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2010—2017年新兴天堂紫稻病虫害发生情况记录、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利用江西省稻瘟病促病指数模型计算新兴紫稻促病气象指数Z,并将Z值大小参照新兴紫稻病虫害发生等级划分新兴紫稻穗颈瘟为5个气象等级。经过历史资料检验,Z指数能较好地反映气象条件对病害发生的适宜程度,Z值大说明穗颈瘟发生程度重,反之则程度轻;建立新兴紫稻病虫害发生等级预测模型,经过实例检验准确率为66%,预测效果较好,可用于紫稻穗颈瘟发生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9-2018年广东省代表站稻瘟病和气象要素观测资料,以及稻瘟病发病的生态条件,确定出稻瘟病适宜致病日的气象条件(日平均气温20~30℃、日平均相对湿度≥90%、日照时数≤2 h、日降水量≥1 mm),考虑连续多个适宜致病日对稻瘟病发生的贡献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构建了稻瘟病促病气象指数Z。利用回归分析建立了基于促病气象指数Z的穗颈瘟发生面积比率预测模型。模型历史回代检验表明,穗颈瘟发生面积比率预测值与实际值误差绝对值之比≤2%的准确率为86%。2019年实际业务试报的误差为0.1%~1.1%,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水稻穗颈瘟流行的气象因素与中短期预报金乐松(延边农业气象试验站)在延达地区水稻生产中,稻瘟病是主要病害之一,不仅发病频率高,而且危害范围广,其中穗颈瘟危害最严重,发病面积一般年份为几万亩,重发年份为30多万亩.粮食减产幅度5—30%。因此准确及时的作...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是四川省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流行性、灾害性病害,稻瘟病的爆发流行严重威胁着水稻产量的提高.本文针对导致2005年四川省稻瘟病的发生流行的菌源、品种抗性、气象条件进行分析,为农业气象服务对稻瘟病发生条件分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 1999年安顺地区水稻稻瘟病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 ,得知春季低温、干旱是造成水稻苗瘟和叶瘟的主要气象条件 ;夏季低温阴雨的气温变幅大 ,诱发了水稻节瘟、穗颈瘟、谷粒瘟。提出了稻瘟病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6.
游超 《四川气象》2005,25(4):23-24
稻瘟病是四川省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流行性、灾害性病害,稻瘟病的爆发流行严重威胁着水稻产量的提高。本文针对导致2005年四川省稻瘟病的发生流行的菌源、品种抗性、气象条件进行分析,为农业气象服务对稻瘟病发生条件分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詹沛刚 《贵州气象》2000,24(3):37-38
分析了1999年安顺地区水稻稻瘟病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得知春季低温、干旱是造成水稻苗瘟和叶瘟的主要气象条件;夏季低温阴雨的气温变幅大,诱发了水稻节瘟、穗颈瘟、谷粒瘟。提出了稻瘟病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浦北县1970~1989年早稻穗颈稻瘟病资料,结合该县气象资料,采用加权列联表分析法,对此病发生程度进行预测。结果对1970~1984年回报历史拟合率达93.3%;对1985~1987年和1989年试报准确。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草原蝗虫发生发展气象适宜度指数构建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内蒙古草原蝗虫发生发展关键气象条件进行分析,选取蝗虫生长发育期关键生理气象影响因子,建立草原蝗虫发生发展气象适宜度指数,对内蒙古草原蝗虫发生发展气象等级进行预报,平均预报准确率达到68%以上。用草原蝗虫发生发展气象适宜度指数根据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可对站点区域蝗虫发生发展气象等级进行预报,从而根据站点空间分布和区域气象条件对草原蝗虫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的满足程度进行空间分析,具有直观、便捷、分析能力强等业务化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0.
黔东南州90年代稻瘟病发生的气候因子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气候特点是暖冬凉夏,加上本州地形复杂,区域性小气候较为显著,稻瘟病发生面积大、程度重。品种抗性丧失,是稻瘟病发生的主导因子,适宜的气候条件是猪瘟病流行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了适宜稻瘟病发生的气候指标;对镇远县1987~1997年稳猪瘟病发生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穗稻瘟病发生程度预测方程。根据90年代我州猪瘟病发生情况和气候特征,对我州稻作区进行了初步区划。在这一项目的分析研究过程中,采取了“以加强病害测报为先导,选用耐抗品种为中心,实施健身控害栽培为基础,保穗防治为重点”的治理策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气候适宜指数在早稻产量动态预报上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易雪  王建林  宋迎波 《气象》2010,36(6):85-89
结合早稻生理特性和前人研究成果,分别构建了早稻温度、降水及日照适宜度模型,在此基础上,为反映多因子对早稻产量的协同效应,建立了早稻气候适宜度模型。根据不同时段的早稻气候适宜度,利用加权法,构建了早稻气候适宜指数。基于气候适宜指数与早稻产量的关系,建立了早稻气候适宜指标。并利用历年不同时段的气候适宜指数和早稻产量建立了早稻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回代检验和预报检验的丰歉趋势正确率、实际预报准确率均较高,能够满足业务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刘维  宋迎波 《气象科学》2021,41(6):828-834
基于1981-2016年江苏省不同区域一季稻产量序列,计算站点尺度的气温、降水、日照适宜度以及综合气候适宜度,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气候适宜指数的作物产量预报模型,开展不同空间尺度的一季稻产量精细化预报。同时,以各主产地市、县一季稻种植面积百分比为权重,加权集成省级产量,开展基于不同空间尺度一季稻产量序列的大区域尺度产量预测。结果表明:(1)江苏省不同区域一季稻气象产量与不同时段气候适宜指数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基于气候适宜指数的预报方法适用于江苏省不同区域一季稻单产预报。(2)2012-2016年省级尺度模型预报平均准确率高于97.5%,主产地市、县模型平均预报准确率低于省级尺度预报模型,主产县预报准确率年际间波动较大,表明预报区域越小,预报的难度提升。(3)基于气候适宜指数模型的江苏省级、主产地市集成,主产县集成模型预报准确率大部在95%以上,整体上看主产县集成优于主产地市集成,主产地市集成优于省级尺度模型。由此,开展地市级和县级尺度的精细化产量预报可提升省级尺度预报准确率,同时提高县级作物产量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方法在湖南省早稻产量动态预报中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产量趋势预报的准确性和定量预报的准确率,利用1962—2002年气象、早稻产量和田间观测资料,建立基于气候适宜度、关键气象因子、作物生长模型的湖南省早稻产量动态预报方法,进行回代检验;并利用2003—2012年资料进行预报检验。分析表明:3种方法的预报准确率比较接近,平均在93.8%以上;基于气候适宜度预报方法的趋势预报准确性最高,较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预报方法高4%~6%;基于作物生长模型预报方法的误差5%以内样本百分率最高,较基于气候适宜度的预报方法高2%~20%。研究结果为湖南省早稻产量动态预报筛选出了较优的方法,即产量趋势预报选用基于气候适宜度的方法,定量预报选用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方法,同时可供我国其他早稻区的产量动态预报方法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避暑旅游气象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照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以体感温度确定的避暑旅游气象舒适度为正贡献指标,修正完善强降水、高温、大风、雷暴等负贡献的高影响天气指标,综合建立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选取2008—2017年6—8月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利用该避暑气象适宜度模型对贵州省县级以上城市避暑旅游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整体上是非常适宜夏季避暑旅游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夏季不同月份和盛夏关键旬,最佳旅游目的地略有变化。贵州北部、东部和南部的低海拔地区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相对略低,地处武陵山脉和苗岭山脉的都匀、麻江等地适宜开展山岳型避暑旅游。铜仁市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范围在-17~100,是贵州避暑旅游气象条件较逊色的城市。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模型能较客观地反映气象条件对避暑旅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环巢湖自行车公开赛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本研究基于2013-2016年环巢湖自行车赛举办期间收集到的问卷调查资料,总结归纳出自行车骑行比赛的气象适宜性指标,并从强化措施和规避措施两个方面出发,构建基于脆弱性指标体系的环巢湖自行车公开赛风险辨识概念模型,并利用巢湖国家基本气象站1957-2016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对2017年环巢湖自行车赛做个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7年4月23日我市降水适宜性和温度适宜性概率普遍较高,分别为70%和39%,而相对湿度和风速适宜度概率略偏低,因此,相对湿度和湿度是制约运动员发挥的重要因子。(2)各参评因子在4月份均具有明显的震荡特征,降水和相对湿度在四月上旬适宜度较高,而日平均气温和风速呈现明显相反的趋势。(3)降水适宜度综合指数在4月份普遍高于风速、温度、湿度,表明四月份无降水的概率普遍较高;综合适宜度指数四月中下旬优于上旬,表明环巢湖赛事选择下旬举行最佳。(4)分析综合因子重现期发现,四月下旬重现期普遍短于上中旬。本研究结果可为环巢湖自行车公开赛的赛前安排、赛事评估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data including daily sunshine duratio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from 97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Hunan province during the period of 1981—2010,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field experiment in different places at different sowing dates, the precise climatic risk zoning of double cropping super rice cultivation has been studied by using the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 and other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technologies. Three key climatic factors were selected including chilling in May, high temperature heat damage during July to early August and low temperature damage in autumn in this study.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limatic conditions suitable for double cropping super rice cultivation and climatic disasters, 8-22 ℃ a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sunshine duration from late March to October, climatic risk index of the low temperature in autumn, and climatic risk index of chilling in May were selected as key climatic factors to study the precise agro-meteor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of double cropping super rice in Hu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yielding zones of double cropping super rice in Hunan were mainly located in Zhuzhou, Hengyang, Yongzhou and Chenzhou City, the moderate-yielding zones were primarily located in the east and north reaches of Dongting Lake,together with most of Changsha, Zhuzhou and Xiangtan City, and other regions in Hunan were not suitable for double cropping super rice. These findings can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the large-scale cultivation of double cropping super rice in Hunan province.  相似文献   

17.
从气候适应性角度出发,分析羊肚菌种植适宜的生态条件,选择主要气象区划指标因子,对旺苍县羊肚菌种植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提出旺苍县种植羊肚菌的适宜区域,并针对各主要气象致灾因子,提出气象灾害预防处理措施,帮助旺苍县羊肚菌种植户科学安排部署生产作业计划,为贫困村贫困户增收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以东北春大豆为研究对象,分早熟、中熟和晚熟3类熟型构建东北春大豆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基于模糊数学的区划指标隶属度函数和作物反应函数两种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结合精细化插值(Anusplin插值)后的东北地区1990—2019年气象数据,从时间、空间(1 km×1 km农田)和熟型开展东北春大豆精细化气候区划。结果表明:8月平均温度、5—9月累积降水量和7月累积日照时数是影响春大豆相对气象产量的主要气象要素。分熟型的气候区划结果在表达春大豆单产分布和产量稳定性方面优于不分熟型。根据气候适宜度和减产率的定量关系将适宜度评价结果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其中东北地区最适宜春大豆种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的北部和三江平原中南部。随着气候变暖,适宜春大豆种植区域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扩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利用1971—2016年吴江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2004—2016年吴江区自动气象观测数据、2016年吴江区各镇人口和面积数据、2016年ASTER GDEM 高程数据和Landsat 8 OLI_TIRS卫星遥感数据,将湖陆风指数引入人居自然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建立缓冲区后,分别计算气候适宜性指数、地被指数、水文指数、湖陆风指数和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分区分级评价了吴江区人居环境的自然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1)吴江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度从西部往东部逐渐递减。(2)一般适宜区主要位于吴江区的东北部和东南局地,中度适宜区分布在中北部和南部,较高适宜区位于中部以西太湖沿岸,高度适宜区位于紧临太湖的西南地区,极高适宜区位于西南角局部地区。(3)引入湖陆风指数后,评价结果能更好地反映临湖平原的湖陆风环流对局地气候所起的关键作用。(4)建立缓冲区后的水文指数分布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吴江区不同尺度水体分布对人居环境自然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易灵伟  杨爱萍  余焰文  蔡哲 《气象》2016,42(7):885-891
本文利用1981—2014年江西91个气象观测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同期的分县晚稻产量资料,结合江西地区气候特点及晚稻生理特性,构建适用于江西地区晚稻降水、温度、日照及综合适宜度模型,并根据适宜度与产量的相关关系,确定气候适宜指数,建立基于气候适宜指数的江西晚稻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回代检验及预报检验,从而实现对江西地区晚稻气候适宜度诊断及晚稻产量动态预报的目的。结果表明:模型的回代检验、产量丰歉趋势、产量动态预报检验的准确率均较高,能够满足业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