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二)苏联的气象卫星苏联从一九六六年三月开始,用宇宙(KOC MOC)卫星进行气象探测实验,至一九六八年九月先后发射9颗,主要对探测仪器、能源、姿控和传输系统进行实验。一九六九年三月开始建立流星(METEO)气象业务卫星系统,在流  相似文献   

2.
当苏联1957年10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时,气象学家们非常高兴:如果在这些宇宙飞船上安上“眼睛”,将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观测地球大气的平台.1960年美国送上一颗专用于气象的极轨卫星,1966年这个新的观测工具进入业务阶段.其间,苏联已发展了他们自己的卫星系统.稍后,也开始业务运行. 这里没有必要详细叙述各种卫星系统的特征.但需要指出卫星具有两种主要类型:极轨(太阳同步)卫星和静止卫星.  相似文献   

3.
苏联发射了三类水文气象和自然资源卫星,即《》(流星-自然)型、《-1500》(宇宙-1500)型和《》(流星-2)与《-3》(流星-3)型卫星。由前两种卫星上可以获得自然资源情报,后者则提供水文气象情报。下面就这些卫星的特性、资料接收与服务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宋宏 《气象》1983,9(1):34-34
为了进一步发挥APT低分辨卫星云图接收设备的潜力,给气象分析预报提供更多的卫星云图资料,我们经过反复试验,找到了一种用118传真机和62丙型单边带接收机,接收“气象传真广播”的卫星云图照片的简便方法。 这个方法只需对118传真机略加改装,增加五个元件,既保留118传真机接收各种低分辨瞬时云图的性能,又可接收“气象传真广播”的日本同步卫星云图和“流星”卫星云图组合图。两种工作状态通过开关转换,只要几秒钟就可完成。全部改装费用不到十元人民币。 改装后的电路见附图。图中虚线内为改装增加的电路,其余为118传真机原有电路。A、B两处是改装时断开的地方。改装的方法是:将118传真机示波  相似文献   

5.
从 1996年起,我区依托“ 9210”工程在地州局陆续建设了 VSAT卫星数据站。现在,区局业务中心和 14个地州局均可将观测电报通过 VSAT卫星信道直接上传北京,由北京收集和分发。 “新疆气象局地面分组交换网系统”是作为“ 9210”工程 VSAT卫星信道的地面备份网,在卫星信道故障时承担气象观测报发报工作,以及从上一级信息中心调取各种气象信息的任务,即区局业务中心利用分组网线路从北京调取各种气象信息,地州局利用分组网线路从乌鲁木齐业务中心调取各种气象信息。 该系统设计方案,广泛参考了其他省区的建设经验和系统优点,并…  相似文献   

6.
9210工程在全国地市以上气象局建立了收发双向VSAT卫星小站 ,实现了气象信息的高速传输。为满足县以下气象台站及非气象部门对气象信息的需求 ,中国气象局推出了“9210工程单收站系统”。该系统采用中国广播卫星公司研制的PCVSAT高速卫星信息广播系统。1PCVSAT高速卫星信息广播系统概述基于PCVSAT的高速卫星信息广播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单向卫星通信系统。由一个主站和众多的接收小站组成。主站将各种信息汇接处理成高速数据码流 ,经调制、上变频、放大后 ,由大型天线向卫星发送。单收站接收卫星转发的信号 ,解…  相似文献   

7.
在种类繁多的人造卫星中 ,有一种专门用于在外层空间监测地球风云变幻的卫星 ,那就是气象卫星。气象卫星可以在太空拍摄地表的地貌、云图、水汽等照片 ,经处理后发送到地面。气象部门根据卫星云图和其它气象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便可对未来天气的变化作出预测。196 0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试验气象卫星“泰罗斯号” ,至今 ,已有美国、前苏联、日本、欧洲空间局和印度、中国等几个国家 ,先后发射了“泰罗斯”、“流星”、“艾萨”、“诺阿”、“葛兹”、“葵花”、“梅地欧尔”、“风云”等 10多个系列的数十颗不同型号和用途的气象卫星…  相似文献   

8.
魏锋 《干旱气象》2002,20(4):8-9
引 言近年来,随着气象事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业务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定西地区预报业务工作的实际需求,改进预报业务功能,研制了定西地区本地资料库系统,改进了城市预报系统和中大雨、冰雹分县预报专家系统,并将上述系统综合,进而建立了自动化程度较高、流程清晰的预报员综合工作平台即定西地区预报业务系统。1 预报业务系统网络环境图1 定西地区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支撑定西地区预报业务系统的网络环境主要由气象信息卫星网和省地X.25网和本地局域网构成。气象信息卫星网主要承担“9210工程”资料的上下传递任务,…  相似文献   

9.
唐宝均 《贵州气象》1996,20(2):25-28
1 制定此信息流程的必要性。 我省自1992年9月开始实施“贵州省防灾抗灾气象服务工程”的建设以来,在工程领导小组的统筹规划,有关单位及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业已建成一个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将综合通信、STYS、气候资料分析处理、卫星遥感、农气情报预报、防雹指挥等系统连为一体,结构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运行流畅的气象现代化系统。 随着我省新业务系统的建立,气象通信  相似文献   

10.
充分利用国家科技部大力推行的DVB-S共享数据平台,加强气象卫星遥感数据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发挥卫星垂直探测器(ATOVS)资料在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以及监测重大灾害性天气系统中的作用。该文介绍了基于DVB-S系统的NOAA/ATOVS资料的处理、分析与显示系统的概况及主要功能,并以2005年7月人们关注的台风“海棠”为个例,展示了利用该系统在监测和分析台风或强对流天气时的独特优势。该系统的建立,将解决省、地气象部门不能实时获取ATOVS资料的问题,并将推动ATOVS资料在气象以及相关部门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苏联1963年开始发射气象卫星。1963年3月23日发射第一颗“流星”Ⅰ,到1977年4月5日发射第27颗停止。1975-1982年发射9颗“流星”Ⅱ。1985年10月2日发射第一颗“流星”Ⅲ。主要设备有可见光和短波红外多谱段扫描计,视宽85km,分辨率80m,240m,480m;CCD相机,视宽28km,分辨率28m。还有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剖面绘图仪等。 1988年8月27日苏联发射了第二颗“流星”Ⅲ,近地是1 198km,远地1 221km,倾角82.5°,周期106.4分,3颗组网。可跟踪放射性死灰,进行反潜战,对欧洲和东亚地区进行24小时覆盖。 1988年4月26日发射“宇宙1940”,监视地球大气和海洋的同步卫星,倾角1.2°,周期1 441分钟。 1963-1987年共发射气象卫星55颗,其中宇宙15颗,流星40颗,还利用“闪电”飞船和空间站进行  相似文献   

12.
充分利用国家科技部大力推行的DVB-S共享数据平台, 加强气象卫星遥感数据的广泛应用, 特别是发挥卫星垂直探测器 (ATOVS) 资料在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以及监测重大灾害性天气系统中的作用。该文介绍了基于DVB-S系统的NOAA/ATOVS资料的处理、分析与显示系统的概况及主要功能, 并以2005年7月人们关注的台风“海棠”为个例, 展示了利用该系统在监测和分析台风或强对流天气时的独特优势。该系统的建立, 将解决省、地气象部门不能实时获取ATOVS资料的问题, 并将推动ATOVS资料在气象以及相关部门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打开电视 ,在众多精彩纷呈的气象类节目中 ,有一档栏目正以它独特的风格在赢得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的目光 :媒体主持人与“气象大使”同时出现在一幅画面上 ,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解答热点气象问题。这就是在辽宁卫星电视台每晚黄金时段的新闻评述节目“今晚直播”中播出的“气象大使”。“气象大使”的前身是辽宁卫星电视台于 2 0 0 0年推出的新闻综合栏目“今晚直播室”中的“气象信息”栏目 ,它是由辽宁省气象台和辽宁卫星电视台合作开创的。这个栏目开播以来 ,气象台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同时也在不断摸索新起点。 2 0 0 2年元旦 ,“今晚直播…  相似文献   

14.
蔡晓云 《气象》1991,17(3):65-65
由北京市气象台研制的“121电脑答询系统”于1990年12月15日在北京市气象局通过鉴定。国家气象局科教司、天气司、装备司,国家气象中心,气象科学研究院,卫星气象中心,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市电话局等单位有关专家出席了鉴定会。  相似文献   

15.
进入东北区域气象中心的19楼,“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辽宁数据与应用中心”的牌匾首先映入眼帘。2017年8月,经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辽宁数据与应用中心(以下简称“高分辽宁中心”)落户于辽宁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不仅使各行各业以及人民生活对气象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且也推动了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 ,拓宽了气象服务领域 ,提高了服务水平。原来县级气象站除每日 3次观测外 ,就是常规天气预报 ,因此设备非常简陋。现在 ,建立了地面卫星接收站 ,开通了“92 10”工程及计算机局域网络 ,增设了“12 1”天气预报自动答询系统及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系统。气象部门先进的现代化设备 ,需要有高水准的基础设施与之配套。然而 ,河南省气象台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平衡 ,还有不少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业务现代化建设 ,这种“滞后” ,在一定…  相似文献   

17.
李琳 《气象》1991,17(8):1-1
由中国科学院系统研制生产的“GMS卫星全自动接收处理系统”,是1990年推出的产品。由于它是一套较经济实惠且使用方便可靠的卫星云图接收处理设备,国内已有20多个单位采用,普遍反映良好。《气象》  相似文献   

18.
赤霉病预报专家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益平 《气象》1989,15(6):46-47
小麦赤霉病是影响我省大部分地区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因此,做好小麦赤霉病的预报工作十分重要。近年来,我们建立了金华市小麦赤霉病预报专家系统。该系统引用了北京工业学院人工智能所和卫星气象中心等单位联合研制的“基于知识的气象推理系  相似文献   

19.
“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代号:9210工程)是我国90年代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是列入国家“八五”计划的气象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是我国信息化基础结构中农业综合管理及信息服务系统的组成部分。该项目将于1997年底前在全国建设完成。92ic工程在我区构造的是一个以“亚卫一E”通讯卫星提供的KU频段转发器为媒体,涵盖我【所有州(市,地州b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它包括:基于卫垦通讯的广域计算机网,卫星话音网和中速数据广播网。通过卫星广域网,把14个州(市、地)气象部门的计算机局域网和区气象业务中心的局…  相似文献   

20.
项目在2005年继续加强研究成果集成和业务化。由宇如聪、倪允琪等负责的“AREMS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模式系统”获湖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由胡志晋、周秀骥等负责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CAMS云分辨模式系列的研制和应用”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研究开发奖一等奖,由张建、许健民等负责的“暴雨系统的卫星遥感理论和方法研究”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研究开发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