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强  伍琼  陈曦  岳伟 《气象科技》2023,51(2):295-301
基于大别山区35个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DEM数据,采用气候统计分析、逐步订正法和趋势面插值等方法,对茶叶光合生产潜力(YQ)、光温生产潜力(YT)和气候生产潜力(YW)时空变化特征、气候资源贡献率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别山区茶叶YQ和YW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0.58和0.05 t〖DK〗·hm-2〖DK〗·(10a)-1,YT呈增加趋势,增幅为0.36 t〖DK〗·hm-2〖DK〗·(10a)-1;空间分布上,YQ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YT随纬度和海拔的增加而减少,YW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太阳辐射、温度和降水对YW的贡献率分别为26%、48%、26%,温度的促进作用与太阳辐射和降水的抑制作用相互抵消,致使YW总体呈动态平衡趋势;气候变化背景下,大别山区北部地区较南部地区YQ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南部地区较北部地区YT增加趋势更加明显,YW在低海拔地区呈增加趋势而在高海拔地区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大别山区茶叶产业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高效趋利避害、合理优化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开路式甲烷气体分析仪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淮河流域稻麦轮作农田不同生育期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淮河流域甲烷通量一年中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夏季。甲烷通量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午后,白天高于夜间。水稻生育期甲烷通量明显高于小麦生育期;小麦出苗期甲烷通量最小,成熟期最大,达到0.14 μg〖DK〗·m-2 〖DK〗·s-1;水稻拔节期甲烷通量最大,达到3.02 μg〖DK〗·m-2 〖DK〗·s-1,成熟期最小,为0.12 μg〖DK〗·m-2 〖DK〗·s-1。作物生物量对甲烷通量影响明显,水稻和小麦收割前后24 h甲烷通量降幅达到50%和30%。甲烷通量与降水、相对湿度、水汽压、土壤温度、气温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降水量越大,湿度越大,温度越高,甲烷通量就越大。  相似文献   

3.
山东夏季两次切变线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30日和2013年7月9日山东出现的两次区域性暴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850 hPa切变线造成的暴雨,线状MCS(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组织化程度高,地面辐合线触发了暴雨的发生。不同的是:①“7〖DK〗·30”暴雨500 hPa影响系统为阶梯槽,副高位于朝鲜半岛以东;“7〖DK〗·9”暴雨为典型的东高西低形势,副高控制华东沿海;②“7〖DK〗·30”暴雨受一股较强的东南气流作用,将东海及西太平洋水汽输送到暴雨区,925 hPa水汽通量散度和最强上升速度较“7〖DK〗·9”暴雨分别大-10 g〖DK〗·hPa-1〖DK〗·cm-2〖DK〗·s-1和-0.2 Pa〖DK〗·s-1,“7〖DK〗·9”暴雨由低空西南急流将南海的水汽输送到暴雨区,925 hPa水汽通量和比湿较“7〖DK〗·30”暴雨分别大2~4 g〖DK〗·cm-1〖DK〗·hPa-1〖DK〗·s-1和2 g〖DK〗·kg-1;③两次暴雨过程MCS发生发展过程、形成方式和成熟期组织结构存在显著差异,“7〖DK〗·30”暴雨是对流单体独立发展逐渐合并成β中尺度,最终形成α中尺度对流系统,“7〖DK〗·9”暴雨为多个对流单体合并为β中尺度系统。通过分析得出,切变线暴雨触发机制应着眼于地面辐合线的形成和加强以及冷空气侵入引起的锋生。  相似文献   

4.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VWP资料,结合探空资料和降水实况,对4次大暴雨降水过程雷达径向速度和超低空西南急流特征进行了分析。4次强降水过程有3次属于低槽冷锋类,1次属于切变线类,K值较大,850 hPa与500 hPa温差较小,较弱的垂直风切变,中低层具有充沛水汽。低层具有相似的流场结构,径向速度上零速度线表现为“S”型,即暖平流结构。上游超低空风速≥10 m〖DK〗·s-1,上下游雷达之间出现≥5 m〖DK〗·s-1的风速差之后,两部雷达之间出现小时雨量30 mm以上的强降水;上游超低空急流达到12 m〖DK〗·s-1以上,并且上下游超低空风速差超过15 m〖DK〗·s-1,降水强度进一步加强并维持。超低空急流的建立与维持,同时上下游雷达之间的超低空强辐合,为降水风暴的发展与维持提供了能量、水汽与动力条件,对强降水的形成与持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璐  李红梅  温婷婷 《气象科技》2023,51(4):489-498
选取1961—2020年青海高原5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月气温(平均、最高、最低)、降水和风速资料,利用气候变化趋势转折判别模型(Piecewise Linear Fitting Model,PLFIM)、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青海高原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和年代际趋势转折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JP2〗①近60年来青海高原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尤为明显,为0.62 ℃〖DK〗·(10a)-1;年降水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后呈显著增加趋势,速率为39.9 mm〖DK〗·(10a)-1;年平均风速整体呈减小趋势,其中以茫崖站最为明显,风速减小速率为-0.56 m〖DK〗·s-1〖DK〗·(10a)-1。〖JP〗②年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在1972年和1983年发生了年代际趋势转折,平均最高气温第3次转折发生在2009年,平均最低气温没有发生明显的年代际趋势转折。年降水在1972年、1983年和2000年发生年代际趋势转折;年平均风速发生在1998年和2009年。③与旧气候态(1961—1990年)相比,新气候态下(1991—2020年)青海高原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均值分别上升了1.16 ℃、1.22 ℃和1.81 ℃,向高温方向漂移,且概率密度分布形状更加偏平,气候趋于不稳定;④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海高原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的增温速率远超中国、同纬度地区及全球平均水平;降水量年际波动较大,但整体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利用风廓线雷达、地基GPS水汽、微波辐射计、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云图、闪电定位仪、地面加密自动站等多源观测资料,对“16〖DK〗·7”石家庄特大暴雨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GPS水汽总量和微波辐射计水汽总量的高值阶段对应强降水阶段,水汽总量与降水强度成正相关。降水开始前水汽总量明显上升,突升到高值时间比降水开始时间提前5 h,水汽总量突增对降水开始时间有提示作用。②低层偏东风的厚度和强度与强降水呈正相关,低层风向转西北风预示强降水结束。低空急流出现时间比降水开始时间提前5 h,低空急流消散时间比降水结束时间偏早3 h,超过20 m〖DK〗·s-1的东风急流对强降水有一定指示作用。强降雨对应低空急流最低高度的下降和低层最大风速的增加,也就是对应低空急流指数和0~3 km垂直风切变的峰值区。③此过程以稳定性降水为主,仅在19日伴有弱闪电和雷暴出现。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表现为大范围层状云和积状云混合降水回波,回波质心低,列车效应明显,属于热带降水类型。〖JP2〗云顶亮温最低值-55 ℃,雷达反射率因子、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和回波顶高最大值分别为55 dBz、15 kg〖DK〗·m-2和11 km,与降水量有明显相关;低层径向速度场对应明显的速度大值区或速度模糊。〖JP〗  相似文献   

7.
朱丽  张庆池  王琴  刘俊 《气象科技》2022,50(2):243-253
2020年1月12—15日江苏泰州发生了一次较强的雾〖CD*2〗霾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1°×1°)及空气质量资料等,对此次过程的演变特征、成因、气团后向轨迹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具有日变化特征,霾期间对应的PM2.5和PM10浓度、空气质量指数相较于雾略高,这与大雾造成的湿沉降有关。此次东路冷空气对泰州影响较弱,前期易造成污染物在本地聚集。夜间至清晨相对湿度90%以上,风小,弱的垂直交换为雾的形成提供了较好的热、动力条件。白天相对湿度减小至80%,风速增至2 m〖DK〗·s-1,此时大气污染物浓度较高,雾转换为霾。13日900 hPa以上暖平流增强,边界层内逆温和90%以上相对湿度的存在,使得雾和霾均加强至最强。此外,分析气团的后向轨迹特征发现,霾天气期间500 m以下气团稳定少动。14日500 m以上清洁气团向低空补充,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霾减轻。15日傍晚,风力增强并伴有降水出现,雾〖CD*2〗霾过程结束。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逐6 h和逐日再分析资料、FY 2G卫星云图资料,从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及层结特征方面对2020年11月18—19日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罕见的特大暴雪伴冻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大气环流异常是造成此次灾害性天气的主要环流背景,500 hPa西风槽和南支槽、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及切变线、850 hPa以下东北急流、地面气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具有回流暴雪的天气特征;②低空偏南和偏东急流两支水汽输送路径及水汽强烈辐合为极端暴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汽,850 hPa和700 hPa比湿最大分别为5 g〖DK〗·kg-1 和4 g〖DK〗·kg-1;③低空偏南急流代表的暖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剧烈交汇,暖湿空气在低层“冷垫”上爬升,加剧上升运动的发展,导致该区域降雪迅速加强;④非绝热加热项〖WTBX〗F〖WTBZ〗3对锋面生消作用最小,水平运动项〖WTBX〗F〖WTBZ〗1是锋生函数变化的主要贡献项,锋生函数〖WTBX〗F〖WTBZ〗变化与降水强度变化一致,在〖WTBX〗F〖WTBZ〗>10的较强锋生区都出现暴雪,因此锋面的强迫抬升对暴雪的增幅作用不容忽视;⑤锋区的维持使得低层维持低温天气,锋上逆温,暖湿空气沿锋面抬升,900 hPa 以下“冷垫”与之上的“暖盖”长时间存在,导致暴雪发生并持续;⑥锋上逆温且逆温区存在融化层,这种垂直结构变化有利于降水相态转化,高层和低层为低于0 ℃的冷层,中间形成温度高于0 ℃的暖层,符合融化类冻雨的层结特征。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NL再分析资料、FY 2H静止卫星以及双偏振雷达数据,对发生在2020年5月25—26日、29—30日及6月2—3日浙江省的3次暴雨过程(简称“5〖DK〗·25”、“5〖DK〗·29”和“6〖DK〗·2”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比较了3次暴雨的落区、强度、成因及云团等差异。结果表明:①3次暴雨均发生在高空槽前的低空切变线上,高空槽深浅、中尺度切变线位置、南部急流脉动强弱等因素是造成3次暴雨落区和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②暴雨落区位于湿辐合带西侧,700 hPa湿〖WTHX〗Q〖WTBZ〗矢量散度场负值区对暴雨落区有较好的示踪作用。③3次暴雨过程均存在锋生作用和冷暖中心对,“5〖DK〗·25”过程中层锋生先于低层,有弱温度平流,为短历时强降雨,其降水效率低,“5〖DK〗·29”和“6〖DK〗·2”过程则有强冷暖平流,为长历时强降雨,降水效率高。④“5〖DK〗·25”过程暴雨云团尺度相对较小且生命史较短,降水稳定;“5〖DK〗·29”过程云体密实、云顶亮温低、回波质心高度高且偏向于混合性降水;“6〖DK〗·2”过程主要为α中尺度对流云团,冷云盖尺度大、存在柱状对流回波、回波质心高度高且偏向于对流性降水。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利用2005—2010年贵阳酸雨观测资料并结合探空及大气成分资料,分析了近年来贵阳地区的酸雨变化特征,研究了气象条件及大气污染物与酸雨的关系。结果表明:2005—2010年降水平均pH值均小于5.6,且近5 a来,降水pH值呈两端高中间低的分布型。贵阳地区夏、秋两季降水平均pH值及K值较春、冬季节高;pH值及K值随降水量的增大呈下降趋势,而强酸雨频率则随降水量的增大呈上升趋势,酸雨污染严重;当连续发生逆温状况时,酸雨出现频率增大;大气污染物SO2、NO2、PM2.5的浓度与降水pH值呈负相关关系,说明近地层污染物浓度对降水酸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太湖流域单季稻的甲烷排放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4~1996年太湖流域单季稻的CH4排放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稻田CH4排放的日变化的一些统计特征,对排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相关因子对排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地区单季稻的CH4排放的特征值为0.07~0.11 g/(m2·d),而且存在巨大的年际变化,其中1995年的排放是1994年和1996年的5~7倍。与NH4HCO3相比,施用尿素使甲烷的排放增加10%~70%。晒田使CH4的排放减少,土壤的扰动则使CH4的排放增加。文中对CH4的排放与水稻的生长的关系及温度的变化对排放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近40年气温变化地域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2  
张明庆  刘桂莲 《气象》1999,25(4):10-14
依据1951-1990年全国70多个站点40年的气温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线性模拟的方法,从区域气候特征和气温变化趋势一致的角度,首先划分出气温变化的10个地区再根据气温变化率进行分型,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归并成3个气温变化区域,以进一步揭示我国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3.
西藏羊八井辐射观测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藏羊八井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的辐射观测数据,统计了总辐射、紫外辐射、长波辐射、净辐射的日变化、月变化和季节变化,并分析了地表辐射超过太阳常数的发生频率及原因。结果表明,羊八井地区总辐射、紫外辐射、长波辐射、净辐射均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月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总辐射与地表短波反射辐射、总辐射与紫外辐射均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大气逆辐射和地表长波辐射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副热带高空急流各中心强度时间变化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谭杰丽  江静  袁俊鹏 《气象科学》2009,29(4):482-489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中纬度地区的副热带高空急流各中心200 hPa上的强度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的变化.结果表明,高空急流各中心位置的季节变化形态不一致,表征强度的各特征参数的季节特征虽都呈现冬强夏弱的主要特征,各中心的变化特点在于:东亚中心的急流面积和风速都有较大的变化;非洲中心面积变化小,但风速变化较大;而北美中心急流面积变化较大,风速变化较小.也有各自不同的变化形态和季节转换特征,四季的各急流中心的变化均不一致.急流各不同中心的各季节的强度特征参数发生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时期虽不尽相同,但大致都存在6~8 a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15.
李天宇  朱伟军  马阳  王森  李欣 《大气科学》2017,41(5):1059-1075
基于1960~2014年NCEP/NCAR(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逐日再分析资料以及NCPC(美国气候预报中心)的海温资料和大气环流及海洋指数,通过风暴轴指数、经验证交分解(EOF)等方法,研究了冬季北半球北太平洋风暴轴(PST)和北大西洋风暴轴(AST)之间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协同变化特征,并利用回归和相关分析对风暴轴的年际和年代际协同变化特征与同期海气系统的空间耦合关系进行了探讨。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从所定义的冬季北半球两大洋风暴轴的纬度、经度和强度指数来看:三个指数均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其中年际分量的方差贡献远大于年代际分量;对于单个风暴轴来讲,无论是滤波方差场原始序列还是其年际分量和年代际分量序列,每个风暴轴各自的纬度指数和经度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每个风暴轴各自的南北位移和东西位移具有很好的协同性;虽然从原始序列来看,两个风暴轴之间各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均并不显著,但是对于年际分量序列和年代际分量序列,两个风暴轴之间均具有显著的协同性变化,其中,在年际尺度上,两者仅强度变化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在年代际尺度上,AST的经度(纬度)变化与PST的强度(纬度及强度)变化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2)EOF结果表明,两个风暴轴之间协同变化的空间结构在年际尺度上反映的主要是强度的变化,第一模态为两者强度在其气候平均位置附近同时减弱(增强)并伴随AST整体和PST东部均略有北抬(南压),第二模态为两者强度在其气候平均位置附近同时减弱(增强)并仅伴随AST整体略有南压(北抬);而在年代际尺度上,第一模态为AST整体偏北(南)中东部偏强(弱)与PST整体偏南(北)中东部偏弱(强)的反位相协同变化;第二模态为两个风暴轴的强度在其气候平均位置附近同时增强(减弱)的一致性协同变化。(3)进一步分析表明,两个风暴轴之间以不同模态协同变化时,与同期海温、遥相关型及环流异常等海气系统之间均呈现出很好的空间耦合关系,但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100hPa高压环流和东风气流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中低纬地区100hPa高压环流和东风气流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并与南亚高压的相应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00hPa高压环流中心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其中心经度的主频区与100hPa南亚高压中心经度的主频区位置较为一致。南亚高压和东风气流的部分特征参数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南亚高压参数有明显的10年和大于20年的振荡周期。东风气流的面积有2~5年的振荡周期,其强度则有4年和15年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华南春季季风及其与大尺度环流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定义了中国华南春季季风,并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春季风的气候特征以及春季风降水和大尺度环流在年际变化上的关系。结果表明,从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变化来看,华南春季风在气候上发生于4月和5月;与华南春季风相联系的大气环流特征与夏季风和冬季风所对应的大气环流特征完全不同。华南春季风降水的年际变化主要与太平洋北部的异常环流相关联,而这种异常环流又与亚洲北部的西风急流和极地涡旋有联系;华南春季风降水的年际变化还与太平洋的海表温度异常有关;而亚洲热带大气环流的年际变化与华南春季风降水的变化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8.
华北干旱的多时间尺度组合预测模型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华北地区干旱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特性,该文提出了建立多时间尺度预测模型的新构想。利用奇异谱动力学重构的方法将干旱序列的年代际和年际时间尺度变化进行分离,然后分别建立两种时间尺度变化的预测模型,最后将两者进行组合。在建立年际变化预测模型时,使用信噪比的方法将前期大气和海温出现显著异常变化区域的强信号引进到预测模型中。1996~2002年跨季度的预测试验表明,这一建模方案可以较好地反映华北干旱的变化趋势,并具有一定的预测技巧。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58~1995年海拉尔、沈阳、南京三地区地面至30 hPa标准层月平均气温资料,研究了近40年沿120°E、30°~50°N区域气候变率随高度、纬度和季节的分布特征,前、后两个20年气候变率的变动及其与亚欧不同地区臭氧变化的联系。结果指出:近20年来,该区域对流层中下部变暖速率随纬度显著增大,尤其在冬季;200 hPa以上变冷速率亦随高度及纬度显著增大,尤其在冬、春季。而前、后两个20年,高、低层气候变化趋势截然相反,这是一种年代际尺度气候变化。三地区各季节平流层下部变冷率(对流层中下部变暖率)随纬度增高而加大与邻近同纬带地区臭氧减少率随纬度增高而加大的现象基本对应,表明平流层下部因臭氧减少引起的辐射加热减少,可能是支配我国东部平流层下部变冷率(对流层中下部变暖率)随纬度增高而显著加大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纳木错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依据中国科学院纳木错综合观测研究站设立的自动气象站和气象塔观测(30°46.44′N,90°59.31′E,4730ma.s.l.)资料,初步分析了2005年7月14日至2006年7月13日一年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水和风等气象要素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纳木错站年平均气温为0℃,最冷月为12月,最热月为7月;全年降水量为281.8mm,多集中在5—10月;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2.6%,雨季和干季分明,全年夜雨率为78.6%;年平均气压值为571、2hPa,9月最大,1月最小;年平均风速为4m·S^-1,1月风速最大为6.1m·S^-1,上午风弱、午后风强;全年大风日数为53天,1月大风日数占全年的36%;全年盛行风处在东南至西风(135°--270°)之间,夏季有明显的湖陆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