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一次华西秋季大暴雨的水汽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7  
郁淑华 《高原气象》2004,23(5):689-696
通过对1998年9月15~17日四川盆地北部、西部大暴雨过程的水汽分析,得出几点认识,在这次暴雨过程中,(1)对流层低层的主要水汽源是在南海,东海、孟加拉湾也有水汽输送;对流层中上部有从印度洋输送到青藏高原,再伸展到四川盆地的水汽。(2)在对流层低层有较强的水汽辐合,反映了这次暴雨是在深厚的水汽层内且低层有较强水汽辐合中产生的。(3)暴雨强度的变化与对流层中上部印度洋水汽输送到高原上空与否密切相关,印度洋水汽输送到(撤离)高原上空对华西暴雨发展(减弱)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郁淑华  何光碧 《高原气象》2003,22(10):75-82
通过对1998年8月4~5日那曲低涡和7月18~20日高原切变线活动的卫星水汽图像以及这次高原低涡形成前改进高原以南洋面上空对流层中上部湿度的数值试验的分析,分析指出:(1)水汽图像上水汽涡旋比天气图上高原低涡形成反映提前,且水汽涡旋对高原低涡活动有指示意义。(2)水汽图像上切变线水汽带比天气图上高原切变线形成反映提前,且切变线水汽带的变化对高原切变线活动有指示意义。在切变线水汽带范围变宽时,高原切变线稳定;切变线水汽带减弱时,高原切变线东南移。(3)水汽图像上高原以南洋面上空对流层中上部水汽输送会影响低值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水汽灰度梯度大值区的变化可预示强降水中心区的变化。(4)数值试验表明:利用水汽图像改进高原以南洋面上空对流层中上部湿度,可对数值预报有较大的改进。在高原地区天气预报中应重视水汽图像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西南区域模式WRF_RUC产品,对2012年8月17 18日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脉沿线出现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对流层中低层明显高能、高湿,大气层结极不稳定,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热力不稳定条件;对流发展与低层偏东气流密切相关,暴雨开始前,四川盆地内低层偏东气流增强,使盆地西部沿山地区辐合和地形抬升作用增强,是造成垂直上升运动强烈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降低高原地形高度,暴雨区明显西移;降低盆地内初始场温湿条件,降水强度明显减弱;不考虑地面热通量影响,降水强度也将有一定减弱。  相似文献   

4.
水汽图像在高原天气预报中应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郁淑华  何光碧 《高原气象》2003,22(Z1):75-82
通过对1998年8月4~5日那曲低涡和7月18~20日高原切变线活动的卫星水汽图像以及这次高原低涡形成前改进高原以南洋面上空对流层中上部湿度的数值试验的分析,分析指出(1)水汽图像上水汽涡旋比天气图上高原低涡形成反映提前,且水汽涡旋对高原低涡活动有指示意义.(2)水汽图像上切变线水汽带比天气图上高原切变线形成反映提前,且切变线水汽带的变化对高原切变线活动有指示意义.在切变线水汽带范围变宽时,高原切变线稳定;切变线水汽带减弱时,高原切变线东南移.(3)水汽图像上高原以南洋面上空对流层中上部水汽输送会影响低值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水汽灰度梯度大值区的变化可预示强降水中心区的变化.(4)数值试验表明利用水汽图像改进高原以南洋面上空对流层中上部湿度,可对数值预报有较大的改进.在高原地区天气预报中应重视水汽图像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暴雨的异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1°NCEP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通过对2007年四川盆地盛夏3次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时形成四川盆地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影响系统以及风暴相对螺旋度、湿位涡、水汽通量等物理量场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暴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异同点。分析表明,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暴雨机制的共同点是:暴雨发生在西南低涡中心附近,西南低涡暴雨区内存在着稳定的上升气流和水汽辐合,伴有明显的能量释放特征,西南低涡暴雨都是发生在对流层中层螺旋度大值区,强降水一般出现在对流层低层MPV1〈0同时MPV2≥0的范围内,都具有“低层正涡度辐合,高层负涡度辐散”的典型暴雨动力结构。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暴雨机制的不同点是:在西南低涡与高原低涡形成暴雨机制中高空急流的作用十分重要,在西南低涡与切变线形成暴雨机制中低空急流的动力作用十分明显,而深厚的西南低涡暴雨高低空急流作用不是十分重要。在西南低涡与切变线或深厚的西南低涡形成暴雨机制中锋面抬升作用明显,对流层高层MPV1正值区叠加在低层MPV1负值中心上,而与高原低涡相配合形成暴雨机制中锋面抬升作用不明显,不具有MPV1下负上正的结构。深厚的西南低涡暴雨是非移动的,而西南低涡与高原低涡或切变线形成的暴雨是移动性的。  相似文献   

6.
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暴雨的异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1°NCEP 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通过对2007年四川盆地盛夏3次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时形成四川盆地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影响系统以及风暴相对螺旋度、湿位涡、水汽通量等物理量场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暴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异同点.分析表明,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暴雨机制的共同点是:暴雨发生在西南低涡中心附近,西南低涡暴雨区内存在着稳定的上升气流和水汽辐合,伴有明显的能量释放特征,西南低涡暴雨都是发生在对流层中层螺旋度大值区,强降水一般出现在对流层低层MPV1<0同时MPV2≧0的范围内,都具有"低层正涡度辐合,高层负涡度辐散"的典型暴雨动力结构.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暴雨机制的不同点是:在西南低涡与高原低涡形成暴雨机制中高空急流的作用十分重要,在西南低涡与切变线形成暴雨机制中低空急流的动力作用十分明显,而深厚的西南低涡暴雨高低空急流作用不是十分重要.在西南低涡与切变线或深厚的西南低涡形成暴雨机制中锋面抬升作用明显,对流层高层MPV1正值区叠加在低层MPV1负值中心上,而与高原低涡相配合形成暴雨机制中锋面抬升作用不明显,不具有MPV1下负上正的结构.深厚的西南低涡暴雨是非移动的,而西南低涡与高原低涡或切变线形成的暴雨是移动性的.  相似文献   

7.
陈丹  周长艳  齐冬梅 《高原气象》2019,38(6):1149-1157
利用1960-2016年川渝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及周边大气热源与四川盆地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大气热源对四川盆地夏季暴雨频数具有显著的影响。影响关键区分别位于高原中南部及其南侧和高原中东部及其东侧,由此定义了一个影响四川盆地夏季暴雨频数的高原热力差指数Itc,该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盆地夏季暴雨频数的东、西部差异变化特征。当Itc偏高时,副高位置偏西偏北,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水汽输送增强,同时贝加尔湖西侧槽或低压位置偏西,盆地西部水汽辐合上升异常增强,暴雨明显偏多;而盆地东部暴雨偏少。当Itc偏低时,副高位置偏东,来自于东南沿海的水汽输送在盆地东部增强,同时贝加尔湖南侧多阻塞形势,使得水汽在盆地东部辐合上升增强,产生暴雨偏多;此时盆地西部暴雨偏少。  相似文献   

8.
高荣珍  马艳 《山东气象》2021,41(4):26-35
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青岛雷达产品以及“天衍”雷达拼图产品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台风“巴威”外围致山东半岛西部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及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巴威”在黄海北上期间,其外围暖湿气流与冷空气在山东半岛西部到鲁东南交汇,对流层中低层形成东北—西南向深厚的切变线,高层处于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产生强降水,强降水位于850 hPa切变线及其右侧偏东风一侧。2)前期降水回波先后表现为两条有组织的线形回波带,其形成、发展和移动与850 hPa切变线密切相关;后期切变线右侧偏东风气流中γ中尺度辐合不断触发单体新生,青岛即墨境内组合反射率因子CR、差分反射率因子ZDR、差分相移率KDP均显著增大,导致即墨南泉连续两个小时雨强大于100 mm?h-1。3)切变线附近垂直上升运动深厚,850 hPa以下水汽通量辐合较强,为中尺度系统提供了触发条件和水汽条件;850 hPa,θse暖舌位置与切变线一致,暖舌中心达352 K,为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提供了能量条件;对流层中高层弱冷空气对触发强对流天气起到一定作用。4)850 hPa以下水汽通量辐合量值≤-8×10-7 g?cm-2?hPa-1?s-1的区域与暴雨区基本吻合,水汽通量辐合中心及垂直上升运动中心越低越有利于出现强降水。  相似文献   

9.
肖递祥  肖丹  周长春  周春花  谌贵珣 《气象》2013,39(3):281-29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22-25日四川盆地西部出现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出现在对流层低层南海至四川盆地一直维持偏南气流的环流背景下,暴雨与这支偏南气流的风速演变密切相关,降雨强度随南风气流的增强而增强,南风气流增强所形成的风速辐合及正涡度平流是暴雨的主要动力触发因子,暴雨与低层辐合和正涡度平流区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WRF数值模拟试验进一步表明:850 hPa层3h风速演变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在3h风速增大区域的下风方,未来3h对流云团将迅速发展;盆地西部形成的气流辐合与其西侧的高原地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国家自动站观测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2020年8月10日~14日一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天气尺度系统的有效配合给此次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在冷空气及西南水汽的汇聚下,触发此次持续性强降水,整个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降水带自盆地西部向东移动;各暴雨区在强降水时刻,低层正涡度、负散度的强辐合,高层负涡度、正散度的强辐散抽吸作用均利于大气的上升运动,给持续强降水提供动力条件;相较于第二、三阶段,第一、四阶段的涡度、散度及垂直速度数值明显偏小,使得累计降水量偏少;各阶段降水过程的强降水中心、水汽辐合、上升运动区均位于中、低层低值系统(高原低涡、西南低涡、切变线)的东南侧;第二阶段降水过程中较强的水汽辐合及整层大气一致且极强的上升运动将水汽抬升输送至对流层中高层,导致该阶段累计降水量最大。   相似文献   

11.
陈乾 《气象学报》1980,38(4):321-330
1976年8月2日,甘肃省中部地区发生了一次暴雨。在热带东风带中,当西移的倒槽和高原北部东移的低涡相结合时,就会使倒槽强烈发展并伸入内陆。倒槽东侧深厚的东南气流,造成该区深厚的位势不稳定,并使水汽输入到西北区东部,它与冷锋后部的西北气流相遇后,产生大范围水汽通量的辐合,这是本次暴雨的大尺度条件。 次天气尺度的低涡是产生这次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当对流层上部的扰动与低层扰动上下叠置,形成一个深厚的次天气尺度低涡时,易产生对流性暴雨。 次天气尺度的低涡,是雨团迅猛加强的背景,南移的低层切变线起触发作用,而该地早先存在的一个暖湿的地方性中低压,则是合适的局地环境场。当低层切变线移入此中低压时,往往造成中尺度雨团的合併,出现急骤加强,形成暴雨。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东侧陡峭地形对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9,他引:12  
李川  陈静  何光碧 《高原气象》2006,25(3):442-450
利用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分析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东侧陡峭地形对一次暴雨天气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动力阻挡作用形成了本次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通道,青藏高原东侧陡峭地形结构造成了四川西北部和黄河上游的强水汽辐合中心,并使低层高能舌和能量锋区位于海拔较低的四川盆地,在四川盆地对流层低层建立起位势不稳定层结。青藏高原东侧陡峭地形结构引起了低层偏东气流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最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出现在东西风垂直切变与陡峭地形交汇处,激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促使强对流猛烈发展,暴雨过程中高原东侧还有一个中尺度涡旋的发生发展相伴。青藏高原东侧暴雨区最显著的热力特征是高温高湿区域仅出现在对流层低层,最显著的动力特征是强涡度柱也仅出现在对流层低层。  相似文献   

13.
诱发泥石流灾害的四川盆地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郁淑华 《气象》2002,28(8):30-33
通过对2001年9月18-20日诱发泥石流灾害的四川盆地西、北部大暴雨过程的分析,得出几点认识:(1)诱发泥石流灾害的暴雨与前期雨日、暴雨强度及地质、地貌有关,此类暴雨预报应以地质、地貌特征划分区域为妥。(2)这次华西秋季大暴雨过程中前、后期500hPa影响系统不同,这是一般暴雨所少见的。(3)大暴雨发生在对流层中低层为气旋性涡旋、流场辐合加强、水汽通量增加、水汽通量辐合加强,并伴有高层较强辐散的情况下。(4)Q矢量辐合带对暴雨有指示意义,尤其是在天气影响系统不明显的情况下,进行Q矢量分析更为有益。  相似文献   

14.
2003年7月8~9日江淮流域暴雨过程中涡旋的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周玉淑  李柏 《大气科学》2010,34(3):629-639
2003年淮河流域梅雨期 (6月29日~7月11日) 的强降水过程有三次: 6月29日~7月1日、 7月3~5日及7月8~11日。本文对7月8日12时~9日12时期间湖南、 安徽和江苏发生的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式MM5的输出资料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除大尺度系统的配置有利于此次降水的发生以外, 此次降水主要发生在由西南及偏南暖湿气流与偏北气流辐合形成的梅雨锋切变线上, 切变线上辐合中心处生成并发展的两个中尺度低涡是造成降水的直接系统。低空西南风急流形成了从孟加拉湾、 南海至华东地区的强水汽输送带以及湖南、 安徽和江苏的水汽辐合中心, 为暴雨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水汽条件。在低层切变线的辐合中心处有两个低涡分别生成或发展, 并沿切变线向东北方向移动, 这两个低涡生成的位置是低空急流左前侧急流达到极值的区域 (也是正涡度中心区), 其生成可能与低空急流的加强有关。在低涡附近, 低层水汽辐合较强, 且对流层中低层形成了强正涡度中心和强散度中心相耦合的动力结构, 并有强上升运动维持, 使得低层辐合的水汽被抬升到对流层高层, 有利于暴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冷暖空气入侵对西南低涡发生发展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WRF模式模拟了2008年7月20~22日四川省一次由西南涡活动引发的大暴雨过程,并分析了对流层中层至中低层冷/暖空气入侵在西南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冷/暖空气从北部入侵会改变对流层中、低层流场,当降低模式北边界温度,增强西北气流南下,致使四川省上空没有形成西南涡,取而代之为一深槽,同时雨区内上升运动减弱、低层辐合减弱,对流层中层温度增加、比湿略减小,雨区集中在深槽附近,雨区范围和强度都显著减弱且小于控制试验.增加模式北部温度引起北部东北气流向南输送,低值系统南移,增温促进了周围空气向降水中心辐合,增强了中低层大气的辐合上升运动,对流层中、中高层增温,雨带南压,雨区强度显著增强且大于控制试验.降低或增加模式西边界温度对流场、低涡强度和位置影响相对较小,降温使得低涡位置偏北、对流层风速增强与减弱区交替分布;增温使得低涡偏东、对流层中层至中低层风速减弱高层风速增强,二者对降水落区影响亦较小,对大暴雨中心强度有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华北冷季一次大范围雷暴与暴雪共存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孔凡超  李江波  张迎新  买文明 《气象》2015,41(7):833-84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多普勒雷达及NCEP客观分析资料,对2013年3月12日华北出现的一次比较罕见的大范围雷暴和暴雪共存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范围的雷暴为发生在低层冷空气堆之上的高架雷暴。虽然雷暴区中低层水汽通量辐合较弱,但中高层θe平流差造成中层出现条件不稳定,在850 hPa切变线前部西南风中辐合配合冷平流以及切变线的先后触发下,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这是河北中部发生大范围雷暴的主要原因。暴雪区中层较强的水汽通量辐合及辐合层厚度爆发性增长、700 hPa槽区以及槽前西南气流和偏西气流的强辐合是造成北部暴雪天气的重要原因。此外,中低层正的差动涡度平流较散度场对暴雪及雷暴区的动力作用的反映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四川盆地西部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半理想数值模拟,研究了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原的热力作用对于下游地区有着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关闭高原地面感热和潜热后,高原地区和四川盆地西部的降水明显减弱,而盆地中东部降水却有所加强,且四川盆地降水的日变化特征稍有减弱;(2)500 hPa青藏高原上的短波槽减弱,位于四川盆地中西部的背风槽强度、范围有所减弱,但低层盆地东部的气旋性涡旋加强;(3)涡度收支的定量分析发现,关闭高原热力作用后,盆地东部对流层低层垂直风切变的增强使得夜间倾斜项的正贡献增强,从而使该区域涡旋发展加强,盆地东部降水增强。  相似文献   

18.
一次持续性强暴雨过程的平均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年9月2—6日四川盆地中东部发生了一次持续性强暴雨过程。利用时间平均合成分析方法对强暴雨维持期间 (9月3日20:00—5日08:00, 北京时) 的探测资料进行合成平均, 再对合成平均资料做诊断分析, 以揭示持续性强暴雨过程持续期的平均特征。诊断分析显示, 台风西进导致稳定的环流以及中低层大量的水汽输送为暴雨持续提供了背景条件。在时间平均流场上, 与暴雨相联系的中尺度系统十分显著, 它在对流层中低层表现为准东西向的中尺度辐合带, 在对流层高层表现为中尺度辐散带, 两者垂直耦合为深厚系统。此外, 在暴雨持续期间, 对流层低层大气运动表现出强烈的非平衡特征, 这种非平衡的动力强迫作用支撑着低层强辐合的维持。  相似文献   

19.
Using the operational model(B model)of Beijing Meteorological Center,we do some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of crossing and rounding mountains in all velocity adjustment scheme,and study dynamic effect of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Rocky Mountains on lee cyclones.The results show that due to air flow round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divergence is distributed in the shape of confluence which matches cyclogenesisarea and cyclonic track in East Asia.In the downstream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convergence inthe upper troposphere restrains cyclone development in the east of China mainland.In North America,air flow primarily crosses over Rocky Mountains.Air is adiabatically cooled when it flows upward in thewest flank of Rocky Mountains,while air is warmed when it flows downward in the lee side.The fact isimportant for the lee cyclogenesis and the lee frontogenesis of Rocky Mountains.Air flow crossing over RockyMountains is also the main cause for forming dryline in the mid-west of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