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滨州雷达业务楼是与滨州第一代天气雷达站建设项目相配套的基建工程。为了适应雷达系统与外部通信系统联接的性能需求及滨州地区气象业务的需要 ,对雷达业务楼的计算机网络及语音通讯等弱电系统利用综合布线技术 ,进行统一规划、布设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设备投资及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2.
滨州雷达业务楼是与滨州第一代天气雷达站建设项目配套的基建工程。为了适应雷达系统与外部通信系统联接的性能埯求及滨州地区气象业务的需要,对雷达业务楼的计算机网络及语音通讯等弱电系统利用综合布线技术,进行统一规划、布设,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设备投资及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3.
天气雷达是短时和临近预报的主要工具 ,它对防汛、防雹、人控和有偿专项服务起着很大的作用。中国气象局于 2 0 0 1年 3月对内蒙古气象台原有71 3测雨雷达进行了大修改造。新改进的雷达除天线外 ,大部分都进行了更新换代 ,引进了桂林市 72 2厂 CTL系列天气雷达数据处理系统 ,现已投入了业务使用。1  CTL - 71 3C型天气雷达系统的用途、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 .1 雷达系统的用途CTL - 71 3C型天气雷达系统为固定式 5 cm波段数字化天气雷达系统 ,主要用于探测 40 0 km范围的云体、降水、雷暴、冰雹和台风等气象目标 ,测量其空间位置、强…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是以美国下一代天气雷达NEXRAD WSR-88D技术为基础进行研发的。由于NEXRAD雷达只支持体积扫描工作方式,需要对CINRAD/SA雷达系统进行改造,以实现RHI/PPI扫描工作方式。对CINRAD/SA雷达RHI/PPI扫描模式的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新一代天气雷达(多普勒雷达)系统工程建设,是我国20世纪末启动的一项跨世纪的气象现代化工程。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既是气象防灾减灾的需要,也是科技发展及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创建“四个一流”台站,搞好气象科技服务的需要。因此,建设好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具  相似文献   

6.
葛润生 《气象》1987,13(2):33-36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CAMS)的数字化天气雷达系统,于1986年8月初调试完毕,经过试运行后,将在1987年观测季节投入业务使用。 CAMS天气雷达系统是由国产713型天气雷达与IS-68K、VAX-11/750计算机,通过多种接口装置相联结,构成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处理能力强的天气雷达探测和资料处理系统。该系统对雷达探测资料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相位噪声是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直接反映雷达系统的相干性.为了透彻理解天气雷达相位噪声指标的物理意义,归纳了天气雷达相位噪声指标异常的排查分析方法,以指导天气雷达机务人员测试排查天气雷达相噪指标异常故障.在深入分析相位噪声物理意义的基础上,根据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相噪指标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对可能影响雷达系统相位噪声的各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一种天气雷达相噪指标异常的排查分析方法,河源天气雷达相噪超标的故障排除案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气象台站都配备了自动站备份计算机,安装了相应的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自动站数据也进行了必要的备份。但是,由于备份计算机管理不到位,一旦遇自动站值班机故障,备份机往往无法短时恢复替换值班计算机。利用两次同步备份,实现自动气象站备份机业务系统和资料与值班机同步。当自动站值班机故障时,可快速启用备份机进行自动站测报业务应急工作。  相似文献   

9.
汕头多普勒雷达于1995年9月安装,1996年4月采用无线扩频技术,把原始资料传送到市局。2000年1月中旬,中国气象局中尺度研究所派员来汕更换新的二次处理软件。因新软件是在WIN98平台工作,原在DOS平台工作的486计算机、信号控制卡、扩频通信卡,以及运行控制软件等都无法适应,因此,在省气象局的支持和指导下,系统于2000年3月底进行改造升级,4月2日完成并实现市局遥控雷达开机探测。这项重大的技术革新对雷达探测、预报服务、资料处理以及上网传输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雷达系统改造升级涉及到硬件…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近30年来中国双线偏振天气雷达的研究进展,着重从雷达数据质量控制和雷达偏振参量的测量精度两大方面进行详细叙述。阐述了目前主要通过提高双偏振天气雷达的系统性能,降低系统误差,抑制雷达地物杂波,来提高雷达数据质量和测量精度,而双通道一致性和极化隔离度是双偏振天气雷达系统最主要的性能指标;描述了双偏振天气雷达系统及其产品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