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赤峰地区夏季干旱强度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玉琴  张少文  徐玉强 《气象》2010,36(1):49-53
夏季副高偏弱、位置偏南、中纬度盛行纬向环流以及冷涡活动偏少是造成干旱的主要环流特征。选用冬季亚洲地区环流指数、北半球极涡位置以及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这三组预报因子,采用赤峰地区10个旗县站1959—2000年夏季(6—8月)平均降水量资料,依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把干旱强度划分为轻度干旱和重度干旱,通过三组因子逐级订正的方法预报干旱强度。经过2001—2007年7年的实际应用,证实了该方法对干旱强度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雪灾气候预测的地气图方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通过对青海省1960年以来全省各气象站的雪灾资料统计分析,结合青海省南部(下称青南)地区8月份的地气形势,发现二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夏季地热涡和正鞍形场多对应冬季为重雪灾;地冷涡和负鞍形场多对应冬季为轻灾或无灾。春夏季上游的中强地震可加强冬季的雪灾。由此表明,利用地气图方法可以较好地预测青海省的雪灾。  相似文献   

3.
新疆气象干旱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降水距平<-40%、<-20%作为大旱、干旱指标,研究了新疆气象干旱发生的统计规律:冬春季干旱发生频率大,夏秋季小,南疆大于北疆;南疆冬、春季及北疆冬季干旱年际持续性强,北疆春、夏季及南疆夏季年际持续性弱;冬春连旱出现频率较高,春夏、夏秋季连早出现频率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2年冬季和2003年春、夏季对干旱有影响的气象要素、因子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呼伦贝尔市38年一遇的严重干旱成因。  相似文献   

5.
基于1921—2016年天津地区降水、气温观测数据,对全球降水气候中心降水(GPCC-P)、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气温(CRU-T)进行适用性评估后发现GPCC-P和CRU-T均能较好地反映天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GPCC-P、CRU-T计算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天津地区近百年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并判断其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天津干旱主要发生于1940年代初期、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期,四季均以轻旱和中旱为主,干旱高频季节由秋、冬季逐渐转为春、夏季。(2)天津全区SPEI气候趋势在6个时期除秋季整体呈"升、降、升"分布特征外,春、夏、冬季均表现为"升、降"的分布特征,且夏季下降趋势最为显著,1961—2010年宁河每10 a下降0.30。(3)1921—1970、1931—1980、1941—1990年天津春、冬季湿润化趋势由降水主导,而夏、秋季则由气温和降水协同影响;1951—2000、1961—2010、1971—2016年春季干旱趋势主要受气温影响,夏、冬季则为气温和降水协同影响,随着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对干旱的影响逐渐增强。(4)1921—2016年天津地区四季SPEI与PDO呈负相关关系,春、夏季相关性从西北向东南递减,而秋、冬季相关性则由东南向西北递减。(5)未来夏季天津全区、冬季天津西南部呈干旱化趋势,春季干旱化趋势、秋季湿润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柳苗  汤懋苍  李栋梁 《高原气象》2007,26(3):637-640
分析了河套地区9个测站1954-2005年春季(3~5月)和夏季(6~8月)降水距平百分率及对应的冬季地气形势,经对比分析地气形势可分为5种类型:(1)大涡型,(2)小涡型,(3)河套处于地热涡或地冷涡的东(西)边缘(东西相反型),(4)河套处于地热(冷)涡的南(北)边缘(南北相反型),(5)地气系统尺度很小(系统零乱型)。分析发现:“大涡型”最为稳定,河套春、夏季降水也是稳定的多或少(对大地热或冷涡);“小涡型”的稳定性不如大涡,但做夏季预测时可参考大涡型;“东西相反型”意味着河套地区在地热涡和地冷涡之间,可预测河套地区春夏季降水将是正常;当出现“南北相反”或“系统零乱”型时,预报准确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  蔡晓军 《高原气象》2010,29(6):1587-1593
利用24°~35°N,104°~124°E范围内180个测站的日降水量和气温资料,计算了各季1969-2008年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以及3个代表站1953-2008年的Z指数,分析了近4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发生频率、覆盖范围及年际变化和不同干旱强度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干旱覆盖范围达90%以上的事件在1980年以前主要出现在冬季,1990年代主要出现在春季,到21世纪则主要出现在夏季。春、秋季干旱有下降的趋势,而冬、夏季为增加趋势。虽然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干旱覆盖范围在减小,但出现干旱的频率较大,说明冬季出现局部干旱的程度在增大。而夏季干旱发生频率较小,但覆盖范围正在高值期,说明夏季的旱涝程度还在加大。虽然春季发生干旱的频率较高,但多以轻旱为主,并且覆盖范围也处在下降期,因此,春季干旱应比过去有所减缓。从各方面来看,秋季出现干旱的几率最低。  相似文献   

8.
东北冷涡及其气候影响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自动识别、追踪方法得到的近50年东北冷涡数据集, 本文研究了东北冷涡的年际变率及演变趋势, 并分析了其持续性活动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及相关联的大尺度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 东北冷涡具有很明显的年际变率, 且存在2.5年左右的主振荡周期, 但没有显著的长期变化趋势。东北局地在持续性冷涡控制下, 四季气温均明显偏低, 并在春季和夏季能造成局部降水偏多。在东北冷涡活跃的夏季, 长江流域往往降水显著偏多; 而在冬季东北冷涡频繁活动时, 我国大部分地区往往低温少雨, 这与强盛的东亚冬季风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冬季东北冷涡活动和东亚冬季风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99%的信度水平。在东北冷涡活跃的夏季, 东亚地区对流层维持着深厚的偶极型位势高度异常, 高空急流向南偏移并略加强, 低层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异常和中纬度地区的东风异常有助于局地的水汽通量的辐合, 进而有利于降水的偏多。  相似文献   

9.
利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8个气象台站1960~2013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计算逐日CI干旱指数,按照干旱过程方法统计年、季的干旱天数及强度指数,运用趋势分析、M-K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统计分析湘西自治州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地理位置及地形的差异,湘西自治州年干旱强度、干旱天数、出现频率因季节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夏秋季干旱对年干旱的影响最大;干旱存在多个显著的活动周期,但不同季节也有所差异;年干旱变化有加强趋势,而春、夏季干旱也表现出加强趋势,仅冬季干旱略有减弱。M-K突变检验显示,年干旱有加强趋势,但未出现显著性突变;春、夏季干旱变化不存在突变;秋季,干旱强度经历了由明显偏弱到波动较大再转为偏强的突变过程,突变年份为1989年,而干旱天数经历了偏少到偏多的突变过程,突变年份为1970年;冬季干旱强度存在明显减弱的突变现象,突变年份为1989年。  相似文献   

10.
AWTP指数在广西农业干旱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凌云  简茂球 《高原气象》2011,30(1):133-141
基于广西32个测站1961-2007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应用降水的平均等待时间(AWTP)指数作为衡量干旱的标准,分析了广西农业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就气候平均状况而言,广西秋季的相当干期最长,其次是冬季,春季和夏季的最短.从时间变化看,广西春、夏季相当干期主要以年际、年代际变化为主,而秋、冬季的相当干期除了显...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及其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钰  周顺武  马悦  王传辉  李强 《气象科技》2014,42(6):1039-1046
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青藏高原的动力学作用及其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方面的研究工作,对高原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主要结果归纳为:1高原热力和动力作用对大气的影响存在季节性差异,冬、春季动力作用强于热力作用;2高原动力作用主要体现在绕流方面,冬、春季北半球中纬度西风经过高原的绕流与爬坡现象明显,而夏季则主要以绕流作用为主;3高原对寒潮、西南涡、热带气旋等天气系统有阻挡和屏障作用,对其系统的发生发展和移动路径都有重要影响;4高原对气候系统的阻挡和对季风的牵引作用,形成我国西北干旱,江南、华南湿润的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12.
Using the 1980-2010 winter GODAS oceanic assimilations, study is conducted of the winter heat content (HC) established in the subsurface layer (5 to 366 m in depth)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WP), followed by investigating the HC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persistence and the impacts on the climate anomalies of neighboring regions.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pattern of integral consistency is uncovered by the leading EOF1 (PC1) mode of HC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the year-to-year fluctuation of the time coefficients being well indicative of the interannual anomaly of the WP winter subsurface-layer thermal regime. The HC variation is bound up with ENSO, keeping pronounced autocorrelation during the following two seasons and more, with the persistence being more stable in comparison to SSTA in the equatorial middle eastern Pacific; 2) the winter HC anomalies produce lasting effect on the WP thermal state in the following spring and summer and corresponding changes in the warm water volume lead to the meridional transport and vertical exchange of warm water, which exerts greater impacts upon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heat flux over the warm pool per se and neighboring regions, especially in the Philippine Sea during the posterior spring and summer; 3) the increase in the winter HC corresponds to the spring OLR decrease and richer precipitation over the waters east to the Philippine Sea and the resultant convective heating anomalie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rise of geopotential isobaric surfaces over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 thereby producing effect on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nomaly). Subsequently, the sea-surface heat flux exchange is intensified in the warm pool, a robust anomalous cyclone shows up at lower levels, air-sea interactions are enhanced and abnormal convective heating occurs, together making the winter HC anomalies even mo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variation in the summer subtropical high. As a result, the WP winter HC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predictor of the variation in spring/summer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nd the strength of summer monsoon over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相似文献   

13.
唐乃亥流量年变程分型与地温场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英  王冬梅 《高原气象》1996,15(4):472-477
1956-1994年唐乃亥流量年变程可分为丰、平、枯等前枯后丰(平)、前丰(平)后枯两种类型,黄河上游主产流区春,夏季平均3.2m地温距平场可分为暖涡,暖涡偏东,暖涡偏西,暖涡减弱消失,均温场和冷涡六种类型。分析发现,地温场型与流量年变程分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以此可以对唐乃亥水库年流量进行初步的定性预报。  相似文献   

14.
南北半球大气环流与气候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研究了冬半球大气环流对夏半球热带气旋及降水的影响。发现近百年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北印度洋热带气旋数的变化分别与南大西洋高压、澳洲高压以及南印度洋高压的强弱有明显的关系。南半球澳洲附近、南太平洋、南印度洋的热带气旋数的变化与北半球亚洲大陆的冷空气活动有密切的联系。 冬半球的环流对夏半球降水的影响也很显著。我国旱涝与澳洲高压强度相关密切,而南半球印尼及澳洲附近的降水则与北半球西伯利亚高压的强度和位置的变化有较密切的联系。 在两个半球的相互作用中,冬半球经常处于主动的地位,而夏半球的气候则深受其影响。并且在东亚到澳洲一带这种两个半球间的作用最为活跃。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气候的长期变化及基本态特征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21  
研究了1885年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四季及年降水量,四季及年平均气温的长期变化,指出长江中下游四个季及年的总降水量(平均气温)都是正的趋势,但有季节的差异,春季是升温同时增雨最显著的季节,还研究了我国长江中下游降水与气温的气候基本态及气候变率的特征及时间演变规律,指出,60年代以后夏季气温变化的异常程度几乎比以前大了一倍,在冬季,近期在暖背景下的冬季气温变率变小的特征表明长江中下游可能出现持续发暖冬特征,还指出,80年代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存季降水处于高基本态与高气候变率时段,应注意频繁发生的夏季洪涝灾害,研究还指出,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与印度季风的气候基本态反相关密切,印度季风及东亚夏季风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气温变化在各种尺度上有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夏季(6—8月)西北太平洋(Western North Pacific,WNP)热带气旋生成频次(Tropical Cyclone Genesis Frequency,TCGF)与热带海温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发现影响WNP TCGF的热带海温型在1991/1992年发生了年代际变化。在1990年代初之前,TCGF正异常对应的热带海温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呈现东部型La Ni?a衰减位相,前冬至春季WNP局地暖SSTA在其西北侧激发气旋异常,夏季时由热带印度洋冷SSTA继续维持。在1990年代初之后,TCGF正异常对应的热带SSTA呈现东部型La Ni?a向中部型El Ni?o快速转换的位相,夏季中太平洋暖SSTA在其西北侧激发气旋异常,同时热带东印度洋至海洋性大陆以及热带大西洋的冷SSTA通过垂直环流圈加强中太平洋的辐合上升运动,进一步维持其西北侧气旋异常。由于激发气旋异常的暖SSTA在第二个年代相较第一个年代明显偏南偏东,气旋异常和TCGF正异常在第二个年代也整体偏南且向东扩展至更远的区域。WNP TCGF与热带海温关系的年代际变化与1990年代初之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演变速率加快有关。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温度场与贵州干旱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方之芳  李超 《高原气象》1996,15(4):496-502
应用SVD等统计方法,探讨高原温度场与贵州春,夏旱的联系。分析表明,贵州春旱分布特征是以西部为中心。向东减少,夏旱以中,东部为中心,高原前一年3、9和11月大规范温度异常分别对春、夏旱的分布预报有相当高的统计相关,可作为预报参考因子。贵州夏旱的高原异常增温,高原暖高压的辐散下沉气流和下坡地形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利用江苏近10 a(2005-2014年)暖季(5-9月)69站逐时降水资料,详细分析了短时强降水的空间分布、年际变化、季节内演变以及日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整体上北部比南部活跃,最活跃区均位于沿淮西部,高强度短时强降水多发生在淮北东部,且空间分布集中。近10 a来江苏短时强降水整体呈减少趋势,主要表现为北部地区减少最为显著。短时强降水季节内分布不均匀,以7月最为活跃,高强度短时强降水在8月最为频繁;其逐候分布显示,梅期短时强降水骤增,于7月第2候达到峰值,盛夏期间高强度短时强降水增多,8月第3候达到峰值。江苏短时强降水的日变化整体呈双峰结构,主峰和次峰分别出现在傍晚17时(北京时间,下同)和清晨07时,高强度短时强降水多发于午后;短时强降水日变化存在季节内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和地域性差异,其中梅期和盛夏两个高发阶段均呈单峰结构,但梅期峰值出现在清晨,盛夏阶段峰值则出现在傍晚;由南向北,日变化特征由单峰向双峰、多峰演变,在淮河以南地区日峰值大多出现在午后至傍晚,而淮河以北地区多出现在夜间至清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柯本气候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734个气象站点1957-2016年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结合柯本气候分类,采用薄板样条插值法,研究中国柯本气候分类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7-2016年中国包括5个气候带,其中赤道气候带(0.17%)包括热带季风和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干旱气候带(41.38%)包括冷性沙漠和冷性草原气候,暖温气候带(25.53%)包括热夏冬干暖温、温夏冬干暖温、热夏常湿暖温以及温夏常湿暖温气候类型,冷温气候带(28.44%)包括热夏冬干冷温、温夏冬干冷温、冷夏冬干冷温、热夏常湿冷温、温夏常湿冷温以及冷夏常湿冷温气候类型,极地气候带(4.48%)仅有苔原气候。在此60 a,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冷温气候带向干燥气候带和暖温气候带的转移,以及冷温气候带中冷夏向温夏的转移和温夏向热夏的转移。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从与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指赤峰市和通辽市)夏季旱涝关系密切的西太平洋副高、亚洲地区环流和蒙古冷涡三个主要的天气系统入手,分析旱涝年的环流差异。结果表明:⑴夏季蒙古冷涡偏多、副热带高压偏强和北半球盛行经向环流,是造成夏季降水偏多的主要环流形势;⑵冬季北半球极涡纬度和亚洲地区的环流指数对夏季环流形势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二者相互动态地影响了夏季旱涝,据此建立夏季旱涝预测模型。经过1995—2008年14年的实际应用,趋势准确率为8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