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作物水分平衡出发,计算了旱地棉花需水量。对需水规律分析得出:需水关键期的花铃期正逢伏旱期,需水亏缺十分严重。为此设计了多种灌溉试验,从灌溉水的增产效用和灌水利用率两方面确定了适宜灌溉量和较有效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棉花田间水分试验资料的基础上,找出了棉田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及棉花各生育阶段的需水规律,确定出新疆不同气候类型地区棉田一次适宜灌溉定额。根据试验求算实际蒸散量,利用彭门公式及土壤水分平衡方程,计算求得棉花各生育阶段的作物系数、及不同年型不同气候类型地区棉田全生育期的适宜灌溉定额及最佳节水灌溉方案。  相似文献   

3.
鲁中地区冬小麦水分盈亏及灌溉需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0—2014年鲁中地区气象资料和冬小麦生育期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和单作物系数计算冬小麦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利用美国农业土壤保持局推荐方法计算有效降水量、水分盈亏指数(CWSDI)和灌溉需水量,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量、有效降水量、水分盈亏指数及灌溉需水量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5 a来,鲁中平原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呈弱的减少趋势,山区呈增加趋势;拔节—乳熟期是需水量最大的阶段,呈减少趋势,强度中心在中部地区。有效降水量全生育期呈减少趋势,拔节—乳熟期呈增加趋势,强度中心在中部地区;除平原地区的越冬期外,其它生育阶段有效降水量呈减少趋势。CWSDI全生育期呈减少趋势,乳熟—成熟期减少幅度最大,自中部向南北两边递减。为满足冬小麦需水要求,全生育期平均灌溉需水量515 mm,呈上升趋势,强度中心在西部地区,拔节—乳熟期是灌溉需水量最大的阶段,呈减少趋势,返青—拔节期是增加趋势最明显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阿克苏棉区膜下滴灌农业气象服务对策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已在阿克苏得到应用,棉花膜下滴灌植棉比常规高密度植棉在灌溉方式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灌水灵活,控制力强,增产潜力较大。由于棉花膜下灌溉技术改变了棉田的生态环境,面对这一新型的节水技术,需找准气象服务的切入点。研究表明,农业气象服务在膜下滴灌植棉和常规植棉中的应对措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多点多年气象资料、作物发育期资料和土壤水文资料,计算了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华北冬小麦主产区小麦不同发育阶段和全生育期内水分亏缺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气温升高时小麦水分亏缺状况变差,亏缺量等值线南移,引起小麦气候适宜区范围缩小,减产额加大,产值降低,用于额外灌溉的生产费用增加。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推动下,为了适应科学种田的需要,我们在开展气象服务中,发现以往测的30Cm深的地墒,不能反映土壤蓄水与作物需水的真实关系,也不能提供地墒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程度的确切数据。同时,浅层土壤含水  相似文献   

7.
从粮食的生产和安全角度,分析了周口市粮食安全面临的气象风险挑战与压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良作物品种、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改进施肥技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项保证周口市粮食安全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粮食的生产和安全角度,分析了周口市粮食安全面临的气象风险挑战与压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良作物品种、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改进施肥技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项保证周口市粮食安全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几种蒸散计算方法在怀来地区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晨  朱忠礼  季辰  施生锦 《气象》2016,42(11):1395-1401
作物蒸散量即为植株蒸腾与棵间蒸发之和,准确地测定作物实际蒸散量,对研究农作物节水种植技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应用2013年生长季(5-10月)自动称重式蒸渗仪实测河北怀来地区夏玉米的蒸散量,从月、日两个时间尺度评价Penman-Monteith(FAO P-M)、Hargreaves、Priestley-Taylor三种基于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实际蒸散的方法在怀来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三种方法计算的夏玉米月、日实际蒸散相对于蒸渗仪实测结果均存在一定偏差,FAO P-M方法与Hargreaves方法表现较好,准确度相差不大,Priestley-Taylor方法准确性最差;(2)影响实际蒸散计算结果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太阳净辐射和温度,Hargreaves方法计算结果在怀来地区可信度较高;(3)Hargreaves方法所需参数较少,在计算量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在怀来地区适用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主要作物农业气候实时客观评价系统"是基于"贵州省实时气象资料业务系统"开发的专业应用程序.大体上包含以下模块(子系统)光温水资料提取;资料补正;评价主模块(含水稻、玉米、小麦、油彩、烤烟、辣椒等子系统,其中每种作物都含有光照评价模块、温度评价模块、水分评价模块及综合评价模块).系统从作物生物学特性(如作物发育三基点温度上限温度、最适温度、下限温度;作物需水供求平衡方程;作物需光特性、光饱和点等)入手,利用实时地面气象资料,分析气象条件对作物发育状况的影响.系统利用贵州全省所有台站实时地面报及AB报资料和各种作物的生物学特点资料,通过系列软件开发,实现能够快速、及时的对贵州主要作物的光(日照时数)、温、水等气候生态条件进行实时定量化评价,满足决策气象服务、气候评价、农业气象等业务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春玉米水分供需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应林  高素华 《气象》2002,28(2):29-33
论述了作物需水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利用最新的气候和作物资料,计算了我国春玉米的作物需水量,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水发订正系来评价春玉米需水量的满足程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气候条件对我国在玉米生产是有利的,但在播种期、出苗期及拔节期(4-6月份),存在明显的水亏缺现象,这一时期应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及节水灌溉、人工增雨等措施来缓解旱情。  相似文献   

12.
空冷是指电站采用空气冷却取代原有的水冷却。空冷水的消耗量只相当于水冷电站的20%-35%,节水性能显著,在水资源匮乏的新疆,空冷无疑是火力电站冷却方式的最佳选择。空冷项目的气象参数分析研究是新疆煤电化基地建设的先导,不仅为空冷工程提供气象参数设计指标,而且涉及到未来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等,是气象如何为自治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空冷气象观测站的组成和气象参数对比分析研究在空冷项目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开发的中国水资源模型,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条件下海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及相应的适应性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到2030年海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比例将提高25%,气候变化将使水资源短缺比例进一步提高2%~4%。无论是供给管理还是需求管理的适应性措施,在缓解水资源短缺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是,多标准的评估结果表明,所分析的几种需求管理的适应性措施比供给管理的适应性措施的可行性更高。在需求管理中,采用既提高灌溉水价又提高工业水价的混合水价政策可能是最优的策略选择,采用农业节水技术为次优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开发的中国水资源模型,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条件下海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及相应的适应性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到2030年海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比例将提高25%,气候变化将使水资源短缺比例进一步提高2%~4%。无论是供给管理还是需求管理的适应性措施,在缓解水资源短缺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是,多标准的评估结果表明,所分析的几种需求管理的适应性措施比供给管理的适应性措施的可行性更高。在需求管理中,采用既提高灌溉水价又提高工业水价的混合水价政策可能是最优的策略选择,采用农业节水技术为次优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李守谦  马忠明 《高原气象》1993,12(2):217-222
本文根据我国缺水地区近年来对节水农业的研究成果,从基础理论研究、水资源管理,优化配水,节水工程建设、微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地面灌水技术的改进、地面覆盖节水技术、化学物质节水技术等方面,对我国缺水地区节水农业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论述.我国缺水地区对节水农业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还必须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开发利用新的节水技术,使农业生产向节水、节能、高效的方向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水分影响作物发育进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建华  李迎春 《气象》1997,23(6):53-56
不分是影响作和发育进程的重要因子,作者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阶段干旱处理对作物发育进程的影响,这对于指导田间灌溉,节约水资源,调节作物发育进程,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津辉  郭建茂  毛留喜 《气象》2014,40(11):1398-1407
利用WOFOST模型对保定地区冬小麦不同年型灌溉方案进行模拟分析,确定最佳灌溉量及灌溉时间,力争灌溉效益最大化,对缓解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匮乏的尖锐矛盾尤显重要。文章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应用WO)FOST模型对不同降水年型的2003/2004、2005/2006和2008/2009年3个代表生长季,分别进行一次灌溉、两次灌溉、三次灌溉的不同灌溉方案进行模拟,试图揭示冬小麦产量随灌溉时间及灌溉量的变化规律,选择最佳灌溉方案,为干旱缺水的河北省保定市小麦节水、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小麦全生育期中最佳灌溉时期为拔节—孕穗期和抽穗—灌浆期,这两个时期的灌溉对产量的贡献率最高。与此同时,总结出了既可以满足冬小麦生长又可以获得较大经济效益的两次灌溉及三次灌溉的最佳灌溉方案。  相似文献   

18.
In the Arkansas River Basin in southeastern Colorado, surface irrigation provides most of the water required for agriculture. Consequently, the region’s future could b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i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the amount of water available for irrigation. A methodology to model the expected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irrigation water demand in the region is described. The Integrated Decision Support Consumptive Use model, which accounts for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evapotranspi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i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wo climate scenarios from the Vegetation-Ecosystem Modeling and Analysis Project. The two scenarios were extracted and scaled down from two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GCMs), the HAD from the Hadley Centre for Climate Prediction and Research and the CCC from the Canadian Climate Centre. The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water demands of crops due to climate change. The HAD and CCC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both predict an increase in water demand. However, the projections of the two GCMs concerning the water available for irrigation differ significantly, reflecting the large degree of uncertainty concerning what the futur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might be in the study region. As new or updated predictions become available, the methodology described here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9.
基于作物系数与水分生产函数的向日葵产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河套灌区向日葵2012年田间水分、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和两个站点的农业气象历史资料,研究基于向日葵作物系数和水分生产函数的产量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向日葵标准作物系数在生育期内的变化规律是前期小、中期大、后期小, 最高值为1.21, 出现在开花期。标准作物系数与出苗后日数和大于0℃积温有很好的二次和三次多项式关系,拟合优度在0.93以上。在分析相对叶面积指数和作物系数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标准作物系数的相对叶面积指数订正方法,得出河套灌区向日葵作物系数的动态计算式,为水分生产函数中实际蒸散量的计算提供支撑。建立以Jensen模型为基础的向日葵水分生产函数,得到对水分亏缺的敏感顺序从高到低是开花期、花序形成期、成熟期、苗期。综合应用向日葵作物系数方程和水分生产函数模型计算分期播种产量,与实际产量分别相差4.4%和4.1%,初步证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对产量预测较为理想,在该地区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