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科技》1977,(2):12-12
根据“地区小天气图”的流场分型,结合△P_(24)、△e_(24)、△T_(24)的变化情况,可以寻找预报指标或建立预报模式,作为日常中、短期预报的工具。如“小天气图”上出现“西北风流场、+△P_(24)”——天气将转晴、并可维持2—3天以上;“对口风流场、-△P_(24)、+△e_(24)”——当天将有降水,在夏季有较大的雷阵雨;春秋季节“偏东风流场、△P_(24)由正转负、+△e_(24)”——1—2天后天气转阴雨;四、五月份“西南风流场、+△T_(24)、-△e_(24)”——一般2—3天内天气晴好。“小天气图”  相似文献   

2.
唐伯根 《气象》1982,8(11):13-13
为保证海上安全生产,我们对如何利用单站要素曲线来监测大风,作了一些工作。现谈谈我们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海上大风的分类及其特点 我们用1974—1979年黄海15例大风的资料进行分析(选取了春、夏、秋季有代表性的大风过程)。为了消除日变化的影响,我们以24小时变温(△T_(24))、变湿(△e_(24))、变压(△P_(24))来表示。将海上大风分为:入海低压前部偏南大风(用D表示),高压后部偏南大风(用dG表示),纯冷空气偏北大风(用G表示)及冷空气与低压(槽)结合型偏北大风(用Gd表示)四类。它们的特点是:D型大风持续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低压入海后加深,风力可达7—8级,风雨交  相似文献   

3.
PC-1500袖珍计算机在地面测报工作中,自1986年1月1日在全疆各发报台站推广以来,提高了测报质量,减轻了测报人员的劳动强度,编报速度也明显提高了.但由于有时打印机无电或打印过程中打印机无电,程序中出现ERROR78或ERROR80类错,此时可按停电处理,但比较麻烦,编发报速度也慢,如果没有熟练掌握停电处理方法,很容易出现错情,或造成过时报.根据本人  相似文献   

4.
在 PC-1500袖珍计算机上供一般气候站测报业务使用的“DMCX-B”程序,在作08,14、20时三次定时观测记录处理时,当按下■、■、■三个键时,首先在荧光屏上显示前12小时气温 T_(12),以供校对,如发现 T_(12)有误,则键入正确值即可改正,修改起来比较方便。但是程序在02时记录反查计算时,没有显示 T_(12),这样,一旦在14时观测后,发现当天  相似文献   

5.
对地面气象站测报工作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总结,针对自动站计算机故障、停电时处理方法、大风天气时蒸发量的观测、对时以及日照上传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朱瑞兆  王效瑞 《气象》1993,19(4):57-57
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水资源部卡尔玛博士(J·D·Kalma)及其合作者编著的《霜冻生物气候学》(The Bioclima-to-logy of Frost)一书,是以色列斯当希尔博士(G·Stanhill)任主编的《生物气侯学进展》(Advances in Bioclimatology)这一丛书的第二卷。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九年二月下旬~三月,有两次强冷空气到达桂北,它们分别是二月廿一日和三月三日,冷锋到达24°N。两次都是强冷空气,锋后△P_(24)达8~9 hPa,衡山△T_(24)≥10℃’T=-3~-5℃,40°N与南宁气压 差达29~30hPa,锋面附近温差12℃/纬度(见表1 )。如此强的冷空气南下后却没有形成桂南地区性低温阴雨天气过程,是很特殊的,值得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胡辛陵  顾逸华 《气象》1980,6(4):4-4
相似分析是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之一。长期以来,我站以相似分析的思路,制作了各种长中短期预报工具。下面介绍用多要素编码相似分型,建立天气转移概率矩阵作晴雨预报的作法。 我们取1959—1974年历年的6月11日—7月10日共450天的逐日08时绝对湿度和温度之差(e-T),气压(P)、24小时变压(△P_(24))等三个因子分别编码(见附表)。  相似文献   

9.
现在,许多用户电报交换网络,公众电报交换网络和专用网络等广泛采用±24V、±4mA的双流接口.T_(1000)型电传打字机没有这种接口.所以,不能直接上线使用.下面是在±24V、±4mA双工双流线路上怎样实现用T_(1000)电传打字机正常发报. 我们知道,T_(1000)型在双工状态下的线路电压和电流分别为±48V和±20mA,直接上线会损坏网络上对方的设备.所以,我们必须对T_(1000)型电传打字机发送端的信号降压、限流.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0.
《数值天气预报原理及其应用》廖洞贤、王两铭著,69万字定价:6.35元本书系统地论述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理论和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并从业务工作出发,编写了“诊断分析”、“资料处理”和“数值天气预报的应用和加工”等内容. 《天气成因》〔英〕John G·Lockw  相似文献   

11.
1.在探空记录中,由于突然停电或仪器停转几分钟等原因,造成对流层顶及其附近信号缺测时,在温度线按规范规定连虚线后,往往缺测起始点可能不是对流层顶,但却符合对流层顶条件.这时对流层顶应按缺测处理. 2.遇到大雨或高空有很强的下沉气流时,气球会下沉,有时甚至下沉二、三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数值预报标准化统计检验方法,对1992年3-4月T_(42)500hPa72~b-120~b高度预报场以及在T_(42)资料的基础上,运用T_(21)模式制作的6-10天延伸预报500hPa高度场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T_(42)模式的精度虽然与欧洲中心的模式精度相比有一段距离,但T_(42)的预报能力业已达到较高水平;T_(21)模式第10天预报的趋势相关系数还可达0.6以上,即对中期预报具有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自从《地面气象测报程序》使用以来,我站发生了几次20时计算机打印出的九要素日合计错误情况。发现错误以后,我们仔细检查了当日各时次的要素值输入以及发报结束时间,各时次均正确;用 DEFSPACE启动程序,校对前24小时要素值,各时次也都正确;检查计算机日合计的存贮单元S(8,3)数组变量,发现其中某一定时存贮的数据是前一日同一定时的数据,即前一日某一定时的日合计数据没有冲掉,  相似文献   

14.
曹文俊  朱汶 《气象科学》1990,10(4):365-374
本文用高斯(正态)模式(G·S)、SCIM模式,GDM模式以及GCDM模式,分别计算了南京大厂区在各种稳定度条件下SO_2瞬时浓度,并与SO_2的实测浓度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CDM模式的计算误差最小,并与实测浓度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赵雪婷  朱彬  潘晨 《气象科学》2019,39(5):569-577
本文利用中国中东部424个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与再分析气象资料,研究了1981—2014年中国中东部地区(京津冀、黄淮和长三角)不同气候背景下城市和乡村的气温差异(ΔT_(城乡))。研究发现,中国中东部ΔT_(城乡)昼夜基本皆为正,北部的京津冀和南部的长三角地区ΔT_(城乡)存在显著昼夜差异:白天长三角地区ΔT_(城乡)大于京津冀地区;夜间则反之,京津冀地区ΔT_(城乡)大于长三角地区;黄淮地区昼夜ΔT_(城乡)特征介于前两个区域之间。分析发现,各地区昼夜ΔT_(城乡)与城市和乡村的地表温差(ΔT_(d城乡))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城市规模不是造成南北方昼夜ΔT_(城乡)差异的原因。结合大气热源(汇)Q_1和水汽汇Q_2等要素进一步分析其物理机制发现,大气热源(汇)Q_1是表征南北方ΔT_(城乡)昼夜差异的较好物理指标:(1)白天,南方乡村和城市比北方乡村和城市Q_1皆较大,但南北方城市下垫面类型类似导致其Q_2基本相同,而南方乡村地表蒸散发强烈、地表大气升温较慢,使得南方地区ΔT_(城乡)大于北方地区ΔT_(城乡);(2)夜间,北方乡村地区Q_1负值绝对值高于南方乡村、也高于北方城市,即北方乡村感热降温显著强于南方乡村和北方城市,而南北方城市Q_1值基本相同,使得北方地区ΔT_(城乡)大于南方地区ΔT_(城乡)。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湿润地区白天城乡温差更大,而低温干燥地区夜间城乡温差更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柴达木盆地格尔木站2014年每日00:00和12:00 (世界时,下同) L波段探空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P_(WV_RS))用来验证GPS数据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P_(WV_GPS))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格尔木、德令哈两站P_(WV_GPS)资料,对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P_(WV)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P_(WV_RS)和P_(WV_GPS)逐日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P_(WV_GPS)略高于P_(WV_RS),两者相关系数在0. 9以上。夏秋季P_(WV_RS)和P_(WV_GPS)相关性明显好于冬春季,00:00的相关系数略高于12:00。00:00和12:00 P_(WV_GPS)均方根误分别为1. 8和2. 4 mm,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 2和0. 4,平均偏差分别为4. 2和4. 3 mm。柴达木盆地P_(WV_GPS)能够反映这一地区实际大气可降水量水平。柴达木盆地P_(WV_GPS)月变化呈单峰型分布,7月最大、12月最小。P_(WV_GPS)夏季最为丰富、秋季次之、冬季最小,呈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柴达木盆地日均P_(WV_GPS)为0. 4~28. 0 mm,逐时P_(WV_GPS)为6. 9~7. 3 mm。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高斯(正态)模式(G·S)、Egan模式、SCIM模式及本文推荐式(GCEM),分别计算了南京大厂区在中性条件下SO2的瞬时浓度,并与实测浓度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了地形校正及化学衰减项的本文推荐式与实测浓度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2年3月—2013年2月新疆巴里坤国家基本气象站地基GPS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P_(WV))、降水量逐时资料,研究分析了P_(WV)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GPS/P_(WV)资料能够反映巴里坤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变化。其中,P_(WV)月变化呈典型的单峰型分布,7月最大,1月最小;P_(WV)日变化呈1峰2谷变化,最大值出现在10:00,最小值出现在04:00和20:00。降水较最大P_(WV)出现时间明显滞后,春、夏季降水多发生在P_(WV)最大值出现后1~3 h,秋、冬季降水多发生在P_(WV)最大值出现后2~4 h;P_(WV)最大值与小时降水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P_(WV)最大值出现有降水产生共39次,占总次数62.9%,但与小时最大降水对应仅有18次。  相似文献   

19.
欧亚大陆季节增(融)雪盖面积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美国冰雪资料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提供的近40年逐周的卫星反演雪盖资料,定义了各季节新增(融化)雪盖而积指数(fresh snow extent),即增/融雪覆盖率P_(FSE)、增/融雪面积A_(FSE)、欧亚大陆北部增/融雪面积之和T_(FSE),针对欧亚大陆各季节平均的雪盖面积本身(snow extent,P_(SE)、A_(SE)、T_(SE)和其增(融)雪盖面积,分析比较二者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欧亚大陆各季节平均的雪盖面积和相应增(融)雪盖面积不论是气候态分布还是其年际、十年际变化均有明显不同,其中以冬、春季差别更为明显;夏、秋季二者虽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增(融)雪盖面积的变率明显强于雪盖而积本身;另外,冬季欧洲新增雪盖对欧业北部冬季雪盖面积以及其后的春季雪盖都有较显著的影响,而春季欧洲和中纬度亚洲地区的融雪则受到冬、春两季雪盖情况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欧亚大陆冬、春两季增(融)雪盖与ENSO关系显示,二者除在个别地区(两伯利业北部、欧洲中东部以及青藏高原)存在较明显关系外,整体上,欧亚大陆北部雪盖变化既不受控于ENSO,也不会显著影响ENSO.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使用探空“双机”程序中发现,当遇有选择对流层顶的特殊情况时,因记录终止厚度不足2000米的,用计算机按Ⅱ组F_1打印出的yes(够)或no(不够),有时会发生错误,有时时温曲线明明大于手工画的4℃/2000米线,但计算机却打印出yes.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因为手册中所规定记录终止厚度不足2000米有三种情况,即:时温曲线是递减形式、等温形式、递增形式等.实际上,对流层顶以后时温曲线呈递减或递增变化较多,转折大,计算无法逐点模拟,且机中计算所用的温度T_0及终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