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气象雷电防御视角对仿古建筑群粤剧艺术博物馆的防雷类别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该建筑群划分为第1级防雷古建筑,2类防雷建筑物。对建筑主体防雷措施进行了设计,根据其工艺和自身特点,对建筑的直击雷接闪、引下线、等电位连接和内部防雷等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2.
现代条件下的古建筑防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尚杰  于晖 《气象科技》2007,35(Z1):57-62
通过古建筑防雷工程的实践,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古建筑结构特点,分析了古建筑防雷的现状和存在的缺陷,并运用现代防雷新理念、新技术,以钟鼓楼、国子监、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等典型古建筑防雷实践为例,阐述了古建筑防雷工程中的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布设、雷电电磁感应、雷电静电感应、均压等电位及高大树木防雷等技术问题.针对古建筑引下线的布设距离不能满足国家现行规范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加粗引下线的方法来解决的方案,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兴城古建筑物防雷技术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古建筑物易遭受雷击的结构特点和古建筑物防雷现存缺陷分析入手,探讨了兴城古建筑物防雷类别的确定、古建筑物外部和内部的防雷技术设计方法,提出了接闪器的布设、引下线的布设和接地装置布设等技术参数,对侧击雷和球雷等的防护提出了具体措施,针对兴城古城现状和雷击特性设计出较为完备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古建筑物防雷现状的调查,提出古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应在确定雷电防护等级的基础上进行,古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侧击雷和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方式,防雷装置的安装应尽量做到保持古建筑物原貌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古建筑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雷电灾害是威胁古建筑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较完整地介绍了古建筑雷电灾害的总体研究进展,分别综述了古建筑构件的雷击破坏特征和机理,以及古建筑雷击起火灾害成因、方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现状,建议在雷击模拟试验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研究雷击破坏基础性问题。分析了古建筑绝缘避雷与采用防雷装置接闪泄流两种方法,认为后者科学合理。通过归纳古建筑雷电防护技术研究进展、古建筑防雷新技术方法和装置,分析了古建筑防雷技术标准现状。最后,提出古建筑防雷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包括开展古建筑雷击破坏机理、实用的防雷新技术、古建筑雷击选择性、雷击精细化监测预警等,特别是加强古建筑防雷新技术研究,尽量减小对古建筑原貌的影响,做好古建筑的防雷保护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高层建筑,以及智能建筑物的防雷很重视,具体的防雷措施也做的很到位.但相对于一些古建筑物来说,特别是砖木,砖石结构建筑,在防雷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阶段能够大量保存的砖木、砖石结构建筑大部分都是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城址、古窑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古民居、石刻等文物,因此对这些建筑的防雷措施应该更加重视.本文做了关于砖木、砖石结构建筑闪电分流系数研究,仅供参考,希望对砖木、砖石建筑物雷电防护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闫景东 《山东气象》2004,24(Z1):42-43
通过近几年聊城市防雷中心对建筑物防雷图纸设计的审核及验收实践,提出建筑物防雷设计、施工方面存在的几类设计缺陷及施工错误,并结合聊城地区实际情况,阐述了由于防雷工程设计缺陷及施工错误,造成的雷电灾害对建筑物及其内部信息系统和工作人员的潜在危害;从接闪、分流、均压、屏蔽、接地和布线等提出了现代建筑物正确的防雷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古建筑物特点、古建筑已遭雷击的原因和现状等多角度分析.从古建筑的防雷类别的划分到古建筑及高大树木防雷工程设计、施工的工艺技术等多方面,阐述如何对古建筑进行防雷设计和施工,做到既保证其防雷效果,也不影响古建筑的外观与其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9.
根据高层建筑楼板、梁、柱钢筋的布置,进出建筑物管线分布情况,结合高层建筑防雷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电位等防雷保护措施,分析几种不同形式雷电电磁脉冲对高层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海南雷电高发的特点,结合国家有关防雷技术标准,探讨在进行建筑物防雷设计时如何在接闪、分流、屏蔽、均压、接地和布线这六方面加深设计深度,使新建建筑物防雷措施在设计阶段就能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1.
古建筑物雷击灾害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古建筑雷击灾害的调查,分析了古建筑遭受雷击部位的分布规律,发现吻兽等突出部位、古树、塔亭、服务设施等是古建筑容易遭受雷击的部位;发现有雷击历史的古建筑容易再次遭受雷击,分析了古建筑遭受雷击后起火的原因,统计了古建筑遭受雷击后造成的人员伤亡比例;讨论了古建筑物遭受雷击的原因,得出地理位置、古建筑的自身结构、树木引雷、古建筑内部环境变化、年久失修进水潮湿等因素是古建筑易受雷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张鹃  林卓宏  严金芳 《气象科技》2014,42(5):918-921
近年来,由雷击引起的电梯停运事件时有发生,雷电对电梯的损坏主要有闪电电涌侵入、地电位反击、辐射电磁场等3种主要途径。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鉴定调查发现,以雷电辐射电磁场诱发的控制板损坏引起的为最多。以一幢超高层建筑物为例,计算雷击建筑物以外附近218 m和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防雷区LPZ1区、LPZ2区内磁场强度,分析雷击时辐射电磁场对电梯机房LPZ2区控制设备的损坏机理,并得出以下结论:确定点距LPZ1区屏蔽最短距离取最大值能尽可能减小磁场强度值;电梯机房LPZ1区屏蔽网格宽度w≤0.15m时,若建筑物电梯机房顶接闪器遭受小于等于150kA雷电流直接雷击,机房内控制设备一般不会受到辐射电磁场的干扰。  相似文献   

13.
一次雷击事故原因分析及农村防雷安全基本措施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天华 《河南气象》2014,(2):117-119
通过对2011年濮阳县农村一次雷击事故现场调查,分析和总结了此次雷击的3个原因:1)杨树成为雷击事故接闪点,在雷电发生过程中起到避雷针直接引雷的作用,是发生雷击事故的源头。2)杨树遭雷击后对村民住宅建筑造成雷电反击,当雷击到树木上时,树木上的高电压与附近的房屋、金属物体、电子电气设备之间间隙不够也会发生反击。3)雷电电磁感应引起雷电侵入波造成电气设备损害。此外,分析了当地农村住宅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的主要问题:当地农村住宅大多为自建房,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和标准化施工,基本没有防直击雷装置,易发生雷电灾害事故;随着农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电脑、冰箱、空调、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等家用电器的推广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庭,这些电器的电源、信号线路多数是裸露架空引入,线路长且布线不规范,杂乱无章,一般没有任何雷电防护措施,是雷电波侵入的主要通道。因此应加强农村防雷安全监管和防雷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文物建筑雷电灾害规律的分析,提出将文物建筑的重要性、雷击密度、所处环境、服务设施、文物建筑高度、周围树木、自身结构、雷击史等作为文物建筑防雷分类的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根据文物建筑保护等级、遭受雷灾规律、雷电活动情况以及现行国家标准将评估指标分类,参考里克特量表及等权指标体系对评估指标进行评价,建立了文物建筑防雷分类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5.
李家启  任艳  何静  陈宏  黄亚敏 《气象科技》2012,40(3):502-506
在应急抢险救援中,临时用房的防雷安全一直为世人所关注。通过对临时用房特点阐述,分析了GB50057-1994的局限性,并采用IEC62305推荐方法对临时用房安装防雷装置进行判定分析。结果表明:GB50057-1994对建筑物防雷装置安装的判定指标不适用于临时用房,IEC62305推荐方法适用于临时用房安装防雷装置的判定;临时用房是否安装防雷装置与临时用房的大小尺寸和雷电日参数相关,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临时用房雷电灾害风险值与其面积和周长、雷电日的关系式,为快速判定是否安装防雷装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建筑物及建筑物防雷的分类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防雷装置对被保护建筑物之间安全距离计算方法与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9—2014年广州高建筑物雷电观测站的光学观测资料,结合雷声和电磁场变化波形,对广州塔(高度为600 m)西北部60°扇形区域3 km范围内的119次下行地闪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3.7%(52/119)的地闪发生在区域内4个最高的建筑物上;除了直接击中广州塔的20次地闪(16.8%),距离广州塔附近0~1 km的区域未观测到地闪,观测到的距广州塔最近的地闪离广州塔约1.2 km;距广州塔1~2 km的区域共观测到35次地闪(29.4%),其中每个高度低于300 m的建筑物被击中的次数不超过1次;距离广州塔2~3 km区域共观测到64次地闪(53.8%),其中有些高度低于300 m的建筑物被地闪击中1次以上,最多达5次。广州塔对附近区域下行地闪的吸引作用使其附近1 km左右范围内未观测到地闪,且1~3 km范围内随距离增加下行地闪密度(扣除击中其他高度不低于300 m的建筑物的地闪)有逐渐增加趋势,说明高建筑物对下行地闪的吸引作用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8.
依据在广东地区的调查资料和三水的高层建筑通信大楼的雷击试验结果,把高层建筑物作为一个防雷系统工程来探讨,对吸引半径、屏蔽效果、屏蔽角、框架阻抗、幅射电阻、转移电位和接地系统等7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以下结论:高层建筑物的吸引半径较大,其接闪装置宜用吸引上行雷的垂直避雷针;高层建筑物的屏蔽角不大。与其相邻的建筑物也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