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雷击事故鉴定主体、鉴定程序、鉴定结论的探讨,阐明雷击事故鉴定的重要性,以使雷击事故鉴定更规范、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2.
一次雷击事故的天气形势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气形势图、雷达资料和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对2007年8月13日下午揭阳市一宗雷击事故的天气条件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本次雷击事故的强对流天气是由于地面低压槽和高空槽的激发而引起的。发生雷击事故时,闪电频数达到26.3次/min,电流幅值均值为21.2kA,由于发生雷击事故的岐山塔处在雷电高发区,地势突出,具备了先导放电的条件,而且该塔没有任何防雷设施,从而导致了雷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4—2020年揭阳市雷击资料,分析了雷击灾情特征,结果表明:揭阳市雷击事故具有明显的年际、月际、日变化特征,平均为19.6次/年,2015年最多达到38宗。4—9月雷击灾情较为集中,占全年96.4%,其中8月份最多共33宗;66.4%的雷击事故发生在13:00—20:00。雷击事故主要出现在农村,占77%,并具有山区多、平原和沿海少的分布特点。雷击事故发生最多的是电力行业,占31%;其次是企事业办公场所占27%。雷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平均73.08万元/年,2015年直接经济损失最高,达到142万元,直接经济损失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以7.721 1万元/年的速率逐年下降,通过信度为0.01的显著性检验;揭阳市雷击人员伤亡事故全部发生在农村,均出现在4—9月份。  相似文献   

4.
浅议雷击事故鉴定的规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雷击事故鉴定主体、鉴定程序、鉴定结论的探讨,阐明雷击事故鉴定的重要性,以使雷击事故鉴定更规范、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5.
张祎  姜瑜君  童杭伟  李浩 《气象科技》2016,44(3):505-509
利用浙江省电力部门雷击跳闸数据、浙江省气象局闪电定位数据,统计分析了2007—2011年电力雷击跳闸事故与地闪数据之间的时空分布特点、雷击跳闸事故与地闪参数及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力雷击跳闸事故与地闪数据的日分布和月分布均为单峰结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5和0.9881;空间分布虽有一定对应,但并非显著相关;导致110kV、220kV及50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地闪强度主要集中在90kA以下,并且50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对应的电流强度相对较小;地闪与雷击跳闸事故杆塔距离、地闪与雷击跳闸杆塔对应输电线路的距离均主要集中在2km以下。  相似文献   

6.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具有很大破坏力的自然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物、易燃易爆场所、弱电设备愈来愈多,雷击事故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开展雷击事实鉴定是防雷减灾管理的重要内容。雷击事实鉴定方法的研究为分析火灾原因和设备故障,确定雷击灾害保险赔偿,分清事故责任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雷击事故可能产生的热效应、机械效应、电磁感应、雷电波侵入等是判定雷击事实的重要依据。而热效应、机械效应、雷电波入侵虽然直观但缺乏定量的指标,很难作为雷击事故的判据。由于雷击现象必然伴随着强大的雷电流,导致在雷击现场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雷击灾害的不可完全避免性、防雷标准的认定 ,探讨了雷击事故的责任划分。  相似文献   

8.
利用天气形势图、雷达资料和闪电定位系统资料, 对2012年7月30日下午蒙阴县联城镇沙沟峪村发生的雷击事故的天气条件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此次雷击事故的强对流天气是由于地面倒槽和高空槽的激发而引起的;山区孤立建筑物遭受雷击后,雷电流下泄时产生的闪络和击穿,导致了雷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对2006年春季发生在黄陂区某局的一次雷击事故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此次雷击中所损坏的电子设备,属雷击电磁脉冲干扰所致。事故主要原因是由于信号系统进线端未安装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装置;供电系统采用TT制式且未采取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措施;微机房防静电地板未接地。  相似文献   

10.
高陵县2008年一次雷击事故分析及整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2008年8月20日高陵雷击事故现场和周边环境调查,通过对雷击事故前后的天气背景和闪电定位实况资料的综合分析,明确了雷击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主导因素,提出了县气象局计算机网络系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及数据自动传输系统综合防雷技术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