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东天山6个相邻地点的云杉年轮序列求得该区域平均树木年轮年表(1665~1988年)。通过响应面函数的计算,发现树木生长对温度和降水有明显的非线性响应,表明用该年表序列重建单个温度要素存在一定片面性,利用森林干旱模式计算的树木生长期干旱数,含有温度、降水、土壤性质等诸因子,且与年轮生长明显相关。进而利用树木年轮资料重建了该地区过去300年来干旱日数,与实际旱涝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采自阿尔泰山南坡额尔齐斯河上游森林6个采样点的低海拔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 Ledeb)树轮样本,建立6个树轮宽度指数年表。分析标准化树轮宽度年表的特征参数及对气候的响应发现:(1)可可托海北(KKT)年表包含的气候信息最多,其次是塔里德萨依(TLD)年表。(2)6个标准化年表及区域年表(HEC)与临近的富蕴气象站与生长季及生长季前期的降水呈正相关,与上年7月到当年6月降水量相关最高达0.755,该研究结果与新疆天山山区云杉对气候的响应完全一致。降水是森林下限西伯利亚云杉树轮宽度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3)海拔相对较高的协特克阔依汗(XTK)和KKT年表除与其它年表具有对降水相同的响应特点外,还与当年8月的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4)区域年表树轮宽度指数经历了9个偏高时段和8个偏低时段,揭示了该地区降水的长期变化。  相似文献   

3.
天山中部昌吉地区树木年轮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计算和分析了天山中部昌吉地区6个云杉年表和该地区5个站生长季(5—9月)温度、降水的简单相关和多元相关。介绍了分析两组变量之间关系的典型相关方法、计算步骤、计算结果及其检验。指出干旱、半干旱的昌吉地区,树木轮宽指数(地点平均年表)与生长季温度为负相关,与降水正相关,而且该指数与降水的关系比与温度的关系更显著。后延一年的年轮指数与温度、降水的关系比年轮指数与温度、降水的同时相关显著得多。这为由树木年轮重建气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昆仑山北坡西部山区是树木年轮气候研究的薄弱区域。本文在位于公格尔山北坡的喀山河流域山区采集了雪岭云杉的树芯标本,分析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对塔里木盆地西缘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发现了该区域的树木径向生长主要受水分条件限制,标准年表与塔里木盆地西缘6站上年7月至当年6月平均降水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692。利用树轮宽度年表和年降水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重建了塔里木盆地西缘1715—2014年降水量序列,转换方程的方差解释量为48.0%,且稳定可信。重建的降水序列记录了21个极端干旱年和21个极端湿润年。重建降水量的31年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滑动序列分析发现塔里木盆地过去300年降水序列存在5个偏干阶段1725—1750、1777—1806、1821—1843、1854—1887和1911—1990年)和6个偏湿阶段(1715—1724、1751—1776、1807—1820、1844—1853、1888—1910和1991—2014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增湿趋势明显,且还在持续。塔里木盆地西缘干湿变化的韵律与相邻区域的树木年轮水分记录是一致的,几个显著的干湿阶段均能较好地对应,只是其变化幅度和持续的时间存在差异。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公格尔山;雪岭云杉;树木年轮;降水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2年10月采自吉尔吉斯斯坦西天山chon-kyzyl-suu附近的森林上线和下线两个采样点的雪岭云杉树轮样本,建立了上下线树轮宽度年表,结合近百年CRU(0.5?.5)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该地区森林上下线树轮对气候响应的异同。研究表明,森林上下线树轮年表一致性较好,尤其是窄轮出现年份基本相同;对气温响应方面,森林上线树轮年表与春季尤其是4-5月份平均温度显著负相关;而森林下线树轮年表与夏季尤其是6-7月平均气温显著相关。降水方面,树轮年表与上年7月到当年6月降水相关最好,森林下线年表与上年7月到当年6月的降水量相关系数超过0.61;上线也达到了0.49。与中国境内雪岭云杉对气候响应基本相同,位于吉尔吉斯斯坦的西天山北坡树轮宽度同样对降水的响应更为敏感,尤其在森林下线;降水可能是该地区树木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子,降水对森林下线树轮径向生长起决定性作用。空间相关分析表明,树轮年表能较好的代表西天山大部分区域上年7月到当年6月的降水量,尤其是西天山北坡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相似文献   

6.
利用树木年轮重建川西松潘高原5月降水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四川省松潘县西部牟尼沟二道海采集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该地区173年树木年轮年表序列,并依据响应函数、相关与偏相关方法,分析了该年表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现该年表对5月降水较敏感,并由此重建了1837-2009年松潘高原地区5月降水序列.结果表明,1837年以来松潘高原地区先后经历了5个偏湿阶段和3个偏干阶段;以重建的1971-2000年30年气候平均值为基准,在重建的16个气候时段中1961-1990年是降水最少的气候时段,而1837-1860年则是降水最多的气候时段;降水发生了多次正负突变,比较可靠的突变点出现在1863年前后、1874年前后、1890年前后、1904年前后、1958年前后和1994年前后;重建序列周期变化明显,存在2~4年、16年和32~50年为主的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7.
基于东北区域1961—2019年245站逐日降水资料,利用经验正交函数方法(EOF)、累计距平方法、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和相关分析等分析了东北地区初夏(6月)和盛夏(7—8月)降水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东北盛夏降水主要集中于东北东南部地区,初夏北部和东北部降水量也较多。东北初夏和盛夏降水EOF第一和第四模态分别表现为全区一致和自北向南负—正—负(正—负—正)的变化特征。初夏降水在1972年和1995年左右发生了共两次突变。盛夏降水分别在1966年、1983年和1998年左右发生了共3次突变。东北初夏降水在20世纪80—90年代存在显著的准6 a振荡周期,90年代后期开始准3 a周期较为显著;盛夏降水存在12 a左右的主振荡周期,且20世纪90年代之后3—4 a左右的年际尺度振荡周期显著。通过分时段探讨与降水相关的环流场特征,发现了东北初夏降水受东北冷涡的影响增强,盛夏降水由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转为受中纬西风带系统影响为主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8.
依据新疆吉木萨尔县天山云杉树木年轮宽度、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标准化年表,讨论了晚材宽度、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与月平均最高温度和降水的响应函数基本特征,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确定了利用晚材宽度指数、最大密度指数和最小密度指数重建该地6~9月份降水,以及利用最大密度指数和最小密度指数重建该地4~9月份平均最高温度。重建结果可靠且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分析发现,该地区在过去150年中,月平均最高温度和降水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中亚区域气候与水文变化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重要而复杂,伊塞克湖流域周边山区分布的天山云杉原始森林为揭示区域过去几百年气候水文变化事实和规律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本文利用伊塞克湖周边山区4个点的树木年轮宽度、入湖年径流量以及CRU格点气象资料,基于对树轮宽度指数对区域水文和气候要素响应关系分析,利用区域树轮宽度差值年表重建了伊塞克湖355a来的入湖径流量变化历史,二者线性转换方程的方差解释量为30.2%。重建径流量的丰枯阶段变化与天山北坡的玛纳斯河、乌鲁木齐河相对应。但与天山南坡的阿克苏河流域的径流量的低频变化特征不一致,在1850年前的变化趋势相反。空间相关分析发现伊塞克湖流域重建径流量变化能较好地代表中亚天山北坡以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和新疆北部平原区降水变化。此外,还发现了伊塞克湖径流量与北大西洋长周期年代际震荡(AMO)在年代际尺度的同步变化。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采自新疆东部的雪岭云杉和胡杨树轮样芯研制出区域树轮宽度年表。相关分析发现雪岭云杉区域树轮宽度年表与上年8月至当年7月标准化蒸发指数(SPEI)变化有较好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7(P0.01,n=54),同时胡杨区域树轮宽度年表也表现出较强的干湿变化信号(r=0.48,P0.01,n=54)。利用线性回归模型重建了新疆东部1725—2013年上年8月至当年7月SPEI变化,方差解释量为45.3%。利用雪岭云杉区域树轮宽度年表能够较好地重建新疆东部自1725年以来的上年8月至当年7月的SPEI变化,方差解释量达45.3%。重建结果揭示新疆东部1725—1728年,1737—1758年,1765—1804年,1829—1834年,1845—1852年,1888—1904年,1915—1923年,1932—1961年,1969—1973年,1986—2001年偏湿;1729—1736年,1759—1764年,1805—1828年,1835—1844年,1853—1887年,1905—1914年,1924—1931年,1962—1968年,1974—1985年,2002—2013年偏干。胡杨区域树轮宽度年表与雪岭云杉区域树轮宽度年表所指示的干湿变化在年代际上存在一致性,但是胡杨对干湿变化响应往往滞后于雪岭云杉。新疆东部干湿变化与天山中西部干湿变化在年际变化上存在很强一致性,但在年代际变化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与甘肃河西走廊干湿变化存在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低涡降水长期特征,利用1979~2015年高原低涡数据集、依照高原低涡降水范围,匹配高原各站逐日降水信息,对高原低涡降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低涡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大值中心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呈向东南凸出递减分布,并以夏季低涡降水为主,全年和夏季高原低涡降水量与总降水量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安多站高原低涡降水呈下降趋势,但对年降水的平均贡献率高达三成;那曲站与托托河站高原低涡降水在总体上却呈上升趋势,递增率分别为0.2 mm/a和0.7 mm/a,其中那曲低涡频数与低涡降水强度的正相关系数达0.66,而托托河低涡降水占总降水的百分比却呈下降趋势。高原低涡日降水量等级主要以小雨为主,但中雨却是低涡降水量的主要贡献者。趋势分析发现高原低涡降水递增中心位于青海北部,递增率达到0.9 mm/a,次中心在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江沿线地区;同时,高原低涡引发小雨降水基本呈全区一致增加趋势,中心位于西藏东北部和青海西南部地区;中雨降水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西藏西南部、青海地区以及四川西部,其中青海南部存在较为明显上升中心区,下降趋势主要分布在西藏北部和东部。  相似文献   

12.
近46年青藏高原干湿气候区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飞  唐世浩  孙涵 《大气科学》2008,32(3):499-507
利用青藏高原62个气象站1961~2006年逐日气象资料, 用世界粮农组织 (FAO) 在1998年推荐的、并唯一承认的Penman-Menteith模式计算潜在蒸散量; 比较了降水量、积温降水比、气温降水比、蒸散降水比和降水蒸散比5种湿润度指标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 用常规统计方法和墨西哥帽小波变换分析青藏高原各气候区干湿状况及其界线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5种指标中, 用降水蒸散比得到的青藏高原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气候区的分区结果比较合理; 近46年来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湿润度和每个气候区的平均湿润度均呈增加趋势, 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区的界线呈向西北推进趋势, 气候在向暖湿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东部秋季降水日数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虎志 《气象科技》2006,34(1):47-51
利用西北地区东部(95°~112°E,32°~41°N)共104个测站的1960~2000年秋季(9~11月)降水日数资料,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旋转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我国西北地区东部秋季降水日数异常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东部秋季0.1 mm以上的降水日数多年平均分布总体上从南向北减少,并存在两个多雨日中心,一个位于祁连山地区;另一个位于青海南部和四川北部地区。其异常分布主要表现为一致性异常和西北与东南相反的异常两种形式,降水日数气候区可主要划分为西北东部副热带季风区、青海东北及甘肃中部区、甘肃河西及河套地区、青海高原南部及川西高原区。各气候区代表站降水日数年代际变化均呈现下降趋势,1978年前后是秋季降水日数由多变少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一个典型单元,它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敏感性和强烈性。基于青藏高原135个台站1982~2001年的降水资料,利用EOF展开方法,分析青藏高原地区年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及趋势变化,得出高原北区(青海地区)与南区(西藏地区)的年降水以南北反相变化为主。近20年来,青藏高原北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南区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青藏高原年降水的分布自雅鲁藏布江河谷向西北逐渐递减,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降水最多,柴达木盆地西北部降水最少平均年降水量仅17.6mm。  相似文献   

15.
利用空间均匀网格对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区域特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王晓春  吴国雄 《气象学报》1996,54(3):324-332
用方差极大正交转动EOF(Varimax EOF)及点相关图法分析了夏季总降水(6、7、8月降水之和)及逐月降水的区域特性。使用的资料为全国范围47个5°×5°经纬度网格上的降水资料,分析时段为1959—1994年。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采用了空间均匀的格同资料,本分析除进一步证实了中国东部地区降水异常的区域特性外,也揭示了西部地区降水异常的区域特性及沿长江流域东西方向上降水异常的相互关系。夏季总降水异常最显著的区域特性是江淮流域与河套及华南反相关。另外沿长江流域,四川盆地的降水异常与青藏高原东部及江淮流域的降水异常也存在着反相关联系。西部地区的区域特性为青藏高原中东部南北两侧为负相关,并且青藏高原中东部南侧的降水异常与华北东部及东北南部为正相关。上述的空间模都有准2—3a及10a左右的周期。逐月降水的分析表明,6月份,江淮流域、华北东部及东北大部分地区为正相关。7月,河套地区与江淮流域的降水异常呈现一定的负相关联系,8月份降水异常的区域特性与夏季总降水异常的区域特性极其一致。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59—1993年冬半年(10月—次年3月)青南高原15个台站的月平均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距平资料,采用时空综合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对青南高原地区冬半年降水、气温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得到了降水与气温异常的典型配置及其反映这些典型场的年际演变规律的时间系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降水、气温异常的时变特征与青南高原不同区域出现较严重雪灾年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南高原地区发生较严重雪灾的年份与时间系数出现极大(小)值的年份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制建立了一个预测青海省夏季降水的动力—统计相结合的组合降尺度预测方法(Hybrid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Prediction,HSDP),该方法综合利用了气候模式Climate Forecast System 2.0版本(CFSv2)实时预测的高可预报性环流信息及前期观测的与青海夏季降水具有高相关性的气候因子,采用年际增量方法,基于气候变量的年际增量规律建立统计模型,从而实现对青海夏季降水进行动力—统计相结合的气候预测。根据全球气候因子的年际增量与青海省夏季降水年际增量的相关系数,以及CFSv2预测产品对实况模拟能力的评估,选取以下关键区气候变量的年际增量作为预测因子:(1) CFSv2模式预测当年夏季包含贝加尔湖脊、乌拉尔山脊和新疆脊区域的500 hPa高度场;(2) CFSv2模式预测青藏高原以西200 hPa纬向风场;(3)观测资料中前1 a秋、冬季热带太平洋地区海表面温度场;(4)观测资料中前1 a秋、冬季西伯利亚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场,对青海省夏季降水进行统计降尺度预测。统计降尺度模型利用1983—2011年进行建模,回报2012—2018年夏季青海省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并对该模型对1983—2011年的夏季青海省降水的回报能力进行了交叉检验。回报结果表明该统计降尺度模型对CFSv2的青海省夏季降水预测能力有显著的提高,能够很好地再现青海省夏季降水西北部的高原地区偏少,而在东南部偏多的特点。该模型预测所得2012—2018年夏季青海省降水的时间变化也与实况有着较高的相关系数(0.76),对于降水显著偏少的年份(如2015年)和显著偏多的年份(如2012、2018年)的降水预测都有很好的表现。对于建模时段的交叉检验结果(相关系数为0.46,比模型回报结果与实况的相关系数0.48略低)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是植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全球增暖背景下中国区域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对于国家开展重大生态恢复评估和未来植被保护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0-2016年MODIS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集,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从平均态、线性趋势、时间序列、相关性等方面系统分析了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中国区域NDVI在平均态上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受降水生长季的影响,东部地区植被指数明显较大;我国大部分地区NDVI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湿润半湿润地区NDVI增长幅度为0.037·(10a)-1,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变化较小[0.013·(10a)-1]。NDVI的变化与气候驱动因素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其中:NDVI与气温变化在东南沿海、东北东部以及青藏高原北部等地区呈现出显著正相关,而在青藏高原南部等地区呈现微弱的负相关;除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和东北北部等地区外,NDVI与降水量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呈正相关。从全国平均来看,温度和降水变化对NDVI的贡献分别为7.5%和9.1%,其中温度对NDVI变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湿润半湿润地区(9.3%),而降水的贡献则在干旱半干旱地区(12.2%)。植被变化对气候要素驱动的响应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在我国东南沿海、云贵高原东部、四川盆地等南方地区以及黄河中下游、东北东部等部分地区,NDVI变化对气温的敏感性最强;而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大部分地区,NDVI变化则是对降水驱动具有很显著的响应特征。总体而言,气温是驱动南方地区植被变化的主导因子,而降水则调控着北方地区植被生长变化。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98年青藏高原地面雷达资料、探空资料和地面降水资料,计算分析了青藏高原的雷达回波、层结热力参量及其降水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在6月中旬青藏高原雨季来临之后,云中对流活动明显增强,雷达回波强度增大,回波顶高和回波面积增加,层结热力参量明显改变,对流凝结高度下降,气块能量增加,降水量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20.
青海春季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春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希娟  唐红玉 《气象》2006,32(5):41-45
利用青海省1961--2003年38个气象台站春季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和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分析了青海高原春季降水的变化趋势和时一频特征。结果表明:近43年来,青海高原大部分地区春季降水量的总趋势是增加的,增加幅度最大的地区是青海高原南部地区;对于10年及以上相对较大的时间尺度,青海高原农业区春季降水干、湿交替的特征非常明显,经历了6个干、湿交替的阶段。在1961--1962年、1980--1982年、1994--1996年、1999--2000年4个阶段中几乎在所有周期上均表现为负位相,不同周期的振荡同位相叠加,从而形成了春季强的干旱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