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
众所周知,在地面气象观测中,云状分为3族10属20多种。当前云的观测完全靠的是目测,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为因素的制约和传统习惯的影响。近年来笔者曾多次参加国家基本(准)站的大检查,发现有相当部份的云状、云码在观测记录簿里消失了,这种情形应当引起广大观测员及业务管理部门的重视。l指示性云状几乎绝迹从区气象局组织的测报大检查中,看到一些云状、云码在气簿一1里已“消失”了。下面统计了龙州、靖西、那坡、都安4站1996年l~9月部分云状记录的情况(表1)。从上表可看出,低云族中的秃积雨云,中云族中的高层云和堡状、荚状…  相似文献   

2.
姜庆芝 《内蒙古气象》1995,(2):34-34,36
浅谈雷暴与闪电的观测记录姜庆芝(兴安盟气象处)雷暴和闪电都是积雨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雷暴出现时有时闪电兼雷暴,有时只闻雷声而不见闪电。雷暴与闪电的观测记录方法《规范》中己有明确规定,但从报表审核发现,在雷电多发季节,疑误记录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3.
一次积云性层积云向积云、积雨云演变的跟踪观测黄石柱(酒泉地区气象局735000)在一般情况下,积云性层积云的出现,代表积云、积雨云的平衍、消散过程。特别是地处戈壁、大漠包围之中的我区诸台站,其观测结果大都是这样。但1994年6月21日清晨在酒泉上空出...  相似文献   

4.
谢丽珍 《广东气象》1997,(3):40-40,39
积雨云在我市一年四季均会出现,但汛期内(3一9月)出现的机会更多。伴随积雨云发生的天气现象具有如下特征:气象要素突变、激烈、阵发性明显;并可伴随雷电、暴雨、大风、龙卷、冰雹等天气现象。如何准确地观测、判断积雨云,显得很重要。下面谈谈几点体会。1单块积雨云单块积雨云一般容易识别。这种云多发生在晴空的下午到傍晚,出现在视野内沿山丘的边界地段。从外型上看,其形如塔,顶部为砧状;底部较平,有时与地平线没有明显的界线;光亮度为上白、中发、下暗。此种云出现时间较短促,本站常在夏半年至秋季观测到这种情况。2多块积…  相似文献   

5.
沈才元  张一民 《气象科学》1995,15(3):237-244
无论从暴雨的概念,还是从气象的实际工作与服务来看,用任意24小时自记观测记录统计出的暴雨资料比定时观测所获得的暴雨资料更为客观,可靠,为了明确江苏暴雨的自记和定时资料关系怎样,差异多大等问题,我们在全省选择了7个台站,对1961-1990年暴雨的自记观测和定时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记任意24小时暴雨比定时20-20时暴雨要大。  相似文献   

6.
黄顺君  贺跃民 《气象》1990,16(1):57-57
地面气象观测中,对隐蔽在层云或浓雾之上或雨层云之中的积雨云,在未出现雷暴之前是很难发现的。这种情况下夜间观测积雨云更为困难。一声雷鸣,天气纪要栏的记录便会由满天“稳定性”低云突然变为满天积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在地面观测中不按云的演变规律发展的积雨云出现的几种情况,及怎样及时、准确观测积雨云。  相似文献   

8.
地面气象观测中,云的观测是技术性较强的项目.笔者在近年来的业务管理中发现:云的记录简单化,模式化日趋严重,已成为阻碍观测内在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宝鸡站为例.1960—1969年和1980—1989年各十年的逐日各定时云状记录分类统计结果(表1)表明:①云类的观测记录总次数1960—1969年为23072次,29类云状均有记载;1980—1989年为15264次,减少了33.8%,尤其是1983年以后,29类云状中有  相似文献   

9.
积雨云是大气垂直对流时产生的。由于积雨云中扰动十分强烈,电场强度也很大,直接对其观测困难,所以至今对积雨云的观测结果还是比较零散的,对它的认识也是不深刻的。 1.一些观测结果积雨云是对流层中一种中尺度运动,它的水平尺度和垂直尺度相当,多在5—10公里。有的云顶伸进平流层。在副热带,观测到其云顶高可达22—23公里。一般雷暴具有独立的、相对小的积雨云单体,维持时间多在半小时左右。强的雷暴多发生在斜压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时效的积雨云预报的方法不同,因此把积雨云的预报按照下列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是适当的: 1.积雨云实况的掌握, 2.积雨云的短时预报, 3.积雨云的可能性(潜势)预报。 1.积雨云实况的掌握(位置、强度) 最为实用的掌握积雨云实况的手段是雷达观测。使用雷达不仅能够及时地观测积雨云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易家俊 《气象》1989,15(9):1-1
近年来笔者多次发现,当遇到象08时定时观测时有降水,但降水恰好在观测降水量后至08时正点前终止,且当日再无降水这类非日界(20时)的其它时次定时观测时的特殊降水现象,往往漏测观测后至正点前降水终止这段时间的降水量。例如:某站某日天气现象记录为·5:20~7:59,08时定时观测时观测了降水量,观测的时间在7:52左右,但该日以后的两次定时观测(14时和20时)均未再观测降水量。显然,7:52—7:59这段时间的降水量没有进行观测。  相似文献   

12.
谈谈Cb云的观测记录和编报何国康(百色地区气象局533000)对Cb云的观测、记录和编报,定时观测、天气报和航空报是不相同的。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在定时气候观测,Cb云的母体和未脱离母体的伪卷云,作为一个整体云状记Cbcap,云量记入低云量,天...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自动气象站气压记录分析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天峰  王炜  王位泰  黄斌  杨民 《气象科技》2008,36(5):666-669
为了掌握凼仪器换型造成的气象要素观测值的变化,客观评价气象资料的连续性、准确性,利用甘肃省6个基准站的自动气象站气压资料和人工站对应的平行观测资料对自动站记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气压记录与人工站记录年平均、月平均统计值十分接近.定时值、平均值、最高记录、最低记录的误差概率分布形态基本一致,概率分布比较集中.统计检验表明,气压定时观测记录、最高记录、最低记录、24次平均值和4次平均值均无显著差异;各定时记录的误差有明显的日变化,09:00~11:00、19:00~22:00误差大,12:00~15:00,01:00~05:00误差小;6个站间的误差差异明显,但个别站的误差有明显的系统性,反映了观测仪器自身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孟昭翰 《气象》1975,1(9):12-12
带有高原特色的雷雨云 从格尔木翻越昆仑山,经唐古拉山到拉萨一线,Ac、As很少出现,Sc和Cb占80%以上。在高原上,淡积云发展成浓积云后,往往一跃而发展成鬃积雨云,看不出形成秃积雨云的过程。高原上的Cb个体较小,云体结构不如平原地区那样密集结实,而显得很松散,看上去也不大亮。但在  相似文献   

15.
江祖凡  李太丰 《气象》1982,8(10):22-23
夏日晴空,骄阳似火,一块块棉絮一样的积云撒布在蓝天上,在那发展旺盛的浓积云顶(或者秃积雨云顶)上面,由于空气上抬而暂时形成的光滑带状(帽状)云,叫幞。 众所周知,有两类云幞,浓积云顶上的幞和秃积雨云顶上的幞。积云云幞的增长分三个阶段,云幞的形成与积云顶的迅速上升有关,与中空有湿度较大的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地区雨滴直径分布函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美国PMS公司生产的GBPP-100型地面雨滴谱仪,对1999年5-7月哈尔滨地区几次降水过程进行了观测。根据雷达资料和宏观观测,把降水云分为层状云,积层混合云和积雨云,分析了3类云降水微物理结构,重点研究了不同类型降水的雨滴谱分析特征,拟合了雨滴直径分布函数。  相似文献   

17.
积雨云与雷暴的观测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万俊 《气象》2001,27(5):2-2
在气象观测工作中 ,要真实准确地观测好积雨云和雷暴 ,需了解积雨云和雷暴形成的过程及特征并掌握正确的观测方法。1 积雨云和雷暴的形成及特征  积雨云是一种对流云。积雨云是积云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即淡积云→浓积云→积雨云。如果对流上限比浓积云所达的高度更高 ,此时浓积云的云顶就往上伸展 ,当上升到一般温度在 - 1 5℃以下的高空 ,即冻结高度时 ,云顶的过冷却水滴就开始冻结冰化 ,使云顶逐渐消失其清晰圆弧形轮廓 ,出现丝缕状结构 ,这时就形成积雨云。雷暴是积雨云强烈发展的结果。当云中的电位差达到一定数值时 ,就产生火花放电 …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地区积雨云降水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樊玲  李子华等 《气象科学》2001,21(4):399-408
1999年5-7月,采用PMS公司生产的GBPP-100型地面雨滴谱仪,对哈尔滨地区各镒降水过程进行了观测。本文对其中的7次雷雨过程进行重点分析,得到积雨云降水的雨滴谱分布、微结构以及起伏特征等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1990年10月15日,藤县站地面气象测报值班员,在14时定时气候观测中,曾观测查算到一次数值明显偏大,日变化规律反常的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为了弄清导致这次空气湿度记录反常的原因,该站及时对14时的观测记录、查算,以及可能影响空气湿度准确性的各技术环节,一一进行了认真的检查、讨论、分析。最后终于找到了造成湿度记录反常的原因,并对有关记录作了相应的技术处理,保证了记录的准确性。本  相似文献   

20.
高原上由于热力和动力作用,对流扰动较强,积雨云全年可见。积雨云、浓积云降阵性的霰,在高原上是常见的现象。但非阵性霰在高原地区也并非不可能。现以理塘站观测到的一次非阵性霰实例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