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AGES 2k     
了解过去的环境变化是预估未来环境变化的钥匙。但是,只有了解了环境变化的区域特征,才能正确认识环境变化的形成机制。Wanner等在2002年就提出了"长期再分析与动力学"(LITRED)问题,指出在欧洲已经有可能进行"古(气候)再分析"。2005年Wanner进一步提出研究"过去区域气候变率"的问题。在气候变率及其可预报性(CLIVAR)科学指导委员会(SSC)的支持下,于2009年7月召开了过去全球变化2000年气候团队(PAGES 2k)第1次网络会议,确定了要研究的8个  相似文献   

2.
王涓力 《干旱气象》2003,21(4):75-75
20 0 3年 11月 18~ 2 1日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CLIVAR(气候变化及可预测性研究计划 )、PAGES(IGBP关于过去全球变化研究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 (Arizona)的南部城市图森 (Tucson) ,联合召开了名为“千年尺度干旱及展望”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由 70多名从事干旱和相关问题研究的科学家出席了会议 ,其中 10~ 15名科学家来自非洲、亚洲、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张强研究员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张德二研究员等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议题是“全球千年尺度的干旱气候变化问题” ,重点是“北美…  相似文献   

3.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是影响东亚夏季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其年际变率受热带多个海区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的调控。为明确影响夏季西太副高的关键海区及其影响机制,在总结最近十余年来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归纳出影响夏季西太副高年际变率的5个关键海区,包括赤道中东太平洋、热带印度洋、副热带西北太平洋、海洋大陆附近海区以及热带大西洋。阐述了这5个关键海区的海温异常影响西太副高年际变率的机制,并探讨了5个关键海区海温异常的形成机制。围绕夏季西太副高的年际变率,回顾了当前气候模式的模拟和预测研究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本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何超  周天军  吴波 《气象学报》2015,(5):940-951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是影响东亚夏季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其年际变率受热带多个海区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的调控。为明确影响夏季西太副高的关键海区及其影响机制,在总结最近十余年来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归纳出影响夏季西太副高年际变率的5个关键海区,包括赤道中东太平洋、热带印度洋、副热带西北太平洋、海洋大陆附近海区以及热带大西洋。阐述了这5个关键海区的海温异常影响西太副高年际变率的机制,并探讨了5个关键海区海温异常的形成机制。围绕夏季西太副高的年际变率,回顾了当前气候模式的模拟和预测研究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本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会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CRCES年代际气候变率会议将于2005年10月17-20日在美国维吉尼亚召开PAGES第二届开放科学大会将于2005年8月10-12日在中国北京召开中英气候变化学术研讨会已于2005年7月18-20日在中国北京召开。会议主题:利用气候模式综合预报在不同排放情景下,平均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趋势与分布及其影响范围;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评估及中英有关适应与减缓技术。主办单位: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英国自然环境理事会、英国驻华大使馆。承办单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16~20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埃尔利中心召开了年代际气候变率研讨会。这个会议由美国CLIVAR/WCRP/IPCC办公室联合NOAA、NASA、NSF等单位共同举办。与会代表共约40位科学家,多数来自美国,少数代表来自德国、英国、中国和日本。会议由美国地球系统变化研究中心(CRCES)承办。  相似文献   

7.
基于“部分通量订正”同步耦合方案,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九层大气环流格点模式与十四层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耦合并成功积分40年。结果表明,模式没有明显的“气候漂移”现象,同时模式能模拟出与未耦合的海气模式接近的气候平均态及其季节变化,及与观测接近的年际气候变率。这种年际变率在热带太平洋地区表现为类似于ENSO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表明,二十世纪南海夏季风的年际变率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调控,PDO处于暖(冷)位相时南海夏季风的年际变率强度偏强(弱)。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年际变率强度及南海夏季风与ENSO的关系在上述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PDO处于暖位相时,热带太平洋海温变率偏大,ENSO事件偏强,因而沃克环流及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异常的位置和强度均发生改变,最终导致南海夏季风与热带太平洋海温的相互作用更强,南海夏季风年际变率强度增大,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9.
从安徽气候变化看2003年洪涝和高温的必然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红  刘勇  何金海 《气象》2004,30(6):24-27
利用近 50年温度和降水资料研究了安徽夏季气候变化特征 ,解释了 2 0 0 3年夏季洪涝、高温等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必然性。研究结果表明 :(1 )近 50年来安徽夏季温度呈下降趋势 ,降水则呈增加趋势 ,两者变化是相协调的。目前夏季温度处于较低的气候基本态 ,降水处于高基本态。 (2 )无论是温度还是降水 ,其变率都在 2 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上升 ,目前均处于高气候变率时期。降水的“两高”(高基本态和高气候变率 )结合决定了 2 0 0 3年夏季洪涝出现的必然性 ;温度的较低基本态决定了“凉夏”背景 ,但由于基本态的回升和变率的加大 ,仍会出现像 2 0 0 3年夏季的若干高温天气。 (3)最大熵谱估计表明 ,安徽夏季降水变化的主周期为 2 5年 ,反映了降水的准两年振荡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BCM),结合观测资料,讨论了热带太平洋强迫对北大西洋年际气候变率的影响。研究表明,BCM能够相对合理地模拟赤道太平洋的年际变率模态及相应的海温距平型和大气遥相关型,尽管其准3年的振荡周期过于规则。来自数值模式和观测上的证据都表明,北大西洋冬季海温的主导性变率模态,即自北而南出现的“- -”的海温距平型,受到来自热带太平洋强迫的显著影响,其正位相与赤道中东太平洋冷事件相对应。换言之,赤道太平洋暖事件的发生,在太平洋-北美沿岸激发出PNA遥相关型,进而通过在北大西洋产生类似NAO负位相的气压距平型,削弱本来与NAO正位相直接联系的三核型海温距平。北大西洋三核型海温距平对热带太平洋强迫的响应,要滞后2—3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