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邯长、京秦高速公路涉县、玉田南北2监测站和所在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南北2站路面温度与气温的日变化特征及路面最高温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逐月路面温度预报方程,并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路面温度的日变化不但与季节、天空状况有关,还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路面最高温度受多种气象因子的影响,与前一日路面最高温度、最高气温、能见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总云量、低云量、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与最高气温的相关性最显著;路面最低温度与最低气温呈显著线性相关。基于路面最高温度预报方程的检验精度,玉田站年平均为77.5%,涉县为79.2%,可为今后路面最高温度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京石高速路面温度特征及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京石高速公路沿线保定、望都和正定3套自动气象站2007年12月至2009年11月的逐分钟路面温度监测资料,分析京石高速路面温度特征。发现路面温度与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很相近,日出后1.5h左右达到最低值,午后达到最高值。路面温度与气温的最低值在出现时间和数值上差异不大,但最高值的出现时间前者比后者早1~2h,并且数值明显比后者高。分析多种气象因子与路面温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气温与路面温度始终呈正相关,并且在各项因子中最显著。而总云量、低云量、露点温度、能见度和相对湿度,它们与路面最高温度和路面最低温度的相关性是相反的,且均是与其中一个相关显著而与另一个不太显著。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冬夏季路面最高温度和路面最低温度的预报模型,各模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模型对夏季40~60℃的路面温度预报较准确;对冬季-5℃以下的路面低温预报虽然略偏高,但是预报误差在2℃以内的占80%。  相似文献   

3.
采用吉林省特种观测资料中的柏油路面温度资料,分析高速路面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分季节、分月份计算气温与高速路面温度的偏差值,并分不同天空状况(晴天、雨天、多云天)进行讨论.分析发现:全省高速路面温度和气温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各季节高速路面温度的日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气温.夏季高速路面温度与气温的偏差值最大,冬季最小.晴天各季节高速路面温度和气温的日变化最明显;多云状况下二者日变化均减弱;雨天气温和高速路面温度均没有明显的日变化.不同地区高速路面温度的日变化存在差异,在实际预报服务中,应进行分区讨论.  相似文献   

4.
使用2011—2014年泰安交通站逐时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地面温度特征。对路面温度、气温、相对湿度、风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建立了路面温度的预报模型,并对预报模型进行了检验,得出预报值和实测值相差在±3℃以内的预报准确率分别为春季62.8%、夏季64.4%、秋季76.7%和冬季78.8%。  相似文献   

5.
利用沪渝高速公路恩施-宜昌路段恩施附近的三岔口大桥(海拔708 m)自动站监测2013年6—8月(夏季)及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冬季)逐日逐时次气象要素资料,统计分析夏季、冬季路面温度与气温的变化特征及路面温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基于逐步引入因子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路面温度统计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报效果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夏季路面最高温度受多种气象要素的影响,与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前一日路面最高温度、前一日路面平均温度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24 h累计降水呈负相关。冬季路面最低温度与最低气温呈显著性相关。通过模型的效果实验,发现夏季路面最高温度用日最高气温、日最小相对湿度及前一天物理量建立的模型预报结果与实况的变化趋势最为接近;冬季路面最低温度用日最低气温、日最小相对湿度、日平均风速及前一天物理量建立的模型预报结果与实况的变化趋势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6.
银川城市道路路面温度变化特征及统计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定点观测路面温度资料,分析了不同天空状况和不同材质道路的路面温度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路面温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晴空或少云时,日出和日落时段路面温度略高于气温,中午前后路面温度变幅最大,且明显高于气温;阴雨天时,路面温度略高于气温,变化相对平缓且与气温保持较好的相关性。由于水泥和沥青不同的物理特征,沥青路面对气温的反应灵敏,水泥路面反应平缓,即水泥路面最高温度多低于沥青路面,最低温度多高于沥青路面。在此基础上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逐时路面温度预报模型和最高道面温度预报模型,并应用模型模拟的结果与实测路面温度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逐时道面温度预报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最高道面温度预报模型误差较大,需要进一步修正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3年8月至2017年12月陕西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站的路面温度、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资料和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云量数据,分析四季不同天空状况下路面温度的分布特征,研究路面温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四季路面温度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雪后,00:00—08:00为路面结冰较易发生时段;气温是影响路面温度变化的最重要因子之一;对比路面温度实测值与预报值,回归模型对冬季路面最低温度的拟合效果较优,相关系数在0.94以上,标准差小于1,误差在±2℃的频率为98%。此外,模型对路面0℃低温预报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8.
沪宁高速公路路面温度变化特征及统计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2006年7月-2007年6月沪宁高速公路沿线梅村和仙人山站附近的逐分钟路面温度、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气象资料, 分析了梅村和仙人山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状况下路面温度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路面温度和气温具有明显的日变化;日出至日落时段,路面温度与气温有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梅村和仙人山最高和最低路面温度统计模型, 得出最低路面温度模型模拟结果与实况的变化趋势接近,误差绝对值不超过2℃, 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而最高路面温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结果偏差较大,实际应用中需进行适当修订。  相似文献   

9.
利用G30连霍高速甘肃段沿线麦积山隧道、乌鞘岭交通气象监测站的路面温度、气温、露点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降水等逐时资料,统计分析了两站不同季节、不同海拔高度下路面温度与气温的差异与联系,讨论了路面温度与其他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基于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建立路面温度统计模型,并对模型预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各个季节,甘肃山区高速公路路面温度和气温都是日出后快速升高,日落后逐渐下降,且路面温度的升、降幅度均快于气温。较低海拔站点的路面温度高于高海拔站点,但最高值出现时间、两站温差有所差异。其中,秋、冬季两站路面温差夜间大于白天,而春、夏季则昼夜相差不大。最低、最高路面温度统计模型的预报结果与实况变化趋势接近,但最高路面温度个别日期预报值与观测值偏差较大,在实际业务中应考虑各种实时气象条件及地形条件,对模型结果进行适当订正。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3年6月—2014年8月沪渝高速湖北段沪蓉西、汉宜、武黄、黄黄四路段自动气象站逐分钟观测的路面温度(以下简称路温)、气温、风速、风向、相对湿度、降水等气象资料,分析了沪渝高速湖北段不同路段在不同季节以及不同天空状况条件下路温的变化特征,同时基于统计分析方法针对各路段分别建立最高和最低路温预报模型,并对预报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沪蓉西、汉宜、武黄、黄黄四路段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天空状况下路温和气温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但路温与气温差值存在较大差异。沪蓉西路温与气温的最大差值较其他三路段冬季偏高而夏季偏低。冬季,晴到多云和阴天在日落后至日出前期间,沪蓉西路温和气温基本一致,而汉宜、武黄、黄黄路温小于气温;雨天四路段的气温均小于路温且沪蓉西最为明显。夏季,在三种天空状况下,四路段的气温均明显小于路温,且在晴到多云和阴天两者午后差值最大。沪蓉西、汉宜、武黄、黄黄四路段1月路温差异最小,而4、7、10月,路温随着四路段海拔高度的降低而升高。沪蓉西和黄黄路段路温模型预报结果与实况的变化趋势较为接近,该模型可以作为预报参考;汉宜和武黄路段个别时间点路温模型预报结果与实况存在较大误差,实际业务工作中需进行适当订正。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在云南省西部保山地区开展的入户问卷调查和关键信息人访谈,探讨在发生旱灾,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以弥补旱灾给家庭和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这一特定背景下,对比外出务工农户和非外出务工农户在收入来源、应对旱灾措施和家庭收入分配上的差异,分析外出务工对农民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出务工收入给留守家庭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另外一方面,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让经济结构仍然以农业为主的村庄出现劳动力缺乏、农业发展后续动力不足等潜在问题。建议在未来针对外出务工人口开展的职业培训中增加诸如家庭财务管理、气候变化等相关内容来加强农村地区和农民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议政府推广气候智能农业,采取本地化/本土化的适应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天气雷达回波强度的强弱直接影响预报员对降水强度的判断,在重大气象灾害天气过程中,回波强度偏差有可能导致漏报而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失,中国气象局提出“到2022年底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标准偏差平均值从4.5dB降低到3.5dB”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雷达监测均一性,降低客观因子对预报质量的影响。本文对岳阳、长沙、湘潭、益阳雷达产品对比分析,利用数据平均偏差方法计算雷达回波强度的扩散特征,得出岳阳雷达回波强度较其他三部雷达均偏弱约4dB以上的结论,并采用“对点测量”方法对岳阳雷达进行重新标定,将平均偏差降低至2.5dB以内,降低了中尺度区域内不同雷达之间的平均偏差,有效增强了回波强度一致性,对提高雷达业务可用性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乌鲁木齐市气象站195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逐日气温资料,以日最高气温及其升温幅度为指标,整理出乌鲁木齐市近65年升温过程数据库,将升温过程分为Ⅰ级(弱)、Ⅱ级(中等强度)、Ⅲ级(较强)、Ⅳ级(强)以及Ⅴ级(极强)5个等级,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各级升温过程发生频数、持续日数、过程不同时段升温幅度、过程最高气温、过程最高气温距平偏高幅度等要素气候特征。结果如下:(1)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出现升温过程5677次,平均每年87.3次,其中Ⅰ级(弱)升温过程占67.8 %。升温过程发生频数的季节分布较均匀,但在春季相对较多。近65年来,年平均升温过程发生频数在7个年代际中差异不大,没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2)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5677次升温过程的平均持续日数为2.14?d,其中持续1 d的过程占43.0 %。随升温过程等级由Ⅰ级到Ⅴ级提高,过程持续日数最高出现频率也从1?d过渡到3?d。升温过程持续日数在春季4、5月份最长。(3)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过程升温幅度平均为5.76℃,在春季最大、秋季最小。Ⅳ级(强)以及Ⅴ级(极强)的过程升温幅度最大的月份分别是5月和3月。65年来,乌鲁木齐市升温过程的最大24h、48h和72h升温幅度平均值分别为3.72℃、6.12℃和8.23℃,最大24 h升温幅度在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最大48 h和72 h升温幅度都是在春季最大、秋季最小。(4)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升温过程的最高气温平均值为14.52℃,在夏季7、8月最高,在冬季各月最低,带有显著的季节背景特征。过程最大日气温距平的平均值为2.93℃。Ⅳ级(强)和Ⅴ级(极强)升温过程的日气温距平偏高幅度最大月份分别出现在1月(11.73℃)和12月(19.10℃)。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分析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存的问题及对策,为基层气象行政执法人员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高、低压侧避雷器接地、变压器中性点及外壳接地的形式和作用等方面展开分析了"三点一地"配电变压器雷电防护方式的原理,并指出安装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传统柯本气候分类法,对1966—2016年的22个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年中国气候进行合成分析,并与50年平均的气候分类结果对比。结果表明:ENSO年从整体上对气候带分布的影响不大,我国仍主要由4个气候分区主导;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发生年和次年对气候型和气候副型的影响都较为显著,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西北干旱区及东北地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发生年我国存在5个厄尔尼诺/拉尼娜敏感区,即藏南地区、陕西中部、四川中部、辽东半岛和内蒙古东部,这些敏感区的冬季出现明显偏干化趋势;拉尼娜发生年,我国还存在两个拉尼娜敏感区,即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这些地区冬季出现明显偏干化趋势;除此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发生次年,我国存在4个厄尔尼诺/拉尼娜敏感区,即四川中部、陕西中部、辽东半岛、内蒙古东部;厄尔尼诺发生次年,我国还存在4个厄尔尼诺敏感区,即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云南东部及两广丘陵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7.
河北北部两次强降雪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河北北部承德市2010年1月3—4日和2015年2月20—21日两次强降雪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ECP(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影响系统虽有不同,但500 hPa贝加尔湖附近有冷涡、低层有切变线缓慢东移、地面上贝加尔湖以西存在冷高压,海平面气压场呈"西北高东南低"是其共同特征,也是承德出现强降雪的有利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在强降雪期间有以下共同特征:低层水汽通量呈辐合,辐合中心与强降雪有很好对应关系;700 hPa以下为强上升运动,且850 hPa附近有上升中心;850 hPa以上涡度为正值;垂直螺旋度整层为正值或呈"上负下正"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高寒山区—黑河流域上游为研究区,确定区域气候模式RegCM3的模拟方案,率定分布式水文模型(DLBRM),并开发了RegCM3和DLBRM模型接口,从而构建了区域气候水文耦合模拟系统CRCHMS。结果表明,以RegCM3作为气象驱动数据的CRCHMS系统模拟性能优于以观测站点作为气象驱动数据的DLBRM模型,对莺落峡径流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在校准期和验证期分别为0.47和0.62,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45和0.044 cm/d,相对误差分别为-0.4%和6%,纳什系数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分别为0.22和0.36。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观测、地面加密自动站降水、雷达观测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等对2016年4月2日和15日发生在贵州省铜仁市的两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降雹由地面发展雷暴和高架雷暴产生,前者在暖区产生,后者在锋后冷垫上形成;(2)前者由地面辐合线锋生激发对流,后者由逆温层顶850 hPa切变线触发,两者的强上升运动区域明显不同;(3)雷达回波形态上前者为弓形回波,强对流回波从近地面发展至10 km左右高度,"三体散射长钉"和有界弱回波区等现象明显;而后者为多单体风暴,有界弱回波区特征明显,强对流回波柱密实而深厚,回波质心较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16年6月21日~7月31日温江站边界层塔和加密探空观测获取的资料,对比分析了该站有雨日和无雨日的边界层大气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温江站7月的降水量较多,降水时段以凌晨2:00~6:00居多,呈现典型的“夜雨”特征。2、边界层内大气各个气象要素场在有无降水日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探空观测的低层大气表现为:无雨日白天边界层呈现典型的混合边界层特征。有雨日边界层大气温度总是小于无雨日,在极大值出现的午后时段二者的差值最大。有雨日近地层大气比湿在8:00、14:00和20:00三个时次都明显高于无有雨日,比湿日变化幅度低于无雨日。温江站边界层低层大气的风速总体较小,有雨日的风速明显大于无雨日。3、边界层塔观测显示:有雨日太阳短波辐射以及各个地表通量的极大值仅为无雨日的2/3左右。白天,有雨日的温度低于无雨日,日变化幅度比无雨日低3oC左右;夜间二者都呈现显著的逆温现象。有雨日白天比湿高于无雨日,夜间则低于无雨日,有无雨日比湿日变化幅度比无雨日少2g/kg;白天,有雨日风速日变幅也略小于无雨日,除了午后时段有雨日在凌晨2:00时还出现另外一个风速极大值点;有雨日的气压值总是略高于无雨日,白天的气压差值比夜间大。白天,有雨日各个地面观测量的极值出现时间总是略晚于无雨日1h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