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利用库尔勒市1979-2012年香梨产量数据以及同期库尔勒市气象站逐旬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近34a该市年平均气温、香梨休眠至果实成熟期平均气温以及香梨产量变化特征,并就香梨不同生长发育时段温度变化对香梨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近34a库尔勒市年平均气温、香梨休眠至果实成熟期平均气温分别以0.36 ℃/10a和0.40 ℃/10a的倾向率升高。香梨休眠至果实成熟期不同时段平均气温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以及2月上旬至9月上旬平均气温总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12月中旬至1月下旬平均气温以0.09~-0.55 ℃/10a倾向率下降,以1月下旬平均气温下降尤为显著。(2)受气温变化和气温年际间差异影响,近34a香梨产量年际间波动达-11484~6401 kg/hm2,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香梨产量年际间不稳定性趋于增大。(3)气温变化对香梨产量的影响弊大于利,12月中旬至1月下旬,尤其是隆冬1月中、下旬平均气温的下降,是导致近34a库尔勒市香梨产量不稳,甚至部分年份明显减产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2.
采用库尔勒市各乡、镇、场及周边团场21300-2009年香梨单产资料,利用平均减产率、变异系数、风险指数形成综合风险指数,划分了库尔勒市香梨冻害风险区域,并结合同期历史资料详细分析了各风险区的气温、降水和冻害情况,分析了各风险区域气象条件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综合风险指数≥0.30的风险区,香梨遭受冻害的频率较高,产量不稳定;综合风险指数<0.20的风险区,香梨遭受冻害的频率低,产量稳定.分析结果可为库尔勒市合理扩大香梨种植规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库尔勒市各乡、镇、场及周边团场2000-2009年香梨单产资料,利用平均减产率、变异系数、风险指数形成综合风险指数,划分了库尔勒市香梨冻害风险区域,并结合同期历史资料详细分析了各风险区的气温、降水和冻害情况,分析了各风险区域气象条件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综合风险指数≥0.30的风险区,香梨遭受冻害的频率较高,产量不稳定,;综合风险指数<0.20的风险区,香梨遭受冻害的频率低,产量稳定。分析结果可为库尔勒市合理扩大香梨种植规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气候条件对金丝小枣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连起  邢同怠  赵明云 《气象》1998,24(8):57-57
为探索气候条件对金丝小枣主要生长期的影响,以及造成产量和品质不稳定的原因,从气候角度对枣树的生长发育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枣树开花坐果期间的空气相对湿度是关系坐果率的主导因子;果实生长期间的连阴雨易引起病害,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坐果率、保证产量和品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陕西佳县2013年1—7月光、热、水气象资料,结合枣林区红枣坐果率的实际情况对气象条件对枣树坐果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低温冻害、连阴雨、多雨、寡照等是导致2013年佳县红枣挂果数量严重下降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枣树丰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陕西佳县2013年1—7月光、热、水气象资料,结合枣林区红枣坐果率的实际情况对气象条件对枣树坐果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低温冻害、连阴雨、多雨、寡照等是导致2013年佳县红枣挂果数量严重下降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枣树丰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1981-2011年库尔勒市气象局香梨始花期物候观测资料和同期地面观测资料,分析近31a香梨始花期变化趋势及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确定关键影响因子,建立香梨始花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31a来,库尔勒香梨始花期有明显的提前趋势;香梨始花期与始花前期气温、≥5 ℃积温、≥10℃活动积温、不同深度地温以及日照时数呈负相关或显著负相关.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香梨始花期的预测模型,通过检验模型效果良好.此结果可为香梨始花期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气候条件对库尔勒香梨生长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慧岚 《气象》2005,31(8):84-86
根据库尔勒香梨的生长特点,分析香梨生产地的适宜气候条件及低温、霜冻、大风等灾害的影响,提出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趋利避害,提高香梨品质和产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葫芦、甜瓜等葫芦科作物是河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2006年葫芦、甜瓜等葫芦科作物出现坐果率偏低的现象,永济灌域和解放闸灌域尤其严重。研究资料表明影响以上作物坐果的因素很多,譬如种植密度、水肥管理、整枝措施、品种、气候、昆虫活动、土壤中氮磷钾的比例等。本文经过实地调  相似文献   

10.
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农林业生产面临的灾害风险。构建灾害预警指标,开展风险预警并提前防范,对于有效防灾减灾减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疆1981-2020年霜冻灾情、气象因子、香梨种植面积资料,计算香梨花期霜冻灾害危险性指数、暴露度和脆弱性指数,构建了霜冻灾害风险评估综合模型,并基于格点预报开展了香梨霜冻风险预警,对评估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过程最低气温、降温幅度、低温持续时间是霜冻灾害的主要致灾因子。春季霜冻危险性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北部高、南部低的特点。香梨遭受春季霜冻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北疆西部、天山北坡的西部和中部以及南疆巴州北部、阿克苏市及其南部部分区域。基于气象实况和果园灾害调查结果表明,霜冻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格点预报相结合,能较好地预报香梨霜冻风险分区、影响等级,与香梨霜冻灾害实际发生区域、受冻百分率基本一致,霜冻指标和风险预警模型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2001~2011年对塔里木灌区香梨树腐烂病害的观测调查情况,结合当地农业气候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香梨树腐烂病害加重形成的因素。通过连续11年的跟踪观测、调查资料结合对灌区香梨树腐烂病害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分析,香梨树腐烂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气候、土壤、虫害、田间管理等有密切关系。本文针对各种不同情况香梨树腐烂病害的发生、发展,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措施,为今后灌区香梨树腐烂病害的防治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Adap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 ANFIS)对库尔勒地区香梨始花期进行了预测,3月平均气温、3月下旬平均气温、5厘米地温、10厘米地温、2月下旬日照、3月上旬日照、3月中旬日 照、3月下旬日照8个指标为输入变量,香梨始花期单项指标作为输出,结果表明: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51%,经t检验和回归分析表明预测值和实测值相差不大,相关系数为0.9286,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说明ANFIS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香梨始花期和气象因子的关系,为香梨始花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0/2011年度玉林市龙眼秋梢抽生期—开花着果期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诊断分析,找出了有利2011年挂果率高的主要气象条件,并根据龙眼的开花结果习性和玉林市的气候特点,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挂果率。  相似文献   

14.
梨树始花期预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丰县1984—2009年气温、日照和降水量资料,分析越冬期不同时段的气象因子对梨树始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后期因子影响大,前期相对较小;②温度、日照因子影响大,降水因子影响较小。越冬期温度水平高,光照充足,梨树始花期就偏早,反之始花期就偏晚;在上年12月至当年1月,除12月下旬外,最高气温偏高,影响梨树休眠期的需冷量积累,开花就越晚,最高气温偏低,需冷量的积累充足,有利于解除梨树休眠,开花就越早。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利用SPSS软件,建立了梨树始花期预报模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报准确率满足业务要求,及时为政府和果农提供准确的始花期预报。  相似文献   

15.
首先,阐述了翠冠梨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条件、水分条件、光照条件,并在对新建县的历年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之后,提出应尽可能选择海拔高度≤200m的地区种植,将开花期安排在3月下旬后期:在种植面积≥100hm^2的地区,要开展小气候观测,开花期要加强对低温连阴雨的监测和预防。  相似文献   

16.
罗思泽  杨兰  郑羡仪 《广西气象》2013,(4):48-51,73
从热量、水分和光照等方面对岑溪市推广种植澳洲坚果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澳洲坚果生长发育及挂果的主要气象灾害,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10/2011年度玉林市龙眼秋梢抽生期一开花着果期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诊断分析,得出2011年挂果率高的主要原因是:2010年8-9月份的光温水条件配合较好对秋梢抽生相当有利,紧接着从10月份开始出现了秋、冬、春三季连旱,冬季和早春的气候也比较寒冷,在干旱和寒冷的双重作用下,非常有利于控制冬梢和促进花芽分化,也...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主要气象因子在唐河县的变化规律和对金花梨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金花梨在遭受灾害性天气影响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金花梨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9.
Modelling the Effect of Tree Foliage on Sprayer Airflow in Orchar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ffect of tree foliage on sprayer airflow through pear trees in a fruit orchard was studied and modelled in detail. A new three-dimensional (3-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odel that integrates the 3-D canopy architecture with a local closure model to simulate the effect of the stem and branches and leaves of trees separately on airflow was developed.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with field observations made in an experimental orchard (pcfruit, Sint-Truiden, Belgium) in spring and summer 2008 an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airflow from three air-assisted orchard sprayers (Condor V, Duoprop and AirJet quatt). Velocity magnitude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behind leafless and fully-leafed pear canopies across the row while the operating sprayers are passing along the row, and were compared with the simulation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edicted the measured values well with all the local relative errors within 20%. The effect of foliar density on airflow from the three air assisted sprayers was manifested by changing the magnitude and direction of the sprayers’ air velocity behind the canopy, especially at the denser regions of the canopy and by changing the pattern of velocity decay horizontally along the jet. The developed methodology will also allow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atmospheric airflow in canopy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