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次西南低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清源  周春花  青泉  张驹 《气象》2008,34(4):39-47
针对西南低涡诱发的2007年7月9日川南特大暴雨个例,采用Barnes带通滤波和非平衡动力强迫的中尺度特征分析方法,对特大暴雨过程中西南低涡内的中尺度系统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得出:特大暴雨过程中西南低涡内存在着一个向西南倾斜的、深厚的中-β尺度低涡,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暴雨典型垂直结构.在特大暴雨天气过程中对流层中低层中尺度辐合和高层中尺度辐散呈现出一种先逐渐加强然后逐渐减弱的演变规律,并且特大暴雨区逐渐向中尺度低涡中心靠近.在特大暴雨发生的初始阶段,西南低涡内的大气运动已处于较强的非平衡状态,且越临近特大暴雨发生,低层U相似文献   

2.
华南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利用1960-1989年《台军年鉴》资料,从时特大暴雨、日特大暴雨、过程特大暴雨三方面统计分析了华南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基本特征。并采用相对落区分布图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时段、不同地区、不同路径华南热带气旋时特大暴雨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利用NCEP 1°×1°逐6h分析资料和湖北省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分析了2006年5月24日夜间江汉平原南部一场突发性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这次强降雨发生之前,高空急流南界先向北移出湖北省上空,伴随着强降雨的发展与减弱,急流南界又重新南扩到湖北南部;急流核在强降雨发生之前在35-40°N之间东移,特大暴雨发生时已位于暴雨区东北方向渤海湾一带.这次特大暴雨发生在边界层中尺度正涡度区合并加强过程中.暴雨过程伴随着高层惯性稳定度的减小与低层位势不稳定的维持:南海西北部到华中地区西南水汽通道的建立是特大暴雨发生的有利条件,水汽输送主要集中在中、低层.特大暴雨发生之前低层正值湿螺旋散度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四川盆地北部两次小范围特大暴雨发生时的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系统、要素场、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两次过程的相似及不同之处,指出低空急流和相对稳定的环流形势是小范围特大暴雨形成的关键,为今后类似的特大暴雨预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由于它来势猛、强度大,往往会引起特大的洪涝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然而暴雨的预报历来是天气预报的难题,要报好特大暴雨,更不容易。为了探讨特大暴雨的预报,本文试从湿有效位能出发,初探单站特大暴雨的有效位能特征,为暴雨预报寻找依据,从几个特大暴雨个例分析结果表明:上游站的湿有效位能与下游站的特大暴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利用MM5V3非静力模式对2003年8月25日12:00至26日00:00发生于鲁西南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式较成功地模拟了这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再现了中β尺度低涡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具有较强的中尺度特征,暴雨区上空低层近东西向的切变线及其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和高空急流核人口处右侧的辐散上升运动的耦合,是导致中β尺度低涡迅速发展而产生此次特大暴雨的触发机制,西南急流和低空偏东风回流的水汽输送以及层结不稳定对这次特大暴雨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各种气象观测资料对2002年9月16日发生在中山的特大暴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面低压环流系统受到西风槽、切变线和低层弱冷空气侵入的影响而在中山附近加强引起的,同时这次特大暴雨降水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  相似文献   

8.
一暴雨调查概况1977年8月1日晚至2日晨陕西省与内蒙古毗连的毛乌素沙漠下了一次特大暴雨。为查清这场特大暴雨,黄委会、中央气象局、陕西省水电局、内蒙古水利局联合一起或单独到现场调查过五次。通过调查,确认该地区雨情严重,暴雨中心区雨量特大,必须认真慎重对待这场特大暴雨。调查的过程是:  相似文献   

9.
雷州半岛一次特大暴雨的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8月8-11日雷州半岛西南部出现了一次特大暴雨,日雨量和时雨量均超出当地历史观测资料的极大值.对本次暴雨过程雨量、日雨量和时雨量进行了特征分析,讨论了热带气旋"帕布"和"蝴蝶"的路径、天气形势、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的演变与特大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具有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雨量大、地段集中的特点.前期受"帕布"环流和外围云系影响,雷州半岛普降大到暴雨;后期由于"帕布"路径转向,大气环流调整,受"帕布"环流和外围云系、北部湾低涡云团共同作用,强降水中心长时间维持和摆动.天气形势有利于大量的水汽和能量汇合,南北降水云系、回波相汇雷州半岛西南部,致使出现特大暴雨.  相似文献   

10.
一次突发性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和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常规探测资料、TBB资料和NCEP分析资料,对2008年5月27日发生在沅陵西北部的一次突发性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和诊断.结果表明:这次特大暴雨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发生的,低空西南急流为暴雨区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产生暴雨的中βCS云团由两个对流云团合并而成,具有椭圆形结构特征,长时间维持少动,强降水出现在中BCS云团发展最旺盛的地方;在尺度分离的流场上,特大暴雨出现在850 hPa和700 hPa的两条中尺度辐合线之间的低层辐合区内;这次暴雨与暴雨区上空对流层中低层正垂直螺旋度、高层负垂直螺旋度中心的分布和增大减小变化密切相关;非地转湿Q矢量激发的次级环流的存在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促进暴雨发生发展;暴雨区特殊的地形对这次特大暴雨过程有明显的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全国228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基于对暴雨区进行连续追踪的思路,采用暴雨相邻站点数和暴雨区中心距离确定了中国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客观识别方法;根据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平均强度、持续时间和平均范围构建了区域性暴雨过程的综合强度评估模型。利用该客观方法对1961—2016年中国的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识别,并分析其气候和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性暴雨过程年均38.5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一年各月均可出现,但主要出现在4—9月,其中7、8月发生最为频繁,6月区域性暴雨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综合强度强,这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现象有关。一年中,区域性暴雨过程首次出现日期平均为3月6日,末次出现日期平均为11月14日;1961—2016年,我国年区域性暴雨过程首次出现日期呈明显提前、末次日期呈显著推后、暴雨期呈显著延长的变化趋势;年发生总频次呈微弱增多,较强区域性暴雨过程次数呈明显增加趋势;区域性暴雨过程的覆盖范围和综合强度均呈显著增大趋势。南方型区域暴雨过程变化趋势与全国的基本一致;北方型首次日期呈提前、末次日期呈推后趋势,发生频次有微弱减少趋势,覆盖范围、持续时间、综合强度均无明显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陈兵  蒋元春  李栋梁  唐玉 《气象科学》2020,40(5):669-678
利用1960—2020年江淮地区75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Hadley中心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进程变异对江淮梅雨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类型梅雨期太平洋海温及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8种江淮梅雨类型中,多雨型占45.9%,少雨型占54.1%,其中多雨型在前30 a占36.7%,后31 a占63.3%。江淮典型梅雨年(高温高湿多雨)的主要特征为安徽南部、江苏中部及湖北东部地区降水偏多,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及浙江西北部气温偏高,淮河流域湿度大;而在非典型梅雨年(低温低湿少雨)大部分地区雨量偏少,气温呈"东高西低"分布,低温中心区位于淮河中游,湿度呈"西大东小"分布。欧亚大陆中高纬度阻塞高压增强,脊前向南输送的西北气流加强且路径偏东,中国东北冷涡强度较强且位置偏西南,东亚大槽加深,槽后冷空气向南输送,有利于典型梅雨形成。当前期冬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偏低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面积偏大、脊线位置偏南、西伸脊点偏西,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推进到江淮地区的时间偏早,出梅偏晚,梅雨期降水量偏多。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60—2020年哈密市6个气象站降雪观测数据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哈密市降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降雪异常年的大气环流和水汽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哈密市降雪中部多南北少,降雪日数12月最多,降雪量11月最多;降雪量和降雪日数总体呈增加趋势,但主要在2010年前增加,之后减少;降雪以小雪为主,大雪以上量级降雪较少。降雪偏多时,高层偏西急流增强,急流区北扩,中层伊朗副高加强北抬,极锋锋区南压,脊前低槽南下东移;低层风速增大,出现风向辐合和气旋性切变,地面锋面气旋加强,水汽输送增大,低层水汽含量多。降雪偏少时,高层急流偏弱,急流轴南移,中层西风气流控制,极锋锋区偏北,新疆脊东移,冷空气偏北,低层风速辐散增强,北方气旋偏北偏弱,水汽输送量小,水汽含量也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对流强度大小对雷暴云内微物理发展和起电过程的影响,基于已有的二维积云起、放电模式,改变其扰动温度进行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流强度对雷暴云内微物理过程、起电率及后续电荷结构的产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对流强度较小时,冰晶粒子极大值在高温区(高于-13.8℃)出现,对流强度较大时,上升风明显增强,将更多的水汽带入高空,气溶胶活化过程明显增强,使得云滴粒子明显增多,冰晶粒子较早产生,冰晶粒子极大值在低温区(低于-13.8℃)出现,发展过程更为剧烈;同时,较高的对流强度也使得降雨量增多,霰粒子数目也在对流发展旺盛时期显著增多。2)非感应起电率主要和冰晶-霰的碰并分离过程有关,对流强度较大时,非感应起电率较大,电荷结构持续时间较长,过程明显,感应起电率也较强。3)对流强度较大时,电荷结构更为复杂,雷暴云发展初期基本呈现为三极性,发展旺盛时期底部正电荷区域嵌入一个较小的负电荷区,呈现四极性电荷结构,雷暴云发展末期基本呈现偶极性电荷结构;对流强度较小时,发展初期、旺盛时期均呈现三极性电荷结构,发展末期呈现偶极性电荷结构。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1961~2019年贵州省5~8月逐月降水资料和同期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结合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分析贵州省夏季旱涝急转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贵州省夏季旱涝急转存在连续性和阶段性变化的特征,年代际差异较大,但总体涝转旱次数少于旱转涝次数。贵州省旱涝急转事件更容易出现在南部及东部。分析环流特征发现:旱转涝年,旱期中高纬地区纬向型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副高)面积偏小,脊点偏东,贵州省位于其北侧,低层为下沉运动;涝期为经向型环流,副高脊线位置偏南,面积偏小,贵州省位于副高西侧边缘,低层为上升运动。涝转旱年,涝期环流经向度大,冷空气活跃,副高位置偏南偏东,冷暖空气交汇于长江流域,利于贵州省降水偏多;旱期副高偏北偏东,贵州省受高压脊控制,干旱少雨。   相似文献   

16.
贵州境内高铁沿线气象灾害特征及关键服务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贵州境内高铁沿线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影响贵州境内高铁的主要气象灾害为暴雨,其次为雷暴、大风、凝冻、积雪等。利用贵州境内高铁沿线23个气象站1961—2015年55 a气象观测资料,分析贵州境内高铁沿线主要气象灾害的气候特征,表明暴雨日数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暴雨日数为2~4.9 d,沪昆高铁西段是暴雨中心;雷暴日数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3.6~71.1 d,沪昆高铁西段是雷暴频发区;大风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沪昆高铁西段出现大风的频率最高,年平均大风日数大于20 d,其余路段不足5 d;凝冻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沪昆高铁和贵广高铁均不在重凝冻区,但沪昆高铁普安到晴隆段和麻江段年平均凝冻日数较多为10~15 d;积雪日数总体呈现波动趋势,其线性增长率变化不大,沪昆高铁麻江段及三穗到铜仁南段积雪日数在5~7 d,其余路段不足5 d。确定高铁沿线主要气象灾害的关键服务期,利用月平均气象灾害日数,分析各路段气象灾害对高铁影响的关键服务期及重点路段,对高铁气象服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的降雪及冻雨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从天气背景、温度层结及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对宁波2004-2008年的7次降雪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层西南气流、低层逆温、低层转偏北风及地面气温低于4 ℃是宁波降雪的必要条件, 西南气流的强弱与范围很大程度上决定降雪强度; 冻雨要求中低空存在高于0 ℃的融化层, 下垫面温度低于0 ℃, 降雪则要求冻结层厚度远大于融化层或者没有融化层; 降雪回波特征中, 回波强度一般低于30dBz, 与降雪量对应关系不明显, 水平和垂直反射率因子梯度小, 结构均匀, 一般谱宽小于4 m/ s, 回波顶高低于6000 m; 零度层亮带所在高度的降低、消失与雨雪转换时间基本吻合, 可以利用零度层亮带高度的变化来判断降水性质的转变; 600 hPa以下零速度线随高度的变化, 对雪止临近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偶Kriging插值方法在气象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对偶Kriging方法是一种局部插值, 因此对每个插值点都要重新求解Kriging线性系统从而非常耗时。该文介绍了通过等价变换将泛Kriging方法转换成对偶Kriging方法, 对偶Kriging方法是一种全局插值, 其Kriging线性系统不依赖插值点, 因此仅需一次求解Kriging线性系统即可计算所有插值点的值, 从而极大提高了计算效率。数值试验的实际计算表明, 对偶Kriging方法不仅计算精度完全与泛Kriging方法一致, 整体效果相当于或优于GrADS绘图软件的Cressman方法; 而且对偶Kriging方法的计算效率远高于泛Kriging方法。最后, 该文通过统计与拟合得到了降水的4类半变异函数模型的表达式, 并通过敏感试验研究4类半变异函数模型对降水分析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降水量的直接同化对初始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维变分法用严格的数学方法、合乎逻辑的物理过程根据观测资料和模式本身来获得一个最优的初始场,是当前最先进的四维资料同化方法之一.作者用四维变分法对自动站降水量作直接同化,对初始场增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的同化对初始场中热力性质的量影响相对较大,对低层的影响大于高层,大部分增量在925 hPa至850 hPa层间达最大.通过同化,北京地区对流不稳定性明显增加.对风场的增量分析表明,同化增加了一些中尺度信息.对于散度场和水汽通量散度场,同化有使低层辐合加强的趋势.通过同化,在MM5初始场上增加了原先没有  相似文献   

20.
利用双多普勒雷达分析对流云垂直运动结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流云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降水云系, 含有丰富的云水资源, 是南方人工增雨作业的主要对象。为了研究江淮地区对流云发生发展规律, 利用双多普勒雷达反演技术分析了发生在2004年7月31日的一块对流云不同发展阶段的垂直运动结构。对流云在发展阶段以上升气流为主, 底层辐合明显, 结构紧密; 成熟阶段的上升与下沉气流势力相当, 且比发展阶段强盛, 强回波位置下移, 结构较发展阶段松散; 减弱阶段上升和下沉速度均减小, 水平辐散增强。结果表明:反演的不同阶段对流云垂直运动结构合理, 可以利用双多普勒雷达反演技术进行对流云三维运动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