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廣元測候所開始觀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鑒於嘉陵江河谷焉寒潮入川之主要途徑,其上游尚乏可靠之測候紀錄,爰擇定廣元籌設測候所一處,藉供研討川北氣候之資料,經調員訓練前往籌備,業於九月成立,五日開始觀测。九月二十一日日全食觀測是日中國科學社假氣象研究所舉行社友會,並在該所觀測日全食。氣象研究所同人並於日食時間,測候各項天氣要素之燮異。邵陽通訊湖南七月份雨量,湘南多於湘中湘西,上半月少於下半月,舆過去四年同月平均數比较,湘南幾超過二倍。南獄是月一日之雨量,竟達267.2mm,造成全  相似文献   

2.
《气象学报》1941,15(1):49-52
推設內地測候所站氣象研究所西邊以來,卽積極推設内地測候所站,如上年度增加陕西商縣、鳳縣、華山等站及協助西康省政府籌設康定雅安、西昌、泰寧等所是。二十九年元旦又成立都蘭灌縣兩所站;大理測候,所亦於是日增加觀測次數,正式工作。三月間,又設安西測候所一處。以上均直屬研究所。至戰區中恢復工作者,有安徽省會測候所,此亦戰區測候棢重整旗鼓之先聲也。  相似文献   

3.
(一)地理環境與峨眉山之氣壓升降峨眉山在四川盆地西南,居東經103度41分。北緯29度28分,高度約三千公尺,北有邛崍山,西有大雪山,南有大涼山,三面包圍,各山高度均達三千公尺以上,其西之西藏高原,面積遼闊,拔海高度,亦不下四千公尺。峨眉山當川康交界大相嶺之東側,靑衣江大渡河东西環流,匯於樂山。其地理環境舆卓立華北大平原之泰山異,而天氣現象遂亦颇有不同之處。該處之氣象觀測。始於民國二十一年八月,翌年八月極年終了,卽行結束。迨二十八年四川建設聽及氣象研究所議定恢復,於四月開始工作,迄三十年三月適滿二載,茲篇所述,以近二年之紀錄為主,而以極年觀測為輔。夫大氣壓力乃隨高度而遞减,高山氣壓自視其鄰近低處氣壓為低,北為無可懷疑之  相似文献   

4.
中日戰爭發生后,中央氣象研究所奉令西遷。留駐漢口期内,該所特派專人假武昌神學院施行高層氣流之探测。統計自二十六年十月一日開始,同年十二月四日停止,實得有效氣球觀測次數如下:  相似文献   

5.
么枕生 《气象学报》1941,15(1):47-48
1.民國二十九年一月份:(1)月初一老年氣旋發現於西伯得亞,故知冷氣團已俟機而動;惟中國本部仍在久經(?)質冷氣團控制之下、故天氣和暖晨多重霧。於月之三日此氣旋之冷鋒已至華北,此後盤桓於是地數日不去,於是大河以北終成氣旋追逐之場。自六日起此冷氣方開始南進,十日即行抵南海。自十九日至二十二日因有一低氣壓槽自印度侵入,故長江流域先後雨雪數日。  相似文献   

6.
引言:最近十年来國内的氣象事業在高空探測方面發展得相當可觀。尤其測風氣球觀測站設立得最多,主要的原因是國内航空事業的進步。航空事業愈進步,牠所需要的氣象資料愈迫切。七七事變未發生以前,國内幾個有名的航空公司在其航線中主要的起落地點,曾設立幾個測風氣球觀測站,其中有觀測時間繼續了五,六年之久的。這種記錄相當可貴,而且似乎還很少人用牠来作過綜合的統計研究。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在南京,北平,西安,青岛觀象台在靑島,外人在上海與香港,也有較長時期的測風氣球記錄。那些記錄已經多人利用作過各方面的研究。研究結果散見國内外各氣象刊物。七七事變以来,由於空軍方面的需耍,在内地設立了不少的測風氣球  相似文献   

7.
中國之物候     
物候之觀察,我國起源甚早,詩豳風七月之"春日載陽,有嗚倉庚"及"四月秀葽,五月嗚蜩"等(1),皆物候紀述之最古者。夏小正、禮记、呂氏春秋、淮南子、易緯及逸周書諸書,更詳記物候(2),分節氣之早遲,以為耕作之準則。歐西之物候學,早在希臘時代已略具端倪,自十八世紀而降,且成為研究之科學(3)。顧我國古籍中所載者,已曆時數千年,古今氣候有異,南北地域亦殊,自未可實用於今日之全國,唯有施行普遍觀察,探求物候之變遷,庶可從事新月令之制定也。近年物候之調查,自民國国廿三年起卽由中央農業實驗所各地農情報告員觀測记載,選定之物類,植物凡廿一類,動物有九種,觀測之標準植物為發芽、葉盛、始花、盛花、果熟及落葉;動物則為始見、初嗚及絕見。民國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三月之紀錄,業經盧鋈君撰有"物候初步報告"一文(4),本篇乃赓续盧君之作,将逐年各地所記  相似文献   

8.
楊鑑初 《气象学报》1941,15(1):43-43
本會會員薛鐵虎先生,於二十九年四月中旬因公赴渝,公畢便道至岳家接其夫人胡健華女士及其公子小鷹,於四月二十日同乘民生公司民用輪返北碚氣象研究所,不幸該輪駛至磁器口飛纜子灘時失吉,薛君及眷屬同罹於難!因公殉職,禍不單行,壯志未伸,英年矢折,憶音容之宛在,忽幽明而永分,撫今追昔,曷勝哀悼!君子御風,金慶人,民國三年生,南京中學畢業後肄業於金陵大學化學系,君體格壯健,性情活潑,對於自然科學興趣繁博;民國二十三年中央研究院第三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雖然遠不能說是每一個人,都知道有这樣一個現象,就是:月球在东昇或西沒靠近地平時看起來似乎比它在天頂附近要大些,而且似乎大得很顯著。但是在知道有这個現象存在的很多人中間,却祇有较少的人知道这個圓面大小的变化不是真实的而是应該属於錯觉之列的。 这個現象不僅發生於月球圆面,也發生於太陽圆面,例如我國古書列子上便载有和此有關的“小兒辯日”一段。此外假如一個留心作星空观測的人,也会發觉星座也  相似文献   

10.
西域一名,起自前漢。有廣狹二義,從廣義言,奄有今天山南北路及葱嶺外中央亞西亚、印度、高加索及黑海以北一帶之地。從狹義言,僅指天山、葱嶺及崑崙三山間之塔里木盆地是也。本文所論之西域,為狹義之西域,即今新彊省天山南路之塔里木盆地也。至題中不言四川而言西蜀,則因大部論證皆以川西為言故也。在未入正文之前,請先略述本文研究之經過。作者於二十八年五月隨氣象研究所遷北碚,是年秋冬。雨澤稀少。九月上半月且極燠熱,有似盛夏。同事薛君鐵虎(二十九年四月死難於民用輪)適任繪裂天氣圖事,就予叩其故。予初亦茫然,經數次商討後,遂引起研究四川天氣及氣候之興趣。二十九年初寫成‘控制四川雨量的三個主因’一文(註1),其中一个主因,予創其名为‘天漏’。此篇中國氣象上特有之新例。後根據此理引申之而有‘巴山夜雨’之作(註2)。‘天漏’之根據為西藏高原,高原面積之大,世無其匹,西蜀天氣一部分既受此大高原之影響,則此高原上之氣象情形,自為一極有興味之問题。予遂因此而有西藏高原上雨量與氣壓等之研究(註  相似文献   

11.
气象消息     
《气象学报》1938,(5):228-231
民国二十七年四月份川省首次高空纪录气象研究所於四月十四日午後二时三十分,在重庆曾家岩所址,施放高空测风气球,升空至八千零十公尺高度(合市尺二万四千尺)。据云:自地面向上,风力极微,乃系山地之影响,自地面向上由南风渐转为西风。此种结果,於航空与天气预报极有关系,是项高空观测,在川省尚属初次。详细  相似文献   

12.
么枕生 《气象学报》1941,15(2):95-97
1.民國二十九年四月。(1)四月方值寒暑迭代之際,冷暖氣團衝突浸為頻繁。本月上中二旬亦如常年,颮線數見不鲜,惟下旬則NPc氣圍盤踞華中,日久其勢倔強不變,故平均雨量各地多較少於常年。月初一冷鋒由北南侵,在江湖盆地且因地形關係一氣旋造成,漸向日本推進,惟不久冷氣圍漸趨穩定,除山地尚呈陰象外,平原地帶皆轉晴佳。六日至入日雖任穩定冷氣圍控制之下,然各地先後報雨,考其原因則係暖氣流緣冷流之上而北進之故。七日一盛大V形氣旋已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五七年四月二十九日,红太阳从东方升起,朝霞满天,中南海百花吐艳,绿草茵茵。上午十时整,我们日夜盼望的伟大领袖毛主  相似文献   

14.
重庆之气候     
丁丑之夏,暴日进寇,发於芦沟桥畔,祸及於凇沪之滨。中大位居首都,京沪相去匪远,敌机肆虐,频频来袭,大会堂,图书馆先後受炸,女生宿舍,全部遭焚,迁渝设教之议,势迫实行。双十节後,予发自乡井,十七日抵汉皋,二十一日换舟西上,三十日而达渝州。二十九日之夜,船泊木洞镇旁,同船师生爰有同乐会之举,  相似文献   

15.
卢鋈 《气象学报》1938,(5):219-226
民国二十七年四月二十日晨六时,一低气压发生於安南北部,下午二时进至滇东,势渐增盛。翌日东北移经贵阳之北向湖南挺进,中心气压降至948mb。四川盆地二十夜间当低气压於其南方东进之时,发生猛烈之雷飑,全区几均波及。风雨并发,雷电交作,沱江下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区太阳总輻射的空間分布特征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本文評述了以前計算太阳总輻射的各类經驗公式。根据我国26个日射站(1957年7月到1960年底)的实測资料,按B.H.烏克拉英采夫方法确定了我国緯度20°—50°地区每2.5°緯距晴天状况下月总輻射的緯度平均值和月总輻射的計算公式.根据我們的公式計算了136个地点的年、月总輻射值.利用上述实測的和計算的资料繪制了中国地区年、月总輻射值分布图,并对年和月的总輻射空間分布特征进行了討論。  相似文献   

17.
作者随气象研究所自二十七年一月到重庆的时候,即筹备施放测风气球,二十七年四月开始工作,屡次因为轻气供给不足,记录时断时续。二十八年冬从重庆迁北碚,二十九年一月至八月在北碚放了八个月,为了缺少矽铁,记录又暂时停顿下来。现在先把已有的高空记录来作一个初步的检讨。三年来在重庆和北碚的气球观测,共计九十一次,其分布如下:重庆曾家严:  相似文献   

18.
朱炳海 《气象学报》1955,26(4):249-268
本文關於中國夏季日降水强度的分析,是以对國民經济服务为目的的。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夏季日降水强度的平均分佈,指出初夏的强度,南方大於北方,七月裹就北方大於南方。最大強度成面出現,反映着降水强度和气旋路徑,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第二部分,以自然地理區域为單位,討論各級絕对最大强度的出現频率,众數和平均数等。还指出了各大區域發生絕对最大强度降水的地面天气形势。第三部分,分析了十二个代表性测站最大降水强度的時間变化,应用統計方法,計算出各地點在某一年代之內可能出現的絕对最大日降水强度。  相似文献   

19.
《气象学报》1936,12(3):161-162
本月天气,异常阴冷,各地雨雪过多,日光特见缺少,而以下半月为尤甚。东亚境内,共有温带低气压九个:其发生於内蒙者一,发生於黄河下流者二,发生於西南内陆者一,发生於东南数省者二,发生於东海中者一。以上各个均向东或稍偏北移行。此外另有一个初生於西北,越三日即滑灭於西北。又一,现於西江流域後,即行移没於南海之中。  相似文献   

20.
朱永禔 《气象学报》1955,26(3):195-210
一。問題与方法 北京地區在冬半年(11月至4月)的降水日數很少,平均每月僅兩天(表1),而又往往集中於幾次持续性的坏天氣期間,雖然持续72小時以上的坏天氣(包括持续性降水和間有九成以上的中、低雲)出現次數不多,但在以往实際工作中,往往不能及時地作出此种類型天氣的預報,基於这种实際的需要和这种天氣大都出現在類似環流形勢下的經驗,因此本文試圖以苏联C.T.巴格瓦的中期天氣預報方法对此种天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