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雾时云的观测记录《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因雪暴。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无法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因吹雪、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和可见的三状。虽有吹雪、雾的...  相似文献   

2.
天空状况不明时云的记录可归纳为 4种情况 :①因雪暴、雾使天空云量、云状无法辨明时 ,总、低云量记10 ,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 ;因雾、吹雪使天空的云量、云状不能全部辨明时 ,总、低云量记 10 ,云状记该现象符号和可见云状。②因烟、霾、浮尘、沙尘暴、扬沙等尘粒现象使天空云量、云状全部或部分不明时 ,总、低云量记“—” ,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或同时记录可辨明部分的云状。③有两层以上云 ,下层云布满天空 ,从云缝中可见上层有云且不能辨认时 ,云状栏记录下层云和“—”。④除以上 3种情况外 ,其他原因使天空状况全部或部分不明时 ,总、低…  相似文献   

3.
刘信杰、张增顺同志认为 N_1相似文献   

4.
《气象》1990,16(8):41-41
四川省宜宾地区气象局周永清同志及河南省方城县气象局武斌同志在给编辑部的来信中指出,1990年第5期《气象》刊登的“我对疑难云状编报问题的看法”一文中对云状加注中文说明的提法不妥。现将他们来信摘登如下: 他们认为,云状记录必须按《规范》规定记载。《规范》明确规定,云状按“云状分类表”中29为云  相似文献   

5.
王平  江山 《河南气象》2002,(1):44-44
在实际工作中 ,曾出现过一天内透光和蔽光波状云转记频繁的现象 ,业务学习中讨论时 ,有些观测员认为云块间没有云缝的波状云就不是透光云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欠妥。在这种观点的左右下 ,往往会引起以下一些问题 :其一值班时云状误记 ,凡是 1 0成的Ac(或Sc)都记为Acop(或Scop) ,由于云缝时有时无、云量时多时少就造成了记录在透光和蔽光间转记过于频繁 ,甚至使云的记录与日照记录矛盾 ;其二值班时在云量较少、云块间无缝隙的情况下 ,对于应该记透光还是蔽光无所适从。从《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关于透光云的特征描述看 ,透光包含两种…  相似文献   

6.
1透光和蔽光云的云量记录在日常观测工作中,常常有个误区,就是:蔽光云的云量必须记成10成,透光的云量不能记成10成。以Actra云为例:《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其描述为“云缝可见蓝天,即使没有云缝,云层薄的部分也比较明亮。”故只要观测到全天的高积云,且可看到蓝天,云块衔接部分比较明亮,就可以记录10-成的透光Actra。而实际工作中有时高积云没有布满全天,但覆盖天空部分云块比较厚,个体密集且不透光,这时观测就可按可见云量记为Acop。有时Acop和Actra同时存在,观测时应按照云量所占天空的多少为序同时记录,以上观点同样适用于Sctra和Scop。在实际观测工作中云状和云量的记录要根据实际情况记录,能尽量反映当时天空云的实际情况。2层状云的记录在观测中也常常遇到识别层状云时以日光能否透过来判断是透光还是蔽光,通常有这样的错误观点:完全依据透过云层是否可见日月来判断As的透蔽;以绕日月周围是否有晕来断定Cs的记录;出现层状云时云量必须记10成。就Astra为例,《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其描述为:云层较厚,且厚度变化大,厚的部分隔着云层看不见日月,薄的部分比较明亮一些。但在实际当中,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As在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宗海  陆剑红  刘晋生 《气象》2003,29(2):56-57
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云的观测主要是判断云状、估计云量和测定云高 ,观测云的方式以目测法为主 ,但目力观测是极其粗糙的 ,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提高目测水平 ,尽可能将全部天空所见云状和云量记录准确。1 透光和蔽光云的云量记录错误观点 :蔽光的云量必须记录 1 0成 ,透光的云量则不能记 1 0成。以透光高积云为例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其描述为 :云缝可见蓝天 ,即使没有云缝 ,云层薄的部分也比较明亮。故只要观测到全天的高积云 ,且看不见蓝天 ,云块衔接部分比较明亮 ,就可记录 1 0成的透光高积云。有…  相似文献   

8.
目测项目是地面气象观测的难点,云状观测更为突出。近年来云状观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给气象资料的“三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如笔者在报表审核中发现,一些站的云状记录中很少出现关于Ns的记载,有的甚至全年未出现一次;实况出现大暴雨,但云状却记为满天的Sccug等等。这些不合理记录的出现故然带有一定的人为因素,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技术上的原因。下面就目前云状观测中存在的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游焕 《气象》1989,15(9):65-65
拍发天气报(含省小图报)的台站,按规定发报时次,与《GD-01Ⅱ》电码的编报内容,在每次观测云状、云量的同时,还要确定云码和记录云高。若出现下列云状电码,为尽量完整地表达云码所代表的天气意义,我认为值班测报员在观测记录云状时,须加简要中文注明,以便下一班测报员校对。如:  相似文献   

10.
云量与云状的配合特别总低云量与高(中)低云状之间的配合,在现时观测记录中已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格式,这种格式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还有一些记录如按真实情况记载,则普遍认为是错误的,甚至连计算机报表审核应用程序也这样认为。实际上这种记录在自然的云天演变...  相似文献   

11.
现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应增加观测海市蜃景和地光两种天气现象;观测天气现象时以“视区内出现”为准存在一定局限性;尘卷风、飑的定义在观测中的一些问题以及观测簿纪要栏的记载有必要改进。  相似文献   

12.
游焕 《气象》1990,16(5):54-54
拍发天气报(含省小图报)的台站,按照业务上级规定发报时次,与《GD—01Ⅱ》电码的编报内容,每次观测云状云量的同时,还要确定云码和记录云高,但若出现下列云状电码,为了尽量完整地表达云码所代表的天气意义,笔者认为值班测报员在观测记录云状时,须加简要中文注明,使与所编报的云码配合,亦便于下一班测报员校对。  相似文献   

13.
我们是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同志,工作中在云状记录方面出现过一些分歧,为使其记录具有“三性”,有必要将此问题提出,望老师们给予指教。月日20~s观测时,天空有一成Cidens和1成Sctra,但Cidens量多于Sctra量,另外天边还有微量AcLent。云状栏有几种不同的记法:  相似文献   

14.
浅谈地面气象观测中云状的误记或漏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状在地面气象观测中是一种目测项目,尽管《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各类云的外形特征有详细描述,但在实际观测记录中,云的变化是错综复杂的,有时即使是经验相当丰富的观测员在云状的判断和记录上也难免出错。因此,云状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中的一大难点。这里,结合多年从事地面测报工作的实际,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云状误记或漏记情况进行了归纳和分析。1.1观测员对云状的习惯性误记或漏记一个观测员工作时间久了,对当地出现频率较高的几种云一清二楚,久而久之,在云状的记法上也习惯成自然。比如,只要有雷暴就记满天积雨云,无雷暴即使有雨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现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出现灾害性天气,台站应及时进行调查记载”,这是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在《规范》第27页,还规定了纪要栏记载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有针对性的,它不仅是当前气象服务工作的需要,而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笔者查阅了50多个台站自建站以来的全部气表1中的“纪要栏”以及有关气象档案,发现有下面几种情况: 1.1966年以前,大部分台站对“纪要栏”的记载较为正常。“文革”期间,除少数台站仍较重视外。余者基本空白。  相似文献   

16.
某日 0 2时云的记录为 :总 /低云量 10 / 8,云状是Cbcap和Accug。天气实况 :观测时有强降雨 ,0 1~ 0 2时之间降水量达30 .6mm。单从云、天配合的角度看 ,该云的记录不算有问题 ,但仔细分析 ,却发现不妥 :0 2时对云状的判定本来就比较困难 ,加上受强降水影响 ,怎么能看出Cb云上面还有 2成的Accug呢 ?笔者认为 ,根据《规范》“如果一部分天空为降水所遮蔽 ,这部分天空应作为被产生降水的云所遮蔽来看待”之规定 ,此种情况记录 10成的Cbcap比较合适。一例云的记录质疑@袁文良$宝丰县气象局!河南宝丰467400…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工作中,曾出现过一天内透光和蔽光波状云转记频繁的现象,业务学习中讨论时,有些观测员认为云块间没有云缝的波状云就不是透光云,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欠妥.在这种观点的左右下,往往会引起以下一些问题:其一值班时云状误记,凡是10成的Ac(或Sc)都记为Ac op(或Sc op),由于云缝时有时无、云量时多时少就造成了记录在透光和蔽光间转记过于频繁,甚至使云的记录与日照记录矛盾;其二值班时在云量较少、云块间无缝隙的情况下,对于应该记透光还是蔽光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8.
雾的误区     
在市局组织的测报复评中发现 ,有的站在雾的记录与发报中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误区。其一 ,能见度 <1km有雾时 ,天气加密报中现在天气现象电码应从 42~ 49中选择。有的站只要观测时有雾 (有其他天气现象时除外 ) ,现在天气现象电码就固定编报 42。但如云量纪录为 1 0 / 1 0 ,云状栏记雾 ,现在天气现象电码仍编为 42 ,显然电码反映的天空状况(电码 42反映天空可辨明 )与实际天空状况 (完全不可辨 )不一样。其二 ,有的站能见度记 0 .0km ,而云量记为 0 / 0 ,即天空完全可辨 ,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观测员对雾的记录判断存在…  相似文献   

19.
张斌 《山西气象》1999,(1):51-52
云状和云量的观测是目前地面气象测报中难度较大的项目之一,也是目测项目中较为复杂的一部分。准确地识别云状及估计云量,对于分析未来天气转变,取得更佳的经济效益和气象更好的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我在下站实习测报工作中和跟班当中,发现问题不少。其...  相似文献   

20.
张海 《贵州气象》1995,19(3):29-30
本文以《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为依据,从实际出发,针对目前云状观测记录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