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首先介绍微滴式旱田和水田蒸散器的结构和原理,并与原旱田蒸散器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仪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利用1971—2012年咸阳市农田土壤水分连续观测资料及各月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资料,计算分析了不同水分条件下的蒸散量变化,为建立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田蒸散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观测资料,采用波文比法、廓线梯度法和综合阻地等分别计算了农田植被层上的蒸散量,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法之间的相对误差和相关程度。结果表明,用波文比法计算的潜热通量存在系统性偏小的现象,而工法和综合阻抗法的计算结果比较一致。文中还讨论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
辽宁玉米作物系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88~1998年10个代表站点的常规农业气象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对辽宁5个区域的玉米作物系数进行了计算,并对不同区域的玉米作物系数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利用 1988~1998年 10个代表站点的常规农业气象土壤湿度观测资料 ,对辽宁 5个区域的玉米作物系数进行了计算 ,并对不同区域的玉米作物系数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邵小路  姚凤梅  张佳华  李先华 《气象》2013,39(9):1154-1162
本文利用卫星遥感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资料驱动基于地表净辐射、植被指数、平均气温和日温差的蒸散模型来估测日实际蒸散量,并与栾城站涡动相关法测量的实际蒸散作对比验证。定性分析了实际蒸散与各相关影响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蒸散干旱指数(EDI)分析华北地区的干旱分布特点,并分别与PDSI指数和降水距平百分率作对比。结果表明:ET模型估测的蒸散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很好,其模拟精度对于大面积干旱监测的空间尺度上是可用的;EDI距平指数表征干旱分布的空间分辨率较高,且对旱情的指示和干旱程度的判定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9.
10.
11.
华北地区玉米田实际蒸散量的计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简化农田实际蒸散的计算过程为目的,利用1999年河北定兴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气象试验基地的玉米田0~300 cm土壤湿度和气象要素的实测资料以及华北地区5个站1991~1995年0~50 cm土壤湿度和气象资料,探讨由简化参考蒸散模式计算玉米田实际蒸散的可能性;对比了Priestley-Taylor模式和FAO(1998)Penman-Menteith模式的计算结果,以农田试验资料为基础,采用叶面积系数和平均土壤相对湿度为因子,建立了实际蒸散的计算模式。并以华北地区8个站1999~2000年0~50 cm土壤湿度和气象资料进行验证,平均误差一般为10%~15%.  相似文献   

12.
春小麦日蒸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利用称重式仪器——水力蒸发器,观测了不同天气状况、不同生育时期及浇水前、后一天内各时段春小麦的蒸散量。研究结果说明:春小麦夜间(20-08时)蒸散量较小或为负值;蒸散量从08时开始增加,到16时左右达最大值;16时或18时以后蒸散量开始减小,夜间02-06时达全天最低值。晴天春小麦的蒸散量高于阴天,以10至18时差距最大。春小麦灌水及降雨后蒸散量有所增加。且不同时段的蒸散量与气温及水力蒸发器地面温度呈二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影响广西水力发电的关键时期的气象要素为降雨和蒸散量,并建立了相应的关系式,找出了水力发电量丰产、平产、欠产的气象指标,为发展广西水力发电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影响广西水力发电的关键时用的气象要素为降雨和蒸散量,并建立了相应的关系式,找出了水力发电量丰产、平产、欠产的气象指标,为发展广西水力发电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农田日蒸散量的计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小气候观测资料着手,采用彭曼法、能量平衡法、波温比法和空气动力学等方法,对处于抽穗至乳熟期的冬小麦农田日蒸散量做了尝试性计算。着重考虑了彭曼公式的修正,并以水量平衡法为标准,对以上各方法的精度做了评价与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订正后的彭曼公式可较为准确地计算各种能量、水分供应条件下有作物覆盖农田的日蒸散量,其它方法则存在较明显的不确定性误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水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计算了潜在蒸散量、水分供应量的计算,得出水分生长期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土壤水分盈亏与干旱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海隆  阳作明  王玲 《气象》2001,27(11):40-43
以重庆市所有气象站点近 3 6年的年、月平均温度和降水量等因子为基础 ,应用桑斯维特 (C·W·Thornthwait)修正式 ,模拟计算了土壤常年年、月水分盈亏量 ,同时根据气候干旱标准 ,分析了各类干旱的发生强度及分布规律 ,并进一步研究了土壤水分盈亏量与干旱强度之间的紧密关系 ,最后得出了重庆市所辖区域内各类干旱及其不同干旱程度的一般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旱作春小麦农田蒸散与能量平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蒸渗计等仪器设备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旱作春小麦农田的蒸散耗水状况。得在降水基本正常的年份,农田水分收支基本平衡,农田休闲期蒸发耗水约占期间降水的70%。旱作小麦的实际蒸散耗水峰值期与小麦生理需水峰值期并不一定吻合。与有灌溉条件的春小麦相比,平均日蒸散量偏小。各生育期的平均叶面积系数与平均日蒸散强度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地表能量平衡分析表明:潜热耗能占主导地位,乳熟-黄熟生育时段以感热、潜热耗能为主的出现几率各为50%。由于旱作春小麦株冠不能完全覆盖棵间裸地,地表向下的热量传输耗能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遥感技术的两种区域蒸散估算方法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星敏  杨文峰  卢玲 《高原气象》2011,30(1):125-132
蒸散发的估算在区域能量平衡和水分循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NOAA/AVHRR卫星资料、常规气象观测站和区域加密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能量平衡单层模型和蒸散系数模型估算了陕西关中渭北生长季的潜热通最.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都能较好地反映出蒸散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间的密切关系;造成这两种模型估算蒸散结果差异的...  相似文献   

20.
锡林河中游河流湿地草问荆群落蒸散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主要选择了湿地中主要的群落优势种草问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006年6月末到8月末的群落蒸散量的季相变化.得出如下结论:草问荆群落随时间成单峰或双峰曲线变化,CO2吸收量随季节有递减的趋势,而水气蒸散有增加的趋势.另外,CO2吸收量、水蒸散量的大小与草问荆的生长节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