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 1959~2000年东北地区 93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 ,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严重干燥事件、极端连雨事件和暴雨事件等降水极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近 42a间东北地区夏季年平均发生严重干燥事件为 0.9~ 2.4次 ,严重连雨事件为 0.7~ 3.0次 ,暴雨日数为 0.3~3.0d ;东北地区夏季严重干燥事件、暴雨强度和暴雨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 ,严重干燥事件和暴雨量的增加趋势更为明显 ;年平均极端连雨事件和暴雨日数全区总体表现为减少的趋势 ,呈现出东北大部分地区暴雨强度增加、暴雨日数减少、降水时段集中 ,干旱发展的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2.
华北平原地区夏季严重旱涝特征诊断分析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孙安健  高波 《大气科学》2000,24(3):393-402
利用华北平原地区13个站1951~1995年6~8月的降水量资料讨论了该地区发生的严重旱涝特征,发现各有7年出现严重干旱和雨涝。严重干旱主要发生在6、7月份,严重雨涝主要发生在7、8月份。特大旱涝发生最频繁的地带在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50年代多雨涝,60~80年代多干旱,进入90年代雨涝增多,反映华北平原地区旱涝变化阶段性和群发性。东西伯利亚(或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及亚洲中高纬度东高西低分布的稳定维持,则分别对华北平原的严重干旱与雨涝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西(偏南、偏东),华北平原地区易发生严重雨涝(干旱)。夏季风偏强(弱)年份,华北平原多发生雨涝(干旱)。 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与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海温处于明显正距平阶段,华北平原地区易分别发生严重干旱与雨涝。  相似文献   

3.
2009—2010年黔西南秋冬春连旱成因分析与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09—2010-03出现的严重秋冬春连旱天气,是黔西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干旱造成黔西南直接经济损失26亿元以上。利用黔西南气候资料和相关统计方法及文献资料分析,结果表明:热低压天气过程偏多和大气环流形势异常导致了黔西南降雨量严重偏少、温度偏高、蒸发量异常偏多,这些数据创造了黔西南历史同期之最,从而造成黔西南严重的干旱灾害,对黔西南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危害极大。黔西南特殊的地形地貌、人为影响和其它一些自然因素等等也是造成此次干旱灾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黄河中游地区15个台站1951~1995年7~9月降水量资料讨论汛期(7~9月)的严重旱涝气候特征,发现黄河中游地区的严重旱涝年各有8年和7年,严重雨涝主要发生在盛夏7、8月份,严重干旱则多为夏秋连旱。雨涝60年代最多,随之渐少;干旱自20世纪50年代随时间而增多,进入80年代以后,气候呈变干的趋势。严重雨涝和严重干旱表现为年代际的气候振荡。严重雨涝(严重干旱)年份,亚洲范围500hPa距平场呈北负南正(北正南负)分布,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且偏西(偏弱、偏南且偏东)。严重干旱年份多发生在ENSO事件的发展阶段,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西北太平洋漂流区海温明显偏低。严重雨涝年份,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虽为负值,但信号很弱。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重大水旱灾害回顾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简略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气象灾害情况,较为详细地分析了造成广西严重灾害的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的分布特征及灾害损失情况。结果显示,1994年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大;1994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暴雨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年,其它特大暴雨洪涝发生在1996、1998、2001年和2005年;特大干旱损失最严重的是2003年;出现热带气旋最多的年份是1994年,2001年的灾损最严重。  相似文献   

6.
简略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气象灾害情况,较为详细地分析了造成广西严重灾害的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的分布特征及灾害损失情况。结果显示,1994年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大;1994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暴雨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年,其它特大暴雨洪涝发生在1996、1998、2001年和2005年;特大干旱损失最严重的是2003年;出现热带气旋最多的年份是1994年,2001年的灾损最严重。  相似文献   

7.
刊首语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与交通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大气污染已经日益成为严重问题,污染性质也逐渐向复合型污染转变,雾霾天气已成为威胁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严重事件。2013年,中国遭遇了史上最为严重的雾霾天气,波及25个省、100多个大中型城市,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创52年来之最。2013年初,中国华北、华东地区经历了多次严重  相似文献   

8.
利用40年气温、降水资料和历史上千旱、低温严重的年份与2003年进行对比分析.评估黑龙江省2003年发生的严重灾害的分布范同,灾害程度,及其对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得出2003年的灾害是30年未遇的全省性严重灾害年,各种灾害对各种作物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受害最重的作物是小麦。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1973,(1):1-7
一九七二年我国虽然遇到大范围的严重干旱,风、冻、雹、虫等自然灾害也很频繁,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但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和革命委员会以路线斗争为纲,深入开展批修整风运动,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充分发动群众,以大寨为榜样,以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同严重的干旱和其它自然灾害进行了持久顽强的斗争,经受了严重灾害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江南南部—华南北部前汛期严重旱涝诊断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利用江南南部—华南北部区域18个站45年(1951~1995年)4~6月降水资料计算了Z指数,确定出该区域严重涝年(1954、1962、1968、1973、1975年)和严重旱年(1958、1963、1967、1985、1991年)。分析了严重旱涝的频数分布和空间分布的特征,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整个赤道地区的SSTA、OLR距平场的分布。结果表明旱涝年SSTA、OLR距平场均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和主要气象灾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肖风劲  徐良炎 《气象》2006,32(4):78-83
2005年,我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年内没有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严重干旱,旱情较常年轻;但华南南部出现严重的秋冬春连旱,云南发生近50多年来少见的严重春旱,西北东北部以及内蒙古等地发生夏秋连旱,江南西部、华南西部一度秋旱明显。汛期,暴雨洪涝灾害较常年偏重,西江、闽江、淮河流域及湖北、湖南、四川、辽宁等地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渭河、汉江流域秋季出现特大洪水。年内有8个台风和热带风暴登陆我国,台风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灾情重,台风灾害损失为1997年以来最严重。大风冰雹、龙卷风、雷击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局地灾害损失较严重,总体灾害较常年重,但比上年轻。另外,年初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和雪灾,年末山东等地出现严重雪灾。全国春季平均沙尘日数为近50年来同期最少。  相似文献   

12.
1980年9月1日飑雹天气过程是我省继7月6日、24日两次大范围风雹灾害之后的又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有六个地、市(烟台、惠民、昌潍、德州、济宁、济南)的27个县均遭受大风和冰雹严重袭击。给工农渔业生产和交通、通讯造成了严重破坏。在本站雷达观测范围内受灾最严重的是长清、汶上两县,我地区的鄄城县未造成灾害。  相似文献   

13.
辽宁水稻主产区稻瘟病发生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99-2012年辽宁省8个水稻主产区(17个观测点)的稻瘟病资料,分析辽宁省水稻主产区稻瘟病的发生特征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01年、2003年和2010年辽宁地区水稻产量显著下降,水稻生产受稻瘟病影响较大。2011年辽宁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沈阳、盘锦、铁岭、辽阳、丹东和营口地区,其余地区也有少量种植。2001年辽宁稻瘟病(主要为穗颈瘟)发生严重,发病率为27.7 %。稻瘟病主要在新宾和清原发生严重,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7.0 %和16.4 %。辽宁不同熟期水稻以中早熟品种稻瘟病发生严重,平均发病率为10.1 %。辽宁不同区域以辽东地区水稻稻瘟病发生严重,平均发病率为11.2 %。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全球面临一次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即新冠肺炎,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世界卫生组织动员各国政府和公众奋起抗击疫情。与此同时,一些气象与环境专家开始研究气象、环境与新冠肺炎的关系,陆续正式或非正式发表了一些文章。这些研究关注新冠肺炎与气象和环境因素的关系,包括新冠肺炎与季节的关系(认为可能冬季更严重)、与纬度的关系(认为可能在中高纬度更严重)、与空气污染的关系(认为可能污染越重病情越重)、与温度的关系(认为可能越冷病情更严重),有些研究还建立数学模型做定量分析,预测和估计未来疫情的发展和动态(认为2020年秋冬季将进入第二波,还有研究预测疫情结束时间 )。  相似文献   

15.
云霄县的严重干旱集中出现在秋冬季和春季,春季出现大旱、特大旱的几率达36%,秋冬季出现大旱、特大旱的几率高达45%.严重干旱持续天数长,在3个月以上的占64%,且持续百日以上的严重干旱的出现频率,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明显增大,这可能与气候变暖的大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6.
气候异常对农业生产影响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晓平 《气象》2000,26(8):31-34
利用风险度的概念来表征气候异常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序,并提出风险度的计算公式,讨论了贵州主要「灾害风险度的一般规律,指出:对任何生产对象而言,干旱的风险度最大,洪涝、风雹、低温霜冻的风险度都较小;就地区分布而言,干旱、洪涝、风雹、低温霜冻风险度最大的区域基本上出现在严重夏旱区、严重秋季绵雨区、严重冰雹区、严重霜冻区。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准确认识和分析与旱灾致灾因子危险性相关的干旱特征变量,利用中国南方96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月降水资料,基于Clayton、Frank、Galambos、Gumbel以及Plackett Copula函数,建立了服从威布尔分布的干旱历时、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干旱严重程度两个相关特征变量的联合分布模型,择优使用Frank Copula函数计算了中国南方干旱条件概率与条件重现期,比较分析了该区域干旱事件第1、第2联合重现期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干旱严重程度(干旱历时)的条件概率分布随着干旱历时(干旱严重程度)阈值的增大而减小;干旱严重程度(干旱历时)的条件重现期与干旱历时(干旱严重程度)阈值成正比。当干旱历时阈值为6个月、干旱严重程度阈值为6时,中国南方整体存在较大的干旱风险,研究区整体第1"且"(干旱历时和干旱严重程度均超过给定阈值)联合重现期平均为4.8 a,第1"或"(干旱历时和干旱严重程度有一个超过给定阈值)联合重现期平均为2.6 a,第2"或"联合重现期平均为3.5 a。当干旱历时阈值为9个月、干旱严重程度阈值为13.5时,研究区整体第1"且"联合重现期平均为12.6 a,第1"或"联合重现期平均为4.7 a,第2"或"联合重现期平均为7.7 a。中国南方的干旱高风险的区域主要位于四川盆地、贵州东北部、广西北部、广东西部以及云南大部分地区;低风险的区域主要位于四川西北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汇区以及广东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四川洪涝灾害的若干特征和2010年前的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运禄  彭骏 《四川气象》1998,18(2):45-50
四川省位于亚热带气候区内,是洪涝灾害多发区,每年的洪涝灾害出现在5-10月,主要集中在7、8月。根据洪灾的严重程度把它分为一般和严重两类,一般洪灾扁及全省,灾情轻,严重洪灾出现在盆地,灾情重,其特点是降水强度大、量多且集中;灾害突发性强、来势凶猛、危害大、灾情重;发生频率高且地理分布不均;开始和结束月地理分布不均;有持续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在全省,盆西南部,雅砻江中游两岸、阿坝州中部洪涝灾害我。  相似文献   

19.
前言     
我国北方雨水不够充盈,西北还严重缺水,形成了与之相应的气候类型、地理景观和生态系统,限制着自然生产力.同时,较频繁甚至严重的干旱、土壤风蚀、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以及与干旱相伴生的蝗灾等,又进一步给当地人民造成生存和生活的巨大压力,乃至巨大的损失和灾难.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吉林省农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的总体状况是:气温略高,积温偏多,主要产粮区初霜期偏晚,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农业生产季节内异常和极端气候事件比较多,农业气象条件时空变化非常明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而言,主要不利的气象条件是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春旱、伏旱和秋旱。6月份出现全省性的异常高温少雨阶段,发生了严重的初夏作物苗期干旱,作物营养生长受到严重的影响;7月中旬至8月上旬西部出现区域性高温少雨阶段,发生了十分严重的伏旱,对作物生殖生长和产量形成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农业经济损失十分严重;9月西部地区又高温少雨,发生秋吊。有利条件主要是热量条件好,初霜偏晚,病虫害和风、雹、涝灾偏轻。由于今年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弊多利少,总体上看是弊大于利,因此尽管高产作物面积有所增加,但今年吉林省粮食产量仍然较去年明显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