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河南省49个地面气象台站近30 a(1979-2008年)的逐月地面水汽压资料,分析了近30 a来河南省夏季水汽压的演变特征,讨论了夏季地面水汽压与地面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夏季水汽压和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都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特征;夏季地面水汽压和降水量空间分布主要呈现出全省一致型.通过Morlet小波分析发现,夏季水汽压存在着的准2 a和3~5a的年际振荡,而夏季降水量存在准2 a和准6~7a的年际振荡.M-K检验表明,夏季水汽压和降水量均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存在由少到多的突变.  相似文献   

2.
基于1961—2015年潍坊市9个气象观测站逐月地面水汽压及其他气象要素的观测数据,利用气候倾向率、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M-K(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潍坊市地面水汽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开发云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961—2015年潍坊地区年与春季、秋季、冬季地面水汽压均呈上升的趋势,春季地面水汽压上升最明显,夏季地面水汽压呈略下降的趋势;潍坊市地面水汽压年代变化明显,20世纪80年代地面水汽压最低。近55 a潍坊市地面水汽压月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潍坊市地面水汽压在1989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近55 a潍坊地区年和四季地面水汽压均呈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最低值均出现在青州地区,最高值均出现在诸城地区,主要受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影响造成的。特征向量表明潍坊市地面水汽压具有空间一致性的变化特征,呈西北—东南反向分布。潍坊市地面水汽压受多种气象因素的影响,地面水汽压与相对湿度、气温、降水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地面水汽压与日照时数、蒸发量、风速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贵州52个测站的1961-2006年历年夏季(6-8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贵州夏季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周期振荡及其突变特征。结果表明:46 a来贵州夏季暴雨量呈增加趋势,并存在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在1985年发生突变;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均存在15 a和准10 a的周期振荡;暴雨日数和暴雨量EOF分解的第一特征向量的荷载场空间分布基本一致,表明全省呈偏多(少)的一致型同位相分布。  相似文献   

4.
贵州夏季暴雨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贵州52个测站的1961-2006年历年夏季(6-8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贵州夏季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周期振荡及其突变特征。结果表明:46 a来贵州夏季暴雨量呈增加趋势,并存在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在1985年发生突变;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均存在15 a和准10 a的周期振荡;暴雨日数和暴雨量EOF分解的第一特征向量的荷载场空间分布基本一致,表明全省呈偏多(少)的一致型同位相分布。  相似文献   

5.
根据拉萨站近40 a(1969—2008年)探空观测资料以及同期的地面降水资料,分析了拉萨近40 a夏季大气可降水量和地面降水的演变特征及其关系.结果表明:该站夏季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者存在相同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均具有准3 a年际振荡和准11 a左右的年代际振荡;近40 a来两者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降水的增加趋势明显,其增幅大于可降水量的增幅.进一步通过对拉萨夏季降水转化率分析得知,拉萨夏季平均降水转化率约为26.06%,但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夏季降水转化率最大值约为最小值的3倍;夏季降水转化率正(负)异常年,拉萨地区低层的辐合和高层的辐散均明显增强(减弱),拉萨地区垂直速度将增加(减弱),从而有(不)利于降水形成.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流域夏季降水特征及旱涝年份大气环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洞庭湖流域96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逐月降水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洞庭湖流域55年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与典型夏涝年、夏旱年的大气环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5a间流域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存在准3a和20a周期。流域夏季平均降水量呈现由中北部平原地区向四周山区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从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及辐合形势来看,典型夏涝(旱)年,对应着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大、强度偏强和流域上空水汽的异常辐合(辐散)。  相似文献   

7.
根据郑州站1964—2008年月平均探空资料及地面降水资料,分析了近45a郑州夏季大气可降水量和地面降水量的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与该站夏季降水转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郑州站夏季可降水量和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可降水量存在准2a的振荡,而降水量主要表现出准4~6a的振荡周期;(2)在长期线性趋势上,可降水量呈微弱的下降趋势,而降水量呈线性上升趋势,两者都在1990年代末发生突变;(3)郑州站夏季降水转化率与降水量存在相同的年际振荡周期和线性增加趋势,其降水转化率在21世纪初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8.
王文波  杨明  王旭  梁倩  封雅琼 《气象科技》2014,42(3):466-473
利用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16个探空站的1979—2008年各标准等压面上的月平均探空资料对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500~200hPa高层水汽冬夏季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空间分布上,青藏高原的水汽空间分布冬夏两季呈现出一致明显的西北—东南走向,高原南部水汽年际变化波动较大,北部较稳定;夏冬两季水汽总体呈现一致变化,同时夏季还存在南北向的反相位区域异常变化,冬季则表现为东西向的反相位变化;②时间变化上,青藏高原夏季水汽总体呈现出较弱的上升趋势,1979—1995年水汽有下降趋势,1996—2005年转为增加趋势,突变主要在1997、2006年;冬季水汽总体为弱下降趋势,1979—1984年水汽为下降趋势,1985—2004年增长并保持稳定,突变主要在1986、2005年;同时青藏高原水汽还存在西部水汽增加而东部水汽呈减少趋势的区域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根据1961--2012年河南省111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52a河南省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及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河南夏季降水呈现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的空间分布,淮河沿线为降水最多的区域,豫西和豫西北太行山一线为降水偏少区。全省夏季降水以全省偏多或偏少一致性为主,此外,还呈现南北反相、东西反相的分布特征。夏季降水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周期特征分布:在年代际变化尺度上,降水存在22a左右的周期,且在1977年后信号较强;年际变化尺度上以7a周期为主。在降水偏多年,中高纬存在一个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冷空气南下;低层有气旋式环流,高层有明显的东风环流,有利于水汽的聚集。在降水偏少年,环流形势相反,不利于夏季降水。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61~2017年青藏高原腹地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4个站(拉萨、日喀则、泽当和江孜)夏季(6~8月)月平均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等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夏季气候年际和年代际演变特征,并探讨了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相互关系以及与总云量和地面水汽压的联系。结果表明:(1)1961~2017年该地区夏季气候出现了暖干化趋势。气温(相对湿度)显著升高(下降),降水趋势变化不明显;本世纪初气温(相对湿度)均发生了显著的突变。(2)该地区夏季气候因子间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存在密切关系:气温与相对湿度和降水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降水与相对湿度为正相关。(3)该地区夏季气候因子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与同期总云量和地面水汽变化有关。1961~2017年总云量持续减少是气温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气温的显著升高和降水变化不明显又造成了相对湿度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时空格局变化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我国南方地区各季节降水异常主要包含三种优势模态:长江及其以南地区降水呈整体偏多或偏少的一致型,长江中下游流域与华南呈反相变化的南北反相型以及东南与西南呈反相变化的东西反相型。其中一致型是南方地区各季节降水变率的第一优势模态。总体而言,在1961—2013年南方地区平均降水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和长期趋势变化。其中,夏季和冬季南方区域平均降水具有相似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而秋季降水的年代际演变几乎与上述两个季节的相反。不过,在近30年南方各季降水量发生年代际转折的时间不尽相同:春季和秋季降水分别在21世纪初期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之后进入干位相,冬季和夏季降水则分别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之后进入湿位相。自21世纪初期以来,南方夏季和冬季降水逐渐转入中性位相。此外,南方春季和秋季降水均呈减少趋势;而夏季和冬季则相反,均呈增多趋势。对于西南地区,除了春季外,其他三个季节的降水均呈减少趋势,出现了季节连旱的特征,尤其是秋旱最为严重。不过,不管是季节降水量还是旱/涝日数,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其线性变化趋势并不十分显著,这与南方降水年代际分量对降水变率存在较大贡献相关。分析还发现,我国南方区域洪涝受灾面积具有比较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而干旱受灾面积则没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近十多年来西南地区干旱和洪涝受灾出现了交替互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50a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的季节性差异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利用中国419个测站1958-2007年逐日降水资料集,分析了近50a中国不同区域年和季节极端降水事件的基本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极端降水事件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向分布特征,并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差异。长江以南地区是春、冬季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较高的区域;而年、夏季以及秋季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在西南地区较高,在西北东部较低。年极端降水事件频次的长期变化趋势与夏季相似,华北和东北有增加趋势,其他地区为弱的减少趋势;其他季节的长期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区域和季节性差异。年和季节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次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年极端降水事件时间序列的多项式拟合曲线的变化情况与夏季基本一致;而其他季节的变化则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姚洁  赵桂香  金磊 《干旱气象》2014,(3):346-353
山西地处气候过渡带,气候敏感、生态脆弱,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其陆面物理过程受气候波动影响十分明显。本文利用NCAR CCSM IPCC AR4陆面分量模式(CLM)20世纪气候模拟(20C3M)和21世纪SRES A1B排放情景下的模拟结果,对山西省21世纪(2001~2099年)与20世纪(1901~1999年)陆面能量和水文变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模式模拟出山西地区未来地面温度的空间及时间分布特征。未来山西省地面温度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冬季大于夏季。空间上,增温幅度冬季自北向南递减,夏季自西向东递减;(2)未来山西省陆面各分量空间上,净辐射通量西北增幅大于东南,降水率和径流率则与其相反,潜热通量与蒸发率一致,西南部增加幅度大,土壤含水率冬夏分布相反,感热通量呈下降趋势,西南下降幅度大;时间上,净辐射通量、潜热通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土壤热通量冬季上升,夏季下降;地表水循环的各分量均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王慧  张璐  石兴东  李栋梁 《大气科学》2022,46(1):133-150
本文利用气候变化趋势转折判别模型(PLFIM),分析了1982~2018年青藏高原中东部70个气象站点地表感热趋势演变特征的季节差异,并利用线性倾向估计和方差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影响不同季节地表感热变化的关键气象要素.结果 显示:(1)高原中东部四季平均地表感热通量均存在显著趋势转折特征,整体来看,秋、冬季转折时间较早(...  相似文献   

15.
欧亚大陆干旱半干旱区感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58—2002年ERA-40再分析感热通量资料进行EOF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春季还是夏季,欧亚大陆干旱半干旱区感热通量都有3个主模态。第1模态都表示空间分布的一致性,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欧亚大陆干旱半干旱区春季感热通量明显增强,而夏季却明显减弱。第2、3模态表示了空间分布的不一致性,且存在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欧亚大陆春、夏季感热通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且年代际变化信号强于年际变化信号。  相似文献   

16.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对1948~2004年青藏高原及东亚邻近区域对流层顶气压场的时空演变结构进行了分析.由EOF分解得到的第1模态所占的方差贡献率较大,对应的空间分布场及其时间系数变化均能有效地反映气压场的主要演变特征.各季节不同模态呈现的高纬度、副热带和热带地区的空间场结构形态具有共性与季节性特征,且对流层顶断裂带位置变化也较为清晰.零等值线的季节性摆动,在冬季处于最北端.热带气压场随时间的变化与时间系数的变化相似性最大,不同模态的时间系数变化具有明显周期振荡现象.同时,对各季节第1模态的时间系数变化进行Morlet小波分析,进一步得到了不同季节气压场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结构特征.对流层顶冬半年的时域演变尺度大于夏半年,并具有复杂的多时间尺度结构.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524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1960–2009, the climatology and the temporal changes (trends, interannual, and decadal variations) in the proportion of seasonal precipitation to the total annual precipitation were analyzed on both national and regional scal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for the whole country, the climatology in 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accounted for 55 % in summer (June–August), for around 20 % in both spring (March–May) and autumn (September–November), and around 5 % in winter (December–February). But the spatial features were region-dependent. The primary precipitation regime, “summer–autumn–spring–winter”, was located in central and eastern regions which were north of the Huaihe River, in eastern Tibet, and in western Southwest China. The secondary regime, “summer–spring–autumn–winter”, appeared in the regions south of the Huaihe River, except Jiangnan where spring precipitation dominated, and the southeastern Hainan Island where autumn precipitation prevailed. (2) For the temporal changes on the national scale, first, where the trends were concerned, the proportion of winter precipitation showed a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trend, while that of the other three seasons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trends. Second, for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the variability in summer was the largest among the four seasons and that in winter was the smallest. Then, on the decadal scale, China experienced a sharp decrease only in the proportion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2000. (3) For the temporal changes on the regional scale, all the concerned 11 geographic regions of China underwent increasing trends in the proportion of winter precipitation. For spring, it decreased over the regions south of the Yellow River but increased elsewhere. The trend in the proportion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was generally opposite to that of spring. For autumn, it decreased over the other ten regions except Inner Mongolia with no trend. It is noted that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seasonality is large over North China, Huanghuai, and Jianghuai; its decadal variability is large over the other regions, especially over those region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相似文献   

18.
利用NCEP/NCAR与ERA-40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半球冬季(JJA)马斯克林高压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并重点讨论了不同年代际背景下影响马斯克林高压年际变化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冬季(JJA)马斯克林高压的强度在1976年前后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转折,1976年以前强度偏弱,1976年以后强度明显增强。进一步分析显示,影响马斯克林高压年际变化的因子同样也发生了年代际转折。在1976年以前,冬季马斯克林高压与印度洋局地海温和南极涛动(Ant Arctic Oscillation,AAO)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而在1976年以后,冬季马斯克林高压与ENSO和AAO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同时,印度洋局地海温与马斯克林高压的相关性减弱,而ENSO与马斯克林高压的相关性则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