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连阴雨-连晴天气过程的中期振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元  吴钟浚 《气象学报》1992,50(2):199-209
本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1980年春季连阴雨-连晴天气过程及西风带、低纬赤道带和南半球天气系统的10个参数进行功率谱分析表明,它们都有准两周振荡的主要周期。交叉谱分析给出了连阴雨-连晴天气与10个参数在准两周振荡上的关联和相对振荡顺序。对连阴雨-连晴天气的时空背景纬圈及经圈环流的时空谱分析表明,纬向及经向环流振荡的两组传播波在准两周振荡上有较高的相干,经向传播超前于纬向传播。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欧洲中期预报中心9年35°S~35°N、60°E—160°E3—4月风场资料,对发生在9年中的6次连阴雨和9次连晴天气过程的低纬风场进行合成分析。在连阴雨和连晴期低纬风场形势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在连阴雨期间存在于长江中下游的低空SW气流与孟加拉湾和副热带高压南侧的气流以及印尼上空的越赤道气流的定性关系。 进而应用主成份方法和典型相关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得出,上述三个区域中的风场与低空急流的关系,以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最密切,副高南侧气流次之,并与越赤道气流也有一定的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1971—2017年9—11月榆林市12县(区)气象站逐日(20—20时)降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和小波分析法对榆林秋季区域连阴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周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1—2017年榆林出现秋季区域连阴雨37次,平均每年出现08次;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频次显著增加,2000年后由07次/年增加到1次/年。区域连阴雨的空间分布呈东南部多于西北部。区域连阴雨多发生于9月,最多的时段出现在9月中旬;持续时间以4~7 d为主。通过小波分析发现秋季区域连阴雨存在2 a、5 a和8 a变化周期。榆林市连阴雨天气主要由高原北侧冷空气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边缘的东南风或高原东侧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所输送来的暖湿气流交汇所致。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夏季带状MCSs的分类以及形成原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07-2011年夏季TBB(black body temperature)资料筛选出夏季青藏高原地区特征比较稳定的带状MCSs加以归类,结合NCEP资料及后向轨迹模型对其成因进行逐类探讨。结果表明,特征稳定的带状MCSs共有37例,可以按形状分为三类:北凸型、南界型和纬向型,其中北凸型发生得最多,纬向型最少。整个夏季有接近30%的时间,特别是在7月有近50%的时间都出现这种稳定的带状MCSs。高层南亚高压以及高空急流和低层500hPa切变线辐合及其南侧的高温高湿是带状MCSs生成的主要原因。500hPa上,纬向型带状MCSs一般发生在高原南北两侧较平直的东、西风气流中;北凸型发生时,高原北部为平直的西风气流,孟湾为较强的槽,高原东、南部受西南偏南气流影响;南界型时高原一般为西北气流,南侧有较强的孟湾气旋控制。围绕高原有4个水汽的辐散源地,带状MCSs对流区的水汽主要通过高原南侧和高原东南部的辐散源地进入对流区。  相似文献   

5.
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及主要环流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南州8个气象站1981~201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甘南秋季连阴雨在9月各旬均可出现,10月只在上、中旬出现,地理分布上秋季连阴雨出现次数自西向东减少,玛曲、碌曲最多,卓尼、临潭最少。过程降水量在15.0~50.0 mm之间的连阴雨出现次数最多,约占总次数的78.0%;持续时间出现最多的是5~10 d,约占总次数的84.4%。近30 a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出现站次呈"V"形分布,1980年代秋季连阴雨次数较多,1990年代秋季连阴雨出现站次最少,进入21世纪后连阴雨次数开始增多,秋季连阴雨次数的多少对秋季降水量有直接影响。1990年代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次数与秋季降水量的减少是由于全球变暖背景下大气环流的调整所导致的,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个例分析表明,在副高边缘型连阴雨过程中,副高偏强,有利于副高西侧西南气流把孟加拉湾水汽经过高原输送到甘南,对连阴雨天气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巴尔喀什湖槽稳定维持,同时高原上不断有低值系统形成东移对纬向环流型连阴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物理量分析表明二者在水汽输送和辐合、上升运动区的位置也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四川小麦赤霉病流行的环流背景和天气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利于四川小麦赤霉病发生和流行的气象条件是暖湿连阴雨天气过程。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了暖湿连阴雨重年和无年的平均环流和天气形势。分析表明,暖湿连阴雨重年西风带为纬向环流、青藏高原至孟加拉湾低槽明显,西太平洋副高中心偏西,槽前和副高西北侧西南气流加强。700hPa长江流域多切交线、低涡活动,北方冷空气只是扩散南下,温、湿度变化小。无暖湿连阴雨年切变线活动少,冷空气爆发式南侵,温、湿度变化大。  相似文献   

7.
·天气分析与预报·高原东北侧暴雨天气系统剖析青藏高原的雨季一次热带风暴引起的大雪张掖地区区域性春寒的分析与 预报对临夏地区春季和夏初干早的 分析用完全预报法制作要素预报的初 步体会用模糊聚类试作秋季寒潮动力统 计预报酒泉大风的短期动力统计预报西北区一次强寒潮和特大降水天 气分析重视“三线”分析认真寻找 指标1979年4月12日陇东大雪成因高原东侧的一次连续性暴雨伏旱结束时的一次暴雨剖析高原西南气流突发性和我区大、 琴雨关系连阴雨中攀雨的特征B棋式在盛夏季节的预报能力对B模式预报秋季连阴雨的检验B模式在我区降水…  相似文献   

8.
重庆雾的天气成因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对重庆雾进行天气学分类基础上,利用合成方法分析了几次典型辐射雾和雨雾的环流形势、流场特征以及雾的垂直环流结构,揭示出两类雾的形成原因。分析表明,辐射雾产生在经向环流背景下,中亚地区高压脊为主要影响系统;经向垂直剖面表现为青藏高原东侧的对流层中层有一发展完好的顺时针旋转的垂直经向环流,其前部的下沉气流顺着地形坡地下滑时在四川盆地强迫出一个逆时针旋转的垂直环流,使重庆附近低层的下沉气流得到加强;夜间辐射降温明显,并有贴地逆温存在,大气层结较稳定。雨雾发生在亚洲地区经向环流相对较弱的背景下,青藏高原低压槽和地面冷锋为主要影响系统;垂直环流结构表现为高空低压槽发展东移时在四川盆地诱生一逆时针旋转的垂直环流,其东侧的上升支正好与地面弱冷空气入侵四川盆地时形成的顺时针旋转的垂直环流的上升支相耦合,使重庆附近上升气流加强,地面附近暖湿气流较活跃,明显增湿过程对雨雾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春季热带地区OLR低频振荡及其与长江中下游连阴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施宁  朱盛明 《大气科学》1991,15(2):53-62
本文应用NOAA卫星接收的1975—1983年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研究了春季热带地区低频振荡的基本特征,得出东半球热带地区盛行周期为30天左右的低频振荡,这种振荡最显著的区域在0—10°S、70—90°E的印度洋地区。文章阐述了过渡季节这种低频振荡的经向和纬向传播特征。 本文还进一步指出,在热带低频振荡的不同阶段,ITCZ、北半球副热带以及西风带环流系统也呈现出显著的周期变化,并查证了低频振荡作为长江中下游连阴雨和连晴过程的背景事实。因此本研究工作也为长江中下游连阴雨和连晴天气的中、长期可预报性提供  相似文献   

10.
使用纬向基流下横波型扰动的Boussinesq近似方程组, 分析了这种沿着基本气流方向传播的中尺度扰动发生不稳定时, 大尺度背景流场在垂直方向上的各种分布特征.在大气层结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如果基本气流在低层和高层较大(有可能存在低空急流和高空急流), 此时产生的β中尺度不稳定扰动相对于基流向东传播, 甚至于快速向东传播.基本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风速切变对于中尺度横波型的扰动起着不稳定的作用.如果考虑基流的二次切变, 可以得到涡旋Rossby波的相速度表达式, 涡旋Rossby波相对于基本气流是单向传播的.涡旋Rossby波产生的物理根源是基本流场的风速二次切变, 亦即基本流场y方向的平均涡度在空间z方向上的不均匀所致.涡旋Rossby波的相速度与纬向波数也有关, 它的能量是频散的, 其在纬向x方向也存在群速度.在基本流场的风速存在二次切变时, 横波型不稳定可能是混合的涡旋Rossby重力波的不稳定; 而在基本流场的风速仅仅存在线性切变, 不存在二次切变时, 横波型扰动的不稳定则是重力惯性波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79~201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地面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V3.0)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首先定义了客观表征冬季青藏高原南北两支绕流变化的指数,然后分析了其不同的变化特征,并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初步研究了青藏高原南北两支绕流异常变化对中国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机制。主要结果有:(1)青藏高原冬季北支绕流和南支绕流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北支(南支)绕流强、南支(北支)绕流弱时,对流层中低纬度地区从高原西部到我国东部沿岸为一个大范围的异常反气旋式(气旋式)环流系统,500 hPa高原的中部为一个异常反气旋(气旋)环流中心。(2)青藏高原冬季南北两支绕流的变化对中国冬季天气气候有显著影响。当青藏高原北支绕流强(弱)时,中国除东北是气温偏低(高)、降水偏多(少)外,河套、青藏高原及长江以南则是气温偏高(低)、降水偏少(多);当南支绕流强(弱)时,中国气温普遍偏低(高),东北及新疆北部是降水偏少(多),南方大部分地区是降水偏多(少)。(3)分析高原绕流异常变化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机制表明:当青藏高原北支绕流强、南支绕流弱时,中国东部35°N以北的对流层中都是异常西北风,35°N以南都是异常东北风,受高原异常纬向绕流影响,对流层大气为明显的“正压结构”;相应的对流层底层从南到北为一致的异常西南风,850 hPa以上35°N的之间为反气旋式切变和下沉运动异常,300 hPa以下异常偏暖,这些条件加强了下沉增温,导致中国东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当青藏高原南支绕流强、北支绕流弱时,对流层中的纬向风异常则为明显的“斜压特征”,异常西风呈现为从对流层低层到高层、低纬度到高纬度的倾斜的带状特征,其下方自华南近地面到华北200 hPa的“三角形”状异常东风,配合相应的经向风异常和华南到华北的异常上升运动,低层为“三角形”状的异常冷气团向南切入到中国南海,中上层为异常偏暖的西南气流在冷气团上自南向北爬升到中高纬度地区,导致中国大范围的气温异常偏低、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12.
段廷扬 《气象学报》1994,52(2):194-200
由于青藏高原500hPa层出现高压系统的活动,使高原大气产生"上高下高"的气压场结构,从而东亚大气环流也发生某些相应的变化。本文统计分析了高原500hPa高压的散度与垂直速度分布、高原大气热源的演变和100hPa层涡度、纬向风以及经圈环流的变化等。结果认为,由于夏季高原500hPa高压的活动,使高原上空垂直上升运动和对流加热受到抑制,100hPa南亚高压强度减弱、位置北抬、有向西部型过渡的特征.高原北侧西风急流减弱,东风急流南支与北支合并后位于原北文东风急流位置以南,侵入高原南麓的西南季风减弱。与此同时,孟加拉湾上空上升运动有所增强,其对流加热对维持东风急流乃至南亚季风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采用滤波和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冬季东亚高空急流的季节内协同变化以及对我国东部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季节内尺度(10~90天)中,东亚地区冬季300 hPa逐日纬向风主要表现为准双周振荡(10~30天)。300 hPa低频纬向风异常整体向东传播,高纬的低频纬向风异常向南传播,低纬低频纬向风没有明显经向传播特征。伴随低频纬向西风从里海附近开始向东移动至西北太平洋上空,温带急流向东再向东南移动并且强度先增强再减弱,副热带急流位置没有明显变化,强度演变特征与温带急流变化相反。降水异常对300 hPa风场低频振荡有显著响应,低频降水主要出现在我国东部,随时间向东移动,移至西太平洋附近消失;受低频风场影响,温带急流偏强,副热带急流偏弱时,我国东部高空辐合,地面表现为低频高压,整层有较强下沉气流,地面为东北风控制,不易产生降水;温带急流偏弱,副热带急流偏强时,青藏高原北侧整层一致东风异常,南侧整层一致西风异常,使我国东部高空辐散,地面受低频低压控制,我国东部产生整层上升运动,并且有西南风水汽输送,水汽辐合,我国东部出现低频降水正异常。   相似文献   

14.
西南地区东部夏季旱涝的水汽输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1959-2006年两南地区东部20个测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分析了西南地区东部夏季旱涝年的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西南地区东部水汽来源主要有两个:第1条主要来自青藏高原转向孟加拉湾经缅甸和云南进入西南地区东部,第2条水汽经由孟加拉湾南部,强大的水汽输送带继续向东输送至中南半岛及南海,与南海越赤道气流所携带的水汽汇合后转向至西南地区东部,而由四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转向的偏南水汽对向西南地区东部水汽输送也有影响.与西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相联系的水汽通道中,印度洋水汽通道强度最强,太平洋水汽通道强度最弱.在印度季风区,偏北的高原南侧水汽通道(经向)强度远小于偏南的印度洋水汽通道.东亚季风区夏季水汽输送经向输送大于纬向输送,而印度季风区夏季水汽输送则是纬向输送大于经向输送.西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与纬向通道的强度变化关系密切,而与经向通道的水汽输送强度变化关系不明显.当印度季风区南支水汽输送偏弱时,印度季风区北支(高原南侧)和东亚季风区向西的水汽输送偏强,使得以纬向输送为主的印度季风区经向水汽输送加大,而以经向输送为主的东亚季风区纬向水汽输送加大,从而使东亚地区的水汽输送带偏西,西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偏多,可能出现洪涝,反之则可能出现干旱.西南地区东部夏季水汽有弱的净流出,是一个弱的水汽源区,南边界流入水汽量最多,干旱年整个区域水汽流出较常年明显,而洪涝年则有弱的净流入.夏季水汽通道水汽输送强弱变化与同期500 hPa高度场和SST场的分布形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上游丰、枯水年汛期及前期的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蓝永超  林纾  文军  畅俊杰 《高原气象》2007,26(5):1052-1058
运用有关台站的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近80余年来黄河上游径流的丰枯变化特征,并对典型丰、枯水年对应的500 hPa高度距平场、OLR场、亚洲阻高和南风输送等环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丰水年,从后冬开始到汛期,极涡始终保持偏强的态势;同样,在位势高度的垂直分布上也早形成了有利于降水的上高下低的形势;强对流中心有一个东移、北抬、加强、扩大的发展趋势。夏季,我国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东部的对流活动较强,容易造成降水。乌拉尔山、贝加尔湖阻高的建立,加强了亚洲经向环流,丰水年中多数年份有乌拉尔山阻高,而枯水年中多数年份却没有。水汽输送的明显差异直接导致黄河上游来水的丰、枯。丰水年,我国中西部80°~110°E范围内整层为南风控制,而枯水年基本为北风控制。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和落基山对气旋的动力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盛华  陶诗言 《气象学报》1988,46(2):130-141
本文利用北京气象中心的业务预报模式(B模式),采用全风速调整方案,进行了绕流、爬坡等各种数值试验,研究青藏高原和落基山对气旋的动力影响。结果表明,气流绕青藏高原而行,产生的散度场与东亚的气旋生成区和路径匹配;在青藏高原主体下游,高层辐合,抑制了我国大陆东部的气旋发展。在北美,落基山对大气的动力影响以爬坡为主,由于气流在迎风坡上升,空气绝热冷却,在背风面大规模下沉增温,对流层低层形成暖脊,这对背风锋生和背风气旋的发生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另外爬坡作用也是美国中西部干线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A linear,hemispheric and stationary spectral model with multilayers in the vertical wa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vertical propagation of waves triggered by mountains.Results show that,in cooperation with the East Asia zonal mean flow,Tibetan Plateau can excite a strong wavenumber 1 perturbation in the stratosphere with its ridge and trough located over the Pacific and Atlantic Oceans respectively.On the other hand,the stratospheric wavenumber 1 perturbation caused by the mechanical forcing of the Rocky Mountains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North America zonal mean flow is very weak.Calculations from observational data of the vertical profile of critical wavenumber for vertically propagating waves imply that the tropospheric wavenumber 1 perturbation can hardly penetrate the North America tropopause upwards,whereas it can freely propagate through the East Asia tropopause into the stratosphere.Two-dimensional E-Pcross-sections obtained from both observational data and simulated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waves excited by the Rocky Mountains are refracted towards low latitudes in the troposphere during their upward propagation:whereas,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mentioned equatorward leaning branch,the wavenumber 1 and 2 planetary waves excited by the Tibetan Plateau possess another branch which is refracted to high latitudes during upward propagation and penetrates the tropopause into the stratosphere.It is therefore concluded that the difference in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wave propagations in the two hemispheres is a result of the different dynamical forcing induced by the two main mountain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相似文献   

18.
A linear,hemispheric and stationary spectral model with multilayers in the vertical wa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vertical propagation of waves triggered by mountains.Results show that,in cooperation with the East Asia zonal meanflow,Tibetan Plateau can excite a strong wavenumber 1 perturbation in the stratosphere with its ridge and trough lo-cated over the Pacific and Atlantic Oceans respectively.On the other hand,the stratospheric wavenumber 1 perturbationcaused by the mechanical forcing of the Rocky Mountains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North America zonal mean flow isvery weak.Calculations from observational data of the vertical profile of critical wavenumber for vertically propagatingwaves imply that the tropospheric wavenumber 1 perturbation can hardly penetrate the North America tropopause up-wards,whereas it can freely propagate through the East Asia tropopause into the stratosphere.Two-dimensional E-Pcross-sections obtained from both observational data and simulated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waves excited by theRocky Mountains are refracted towards low latitudes in the troposphere during their upward propagation:whereas,inaddition to the above mentioned equatorward leaning branch,the wavenumber 1 and 2 planetary waves excited by theTibetan Plateau possess another branch which is refracted to high latitudes during upward propagation and penetratesthe tropopause into the stratosphere.It is therefore concluded that the difference in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wavepropagations in the two hemispheres is a result of the different dynamical forcing induced by the two main mountains inthe Northern Hemisphere.  相似文献   

19.
区域酸性沉降的数值研究:Ⅱ.个例模拟和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体健  南方 《大气科学》1996,20(6):720-734
利用建立的区域酸性污染物沉降模式,配合中尺度模式MM4预报的气象场,以1991年6月12 ̄14日淮河流域的一次降雨过程作为实例,对我国东半部及其相邻地区的酸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模式基本上能够模拟出区域酸性沉降的特征,具有良好的综合模拟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1998年中国区域降水低频变化的传播机制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使用美国NCEP/NCAR再分析和中国实际降水的逐日资料,研究了1998年夏季中国区域低频降水传播变化的机制.结果显示,(1)中国中东部地区低频降水经向传播都与南海季风和印度季风的变化相对应,低频降水在经向传播中存在不连续现象,是由于低频下沉气流造成的;(2)中国中部区域低频降水纬向传播特征是在不同时间低频降水的纬向传播方向有明显差别,初步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机制是纬向风气流的变化;(3)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之间的低频雨带活动具有不连续性,这是由于在高原东坡存在低频下沉补偿气流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