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海年降雨量的多时间尺度变化   总被引:22,自引:14,他引:8  
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珠海市40年(1961—2000年)的年降雨量和气温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珠海的年降雨量存在比较完整的明显准22年的周期振荡,它有两个降雨偏少中心(1960—1970年和1980—1990年)和两个降雨偏多中心(1970—1980年和1990—2000年),历经40年的全过程,因而具有长期预测意义。还有其它22年以下的较短周期振荡,但多不具全局性变化特征。从对28、12和4年周期的小波方差随时间变化来看,28年周期存在两个突变点(1974年和1987年),而且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从12年和4年周期看,降雨和气温的变化趋势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2.
以佛山市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8—2017年和60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自动气象站2008—2017年的降雨资料为基础,采用趋势分析、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佛山市降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佛山年均降雨量月际分布为双峰型,峰值出现在5和8月;降雨主要集中期4—9月(汛期),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9.2%;年降雨量和前、后汛期降雨量都呈增加趋势,但不显著;年降雨量和后汛期降雨量存在15年左右的周期变化,而前汛期降雨量则以4~8年的局部周期变化为主。佛山年、前汛期和后汛期降雨量地区差异明显,年平均降雨量最大值出现在南海城区,最小值在禅城祖庙;前汛期降雨大值区在三水西南、三水乐平、顺德城区,小值区在禅城祖庙、顺德杏坛、南海桂城。  相似文献   

3.
北太平洋海温与南宁地区后汛期降水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慧 《广西气象》2001,22(4):13-15
利用1958-1995年北太平洋月平均涨面温度及南宁地区后汛期(7-9月)降雨量资料,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南宁地区后汛期降雨量与上年夏季至当年春季的海面温度存在相当明显的遥相关关系,对1996-1999年后汛期降雨量进行预测试验,并经2000年实际应用,得到基本相符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华南后汛期降雨量的振动和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959至1988年华南后汛期(7-9月)降雨量距平百分率的大尺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前汛期(4-6月)降雨量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同时探讨了后汛期降雨量异常的成因。结果表明,华南后汛期雨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且地区差异显著;后汛期降雨量的异常与热带西太平洋的海水温度、南海地区大气的对流活动及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的频数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宝成铁路陕西段沿途5个代表站汛期逐日降雨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趋势分析法和突变分析法对1961—2010年降雨特点进行分析,并采用小波分析法对其未来演变趋势进行预测,为宝成铁路水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等级降雨日和降雨量及区域平均降雨日和降雨量均随年代减少,20世纪90年代出现减少的突变;各级降雨日和降雨量及区域平均降雨日和降雨量自北向南逐渐增多,除凤县和略阳外,降雨日和降雨量年际间均表现出一致的减少趋势,广元站减少趋势较显著;小雨和中雨以年际震荡为主,大雨及以上降雨以年代际震荡为主;区域平均降雨量震荡周期与大雨及以上降雨量较一致,区域平均降雨日震荡周期与中雨较一致;未来小雨、大雨及以上和区域平均降雨日及降雨量将持续偏多,中雨降雨日及降雨量将先偏少后偏多。  相似文献   

6.
华南暴雨的气候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伍红雨  杜尧东  秦鹏 《气象》2011,37(10):1262-1269
利用华南110个测站196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计算趋势系数等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华南年和前、后汛期的暴雨日数、强度、贡献率等的气候特征及变化。结果表明,近48年来,华南年平均暴雨日数的地理分布总体上呈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最多中心在广西东兴(14.9d),最少中心在广西隆林(3.2 d)。华南的暴雨72%发生在汛期,其中前汛期占45%,后汛期占27%。华南平均年和前、后汛期暴雨日数呈微弱上升趋势,但不明显。年和前、后汛期暴雨日数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华南平均年和前汛期的暴雨强度有微弱增加趋势,特别是2005年以来升幅明显,而后汛期暴雨强度有不明显减少趋势。华南年暴雨贡献率增加明显,而前、后汛期暴雨贡献率增加并不明显。小波分析表明:2000年以来,华南年、前、后汛期暴雨日数具有2~3 a和3~4 a准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5-2011年阳江站和阳春站的气温、降水的逐时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阳江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春天气温日较差最大,盛夏最小;最低气温除了盛夏其余都是晴天时最低,夏季夜间气温大小和变化都比较接近;白天秋冬春季晴天时气温接近或低于多云时的气温;阳春的对比差距相对要大些,最高气温出现时间随季节的变化和天气状况的变化相差很大.(2)前汛期降雨概率大于后汛期,6月为降水主峰期,后汛期则以8月降雨最为频繁.阳江站前汛期降雨有两个频密时段分别在早晨和傍晚,阳春站午后降雨最频繁,并呈现中心向两边递减态势.短时强降水阳江概率分布与出现降雨的分布很相似,阳春站短时强降雨则分为早晨到上午和午后两个集中阶段.  相似文献   

8.
利用 195 8- 1995年北太平洋月平均海面温度及南宁地区后汛期 (7~ 9月 )降雨量资料 ,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 :南宁地区后汛期降雨量与上年夏季至当年春季的海面温度存在相当明显的遥相关关系。对 1996- 1999年后汛期降雨量进行预测试报 ,并经 2 0 0 0年实际应用 ,得到基本相符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利用东莞城市内涝预报验证系统的积水和降雨数据、SWIFT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广州雷达基本反射率资料,对2017年3月—2019年9月东莞城区内涝特征及内涝与降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莞城区内涝发生频繁,重度内涝较多,内涝事件多发生在前汛期(4—6月),以5月最多;与长时间降雨相比,短时强降雨更易导致城区积水较深的内涝,1 h降雨量达27.6 mm以上时,城区大部可达中度内涝等级,1 h降雨量在51.2 mm以上时,城区大部将可能出现重度内涝;过程总雨量和1 h雨强都对长时间积水有影响,但过程总雨量较大更易导致积水长时间维持;积水一般滞后降雨约5~30 min出现,积水峰值滞后5和30 min才出现。  相似文献   

10.
长江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汛期重旱涝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为了揭示长江,黄河流域汛期(6-8月)重旱涝的气候特征,首先采用墨西哥帽小波对长江,黄河流域1951-1999年汛期的降雨资料作分析,得到了两流域汛期降雨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其次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三段(上游、中游、下游段),黄河流域分为两段(上中游、下游段),以各游段逐月的平均降水量(R)为基准,计算降雨量距平面分率,从而得到逐游段,逐月49年来的重旱涝的时序资料;最后分析该时序资料,得到两流域上中下游汛期重旱涝的时空分布,其结果深化了我们对重旱涝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