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引言对于线性回归模型,在古典回归分析中,通常用LS(最小二乘)估计β=(X’X)~(-1)X’Y来估计β。然而,人们在实际应用LS估计中所积累的经验表明,由于自变量之间存在的复共线关系(亦称线性关系或相关关系),使得回归系数估计的方差很大,而且很不稳定。为了克服这一缺点,许多统计学者为了改进LS估计,相继提出了一些新的估计方法。岭回归估计是由Hoerl和Kennard于1970年提出的。本文试用岭回归新建立的预报模型,对我省新安江  相似文献   

2.
曹鸿兴 《气象》1981,7(3):16-16
为交流近年来统计气象预报的学术成果,了解国际动态,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于1980年12月25—29日在西安召开了“时间序列与多元统计分析”专题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63人,共收到了85篇材料。会议的材料大体上反映了七十年代后期我国统计气象学的水平。会议报告大致分五个方面,即多元分析新方法,预报应用与效果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分析的应用,统计-动力与天气-统计预报等。 时间序列分析是由分析变量的历史记录,寻找其自身演变规律,从而作出未来的预报的。会议上,着重介绍和讨论了七十年代以来发展的Box-Jenkins方法,如构造自回归(AR)模型、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ARIMA)  相似文献   

3.
Excel中的回归分析在气候统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用Excel进行回归分析的3种方法(散点图、工作表函数和回归分析工具),及其在气候统计中应用的方法和回归分析结果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气象数据回归分析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俞善贤  陈孝源 《气象学报》1988,46(3):327-332
本文对回归分析在气象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有些失误的主要原因。采用诊断方法可以发现这些问题,然后分别采用不同的对策,初步使用这些对策后,实际预报正确性和稳定性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回归分析被广泛地应用于天气预报,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一般回归(一次回归)是在事先将预报因子加以挑选,选取达到一定信度a的预报因子,然后根据最小二乘方原理建立预报对象的回归方程。这些预报因子在回归计算过程中无一例外地全部引进方  相似文献   

6.
俞晓景  董晓敏 《气象》1984,10(12):8-11
一、前言 由于大气运动规律及其所伴随的天气现象,不能完全为统计学所概括,所以,回归分析方法虽然在长、中、短期天气预报中广为应用,但至今还不很完善。 对此,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比如:针对回归方程的可靠性、稳定性问题,有人通过选取因子变量(包括个数)和回归模型来控制;对于回归方程预报误差问题,提出应把预报系统看作是参数时变的动态系统,用“多层递阶方法”来处理。  相似文献   

7.
保定市2009年冬季气温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韩艳  杨龙   《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32(4):20-24
采用保定市1955-2000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线性倾向估计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保定市冬季(12月-次年2月)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并从温室效应和海洋温度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冬季气温异常的原因.分析发现,保定市冬季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周期性和加速上升趋势.最后对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是显著的,可见一元回归模型在气温统计分析预报应用上有相当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气候在以各种不同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变化着。气侯影响尺度亦可按时间分为短期(年内和一年左右)、中期(十年到几十年)和长期(上百年)。在气候影响评价业务中,对短期气候影响评价已做了大量的分析工作,并提出了一些诸如回归分析、模糊聚类分析和  相似文献   

9.
冬季中国近海海表温度的长期升高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62—2011年HadISST海表温度资料和中国160站逐月降水等资料通过回归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近海冬季海表温度(SST)的长期升高及其与中国冬季降水的关系。研究表明,近50年来中国近海冬季海表温度呈现明显的长期升高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近海冬季海表温度的升高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冬季降水的增加存在显著的相关。最后,利用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AM5.1)模拟研究了近海海温长期升高对中国降水的影响,模式模拟结果很好地验证了观测结果,表明中国近海冬季海表温度的长期升高确实对中国冬季降水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长时间序列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济南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利用2010-2016年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再分析和观测数据,分析了济南市PM_(2.5)污染特征、PM_(2.5)浓度与2 m温度(T)、2 m相对湿度(RH)、10 m高度U和V风速(U和V)、10 m风速(WS)、K指数(K)、A指数(A)和边界层高度(BLH)的相关性、天气类型对PM_(2.5)浓度的影响,并基于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构建统计模型,利用解释方差量化气象条件对PM_(2.5)浓度变化的影响。分析发现,济南PM_(2.5)浓度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年均PM_(2.5)浓度呈下降趋势;近地面PM_(2.5)浓度与T、RH、K和A显著正相关,与WS和BLH显著负相关,U和V与PM_(2.5)浓度相关性不显著(p0. 05);不同天气类型对应的PM_(2.5)浓度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气象条件可以解释10%~40%的PM_(2.5)浓度逐日变化,气象条件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资料,通过对有利于人工增雨作业天气型中的两类优势型(T、R型)进行分析发现:在台风型(T)情况下,有利于人工增雨作业的前一天形势是500 hPa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脊线位于30°N以北,西脊点在110°E或以西,中低层在120°E附近存在台风倒槽(或存在低压环流),地面处东南气流中;在弱流场型(R)下,其前一天天气形势是中低层有足够水汽输入条件或存在中尺度低值系统,对应地面存在静止锋或为均压场。以此为依据建立了短期(24 h)预报概模。结果表明:预报概模在实际业务应用中效果尚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富春江浮标站及周边站点的分钟和小时数据资料,对浮标站的风况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周边自动站的对比,找到一些定性和定量的规律。结果表明:1)受江流分布影响,浮标站主导风向主要为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2)浮标站风速的日变化,存在很明显的波动规律,午后到傍晚出现风速大值区,峰值出现在16时左右。3)浮标站风速的月变化,全年共出现两个峰值,一个是冬春转换季节3月份前后,另一个为台汛期。4)从浮标站与周边站点的风速对比分析看,周边站点存在同样的的季节变化,国家站对较大阵风的灵敏度要远高于其它站点,同时也发现浮标站与新沙岛站存在相对较好的一致性。5)从3次大风过程中发现当出现例如台风、寒潮等过程性的大风时,浮标站与新沙岛站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而与国家站在阵风方面基本存在一个风力等级的差距,而当出现类似强对流这种突发性大风过程时,浮标站的风力变化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相似文献   

13.
所谓时间序列分析,主要是指用方差或谐波分析方法找出周期,建立回归预报方法.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历史产量序列的周期波动规律的基础上,外推预测其未来的演变.我们对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广东、山东等省三十多个县市的部分粮食作物的气象产量(其时间趋势产量分别采用一无线性回归、正交多项式回归、直线滑动平均等方法进行处理)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验证性预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草原针茅生长高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鄂尔多斯草原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的大范围对比观测试验,得出针茅的旬生长高度与旬平均气温和旬降水量相关密切。针茅本旬生长高度与上一旬的生长高度相关系数高达0.957,得出针茅的生长符合线性生长规律。因此分析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生长高度预测模型。经拟合检验效果较好,预测模型能在一定精度水平上准确地预测针茅的生长高度。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83—2017年湖北省汛期74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降水数据,按长、短历时强降水事件分类研究强降水频次的时空特征,并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地理加权回归(GWR)方法定量探讨强降水频次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1) 湖北汛期长、短历时强降水年频次周期变化明显,年代际变化(≥10 a)存在1个主振荡模态,年代际以下尺度(<10 a)存在2个主振荡模态。(2) 长历时强降水旬频次在梅雨期达到顶峰,盛夏期减少,而短历时则在梅雨结束后的7月中旬出现跃升;长、短历时强降水频次日变化曲线都为单峰结构。(3) 湖北长、短历时强降水高频次站点多出现在地面存在准常定中尺度辐合线或涡旋的特定地形条件下。(4) 地理加权回归较传统普通最小二乘法显著提高了强降水频次与海拔高度、坡度的拟合效果。结合拟合系数显著性检验分析,地理加权回归不适用于样本偏少、站点稀疏的鄂西山地,更适用于多中小尺度地形的湖北中东部。(5)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中,海拔高度与长历时强降水频次在大别山东麓西侧正相关最大,在大别山西麓南侧负相关最大,坡度则正相反;海拔高度、坡度对短历时强降水频次的最大影响在大别山东麓西侧以及沿长江干流的低洼城市带武汉-黄石地区,武汉站分别为-0.20次/米、6.43次/度,这里地形坡度影响远超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蛟河市近52年的初霜样本进行分析,总结了初霜的气候规律,分析了初霜异常早晚年的北半球500h Pa高度场分布型式,从大气环流角度研究了一些预测着眼点,得出:亚洲区极涡面积小(大),则蛟河市初霜晚(早);欧亚纬向环流指数大(小),则蛟河市初霜晚(早);西伯利亚高压弱(强),则蛟河市初霜晚(早);东亚大槽指数正(负),则蛟河市初霜晚(早)。并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蛟河市初霜的预测模型,在近几年的应用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运用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改进得到的模型PML-V2,结合12个FLUXNET站点及其对应的叶面积指数数据,进行蒸散发分离,进而计算并分析内禀水利用率(intrinsic water use efficiency, iWUE)和冠层水利用率(canopy water use efficiency, tWUE)的趋势差异。结果表明,在站点尺度上,两种植被水利用率的变化均存在不一致性。对于落叶阔叶林(deciduous broadleaf forests, DBF),i WUE的增幅比tWUE的增幅大,而在常绿针叶林(evergreen needleleaf forests, ENF)中则相反。在DBF中,冠层导度和蒸腾作用趋势的差异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两种植被水利用率的趋势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森林(包括DBF和ENF)的气温和大气CO2浓度的趋势对tWUE趋势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植被水利用率及其趋势存在差异。基于iWUE的研究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植被的实际水利用率变化程度,因此也不能全面反映植被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本文在站点尺度明确了全球气候变...  相似文献   

18.
在括苍山地气候资料分析过程中发现,每当强冷空气影响该山区前后,山丘上各高度的升、降温强度上下并非均匀,而存在着一极大值型的分布,与武夷山区有相一致的规律。故在延伸订正气象哨月平均气温中经过试验,提出平均差值比值法。  相似文献   

19.
准40天振荡沿指定路径传播的复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方法分析了准40天振荡沿赤道和某些大圆路径传播的规律.其第一特征向量及其时间系数表明,它们存在明显的时间(季内、季节、年际)和空间差异,揭示了低频振荡传播规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近56a来华东地区降水、气温变化以及ENSO的变化,结果表明,华东地区的降水、温度、海温(ΔSST)以及南方涛动指数(ΔSOI)的月距平序列中都存在多时间层次结构,并且各时间尺度周期分量的强度是不同的。同时又采用交叉小波变换方法,分别分析研究了ΔR、ΔT与ΔSST、ΔSOI相关关系,发现华东地区降水与ENSO在准2~4a周期变化上呈正相关关系,在年代际和8a以上年际间呈正负有规律交替且以正相关为主,而气温与ENSO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