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正《应用气象学报》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应用气象学报》将向您提供有关我国大气科学领域内研究和应用成果的最新论文、资料、方法等大量信息,内容包括气象预报、卫星气象、农业气象、海洋气象、航空气象、环境气象、人工影响天气、应用气象、大气探测、遥感技术以及计算  相似文献   

2.
稿约     
《气象科技》2009,37(4):F0003-F0003
《气象科技》是一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主要栏目包括:动力气象与天气预报、气候分析与预测、遥感与探测、信息技术及应用、城市与环境气象、农业与生态气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防护,应用与服务等。  相似文献   

3.
稿约     
《气象科技》2009,37(6):F0003-F0003
《气象科技》是一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主要栏目包括:动力气象与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江苏农业科学院、广东气候应用研究所、吉林气象科学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科研人员参加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农林重大病虫害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及控制技术研究”13课题“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技术研究”经过近3年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并于2003年12月顺利通过农业部项目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验收,得到专家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5.
稿约     
《气象科技》2011,(3):F0003-F0003
《气象科技》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是一份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主要栏目包括:大气动力与天气气候、  相似文献   

6.
稿约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科技》2010,38(1):F0003-F0003
《气象科技》是一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7.
稿约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科技》2010,38(3):F0003-F0003
《气象科技》是一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8.
稿约     
《气象科技》2009,37(2):F0003-F0003
《气象科技》是一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9.
稿约     
《气象科技》2009,37(3):F0003-F0003
《气象科技》是一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0.
稿约     
《气象科技》2009,37(5):F0003-F0003
《气象科技》是一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方法在湖南省早稻产量动态预报中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产量趋势预报的准确性和定量预报的准确率,利用1962—2002年气象、早稻产量和田间观测资料,建立基于气候适宜度、关键气象因子、作物生长模型的湖南省早稻产量动态预报方法,进行回代检验;并利用2003—2012年资料进行预报检验。分析表明:3种方法的预报准确率比较接近,平均在93.8%以上;基于气候适宜度预报方法的趋势预报准确性最高,较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预报方法高4%~6%;基于作物生长模型预报方法的误差5%以内样本百分率最高,较基于气候适宜度的预报方法高2%~20%。研究结果为湖南省早稻产量动态预报筛选出了较优的方法,即产量趋势预报选用基于气候适宜度的方法,定量预报选用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方法,同时可供我国其他早稻区的产量动态预报方法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石立  马玉平 《气象》2008,34(6):3-10
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科研和业务部门紧密结合,开展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应用于农业气象业务的研究和应用试验工作.基于国外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应用进展以及我国农业气象业务的现状,简要分析了农业气象业务中应用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单点理论模型能否在业务中应用的疑惑,详细讨论了国外引进作物生长模型的本地化和单点理论模型在区域尺度上模拟应用等两个关键问题的重要性和技术方法.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气象系统农业气象科研和业务部门在推进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在农业气象业务应用方面所做的工作,即基于东北玉米、华北小麦和江南双季稻生长模型的气象条件影响评价和产量动态预测方法等.最后从改进完善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探讨区域模拟应用技术及稳健推进业务应用和实施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和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0年梧州市早稻生育期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评价,并重点分析生长期所遭遇的农业气象灾害对早稻产量的影响,从而找出该年度早稻减产的气象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国家级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技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气象业务技术是开展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的研发一直是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核心工作。近年来,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已逐步迈向精细化、定量化,涵盖了农业气象监测评价、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与影响预报、农用天气预报、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等诸多领域。随着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的发展,支撑农业气象服务的客观产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既有站点产品,又有格点产品,涵盖了日、周、月、季、年等不同时间尺度。以农业气象指标、数理统计模型、作物生长模拟、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技术为核心的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平台(CAgMSS)已成为全国农业气象业务系统的重要品牌。面向现代农业发展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精细化、精准化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技术、作物长势评估与产量预报综合集成技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技术以及农业气象大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将是未来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自动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功能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现代农业气象业务需求,提出了可视化、实时性、远程控制的自动农业气象观测系统技术思路、设计原则,并设计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及自动化观测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具有作物生长、农田气象要素观测及环境监控功能,可实现作物发育期、株高、盖度等的自动观测,还可实现农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实时监测。该文利用三维空间模拟技术初步确定了CCD (charge-coupled device) 传感器的技术指标;提出利用图像判别技术,结合作物生长特征及农业气象指标,实现作物发育期自动判别;利用摄影测量学技术,采用动态跟踪法实现作物株高自动化观测;提出了作物盖度的计算方法和通过研究作物盖度与密度、叶面积指数的关系,解决作物种植密度和叶面积指数自动观测的技术思路。该系统模仿人工观测原理,将图像处理和摄影测量学等技术引入农业气象自动观测中,基本上可以满足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任务的实时性、可视化和自动化需求。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Changes in the thermal climate due to inter-annual climatic variability can potentially modify existing cropping pattern by forcing farmers to rearrange transplanting and harvesting date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crop climate model, the YIELD, has been applied to 12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located in major rice growing regions in Bangladesh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thermal climate variations on the transplanting and harvesting dates of boro rice and the resultant potential changes in cropping pattern and spatial shift. The abnormal thermal climate scenarios have been created by synthetically perturbing mean air temperatures (Tair) up to −5 °C to +5 °C with an interval of 1 °C for each of these stations. Historical meteorological records of air temperature in Bangladesh have been used to prepare these scenarios. The study finds that under abnormally cool conditions transplanting dates will be pushed well into February to avoid plant injury and harvesting dates will be moved into the monsoon. The growing seasons will be longer under cooler than normal thermal conditions. Under abnormally warm conditions harvesting dates will be established well into March and will cause reduction of yield due to a shorter growing season. These conditions will also cause spatial shift in crop potential and changes in the cropping pattern. Due to a longer boro rice growing season farmers will lose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cropping land which is usually used for low and deep water rice cultivation. New crops will need to be introduced during the beginning of a year to overcome the loss of production under abnormally cool conditions. Wheat and potato can be good options for the farmers for such conditions. New aus rice variety needs to be introduced after the boro harvesting under warmer than the normal conditions to overcome the loss of yield due to a shorter growing season. Received September 16, 1996 Revised September 8, 1997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旱涝灾害及其对农作物产量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建国以来安徽省多种农业气象资料分析,采用Z指数方法建立安徽省旱涝灾害气候判别指标,分析安徽省旱涝灾害发生规律。结果表明:1961—2000年安徽省有13年偏涝、13年偏旱;分区域看,淮北旱多于涝,沿淮、江淮、江南旱涝相当,沿江、大别山区涝多于旱。通过水稻(一季稻)、小麦典型旱涝年灾损率与发育期间气象条件、旱涝程度的对比统计分析,建立了分区水稻、小麦旱涝灾害损失评估模型和指标。春季涝渍灾害是影响安徽省冬小麦产量的主要灾害,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危害程度远大于干旱,尤以4—5月发生的涝渍影响最严重,极重涝渍灾害的减产损失可达4成以上。同时重点研究了春季渍害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提出改进的涝渍强度指标Qw,并进一步综合分析作物的敏感性和区域脆弱性对灾损率的影响。对1961—2000年冬小麦灾损率进行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订正表明,订正后拟合误差平均值和差异变率都明显降低,灾损评估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CERES-Wheat, a dynamic process crop growth model, is specified and validated for seven sites in the major wheat-growing regions of Spain. Variables explaining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simulated yield variance are crop water (sum of precipitation and irrigation) and temperature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is developed to represent simulated yield response to these variables. Seven agro-climatic regions are defined based on K-mean cluster analysi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329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and provincial crop yield data. The yield functions derived from the validated crop model were then used with the gridded agro-climatic database to conduct a spatial analysis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national wheat production.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with and without sulfate aerosols developed from the Hadley Centre (HCGG and HCGS) and Canadian Climate Centre (CCGG and CCGC) are tested.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水稻生长模型的气象影响评价和产量动态预测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国际先进的水稻生长模型ORYZA2000进行模型调试、验证, 实现本地化的基础上, 以双季稻发育速率参数为主, 结合地形、气候、水稻熟性分布和当地生产实际, 将江南双季稻区按发育参数划分为7个区域, 实现了ORYZA2000模式在我国江南双季稻地区的区域应用。利用该模型进行了不同年份气象条件影响定量评估的应用试验, 评价结果与实际符合, 定量客观。探讨了利用机理性作物生长模式动态预测产量的方法。通过建立不同发育期的水稻模拟生物量与相对气象产量的相关统计模型, 结合趋势产量预测, 实现了地区级双季稻不同发育期的产量动态预测。外推检验结果表明, 各地早晚稻不同发育期的产量动态预测模型平均误差为4.8%~6.1%, 可初步用于业务。  相似文献   

20.
ENSO对全球及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和粮食产量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全球性年际气候变率的主导模式,ENSO通过影响全球的大气环流,对全球许多地区的气温、降水和由气温、降水异常导致的农业气象灾害(如低温冷害、旱涝灾害等)及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产生影响。综述前人对ENSO影响研究进展,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从全球范围来看,厄尔尼诺年,全球气温偏高,陆地平均年降水量减少;拉尼娜年,全球气温偏低,陆地平均年降水量增加;不同季节和不同类型EN-S0对全球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有差异。在中国,厄尔尼诺年,大部分地区冬春季气温偏高,夏秋季气温偏低,拉尼娜年,大部分地区冬春季气温偏低,夏秋季气温偏高,不同年代下ENSO对我国气温的影响有所变化;厄尔尼诺年,全国降水以偏少为主,且ENSO对我国不同地区降水的影响与ENSO类型、发展阶段和发生年代有关。2)厄尔尼诺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初霜冻偏早,吉林延迟型冷害增加,黑龙江低温冷害多发,华北和西北地区易发生干旱;拉尼娜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初霜冻偏晚,西北地区易发生洪涝。气候变暖背景下,厄尔尼诺与东北低温的关系更为复杂。ENSO循环的不同阶段会影响我国旱涝的地区分布。3)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全球水稻、小麦和玉米均以减产为主,不同国家和地区影响各异。其中,厄尔尼诺年,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玉米产量增加,中国和津巴布韦玉米产量降低,印度小麦和水稻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雨季水稻均减产;拉尼娜年,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玉米减产,印度小麦和水稻增产。在中国,厄尔尼诺对水稻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程度与当地灌溉条件有关。以上结论可为我国防御低温冷害、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保障粮食安全,制定科学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