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数值预报资料对2012年9月24日发生在广西西北部的一次大范围较强降水过程的成因和预报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支小槽的快速生成东移和持续的弱西南气流提供的深厚水汽条件以及弱冷空气补充导致静止锋两侧锋区能量的快速增加是造成这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原因.这次暴雨过程漏报的主要原因是天气形势配置不是很有利,对切变线的北抬分析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2.
广西一次强降水天气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M ICAPS提供的常规资料和卫星资料,对广西一次强降水天气成因以及几家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涡沿切变线东南移是这次过程的主要原因,数值预报产品对这次过程的预报效果较好,深入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研究是提高重大天气预报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常规气象资料、物理量特征和ECMWF、T639数值预报模式误差的分析,对2010年1月23日沿天山一带降雪过程以及鸟鲁木齐市中量降雪漏报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发现这次过程ECMWF数值预报对于锋区上的弱系统预报能力较差,而T639模式预报较好。预报员过分依赖ECMWF数值预报是造成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实践证明在短期天气预报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数值预报产品,而应在有效检验的基础上结合其它信息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2年12月广西寒潮过程特征及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002年12月25~27日全区性寒潮天气过程爆发前后的形势进行分析,认为横槽南摆是造成这次过程的主要原因,而低纬度南支槽的配合加剧了过程的降温、降水;通过对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得到一些预报全区性寒潮的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5.
一次全区性较强降水空报的重大预报失误过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黎惠金  覃昌柳  韦江红 《气象》2005,31(1):33-36
通过对2004年广西入汛以来第一场全区性较强降水空报个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天气系统的一致快速东移,湿层浅薄,以及广西锋前明显的下沉运动等,是这次降水过程空报的主要原因。指出制作降水预报时综合运用预报指标、数值预报产品分析系统移速及降水产生必备物理量场条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的天气图、物理量场及数值预报等资料,对2010年6月20-21日钦州市出现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暴雨过程主要是由于高空槽、低层切变南压和地面弱冷空气的共同作用所产生的。西南低空急流为本次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预报员不能完全依赖数值预报产品,应根据实际天气情况及本地预报经验进行订正分析。  相似文献   

7.
使用中科院的LASGη模式对1991年4月16-23日的高原牧区雪灾过程进行了降水模拟和成因分析,揭示了造成这次雪灾天气的主要原因,首次证实了该模式对雪灾天气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原牧区雪灾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中科院的LASGη模式对1991年4月16-23日的高原牧区雪灾过程进行了降水模拟和成因分析,揭示了造成这次雪灾天气的主要原因,首次证实了该模式对雪灾天气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
2011年3月18日夜间到19日白天,青海省出现了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除海西部分站未出现降水外,其余各地均出现降水,其中玉树和果洛的部分地区出现大雪,18日的24小时预报未能报出北部的降水及南部的大雪,多个台站的温度预报也随之出现较大偏差。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cwmf(以下简称EC)、T639、T213各数值预报模式及物理量场,对这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对预报失误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降水过程地面没有明显冷空气配合,降水主要出现在暖区里〔1〕;高空上主要是高原存在明显的锋区,北部西北气流中小的扰动在东移中发展并与南部高原槽叠加,地面上有南北中小尺度辐合线也在东移过程中合并,云图的发展演变更加证实了西北气流中小扰动的存在,并在有利条件下发展加深与南支槽合并的事实。研究还表明低空西南急流北抬为暖区强对流发生、发展提供水汽条件;低层暖平流、高层冷平流的上下层配置,使不稳定能量得以聚集等方面的原因是造成这次降水天气过程和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通过这次个例分析为今后此类暖区强降水天气过程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9年5月23~24日台山出现特大暴雨降水过程,降水量级预报失误较大.在分析环流背景、数值预报、物理诊断场、实况资料和各级指导预报的基础上,阐述当时的预报思路,指出数值预报产品和指导预报雨量量级偏小是这次预报失误的原因,实况资料可以订正数值预报的偏差.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东南侧一次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07年5月15~16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南侧的川西高原南部一次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压与副热带高压之间的切变是此次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高空冷平流入侵是触发机制,副热带高压的稳定是强降雨天气长时间维持的主要因素,孟加拉湾风暴为这次过程的水汽输送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对数值预报产品可预报性检验结果表明:T213数值预报产品中的垂直速度、散度、水汽通量以及水汽通量散度对实际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探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配置和卫星云图的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003年7月29日夜间到30日白天青海境内的大到暴雨降水天气过程和预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部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与西风带低槽分裂东移的冷空气在青海东北部交绥是造成这次大到暴雨的主要原因,西宁单站高空特性层层数持续增多、大多数等压面层湿度显著增加是这次大到暴雨天气产生的前兆。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0月27日的暴雪天气过程不仅来势快,而且强度大,给准确的预报和及时防灾减灾造成一定的难度。本文利用日常预报产品对这次暴雪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空冷涡与南来气旋的配合以及太平洋副高脊和大兴安岭至黄淮4个弧型高压的阻挡是造成这次天气过程的关键所在,其强度达到爆发性气旋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对2002年12月25~27日全区性寒潮天气过程爆发前后的形势进行分析,认为横槽南摆是造成这次过程的主要原因,而低纬度南支槽的配合加剧了过程的降温、降水;通过对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得到一些预报全区性寒潮的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999年12月21~28日,广西出现的严重霜冻、冰冻天气过程环流特征的演变、气象要素的变化、数值预报产品的分析,得到造成这次严重霜冻、冰冻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地面气压高、露点温度特低、相对湿度小、辐射降温明显。  相似文献   

16.
数值预报环流形势场在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健  黄红 《贵州气象》2003,27(1):23-24
主要利用ECWMF及T213数值预报产品的形势预报场对2002年6月17-20日连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的演变情况作一个简单的分析,考察这两种数值预报产品对这次过程的预报能力,可知它们对夏季强的降雨天气过程的形势预报很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高空、地面、自动站、卫星云图、数值预报产品等气象资料对2012年8月16日发生在青海东北部大通和互助两县的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做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小槽南下东移和副高向高原地区的伸展与北抬为这次短时强降水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场;东移的低空切变线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东西两路冷空气相遇迅速抬升暖湿气团是这次短时强降水的主要原因;地形辐合抬升影响和中小尺度涡旋为这次短时强降水天气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8.
2010年4月25—29日,内蒙古通辽市大部地区降了小到中雨,局部偏大。这次过程主要受高空冷涡影响,且正值季节转换期间,使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同性质的降水,降温较明显。文章通过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这次冷涡天气的成因,并结合几种数值预报产品对预报结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及检验,旨在通过总结能为预报员积累一些相似天气的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红外云图、自动气象站资料和NECP(1°×1°)逐6h再分析资料对此次暴雨过程的成因及预报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涡东移南掉、低层涡旋发展,冷暖空气在涡旋切变线附近长时间对峙是形成暴雨的主要原因,而暴雨发生前数值预报误判了冷涡移向及低层气旋环流发展趋势。临近时次对流有效位能偏小和850h Pa比湿值低于统计指标,数值预报产品中的物理量场缺乏检验分析、秋季暴雨出现概率小以及预报员经验不足等是暴雨漏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运用t639数值预报产品,从影响系统、能量及水汽条件等方面对2011年5月10-13日广西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转折性天气过程预报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在这次强降水过程中降水落区、持续时间以及过程雨强均体现出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