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目前气象台站能见度观测主要采用目测法。尽管在观测方法和原理上是正确的,但要完全按照规范的要求去做困难很大。除了观测人员的视力差异外,仅就白天和夜间目标物的选择和不同距离目标物的确定上遇到的困难就很多,也不易解决。下面就实际观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提出处理办法。1 在视角范围内,远处目标物不足的观测按照规范要求,常用“内插法”或“外推法”解决。但在实际运用时,又绝不能用简单的猜想来推测可能的数据,而应按不同光照条件、不同距离,根据其目标物中细微部分的清晰程度来确定能见距离应为该目标物的多少倍。对“细…  相似文献   

2.
经集体观测检查,一些站对能见度、云高、云状、天气现象等目测项目的观测和认识是很差的。有的观测员对本站能见度目标物距离不熟悉,不是一问三不知就是回答不完全。在季节、时间、天气条件不同的情况下,能见度估测不是偏大就是偏小。也有的站由于对云的族、属、类的定义和电码不熟悉,在记录上云的层次分不清楚,存在着传统性、习惯性的差错。同时目测低云高度,一站之间竟相差1.0千米之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站没有进行集体观测,没有统一认识。即应该统计和掌握当地各季节各种云的平均高度和可能出现的高度,与实测云高比  相似文献   

3.
在气象工作中观测能见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鉴定大气透明度,即气象能见度剔除了光学能见度的其他制约条件,只受大气透明度一个因子的影响。现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及其他气象书籍中关于气象能见度的定义意义基本相同。这些定义的核心是:能见度是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看到或辩认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尽管《规范》和某  相似文献   

4.
水平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 ,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出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 ,在夜间则是能看到和确定出的一定强度灯光的最大水平距离。由于能见度的观测为目测项目 ,因此在准确性上往往易出现系统性误差。白天能见度的观测较易进行 ,而在夜间 ,由于光照条件的限制 ,观测值却常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观测实践证明 ,在同等情况下 ,同一灯光的能见距离 ,在暗夜里要比晴夜里远一些 ,在晴夜里要比黄昏、拂晓及白天时远一些。因此 ,不管在何种天空状况下都使用同一灯光点作参照物 ,所观测的能见度会与实际情况不尽相符 ,若…  相似文献   

5.
鲍家栋 《气象》1980,6(3):28-28
1980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简称新规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我国地面测报工作的经验和特点。 经过这一段对新规范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总结了经验。广大气象观测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观测经验。新规范将现阶段测报工作中行之有效的观测经验有选择地予以列入。比如,在云的观测上,新规范归纳了夜间云的观测的三条经验,对山区台站云的观测叙述也比较详细。在夜间能见度观测方面,分别指出有目标灯和无目标灯须掌握的几条原则。特别是白天能见度的观测,根据所选目标物的颜色和其细微部分“清晰可辨”、“隐约可辨”、“很难分辨”三种情况下能见度估计方法。只要  相似文献   

6.
能见度是气象站基本观测项目之一。它是以目标物能见的最大距离来表示。在国防、交通运输上十分重要,特别是航空中已成为安全飞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影响能见度的因子很多,如:目标物的颜色及其背景条件、大气的光学特性,以及观测人员的视觉状况等等。不仅如此,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如降雪、下雨、扬尘等)周围景物的清晰度就会有很大的变化。云雾对能见度的影响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那么,能见度究竟与云雾本身的微物理特征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7.
对比法测量气象能见度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濮江平 《气象科学》1999,19(3):293-297
本文从能见度定义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能见度测量方法——对比法。对比测量法就是以自然水平天空为背景,人工设定一个亮度可调的目标物,用同一测量系统分别测量目标物亮度与天空背景亮度的差异,当该差值小于某设定阈值时,就认为该目标物的视亮度与天空背景亮度相同,根据目标物的实际亮度值就可以计算出大气透过率,进而计算气象能见度。采用检测目标物亮度与天空背景亮度对比确定气象光学距离方法的优点在于:理论上采用能见度定义,满足目标物刚好“可见”条件,实际使用中只需要人工目标物设计成亮度多级重复循环变化,对于接收端仅需要测量亮度差是否达到预先设定值进行判断。只要人工目标物有足够的亮度重复精度,就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而检测器实质上是一个差分检测放大系统,这种差分电路对于共模信号都有较好的抑制能力,并且不需要测量绝对光强度,可以降低技术工艺方面要求。本文从理论推导人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必要的简化,得出对比法的计算公式,最后根据实际天空背景亮度变化情况给出了人工目标物亮度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8.
1引言能见度是地面气象观测的一个重要要素。能见度目标物分布图是人工观测能见度必不可少的参照图。利用计算机在一定时间内生成新的参考目标物,对观测能见度,有良好的参考价值。随着城市建设等环境因素的变化,目标物也在发生变化。2004年1月1日执行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当雾、霾、浮尘等现象出现能见度<1.0km时,都应观测和记录最小能见度。应用VB软件绘制目标物分布图,解决以上问题,阐述如下。2目标物情况登记管理功能模块目标物情况的描述数据采用数据库进行保存、管理。数据内容、格式参照规范要求,并添加了一些绘图所需的项…  相似文献   

9.
测报上的能见度通常是指有效水平能见度,即四周视野中二分之一以上的范围都能看到的最大水平距离。影响能见度的因子有三:<1>大气透明度;<2>目标物和背景的亮度比;<3>观测员的视觉感应能力。第一个因子是影响能见度的直接因子,也就是能见度变化的实质。它是随着天气现象变化的。因此,能见度与天气现象关系十分密切,在“规范”规定观测的三十四种天气现象中,与能见度有关的就有十一种,其中九种是直接以能见度为标准划分的,有些现象(沙尘暴、吹雪、毛毛雨、雪、阵雪)的强度是由能见度来决定的。能见度观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这些天气现象电码的选择。象毛毛雨,当能见度1.O千米以上算轻毛毛雨,报电  相似文献   

10.
气象能见度定义为: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出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水平距离;夜间则能看到和确定出一定强度灯光的最大水平距离。目前,气象台站对能见度的测定均采取目测估计,与上述定义标准存在很大差距,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片面性与主观性。  相似文献   

11.
黄向荣  吴春燕  范裕祥  左敦苗 《气象》2012,38(3):377-380
针对目前国家气象观测站能见度目标物图是手工绘制的现状,开发了能见度目标物图自动化制作系统,实现了任意距离的能见度目标物图的自动化制作。具有观测站信息管理、目标物管理、绘图面板管理和图片输出等功能,图片大小、圆圈系数及生成半径可自行设置,还可以在一张图片上将1000和50000 m目标物图合成,满足现行最小能见度观测业务需要。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结果,分析观测场四周障碍物分布变动情况,对于选取能见度目标物有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运用Google earth、GPS、数码照相、visio2003软件等技术手段配合制作出新的能见度目标物分布图,有助于提高台站能见度观测业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诚意  文昌 《气象科技》1992,(2):88-94
1.前言迄今为止,业务用能见度遥感仪器的测定距离低于5公里,标准仪器为使用白炽灯光的透射表,其基线距离为250米或更小。在这种情况下,影响能见度自动测定的主要天气是雾和雪,其次是雨。在这三种天气下观测能见度时,光线波长对能见度测定的影  相似文献   

14.
现行《地面气象规范》使用的灯光能见度距离换算图与1964年出版的“规范”不同,更改的说明是:“采用空军观测的图,作了部份补充,查用比较方便”。由于“机场常用跑道视程(Run Way Visal Ranye)来定义能见距离,即从飞行员眼睛的平均高度上(规定为五米)视察起飞和着陆方向时,能看清跑道或表示跑道的专用灯光或其它标志的最大距离”。这显然与地面气象观测的定义不同、精度要求不同、所用参数不  相似文献   

15.
由于当前能见度观测项目中普遍存在着客观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能见度观测方面的建议与措施,可以通过合理选择目标物、目标灯,提高观测人员自身素质,配置先进仪器等方法来提高能见度资料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能见度和云、天气现象一样,目前台站还没有测定它的仪器,只能靠目力判定。云和天气现象有外形轮廓、结构、颜色等,比较容易观测,而能见度不具备这些特点,因此观测比较困难。一、目标物与能见度为帮助判定能见度,各级气象台站都测  相似文献   

17.
能见度目标物是台站地面观测工作不可缺少的能见度观测参照物。能见度目标物分布图的准确程度 ,直接关系到能见度这一目测项目的精确度。但我省大多数台站现用的目标物图 ,均系多年前按当时地貌物貌实测绘制的 ,一直沿用至今 ,很少做过补充订正或变更修改 ,已远不能保证现时测报业务质量。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楼台亭阁鳞次栉比 ,庞大厂房管网纵横交错 ,使当初的地形物貌面目全非。由于城市统一规划和房屋拆迁 ,使原有能见度目标物遭到破坏 ,数目逐渐减少 ;因高低错落的建筑群体相互遮掩 ,使观…  相似文献   

18.
对数字摄像能见度观测系统采用双亮度差方法测量白天气象能见度时非标准观测条件引起的误差进行理论分析, 并给出了相应的误差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对于正南、正北方地平线附近天空亮度的分布, 除了天空布满均匀云层和晴天的中午较为均匀以外, 其他时刻垂直相对梯度都较大, 通常在4%/°~10%/°范围内, 而水平相对梯度大多较小, 低于2%/°;不同组的目标-背景视线方向不一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误差源, 为了限制和最大程度地减小其不利影响, 最好选择具有相同视线仰角的目标物和天空背景, 且视线方位角的差异越小越好;可对目标物两侧的天空背景的亮度进行测量, 内插获得与目标物视线方向一致的天空背景的亮度;视线方向上气柱照明不均匀会导致测量误差且人工无法调控, 应尽量选择下垫面特性较为均匀的观测场地, 通过多次采样平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小其影响, 也可实时监测视野范围内场地和天空的亮度分布, 识别较差的照明状况以免获得误差较大的观测记录;利用树木、草丛、山体、墙壁和窗户等暗目标物难以满足双亮度差方法对观测条件的要求, 最好采用反射率足够低的人工实用黑体目标物。  相似文献   

19.
王岱臣  孙学法  王金铭 《气象》1987,13(1):47-48
一、概述 当前,军队和地方基层气象台站夜间能见度的测定,通常是选择一定距离上的白炽灯,通过观察其能见与否及清晰程度,然后凭经验来确定能见度数值。由于灯光的光照度和分布很难掌握,加上被测灯(含专设灯)在当时天气条件下,并不一定符合“能见”,即刚好能清楚看见目标灯的发光点的标准,所以估计的能见度有主观随意性,对使用单位产生许多不容忽视的后果。为了解决基层气象台站夜间能见度的观测精度问题,我们将传统的目光灯观测方法和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使一个专设灯在一个点上顺  相似文献   

20.
利用饶平站2011年1-12月定时人工观测能见度资料,对比Belfort M6000能见度仪测得的能见度数据,分析表明:M6000能见度仪器测值与人工观测值在0~20 km两者相关性高,随着能见度的增大两者差距也越大;能见度仪器测量相比人工观测具有高精度、数据客观、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等特点;人工观测能见度观测范围广,观测所得为周围大气平均状况,在大气不均匀下误差较小;出现视程障碍天气现象时M6000能见度仪测量值在空气中含有高水汽、液态水的情况下比人工观测能见度值明显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