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根据ERBE和ISCCP资料以及实测和计算和地表净辐射资料进行了计算,并讨论了我国大气净辐射的气候特征;分析了其与各辐射分量及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净辐射与大气吸收波辐射有很高的线性关系,并可由此建立起统一的大气净辐射计算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表热源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研制的地表热量平衡各分量的气候计算方法,结合全国6个热平衡站资料,计算并讨论了地表热源在全国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地面对大气加热的特点以及地表热源的参数化问题。指出季风气候背景、纬度、地形和地表湿润状况是决定地表热源特征的重要因素。就全年来说,在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潜热是地面加热大气的主要形式,西北干燥区则以感热加热为主。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气短波吸收辐射的气候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ERBE和ISCCP资料,以及实测和计算的地表吸收辐射资料,计算并讨论了我国大气短波吸收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其与各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短波吸收辐射随纬度和拔高度变化明显,其与天文辐射、水汽压的相关也很显著,总云量对它的影响仅在东部地区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地表热源异常与四川盆地夏季降水的关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忠明  闵文彬  刘富明 《气象》2003,29(5):9-12
利用所计算的1961—1995年高原热源资料、四川与重庆的降水资料以及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分析了高原地表热源异常对四川盆地降水与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地表热源异常与四川盆地降水和旱涝有显著的相关;高原地表热源异常通过强迫500hPa东亚大气环流异常来影响四川盆地降水。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地表对大气红外冷却廓线的影响EricA.Smith;LetShi(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气象系和巨型计算研究所)1引言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动力和热力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很多学者对青藏高原作为一个巨大的、抬高的热源对大气的影响做过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重...  相似文献   

6.
用ECMWF1980-1983年资料讨论了亚洲季风区大气热源的季节内变化特点。分析表明,季节内变化显著区主要限于季风活跃区及其附近地区,并且存在季节、年际差异。EOF分析的主要空间型反映了印度到中南半岛一带、中国东部、西太平洋地区的振荡存在一定的关系。相应时间系数功率谱分析表明大气热源主要存在30-50天振荡,但1980年夏半年的1982-1983年ENSO事件期间(尤其是冬半年)这一振荡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缪启龙  杜德亮 《气象科学》1996,16(2):110-119
利用地表热源的气候学计算方程,建立了中国47个站地表热源的时间序列,分析了中国地表热源的多年变化规律,进而又分析了中国地表热源与南方涛动指数间的交叉谱,指出中国地表热源与南方涛动指数之间各地都在9年,3年的准周期上有显著相关。这表明中国各地地表热源与南方涛动指数的联系,可能存在某种共同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气有效辐射的气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ERBE的OLR资料以及地表有效辐射气候计算资料,探讨了全国大气有效辐射与气温,大气含水量,总云量等因子的关系,以及纬度,拔海高度对它的影响,得出了大气有效辐射的气候计算式。分析了其在全国的分布,指出,1,7月和年平均大气有效辐射场大致为一不对称的鞍形场,其高值区分别位于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青藏高原为主要低值区。  相似文献   

9.
CISK、蒸发-风反馈机制和热带大气30-60天振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强  刘式适 《气象学报》1996,54(4):417-426
建立一个包含CISK机制和蒸发-风反馈机制(Evaporation-WindFeedbackMechanism,简写为:EWFM)的热带大气运动的无耗散、线性斜压半地转模式,引入反映CISK的无量纲凝结潜热参数η和反映EWFM的无量纲参数α,并求得模式系统的解析解。动力学分析和模式大气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说明了CISK和EWFM的共同作用是激发和驱动热带大气低频振荡的重要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干旱地区大气与地表特征对辐射加热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  季国良 《高原气象》1994,13(3):266-273
本文利用美国犹他大学气象系的辐射和云参数化模式,对HEIFE期间张掖地区1991年春、夏、秋、冬四季资料进行了计算,讨论了晴天条件下的大气状况态地表反射率与地表比辐射率等因子对地气系统的太阳辐射收支以及短波加热率与长波冷却率分布的影响;揭示了不同季节的整层大气反射、透过与吸收特征,分析了大气中各主要吸收成分对加热率与冷却率的贡献,同时就辐射模式的垂直分辨率对加热率与冷却率的影响亦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1961~1995年逐月青藏高原地区大气机热量源汇<Q1>资料、1961~1990年青藏高原地区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资料、美国NCEP/ NCAR的再分析资料以及1975~1994年全球OLR资料,讨论了高原大气热状况年际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发现:高原地区大气热源年际变化明显,其中春季和秋季高原地区<Q1>的变率最大,并且水平分布很不均匀;当冬季高原冷源弱(或强)时,东亚大槽位置偏东(或西),对应着东亚强(或弱)的冬季风;夏季高原热源强(或弱)的年份,在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对流层中、低层为偏差气旋环流(或反气旋环流),在中国长江流域低层为异常的西南风(或东北风),对应着东亚强(或弱)的夏季风,夏季高原热源强度还与南亚高压的强度和位置有关;春季4月的积雪状况与夏季高原大气热源强度有明显关系;夏季高原热源与同期青藏高原东南部、孟加拉湾、中南半岛、东南亚、中国西南部、长江流域和从黄海到到日本海一带对流有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垂直低分辨率GCM模式大气平均经圈环流的诊断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IAP2-L GCM为例,给出垂直低分辨率GCM模式大气平均经圈环流质量流函数的一个计算方案,结果表明,模式大气的Hadley环流季节变化与实际大气相一致。El Nino年模式大气平均经圈环流中可分离出一个与El Nino型SST异常关系密切的异常经圈环流,它导致平均Hadley环流向北半球盛夏型转变的滞后。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可逆饱和绝热线的制作、实际大气中的湿过程与假绝热过程及可逆饱和绝热过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出为明确 M C A P E 及 D C A P E 的物理意义,其概念及计算可参照可逆饱和绝热过程来理解和处理。引入了包含液态水拖曳作用的 M D C A P E 的概念及算法  相似文献   

14.
ECMWF参考大气谱模式在Convex320机上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嘉滨  舒静君 《高原气象》1996,15(4):490-495
将ECMWF预报模式移植到Convex320机上,修改了I/O结构,使得该模式在该机上顺利运行,在模式中引入了参考大气。计算了6个实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另外,在该模式上还CXS格式,节省了计算时间,也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5.
北半球冬季风暴轴维持的一种可能机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对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每日客观分析资料所作的观测分析及T42L9大气环流模式(GCM)所作的数值试验结果,提出了外热源强迫是北半球冬季风暴轴维持的一种可能机制,并试图给了影响过程的物理图象。  相似文献   

16.
埃玛图微机制作及对流有效位能的计算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该文阐述了微机制作简化埃玛图的思路和方法,介绍了与对流密切相关的大气能量参数CIN、CAPE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两个实例,并对文中设计的大气能量计算方案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亚洲地区的大尺度环流突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1980—1986年的ECMWF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大气环流突变的平均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季风的爆发一般发生在5月10日前后,大气环流出现一次明显突变──高空南亚高压由10—15°N骤然北跳到15—20°N,南海北部西风转为东风;低空南海北部及附近地区西南风迅速加强并向东扩展,而中纬地区的偏北风也相应加强南压,青藏高原东南部到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为温度、湿度梯度大值区;中国西南地区出现低压环流。同时,青藏高原东南部及中国东部平原地区对流层大气发生急速增暖,大气热源和水汽汇明显增强。在南海季风爆发后南海北部大气热源亦显著增强,但比风场的突变落后5—10天,而西沙海温的变化与季风爆发却比较一致。另外,地形对大气热源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青藏高原东南坡的加热对南海季风的爆发可能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18.
夏半年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异常对环流和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罗会邦  陈蓉 《气象科学》1995,15(4):94-102
本文利用高原23个测站探空资料,经客观分析求得的1983-1992年夏半年逐月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和水汽汇积分值,讨论了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对北半球大气环流以及对我国降水的影响。月距平均资料显示,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在ENSO年一般有所加强,与此相应,500hPa高度场从高原到淮河流域为一低值区,蒙古一带为高压区,100hPa高度场高原上空为高压区,我国东北,朝鲜和日本一带为低值区。  相似文献   

19.
陆面上总体输送系数的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苗曼倩  钱峻屏 《气象学报》1996,54(1):95-101
利用气象铁塔的风、温梯度资料,对陆面上近地层湍流拖曳系数CD和总体输送系数CH(或CE)的大小和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陆面上较粗糙的地表,CD和CH可以比海面上大一个量级左右。而且存在着明显的日变化。它们对地表面动力粗糙度变化的反应较敏感。本工作为气候及大气环流模式研究中陆面参数化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化雪迟早的辐射效应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大气物理所九层菱形截断15波大气环流谱模式进行数值试验,研究青藏高原化雪迟早之辐射效应对季节变化的影响。共进行了正常态(CON),化雪迟(MSN),化雪早(LSN)三个试验。高原第i月积雪状况在CON中取i月气候平均值,在MSN中取(i—1)月的气候平均状况,在LSN中则取(i+l)月的气候状况。每个试验都从1月1日气候平均状况出发,积分至10月。通过比较各试验结果分析化雪迟早的气候效应。结果表明,高原化雪的迟早改变了进入地表的辐射通量,从而改变了地表对大气的加热,由此影响东亚地区的季节变化。化雪迟则高原上春季进入地表的辐射通量减少,导致地表的潜热通量和向外长波辐射减弱。尤其是感热通量的减弱更为严重。一般情况下,高原在冬季为大气的感热汇,3月下旬变为大气的感热源。多雪时,这一变化推迟了近1个月。与之相应,200hPa高原上空的南亚高压建立迟,印度西南季风爆发也迟。造成夏季风降水在印度偏少,在中印度半岛和广东沿海偏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