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陕西飞机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玲  郭强  李燕 《气象科学》2010,30(3):378-381
应用针对陕西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特点设计的区域回归统计方案,对2002、2003、2006年春、秋季飞机增雨分别进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春季11架次08?20时平均增雨量1.6 mm,作业后3 h平均增雨量0.3 mm;秋季13架次08?20时平均增雨量3.6 mm,作业后3 h平均增雨量1.3 mm;通过成对试验符号秩和检验,显著性水平均优于5%,表明作业效果显著;分析结果说明了统计方案的可行性。基于该区域回归统计方案开发的飞机增雨效果评估系统,实现对增雨效果的及时、客观、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2.
2002年陕西秋季人工增雨效果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陕西省的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特点,设计出适用于作业后即时分析的区域回归统计方案,对2002年秋季飞机增雨进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6架次08—20时平均增雨量3.4mm,作业后3h平均增雨量1.1mm,通过成对试验符号秩和检验,显著性水平均优于5%,表明作业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估成都市人工增雨作业效果,采用区域历史回归统计方法,对成都地区2011—2019年冬半年人工增雨效果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成都市冬半年平均各月增雨量为0.14~3.53 mm,相对增雨率为2.14%~32.14%,其中2月和11月增雨效果最佳,平均绝对增雨量分别为2.74 mm和3.53 mm,平均相对增雨率分别为32.14%和28.06%,而1月增雨效果最差。近9 a冬半年累计人工增雨量为88.8 mm,多年平均为9.9 mm,相对增雨率为19.06%,增雨效果显著。这对科学开展成都地区飞机增雨作业、提高增雨效率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飞机人工增雨区域控制模拟试验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玉林  曾光平  杨梅 《气象》2000,26(4):37-40
采用非随机化-区域控制模拟试验方案,对江西柘林水库区域(1979~1982)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结果进行重新评价;通过与共它非随机化试验方案比较,区域控制模拟试验方案能够客观定量反映出柘林水库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实际结果,是一咱比较理想的人工增雨效果检验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每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平均增雨量1.37mm/4h,相对增雨率24.92(α〈0.05);经准确度比较,区域控制模拟试验方案产生的假效果  相似文献   

5.
用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分析飞机增雨云层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文 《气象科技》2005,33(1):81-86
综合应用NOAA卫星AVHRR/3和FY-1极轨气象卫星高分辨0.58~0.68μm可见光、1.58~1.64μm近红外和10.3~11.3μm红外多通道资料,充分考虑了云的厚度、云中粒子尺度和云顶亮温的信息,给出了适宜飞机增雨作业云层的卫星遥感判据,建立了云层作业条件分析模型。实际应用表明,卫星遥感分析图可以有效地监测、判识和分析云层的增雨作业条件,应用效果好,可作为飞机增雨航线设计、作业决策的重要依据。通过增雨个例的微波图像特征分析,初步分析了AMSU—B微波图像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新安县人工增雨效益评估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作业云回波面积和强度的变化,可定性判断人工增雨是否有效。对有效增雨,可根据高炮有效控制半径,计算出影响面积;根据作业区样本点作业后比作业前的降水平均增量和对比区样本点作业前后雨量平均变化量,可确定作业区平均增雨量(mm);根据增雨量,可计算出影响区增雨质量,并由此计算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飞机人工增雨效果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7年5月6日河南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雨量分布和雨强变化特征的分析发现,增雨效果最显著时段出现在飞机作业后的1 ̄2h,该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增雨量约为10mm,相对增雨约为25%。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用1992~1996年内蒙古西部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记录及相应的天气气候资料,分别从增雨作业方式和作业效果两方面,对飞机人工增雨进行了较完整的分析和探讨。1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方式1.1安—26飞机增雨作业方式1.1.1直线式飞行作业:飞机在作业区上空...  相似文献   

9.
人工增雨效果的数值统计评估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5~2001年河南省春季降水资料,采用数值预报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飞机人工增雨的效果进行检验。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降水的气候特征设定增雨效果的评估区,在同一评估区内应用数值模式MM5V3对历史降水过程的降水量进行数值预报,从而获得一组预报雨量,对非增雨过程的数值预报雨量与降水实况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预报雨量与实况雨量的数理统计关系。对增雨作业过程的降水同样采用相同的数值模式进行预测,并与增雨后的实况雨量比较,从而得到飞机人工增雨效果。评估结果表明:1995~2001年春季飞机人工增雨效果比较明显,豫北区(Ⅰ区)平均为16.7%,豫东区(Ⅱ区)平均为19.3%。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2005年春季飞机增雨作业技术分析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根据2005年3—4月广东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技术分析,详细介绍了作业区域划分、催化剂的选择及飞行高度与增雨指标,并利用4月13日的一次飞机增雨作业过程,介绍飞机增雨作业所使用的设备及增雨作业的条件,系统地阐述了飞机增雨作业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廖晓娟  韦昭义 《贵州气象》2006,30(Z1):50-51
通过对2003-2004年乡镇雨量点降水资料统计,将设有作业点的乡镇作业后降水量与相邻未设置作业点乡镇同一时段降水量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显著假设检验其增雨效果显著性。结果表明:每次作业平均用弹20发,作业后平均增雨4.1mm,增雨效益比1:7,增雨显著可信度达99%。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空环流形势和地面降水资料,对2002年9月27日秦皇岛市石河水库上游实施的人工增雨作业进行了分析和检验。增雨作业影响区5个雨量点平均雨量108.4 mm,其中最大达160.2 mm(非影响区雨量33 mm)。此次增雨作业使石河水库洪水总量达803×104m3,为水库增加260×104元经济效益。对作业后1 h作业影响区和非影响区雨量进行秩和检验,结果表明作业影响区和非影响降水差异明显,人工增雨效果显著。文中对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方法和时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观测等资料,探讨了2013年内蒙古中部地区飞机增雨过程云水资源特征,并通过对比分析给出了适合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空中水汽和水凝物背景特征。结果表明:(1)夏季,单位面积地区上空整层大气水汽含量在30mm以上、云水含量2.0mm以上、小时凝结量在1.0mm以上时有利于实施增雨作业。有利作业过程水汽通量较大,作业区大部为较明显的水汽辐合,准饱和区水平范围较大,垂直方向准饱和区厚度在3.0km以上,云底高度在1.0km左右。(2)对于一次天气过程,水凝物总量为水汽总量的10%左右,源源不断的水汽输入与凝结是过程中水汽和水凝物的主要来源,有利于作业天气过程的水凝物含量明显偏多。文章的结论对内蒙古中部地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锡林郭勒盟2002年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基本资料,对本年度增雨作业诸要素进行了技术分析,初步给出了当地开展飞机人工增雨工作的基本条件及特殊规律,为今后该地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决策、作业指挥和作业实施提供了最基本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P.V.Hobbs等人的方法计算了影响山东主要降雨天气系统云系的降水效率,它们分布在33.06~65.16%之间。通过分析水汽收支和凝结率的垂直分布,得出在各种天气系统中适合飞机播云的“催化”高度。文中还通过对各类天气系统增雨量的估算,认为黄淮气旋单站增雨量最大,作业机率和可增雨面积也最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福建省周宁水库开展的地面烟炉暖云人工增雨试验资料,结合区域对比试验方法对每次暖云人工增雨作业进行效果评估,探讨暖云人工增雨的作业效果。结果表明:周宁水库开展地面暖云人工增雨作业的平均增雨量为51 mm;在西南暖湿气流影响下的暖云增雨效果最明显;采用多点及多时次暖云人工增雨作业方式,有利于提高人工增雨的作业效果。通过作业效果分析,地面烟炉暖云人工增雨技术适合于南方山区。  相似文献   

17.
根据作业云回波面积和强度的变化,可定性判断人工增雨是否有效。对有效增雨,可根据高炮有效控制半径,计算出影响面积;根据作业区样本点作业后比作业前的降水平均增量和对比区样本点作业前后雨量平均变化量,可确定作业区平均增雨量(mm);根据增雨量,可计算出影响区增雨质量,并由此计算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气象》2022,(1):44-48
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锡林浩特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等分析了2020年6月21—22日锡林郭勒盟一次明显降雨天气过程,以及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结果表明:(1)在天气形势和作业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对系统云系播撒催化剂,促使大量的人工冰核迅速形成冰晶,使云中过冷水转化为降水。(2)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后,作业区及下风方向的降水回波强度稳定或加强,回波面积明显扩大。(3)自动气象站雨量观测资料分析得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使得飞机作业区及下风方向区域的降水范围及降水量均增大,增雨效果能维持3~6 h。(4)在有利的天气背景下,K指数为22~28℃,SI指数为0~2℃,比湿为8~12 k·kg-1,云顶温度在-15~-50℃,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时间段内,云体较厚,含有丰富的过冷水,这种低能量高湿度且有较厚云体,具备了好的增雨潜势,适于开展飞机人工增雨催化作业。  相似文献   

19.
根据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技术分析,介绍了飞机增雨作业所使用的设备及增雨作业的条件、作业区域划分、催化剂的选择及飞行高度与增雨指标,并利用一次飞机增雨作业过程,阐述了飞机增雨作业的主要工作流程和播撒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20.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区域自动站雨量资料以及双偏振雷达基数据,采用区域历史回归方法,对2020年7月4日雷州半岛火箭人工增雨作业进行物理检验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作业后作业区域云系云冰含量大幅增加,强回波区面积增大,回波顶高度升高,平均回波强度显著增加。选取1971—2000年作业影响区和对比区逐年7月的平均日降水量资料作为历史样本建立回归公式,结合作业当天区域自动站的雨量资料,计算得出日降水量和作业后3 h累积降水量的绝对增雨量分别为11.07 mm和2.32 mm,相对增雨率分别为51.08%和38.73%,均通过了置信水平为α=0.05显著性检验。因此,雷州半岛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对缓解气象干旱,满足水库蓄水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