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基于GIS陕南商洛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垂直分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陕南商洛地区为例, 选取适当的农业气候区划及垂直分层指标, 利用GIS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 在实现指标空间化基础上,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实现山区农业气候垂直分层。结果表明:商洛地区在不同气候带内可分别划分3个垂直气候层:北亚热带山区有温热易旱层 (低于700 m)、温暖半湿润层 (750~1250 m) 和温凉冷凉湿润层 (1250~1800 m); 暖温带山区包括温暖易旱层 (800~1100 m)、温凉半湿润层 (1100~1500 m) 和冷凉湿润层 (1500~2500 m)。并对各层适宜发展农业生态类型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被人们誉为“长寿果”、“美容果”、“集维果”和“水果之王”。我们根据调查材料,对江山市猕猴桃生态条件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布局意见,为尽快发展猕猴桃的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一、江山市猕猴桃分布概况江山市地处仙霞山脉北侧闽浙赣三省交界金衢盆地西缘的丘陵山区,野生的猕猴桃资源  相似文献   

3.
我区位于云贵高原西北边缘的金沙江河谷地带,地形复杂,区内相对高度近2000米,形成了我区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的特点。在海拔940—1500米的金沙江河谷地带是高温区,年平均气温19—21℃;低温区在海拔2300—2900米左右的山区,年平均气温10—14℃。若以气温划分气候带,1500米以下的金沙江河谷地带,大致属“南亚热带”;1500—2300米的半山地带,大致属“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2300米以上的山区大致属“南温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雨量增多、相对湿度也增大。  相似文献   

4.
秦岭山地的气候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岭是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其中段主干在陕西境内,恒亘于渭河与汉江之间,东西长400—500公里,南北宽120—280公里。海拔高度一般在1500—3000米之间,山势北陡南缓,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海拔达3767.2米。秦岭山脉是我国气候的主要分界线,它把陕西省分为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秦岭中山以下地区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  相似文献   

5.
秦岭北麓猕猴桃夏季高温热害分析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秦岭北麓猕猴桃种植区1959—2008年6—8月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发现秦岭北麓猕猴桃高温热害主要危害区域为东、中部果区,高温热害主要危害时段为6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提出加大重点防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加强关键时段水肥管理以及重视猕猴桃气象灾害研究等科学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俗称“阳桃”,是“果中之佼”,其营养价值和医疗效果都很好,国际市场售价极高,具有很大的出口意义。猕猴桃主产地为北纬23——34度,东经105——115度的海拔300——2000米的山区。猕猴桃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在年平均气温摄氏10——18度,大于或等于10度的活动积温4000——5500度,一月平均最低气温摄氏零下6度以上,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的  相似文献   

7.
贵州红心猕猴桃气候区划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贵州84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逐日温度、降水、日照、蒸发以及无霜期等气候资料,采用光热系数、光热指数、纬度—温度指数、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干燥度、气候干湿指数等公式,对贵州红心猕猴桃区划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贵州山区红心猕猴桃品种区域化,必须建立适合贵州山区气候特点的区划指标体系,即以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年平均温度、7月平均温度、光热系数、光热指数、纬度—温度指数、无霜期、干燥度及气候干湿指数共10个气候因子作为红心猕猴桃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该指标较为全面地评价红心猕猴桃种植的气候适宜性条件,为贵州山区红心猕猴桃推广种植提供科学、合理布局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陇县地形复杂,西部和西北部属关山山区,海拔1500—2000米,千河偏西北东南向横贯全境,河川地区海拔800米左右,其余为浅山山区,海拔1000米以上。山予地形影响,有利于近地气层增热,容易出现强烈的对流性天气,冰雹常常发生,对农业生产威协很大,特别上初夏季节,夏田作物进入成熟阶段,一场冰雹往往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9.
用水文学方法,使用1954—2002年水文年鉴资料和2003—2005年报汛资料,研究发现秦岭北麓降雨与渭河洪水的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有密切关系,认为秦岭北麓山区是渭河洪水的重要产流区,利用秦岭北麓降雨和气象部门的降雨数值预报,可以预估渭河下游洪水情况,提高渭河洪水预报的时效。  相似文献   

10.
1983年10月2日08时—7日08时,川北、关中、豫西一带出现一次持续5天的降水天气过程,造成洛河中上游一次特大洪水。本文从长期天气演变过程着眼,结合地形,对洛河中上游这次秋季暴雨作一初步分析。一、水情统经故县水库的洛河,上游河长233km,积水面积5370km~2。南岸是海拔1500——3000多米的浩瀚秦岭,北岸是海拔1500—  相似文献   

11.
夷陵区野生猕猴桃生态气候适应性及其区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有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对宜昌市夷陵区野生猕猴桃资源的调查,确定了以年平均温度为夷陵区猕猴桃经济栽培气候区划指标。以此为基础,将夷陵区猕猴桃经济栽培气候区域划分为最佳经济栽培区、设施经济栽培区、适宜经济栽培区和不宜经济栽培区,并对各区气候状况进行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二维大气中尺度数值模式,以1977年1月20—22日较强的冷空气侵袭秦岭山区为例,从观测资料与数值计算两方面分析了秦岭山脉对自北南下的冷空气的屏障作用,讨论了秦岭山脉对冷空气阻挡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3.
对广西山区夏凉气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分析 ,提出发展喜凉蔬菜和建立猕猴桃产业 ,是发展山区经济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国756个站点观测数据、Nio3区海温指数和74项环流指数等资料,应用EOF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西部山区夏季(6—8月)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ENSO和大尺度环流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山区夏季降水与冬季(上年12月—2月)Nio3区海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两者的相关关系与月份、海拔高度关系密切,并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西部山区降水还与春季(3—5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将西部山区夏季平均降水作为预测量,前期冬季Nio3区海温和春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作为预测因子,分别对秦岭、巫山山区降水建立预测模型,并利用该预测模型对2009—2018年夏季降水进行独立样本回报检验,发现预测模型对秦岭、巫山山区的预测成功率分别为70%和80%,相对误差绝对值通常小于10%,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广西山区夏凉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庞庭颐 《广西气象》2001,22(1):47-51
对广西山区夏凉气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喜凉蔬菜的建立猕猴桃产业,是发展山区经济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宝鸡市猕猴桃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宝鸡市猕猴桃气候适宜性区划的研究,充分挖掘猕猴桃生长的气候资源优势,为宝鸡市猕猴桃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宝鸡市11个气象站1981—2010年观测资料及130个区域自动站2007—2010年气温、降水资料,进行猕猴桃生态气候适应性分析,确定区划指标;采取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指标隶属函数进行分区。利用GIS技术,在实现区划指标空间化基础上,完成了宝鸡市猕猴桃气候适宜性区划并制作出区划图。  相似文献   

17.
吴辉碇  白珊  李军  魏禧 《气象学报》1981,39(2):129-140
采用850毫巴和地面的大尺度天气状况和物理特性作为外参数,将大气边界层下层的地表层进行特殊处理,考虑了层结的作用,其上分成等距15层,考虑地转民随高度线性变化。上下层耦合,建立一个定常平衡初值模型,并将所得的初值作为第一级近似,再利用地面、300、600、900、1500米五个高度测风资料进行动力调整,试图建立一个更加接近实际状态的边界层初值。 文中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大气边界层的一些物理参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动力调整过程以及垂直分层的选取等作了讨论。 最后例举华北地区1966年8月23日08时边界层的各层次风场和垂直运动,清楚地显示出边界层内的细致结构。  相似文献   

18.
利用秦巴山区44个国家级自动观测站的数据,统计分析1992—2021年秦巴山区暴雨和短时强降水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秦巴山区年平均暴雨日为214 d,近30 a暴雨日呈增加趋势,巴山地区的暴雨日远多于秦岭山区;暴雨集中在6—9月,占全年暴雨日的879%,上半年的暴雨以局地暴雨为主,下半年区域性暴雨比例则明显增加,7月局地暴雨和区域性暴雨均为全年最多。秦巴山区暴雨日与年平均降水量自北向南有增加趋势,而暴雨贡献率自北向南则有减小趋势;年平均降水量南多北少,暴雨平均降水量西多东少。秦巴山区年平均短时强降水频次为58 h,自北向南有增加趋势,其中秦岭山区自西向东短时强降水的强度呈增加趋势,尤其在秦岭东北部多站的雨强大于70 mm/h。秦巴山区短时强降水呈明显的“夜雨”特征,午后为次高峰。  相似文献   

19.
秦岭山横贯我省南部地区,是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分界线,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蕴藏着大量矿藏和生物资源,是我省林、付特产生产基地之一。秦岭山区气候多样,变幻莫测,为了摸清其光、热、水气候资源及其时空分布规律,按自然规律规划农、林、付特产对秦岭山区组织一次农业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20.
凌云飞 《气象》1980,6(6):7-8
江西丘陵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0%,素有“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据农业部门统计,海拔300米以上的地方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4%,500米以上占35.3%。耕地面积比例是:山区35%,丘陵46%,平原19%。山区一般都在300—1200米。年平均气温为16—11℃,7月份平均气温为27—22℃0,≥10℃的持续天数为245—203天,≥10℃的积温5500—3600℃。过去提起山区的农业自然条件时,人们总认为是:“山高、水冷、日照少”。近年来通过对山区气候资源的调查、分析,发现丘陵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