层,用火箭进行播撒作业时,起始播撒点的高度应确定在-10℃温度层;对积状云进行催化作业,人工增雨炮弹炸点的高度应选在-4~-10℃温度层,火箭起始播撒点的高度应确定在-4℃温度层.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技》1976,(3):29-29
目前苏联防雹作业中,除了使用火箭外,还应用防雹炮弹“埃布鲁斯-2”。60年代到现在,在中亚、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等地仍广为使用。这种炮弹口径为100毫米,弹头是铸铁的,底部呈半球形。为了保证炮弹发射时的稳定,弹头下部装有导环。试剂筒(内装75克碘化银或碘化铅或235克氯化钠)放在弹头的中部,筒的周围是炸药。弹头的顶部安有一种DB-32专门定时引信,可使炮弹在飞行途中的预定时间爆炸撒出试剂。在-10℃情况下,每发炮弹能产生10~(13)—10~(15)个活性核。由于采用高能炸药和薄的铸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技》1977,(3):26-26
土炮弹的弹壳是用黄胶泥压制成的。为了提高泥壳的抗压力,我们将压成的胶泥壳阴干后,请本地砖窑代烧成砖弹壳。这样处理后,提高了弹壳的抗压力,而每个成本只增加五分钱。用烧制弹壳装配的炮弹,发射药盒由原来的85克增加到130克(最大可用170克),发射高度由原来的500米左右增加到1,000米左右,又由于弹壳坚固,引爆药可以适当减少,导火索可以适当延长,瞎火、炸膛都大大减少;而烧成的弹壳厚度也有所减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防雹作业中不失战机,集中火力,轰击冰雹云,我们将空炸炮弹点火发射改为撞击发射,提高了发射速度。在发射药(黑火药)内,混合一部份无烟火药(硝化棉),提高了发射高度。其做法如下: 一、制作工艺 撞击发火空炸炮弹分为泥弹头、发射药包、底火三部分(如图1)。  相似文献   

6.
《气象科技》1975,(6):44-46
在防雹作业中,为了集中火力,不失战机地轰击冰雹云,我们将空炸炮弹的点火发射改为撞击发射,提高了发射速度。又在发射药(黑火药)内,混合一部分无烟火药(硝化棉),提高了发射高度。工艺定型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7.
1977年4月5-6日北京市在顺义县召开防雹现场会。京郊各县(区)武装部、水利局、防雹办公室、火箭厂、炮弹厂和市气象科学研究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北京工业学院、七机部五○八所、北京市科技局、南京塑料厂、中央气象局研究所和情报所的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组织了现场参观,经验交流,落实和部署了1977年的防雹工作。  相似文献   

8.
针对防雹增雨炮弹(简称炮弹)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炮弹滞留在膛内的故障现象、原因、排除方法和避免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而为专业技术人员在今后工作中遇到或排除此类故障时,避免伤亡事故再次发生起到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维林 《气象》1984,10(3):33-33
我国自七十年代初期以来,将碘化银37高炮弹,用于人工降雨和消雹作业,为减轻农业灾害,促进农业增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使用这种人工降雨炮弹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使用的催化剂——碘化银较多(每发炮弹内装4—6克),因而白银耗费量较大;二是爆炸后弹尾部碎片较大(最大的单块约重200克),落地时影响人畜和房屋的安全。 有关工厂从1978年开始,在科研单位和使用部门的密切配合协助下,经过几年努力,研制成功了“83型人工消雹催雨弹”。该弹的特点是: 1.每发炮弹只用1克碘化银装于上下炸药柱中间,其成核率和产生的冰晶数不低于旧炮弹,甚至还有所增加。 2.采用已定型投产的37高炮大威力弹作为催化剂的运载体,炸药量较旧弹增加90%,综合爆炸威力增大80%以上,作用空域广并能提高消雹效果。  相似文献   

10.
轰隆一声巨响,炮弹吐着火舌飞向云层,像一只所向披靡的大鸟,在空中穿行,大约10秒钟,又传来噗的一声轻响,炮弹在云层爆炸了……因为负责洛阳局的气象宣传工作,这几年经常到人工增雨(雪)阵地现场采访,有很多感受.记下了一些采访日记,整理了两篇,和大家一起再去体味一番,看那人雨炮弹、火箭炮弹飞向天空时的感觉吧.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从1975年起对过氯酸铵—聚硫复合推进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进行了几百次的地面和发射试验,摸索出一种制作工艺简单、高低温点火性能良好、燃烧性能稳定、固化温度低、能量较高的过氯酸铵—聚硫复合推进剂浇铸小火箭。这种型号(30型)小火箭经过四十多次发射试验,装药量300克左右,垂直发射高度达2500公尺左右。成功率达98%以上。现将30型小火箭的推进剂配方、制造工艺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气象灾害频发,为了最大限度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减轻干旱、冰雹等灾害造成的损失,利用高炮、火箭等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是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一种人影高炮作业用弹量自动采集电路设计。该电路由单片机、炮弹声音检测模块及一些外围电路组成,其中单片机采用了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STC89C52。文中重点对炮弹声音采集、识别、处理过程进行了相关理论探讨,同时对硬件和软件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较好地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防雹火箭燃烧室的性能和工作情况分析试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飞行弹道的计算,我们制作了一台简易示功器。图1所示是它的构造原理,它的做法是:把一个由四根钢管组成的单发射轨道(1)固定在一块厚木板(5)上,在轨道中间装一弹簧拉力计(3),拉力系数在5—10公斤/厘米。拉力计的指针用一根能够固定笔尖(9)的光滑铁杆(4)代替,使笔尖划在固定在木板上的转筒(2)上。  相似文献   

14.
箭载催化剂冰核生成率的检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支介绍了JBR-56型火箭箭载催化剂冰核生成率的检测。得出箭载碘化银8克每箭的冰核总数高于现使用的三七高炮弹每弹(含4克碘化银)的成冰核总数,就每克碘化银的成核率相比,无量级上的明显增加。在温度高于-12℃范围内,箭载的成核率仍然偏低,不理想,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所使用的爆炸法所限。  相似文献   

15.
利用聊城市2004-2006年春季人工增雨作业的雷达回波资料和实况资料,对13次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云系、作业时机、部位以及催化剂量的选择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聊城市高炮、火箭人工增雨的作业以混合云和层状云为主要目标云系,层状云作业效率最高,可达80.5%;层状云系作业部位应选在0℃层亮带以上,混合云系应选在强回波区附近;选择催化时机,层状云应在云顶高度大于或等于6km,回波强度大于或等于25dBz,混合云云顶高度大于或等于7.5km,回波强度大于或等于35dBz为宜;一次过程,一个作业点每波次炮弹以8~12发效果较好,火箭弹2~4枚为宜。  相似文献   

16.
海炮 《气象》1976,2(4):12-12
1970年以来,我们先后在黄海石城岛和大王家岛地区,采用气球带火药、炸药施放碘化银的方法,进行了五次人工催化降雨的试验,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实施方法 1.气球带喷筒:将粉末碘化银同黑色火药(顺药)以1∶5制成混合物,装入纸筒内(每筒250克),用气球将纸筒带入云中,以导火索的长短控制火药燃烧的时机,通过火药的喷燃将碘化银分散播撒在云中。  相似文献   

17.
轰隆一声巨响,炮弹吐着火舌飞向云层,像一只所向披靡的大鸟,在空中穿行,大约10秒钟,又传来噗的一声轻响,炮弹在云层爆炸了……因为负责洛阳局的气象宣传工作,这几年经常到人工增雨(雪)阵地现场采访,有很多感受。记下了一些采访日记,整理了两篇,和大家一起再去体味一番,看那人雨  相似文献   

18.
安全射界图是开展地面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必备的图文资料,据统计,目前93%以上的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事故是因作业点没有安全射界图或安全射界图制作不准确等原因所致。本文结合GPS/GSM火箭车定位、通信跟踪系统,详细介绍了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制作地面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安全射界图的基本方法,此方法同样适用于县域固定火箭、高炮防雹作业点安全射界图的制作,对于提高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安全水平和人影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炮、火箭和飞机催化扩散规律和作业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毓荃  朱冰 《气象》2014,40(8):965-980
文章基于扩散计算的解析解,提出了针对高炮、火箭和飞机等不同催化方式的点源、多线源和移动点源的数值计算方案,分别研究了不同催化方式催化剂扩散规律和有效范围,并利用卫星捕获的一次飞机播云实例检验了计算方案,同时研究了实现目标区充分催化的作业设计等问题。主要结论有:高炮做为点源催化,单个高炮作业,达到有效催化浓度的范围半径约只有0.5 km,应当采用多炮弹密集作业,比较有利于浓度和催化范围的维持,提高炮弹成核率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高炮作业效果;火箭和飞机作为线源催化,1 h内达到有效催化浓度的宽度分别为7和6.6 km,此宽度可作为多线播撒作业飞行间距设计的参考依据;飞机单线播撒达不到充分催化的要求,而耕作式播撒,在风速作用下,扩散区域会分散或重叠。根据风速大小设计的"8"字形来回播撒飞行路线,可使目标区得到充分播撒。在扩散计算方案研究基础上研发的各类催化扩散计算和作业设计软件系统,可方便准确地计算飞机、高炮和火箭实际作业时催化剂在云中扩散的范围、浓度及其随时间的演变,并可针对不同目标区进行充分播撒催化的作业设计,结果直观简明,为催化扩散计算的实际业务应用和作业设计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月16—17日,“全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与“全区气象局长工作会议”同时召天,会上总结了2006年全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部署安排了2007年工作任务。2006年全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成效显著。一是精心组织做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全年8架飞机累计作业137架次,增雨飞行387小时;全区244部地面火箭累计作业1195次,发射增雨火箭弹5597枚(其中新型火箭3968枚)。进一步扩大了增雨作业的规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遍布全区的700余门高炮,共作业1748次,发射炮弹66042发;二是加强现代化建设,提升人影科技水平,按照区局的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