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新一代雷达和卫星云图资料等,分析了2008年7月1日鄂东北特大暴雨过程中尺度扰动系统的发生发展、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结构特征以及地形对中尺度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鄂东北暴雨与中尺度气旋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红安等地特大暴雨就是中尺度气旋波冷切变上激发的多个β中尺度对流系统相继东移产生的;中尺度气旋形成于黄淮锋面气旋波发展阶段,雷达反射率因子形态、结构特征较好地反映了该中尺度气旋波发展过程;对流易在红安西侧加强,同冷空气沿大别山和桐柏山之间南下与天气尺度西南气流交汇形成局地中尺度辐合线有关;红外云图上特大暴雨MCS形态为指状云团,由不同生命史阶段的子云团构成,是产生持续性强降水的云团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尺度对流系统与东北暴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5-2007年6~8月FY-2C卫星逐30min红外云图资料,对东北及其邻近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包括椭圆型(MCC型)和持续拉长型(PECS型))进行普查分析,并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分成3种尺度:MCC(或PECS)、MαCS和MβCS,统计分析了它们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MCS主要分布...  相似文献   

3.
该文利用静止气象卫星云图资料,结合常规资料和地面加密站资料,对导致望谟县3次洪灾的暴雨天气在云图上反映的信息进行详细分析。主要解释红外云图上弧状云线触发的初始对流,暴雨云团的演变特征,TBB与暴雨分布的关系以及暴雨云团发生时水汽图像和云导风的动力特征。3次致洪暴雨中2次是由发展成MCC的暴雨云团产生,1次由MβCC产生。云图可清楚的看到弧状云线触发对流的过程。弧状云线在不稳定区域激发对流,弧状云线由前1 d的MCS的外流边界产生;云团合并是暴雨云团强烈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发展成MCC或MβCC之前,都有云团合并的过程;最大降雨强度通常出现在TBB低温面积达到最大之前或达到最大时;大气的下沉运动和强上升气流在水汽图上清晰可见,降雨强度最大时上层的辐散风很强。  相似文献   

4.
一次MCS过程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10年9月7-8日江苏北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特征和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应用卫星云图、热力和动力物理量诊断.结果表明:MCS是由若干个α和β中尺度对流云团组成,在MCS成熟阶段有一个逐渐发展成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过程;MCS出现在高温高湿对流不稳定的环境中,低层低涡的辐合和锋面的抬升作用为其提供了动力条件;强水中心与MCS云顶温度梯度最大值中心相对应,为暴雨落区预报提供了着眼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东部地区夏季MCS统计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波  谌芸  肖天贵 《气象》2013,39(2):180-185
目前较详细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分类普查研究还较少.文章使用我国风云2号地球静止卫星红外数字图像资料分类普查了2008-2010年夏季(6-8月)我国中东部地区(27°~40°N、110°~124°E)中尺度对流系统时空特征.根据尺度大小将MCS分类为α中尺度对流系统(MαCS)和β中尺度对流系统(MβCS),又根据MCS形状将MαCS分类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持续拉长状对流系统(PECS),MβCS分类为β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βCCS)和β尺度持续拉长状对流系统(MβECS).3年夏季共识别了208个MCS,其中68个MαCS和140个MβCS,拉长状系统居多,占MCS总数79.3%,这表明拉长状的MCS是该区域夏季的主要对流系统.从月际变化来看,7月最多,8月次之,6月最少.大部分MCS移动路径自西向东,少数为自南向北或自北向南的移动路径,自东向西的路径极少.MCS形成高峰时段为9-10 UTC(世界时),成熟高峰时段为10-11 UTC,消散高峰时段为12-13 UTC,生命史约为6.5h.MαCS从形成到成熟需3~4 h,成熟至消散需4~5 h;MβCS发展和减弱时间相当,为2~3 h.  相似文献   

6.
一次MCC红外云图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Y-2E红外云图及TBB资料,结合环境形势及物理量,对2011年8月15日夜间发生在河北南部和山东北部的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锋触发的云团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触发的云团合并形成MCC:冷锋触发对流云团,云团脱离冷锋东移、发展、加强,形成MβCCS;MβCCS前侧有对流云团沿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生成、发展、少动,与冷锋触发形成的MβCCS合并发展,形成MCC。MCC系统维持阶段,其西侧有新的对流云团生成,合并到MCC主体,使其向低压中心一侧发展。小时强降水并不是产生在MCC云团的冷中心,而是基本产生在TBB冷中心的西侧,实测小时强降水发生在MCC形成前2个小时以及发展成熟阶段的前4个小时之内,MCC减弱阶段的降水量明显减小。MCC成熟阶段,TBB基本维持在-73℃以下,最低达-78℃。华北南部上空明显的上升运动及低层强的正涡度区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低空东北气流及低空西南气流在华北南部形成辐合,超低空东北急流和超低空西南急流的形成与维持使得辐合进一步加强,维持强的辐合上升运动导致了强降水形成。  相似文献   

7.
“0374”南京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采用常规观测、地面加密降水资料、逐时云顶亮温TBB资料以及高分辨率模式输出资料,对2003年7月4~5日南京特大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结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暴雨是由两个中β尺度云团合并而成的MαCS产生,期间有2个强降雨时段,每个时段持续5 h左右;②MαCS发生在低层切变线南侧的中尺度辐合线(或辐合中心)上,并在减弱阶段演变为明显的低涡结构;③在其发展强盛期,MαCS垂直倾斜的上升气流显示出对流风暴云特点,并在对流层中高层具有一定的暖心结构;④低空急流脉动引起急流左侧出口区非地转风辐合的急剧增强以及凝结潜热释放和边界层干冷空气的侵入,导致了MαC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冷涡背景下MCS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磊  谌芸  张仙  曾波 《气象》2013,39(11):1385-1392
文章首先给出冷涡的定义,根据冷涡的定义识别出冷涡,2005—2011年4—9月7年共识别出60个冷涡,主要形成在蒙古和我国的东北地区。然后根据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标准按尺度大小将MCS分类为α中尺度对流系统(MαCS)和β中尺度对流系统(MβCS),又按MCS的形状将MαCS分类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持续拉长状对流系统(PECS),MβCS分类为β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βCC)和β中尺度持续拉长状对流系统(MβECS)。利用FY 2C(2005—2009年)和FY 2E(2010—2011年)的TBB资料对60个冷涡背景下的MCS进行识别并对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冷涡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 60个冷涡过程识别出61个MCS,MCS通常产生在我国东北和华北,MCC和PECS生成较分散;MβCC主要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地区;MβECS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2) 6月生成的MCS最多,有16个,9月最少。MCS大多形成于当地的下午和晚上,此时对流发展旺盛,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产生,到了夜间MCS发展成熟,至凌晨—日出时分消散。(3) 冷涡背景下的MCS的移动路径多数是从西向东偏北的,其生成后主要向东移动,这和我国中纬度西风带天气系统的移动路径基本一致,但由于受冷涡等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移动方向。位于冷涡东侧且距离冷涡中心距离较近的MCS有向东偏北方向移动的趋势;位于冷涡南侧且距离中心较远的MCS有向东偏南方向移动的趋势。(4) 冷涡背景下的MCS主要产生在冷涡的发展阶段,成熟和消散阶段相对较少。(5) 冷涡背景下的MCS主要形成在冷涡的东南部,西南部也有一小部分。(6) MβCS系统发展较MαCS系统快,持续的时间也较MαCS短。  相似文献   

9.
一次华南西部低涡切变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反演资料、自动气象站降水量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6月12—13日发生在华南西部的一次低涡切变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00 hPa高空槽经向度加大并东移南压,中低层低涡沿切变线东移,低空西南急流建立以及地面浅薄冷空气活动等天气系统相互作用触发了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发展,造成暴雨。(2)地面降水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大暴雨中心水平尺度都小于200 km,雨团持续时间5—7 h。(3)特大暴雨中心主要是由MCS移入造成的。柳江特大暴雨中心由两个MCS产生,一个沿低涡切变南侧的偏南气流移到暴雨中心上空;另一个沿切变线东移到暴雨中心上空。沿海暴雨中心则由一个MCS发展引发的。降水主要出现在MCS的中部冷云区内或云团边缘TBB梯度最大处。与MCS的生消过程对应,柳江暴雨区包含两次中尺度降水过程,第1次降水以热对流云团造成为主,第2次降水以低涡云系激发的MβCS产生强降雨为主;而沿海暴雨区是1次短时间持续性的MβCS强降水产生。暴雨主要由不断发展旺盛的对流单体引起,暴雨发生伴随着低空西南急流的建立,2—3 km高度上低空急流风速脉动增强了MCS的发展。(4)暴雨发生在高相当位温舌中,湿层厚度超过400 hPa,暴雨区层结具有位势不稳定或中性层结。(5)中尺度对流系统具有深厚的垂直环流结构,低层涡度柱在暴雨发生过程明显抬升,增强低层水汽辐合,锋区的动力强迫上升运动加强低层能量和水汽的往上输送,高层辐散气流增强MCS的发展。同时,暴雨区地形的作用增强了锋面强迫上升运动。  相似文献   

10.
500hPa反气旋环流下滇中暴雨中尺度云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MS-5水汽图像,结合红外云图、micaps资料,对发生于2001年8月13日20时至14日20时500hPa反气旋环流天气背景下的滇中暴雨中尺度云团分析。结果表明:有明显中尺度结构、在红外云图和水汽图像上都白亮的区域是产生强降水的区域;由中尺度强对流系统(MCS)发展成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MCC的发展和维持,是直接造成此次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物理机制上,高能高湿的潜在不稳定能量的聚集、垂直风切变的存在,是利于暴雨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的有利环境条件,暴雨落区正好集中于(θε陡立密集区;温度平流和非地转湿Q矢量与湿Q矢量散度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次级环流导致扰动的不稳定发展,使低层水汽辐合抬升,引起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和加强,是MCC生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Summary A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that affected Northeastern Spain on October 10, 1994, with rainfall amounts up to 400 mm, is simulated reasonably well by a nested 3-dimensional hydrostatic mesoscale model. Previous studies carried out in this region had already portrayed the main synoptic patterns that give rise to these devastating episodes. The present contribution takes a further step since it goes down to the mesoscale by means of a numerical model providing a more detailed representation not otherwise achieved by earlier analysis methods. Although the model was unable to forecast accurately the precipitation fields, it captured satisfactorily the framework in which the convective system originated and evolved.With 16 Figures  相似文献   

12.
江西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地面与探空资料、卫星资料等,对2012年5月12日发生在江西省中部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发生在冷锋南侧地面倒槽区,由高层西风槽、低层低空急流及切变线、低涡共同影响所致。中低层西南气流的加强,一方面使暴雨区有充足的水汽输送,同时也使该区对流不稳定度加大,加强了暴雨区上空的对流上升运动。中尺度辐合线是强对流暴雨的触发机制,而冷锋影响使地面东风气流加强,冷空气入侵致中尺度辐合线演变为中尺度低压,中尺度低压是江西短时强降水长时间持续的机制;500hPa高空槽东移,槽前正涡度平流向江西上空输送,利于低层低涡生成和维持、上升运动加强,从而导致降水增强。冷空气影响初始阶段,〉10mm·h-1 的中尺度雨团产生在中尺度辐合线及其所演变成低压的1、2象限即中尺度辐合线或中尺度低压偏北一侧,随着冷空气的进一步入侵,中尺度雨团产生于中尺度低压的偏南一侧。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An Australian circular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MCS) is examined using available surface and upper air analyses as well as satellite imagery. The MCS formed over central South Australia on 5 February 1997 and lasted approximately nine hours. It is found that MCS generation occurred following anomalous southward penetration of the monsoon trough over Australia. This penetration into southern Australia resulted in an input of extremely moist and unstable tropical air over the region which, togeth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lex of shallow lows and troughs within the main monsoon trough, led to generation of the MCS. During the lifespan of the MCS, rainfall amounts in excess of 100 mm (and up to 175 mm over a four hour period at certain locations) were recorded with accompanying flash flooding and severe damage. A low in the middle levels of the atmosphere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eventual decay of the storm. North to north-westerly winds winds around this low continually advected cloud away from the MCS towards the south and south east. This removal of cloud mass eventually led to dissipation of the MCS as it tracked away from the zone of maximum surface heating. Despite this storm just failing to meet the size criterion for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 (MCC) status, it is very similar to “typical” MCCs found elsewhere in the world in terms of its lifetime and nocturnal nature. Although mesoscale storms of this type are not rare in Australia, MCS’s in South Australia make up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number of systems over south eastern Australia. These factor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anomalous southward penetration of the monsoon trough and associated synoptic conditions, make this storm somewhat unusual. Received September 24, 1999 Revised December 30, 1999  相似文献   

14.
This essay concerns precipitating convective cloud systems and convectively-driven mesoscale circulations (“mesoscale convection”) and their role in the large-scale structure of the atmosphere. Mesoscale convection is an important and ubiquitous process on scales of motion spanning a few kilometers to many hundreds of kilometers. It plays a role in the input of energy to the climate system through the radiative effect of upper-tropospheric cloud and water vapor, and enhanced surface fluxes. This is in addition to its important effect on energy, heat and momentum transport within the atmosphere. However, mesoscale convection is neither parameterized nor adequately resolved in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Its representation in mean-flow terms raises issues that are quite distinct from classical approaches to sub-grid scale convection parameterization.Cloud-resolving modeling and theoretical concepts pertinent to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and mean-flow effects of organized convection are summarized, as are the main convective parameterization techniques used in global models. Two principal themes that are relevant to the representation of organized mesoscale systems are discussed. First, mesoscale transports and their sub-grid scale approximation with emphasis on dynamical approaches. Second, long time-scale modeling of mesoscale cloud systems that involves the collective effect of convection, boundary and surface layers, radiation, microphysics act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arge-scale forcing.Finally, major research programs that address the role of precipitating convection and mesoscale processes in global models are summarized.  相似文献   

15.
对引发密云泥石流的局地暴雨的分析和诊断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8月1日晚北京东北部密云县发生了降雨量达到280.2 mm的局地短历时特大暴雨,并引发了洪水和泥石流。卫星云图分析表明,它是由一个中-β尺度对流系统在北京北部山区停留造成的。TBB图的等值线密集区和上冲云顶对暴雨落区有指示意义。大尺度环流诊断表明,暴雨前一天存在较深厚的下沉运动,其伴随的逆温层抑制对流的发生,使不稳定能量得以积累。各种稳定参数的计算结果证实了这一能量的积累过程。暴雨当天,下沉运动转为微弱的上升运动,使对流的发生成为可能。大尺度水汽场的诊断表明,北京处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高温高湿气流的控制下,有很强的水汽输送。地面中尺度分析表明,中尺度低压和辐合线是对流的触发系统,北京地区北部处于中尺度低压东部暖湿气流的辐合区中,在有利的地形条件下使密云县西部山区产生了局地特大暴雨。  相似文献   

16.
一次中尺度天气过程中湍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瑞宾  朱平  王邦中  杨志勇 《气象》1995,21(4):11-15
对1990年8月7日在北京通县地区所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天气过程中湍流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尺度天气发展过程中,近地层的湍流参数有明显的变化,从而证明了局地的输送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同时看出,中尺度天气过程的侵入会使局地湍谱发生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新疆天山南麓一次冰雹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兰  罗继 《气象科技》2012,40(3):436-44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的6h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2010年5月15日发生在新疆沙雅县境内的一次强冰雹天气。分析显示,巴尔喀什湖低槽、冰雹区上游的中尺度切变线是冰雹天气的直接影响系统,其水汽源于塔里木盆地西部和中部地区,水汽在低层集中和输送,冰雹区上空的辐合上升运动为冰雹出现提供了水汽和动力条件,强冰雹产生在地面高能区附近,冰雹发生前低层和整层大气存在不稳定能量。此次强冰雹过程中对应地面上有中尺度低压、中尺度辐合线和中尺度涡旋,强冰雹是由γ中尺度对流单体产生的,中尺度辐合线维持5h,中尺度涡旋维持3h,γ中尺度对流单体的生命史为30min左右。  相似文献   

18.
曾智琳  谌芸  王东海 《大气科学》2020,44(4):695-715
2018年8月30~31日一条超长生命期的中尺度线状对流(线状β-MCS)引发了华南沿海一次极端降水事件[1056.7 mm(24 h)?1],刷新广东省24小时雨量历史纪录,造成严重洪涝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文章采用多源观测资料与NCEP/NCAR_FNL分析资料,首先从观测分析角度提炼该次过程的降水特点与卫星、雷达的基本演变特征,然后分析了极端降水的天气尺度背景与中尺度环境条件,最后从中尺度大气动力学角度探讨超长生命期线状β-MCS的触发演变与海陆边界风向旋转维持的关系,并揭示线状对流组织与维持的可能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季风低压作为稳定的天气尺度背景,大气层结表现为深厚暖湿与持续不稳定,季风云团北推上岸造成华南沿海大范围暴雨,一条超长生命期、准静止、低顶高、低质心并具备后向传播特征的线状β-MCS造成高潭持续性强降雨,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极长是累积雨量破纪录的主要原因。对流触发及线状β-MCS组织发展与地面风场有密切关系,海陆边界风向旋转率方程定性分析发现地面风场受多尺度调节影响,季风低压的天气尺度项、局地地形摩擦项与中尺度气压梯度项对地面风场协同形成的反向强迫及平衡机制,是偏南气流长时间维持的关键。斜坡地形与黄江河谷一侧偏南气流增强并建立“暖脊”,致使山脉一侧冷池出流边界无法向南扩展,形成强烈的水平温度梯度,基于中尺度动力学方程定量诊断表明β-MCS的线状组织过程及对流维持的动力机制来源于局地垂直风切变,这种局地垂直风切变有别于环境垂直风切变,其显著增强是对地面强烈纬向水平温度梯度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一次中纬度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Shuman-Shapiro中尺度滤波方法,结合大尺度环流背景,对1999年8月11-12日山东半岛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这将过程是热带中尺度气旋北上发展造成的;地面冷空气侵入西移的中尺度低压所导致的对流发展,是热带中尺度气旋发展的原因;大尺度环境场丰富的水汽输送为强对流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能源保障;地面中尺度低压中心和与其配置的切变线上的波动点对降水落区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引发暴雨天气的中尺度低涡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7月17—19日发生在山东的大到暴雨天气是由“海鸥”台风和副热带高压共同向山东输送水汽,与弱冷空气相互作用造成的。对流层低层的中尺度低涡是暴雨天气的直接制造者。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的模拟资料对该中尺度低涡的结构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可以清楚地捕捉到中尺度低涡东移过程中有新的涡旋中心形成,并与原来的涡旋中心合并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沿切变线东移。中尺度低涡形成在增温增湿明显、上升运动为主的对流区内;中尺度低涡形成后其中心转为下沉运动,对流区东移,降水区位于低涡的东北和东南象限。中尺度低涡上空近地面层的冷池、600~400hPa的弱冷空气堆、900~850hPa的弱风区及高低空急流耦合发展是中尺度低涡形成和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中尺度低涡减弱阶段,下沉运动变强,低空急流和高空出流都明显减弱。涡度方程的收支表明,对流层低层的散度项、倾侧项及对流层中层的水平平流项和铅直输送项是正涡度的主要贡献者。中低层的水平辐合、涡度由低层向高层的垂直输送都有利于中尺度低涡的形成和发展。倾侧项对中尺度低涡的形成也有重要贡献。中尺度低涡形成后期,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及垂直输送的减弱导致正涡度制造的减弱,从而使中尺度低涡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