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渤海湾黄骅沿海贝壳堤与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家声 《海洋学报》1994,16(1):68-77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新发现的贝壳堤,为本区海岸变迁及海面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认为,贝壳堤下伏层顶板代表着贝壳堤形成时相应的高潮线位置,是进行海石变化研究的标志面。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黄骅沿海贝壳堤与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家声 《海洋学报》1994,16(1):68-77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新发现的贝壳堤,为本区海岸变迁及海面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认为,贝壳堤下伏层顶板代表着贝壳堤形成时相应的高潮线位置,是进行海石变化研究的标志面.  相似文献   

3.
渤海湾贝壳堤成因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二十多年来,渤海湾沿岸的贝壳堤(Chenier ridge)引起了多方面的兴趣,进行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论著颇丰。各家讨论的问题比较侧重于贝壳堤的分布和形成年代等方面,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但是,对贝壳堤形成的原因、条件、发育与衰退过程,以及它在渤海湾海岸地貌和沉积层发育中的作用等则很少论及。阐明贝壳堤成因对于海岸沉积、海陆变迁、海滩冲淤、构造运动、海岸水文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通过多年的实际调查研究工作,详细地分析了各贝壳堤的形态和分布、贝壳生物组成、贝壳物质的物理特性、层理结构、层位关系和古海滩面的坡度与物质组成等基本资料,又补充调查了海岸带潮汐沉积、泥沙来源与河流人海口的变迁等资料,着重讨论贝壳堤的成因与发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最近在黄河口地区的海岸带调查中发现数条古贝壳堤.长数十公里,宽数百米,厚度较大,十分稳定,埋藏较浅.这些古贝壳堤沿西北走向进入河北省境内,并可能与歧口贝壳堤、巨葛庄贝壳堤、天津育婴堂贝壳堤相连.贝壳堤具向上变细的层序,发育冲洗交错层理和风暴层理.向海一侧陡,向陆一侧缓.其展布方向明显地受风浪和潮流控制.在贝壳堤的向陆一方往往伴随有发育较差的泻湖和滨后沼泽.组成贝壳堤的贝类主要有石蛤、金蛤、文蛤、日本镜蛤、米蛤、锥螺、蛏、牡蛎等.以贝壳碎屑为主.贝壳堤中含少量砂,以石英为主,分选好,磨圆程度甚高,在石英砂中磁铁矿含量较高,显然古贝壳堤是高能环境的产物.从地层层序上看,古贝壳堤以及现在沿低潮线正在发育的贝壳堤,均盖在三角洲河流沉积之上,所以从广意上说,它是海进过程的产物,是相对稳定一轻微蚀退海岸的低潮线的标志.古贝壳堤又往往为沼泽和泻湖相沉积所覆盖.其上为三角洲平原相的河流和分流问沉积.表现了一个完整的海退层序.  相似文献   

5.
由于采挖贝壳、城市建设和修建养殖池,位于河北省黄骅古贝壳堤自然保护区内沿海岸的岐口—狼驼子贝壳堤已经不复存在,挽救已经不可能。山东省境内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内,在贝壳堤几十米后修建了养殖池。养殖池防护堤阻挡潮水向后漫溢,波浪作用在此增强。在波浪作用下贝壳堤已经遭到破坏(贝壳堤变低,贝壳堤前向海一侧受到侵蚀,将贝壳堤下伏层暴露出来)。如果要挽救这里的贝壳堤必须拆除贝壳堤后面的养殖池。  相似文献   

6.
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贝壳堤是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一,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唯一新老并存的贝壳堤。文章基于RS、GIS技术及2015年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利用1979年、1990年、2000年、2008年和2015年5期Landsat陆地卫星系列等多源遥感数据,得到近40年来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贝壳堤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15年滨州贝壳堤总面积为28.86hm~2,是研究区总面积的0.07%,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海岸的核心区;(2)1979—2015年,贝壳堤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尤其2008—2015年面积锐减,减少原因主要是人类开发利用,其中,农业用地、盐田和养殖场是本研究区最主要的3种人类开发利用活动类型;(3)建立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核查体系、完善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修复贝壳堤生境是应对滨州贝壳堤遭受侵占及破坏的有效管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古贝壳堤是距今5000年~500年间形成的,有“天然博物馆”之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极为珍贵的海洋遗迹,天津市将建设集保护、科研、旅游为一体的古贝壳堤展示中心。 古贝壳堤是“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天津滨海平原东部地区,分布有4道基本平行于现代海岸的贝壳堤,是由古代的潮汐、风浪将近海海底贝壳搬运堆积而成的。天津贝壳堤是世界三大贝壳堤之一  相似文献   

8.
天津古贝壳堤是天津海陆变迁的重要产物和有力佐证,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通过对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期施工振动、基础处理施工,营运期钻孔灌注桩承受垂直荷载、碎石垫层基础承受垂直荷载等因素对古贝壳堤保护区的影响分析,提出了保护古贝壳堤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闽南沿海全新世地质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一、前言通过沉积物的放射性碳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查明晚冰期以来的气候波动、海陆变迁和沉积发育的历史,进行各种地质事件的编年和地层的划分对比,是第四纪研究尤其是全新世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沿海地区,全新世地质年代学研究已取得一些有意义的成果,已经建立了辽宁南部的全新世地质年代表,並对渤海湾西岸的海相地层和贝壳堤以及黄海和东海的大陆架沉积等做了年代学方面的研究。闽南沿海地区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在全新世环境演化过程中留下了比较发育的全新世沉积物,其中常含有泥炭、木头、贝壳、淤泥等适于进行C~(14)年代测定的材料,并富含孢子花粉,为全新世地质年代学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搞清楚黄河三角洲的发育以及黄河三角洲进积和贝壳堤形成的关系 ,在黄河三角洲两个站位上打了钻。因为岩心采取率的原因 ,H9601站位打了两个紧相邻的钻孔(Ⅰ ,Ⅲ) ,该站位位于37°40.5′N、118°28.7′E ,山东省境内现代黄河三角洲之上 ,1855年海岸线和第二道贝壳堤(原文中称作贝壳堤H2)东北 ,孔口高程 +5.5m。H9602站位只有一个钻孔Ⅱ ,位于山东省境内37°4.8′N、118°54.3′E,1855年海岸线和第二道贝壳堤之西南 ,第三道贝壳堤(原文中称作贝壳堤H1)之东北 ,H9601站…  相似文献   

11.
利用AVISO数据集的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中国台湾以东中尺度涡的时空特征,通过具体的中尺度涡实例探讨了其对台湾以东黑潮路径的影响。研究表明气旋式中尺度涡在春夏季节的数目要少于反气旋式中尺度涡,在秋冬季节气旋式涡旋个数则多于反气旋涡;并且台东以东区域涡旋传播存在多种路径,涡旋的存在对台湾东北部黑潮入侵东海的路径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2004年夏季台湾以东区域存在多个涡旋,相应的吕宋海峡黑潮主轴向东偏移明显,台湾东北黑潮入侵东海的路径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2.
渤海湾北部底质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成与物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对渤海湾北部16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和A435柱状样中的23个沉积物样品的主要黏土矿物含量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中伊利石(53.0%)含量最高,其次为蒙脱石(27.9%)、绿泥石(9.9%)和高岭石(9.2%),黏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型。渤海湾北部表层沉积物可分成3个沉积区,分别代表不同的沉积物来源:北部沿岸为滦河-海河物源区;中部和东部为黄河-海河物源区;西部沿岸为海河物源区。渤海湾北部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分布和组合特征显示了渤海湾环流对海河、黄河和滦河来源物质的搬运和扩散作用。A435柱状样各黏土矿物含量在100cm以上层段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推测主要为黄河在1048—1128年和1128—1855年的改道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该文研究协方差阵Σ的二次型容许估计问题。设 y1,y2 ,… ,yn  iid,n≥ 2 ,y1与 p维正态分布 N(β,Σ)有相同的前四阶矩。其中 β=(β1,β2 ,… ,βp)′∈Rp与 Σ=(σij) p× p>0均未知。记 y=Δ(y1,y2 ,… ,yn)′。在损失函数 L (d ,Σ) =tr(d -Σ) 2 下给出Σ的二次型估计在 D={ y′Ay:A≥ 0 ,A∈Rn× n}容许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研究协方差阵Σ的二次型容许估计问题。设 y1,y2 ,… ,yniid,n≥ 2 ,y1与 p维正态分布N (β,Σ )有相同的前四阶矩。其中β =(β1,β2 ,… ,βp)′∈ Rp与Σ =(σij) p× p >0均未知。记 y =△ (y1,y2 ,… ,yn)′。在二次损失 L (d ,Σ ) =tr(d -Σ) 2下给出Σ的二次型估计 a S2 + nby-y-′是容许估计的必要条件为 :(n - 1) a + b + 2 max(a,b)≤ 1。此必要条件比张立振等协方差阵的二次型容许估计中的必要条件有了明显的加强  相似文献   

15.
北半球的许多天气现象与南半球的大气环流有关[1],尤其是南半球的气旋发展及其路径的变化[2-6],真实地反映了南半球大气环流的特征.对南半球气旋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对南半球的大气环流研究有重要意义,对热带地区乃至北半球的气候研究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拟在分析南半球气旋发生频数特性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其与赤道太平洋水温和南方涛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北黄海盆地与朝鲜安州盆地和中国胶莱盆地的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黄海盆地位于黄海北部,是我国油气地质与勘探开发研究相对最为薄弱的海域,在研究的3个盆地中,北黄海盆地系海域含油气盆地,面积5万km^2,迄今我国尚未钻井;朝鲜安州盆地系跨海陆域盆地,面积最小,但是钻井最多;中国胶莱盆地则为最邻近北黄海盆地的陆域沉积盆地,目前有少量钻井,并是胜利油田外围勘探盆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后两者钻井地质与野外剖面调查的测试研究成果,初步对比了3个沉积盆地地层岩性沉积与含油气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西边界潜流(WBUC)"是海洋环流中的重要现象,与表层环流相比,对次表层潜流的结构认识不足。本文利用SODA、OFES和ARGO资料,分析了北太平洋中的棉兰老潜流(MUC)和吕宋潜流(LUC)、南太平洋中的大堡礁潜流(GBRUC)和东澳大利亚潜流(EAUC)及南印度洋中的阿加勒斯潜流(AUC)的气候态空间分布特征,并且根据地转流反向的判据,分析WBUC的发生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初值方法"研究了芬迪湾、缅因湾和圣劳伦斯湾的潮汐共振情况。结果表明,缅因-芬迪湾系统共振是由陆架共振造成的,最强共振周期约为13.0h。芬迪湾次强共振周期约为9.2h,是由该海湾本身的四分之一波长共振引起的。圣劳伦斯湾共振现象主要体现在其东北海区,共振周期约为9.2h,可能是由半波长共振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东海海域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1987年5~6月东海海域溶解氧垂直分布及其氧最大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春末在东海北部、中部的中层存在明显的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氧最大值与冷水同存。本文对氧最大值及垂直结构与冷暖水入侵和温跃层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长江河口横沙东滩自然演变及工程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横沙东滩(含横沙浅滩)是长江河口主要浅滩之一,在浅滩两侧(北港和北槽主槽)水流控制下,受浅滩横比降形成的过滩水流和较强的风浪作用影响,滩面长期以来少有淤涨。通过对1995~2002年的地形资料(吴淞基面)进行研究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随着北港主槽向南岸进逼,造成横沙东滩窜沟西部到白条子沙之间的滩区北沿明显内凹;随着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双导堤工程的实施,在北导堤产生的堵汊、导流和拦沙的作用下,白条子沙至横沙东滩沟滩面出现微淤;而横沙东滩窜沟以东滩面难以淤高。采用促淤工程和就近吹泥上滩方式,增加横沙东滩的滩面高程以加快造地,从而达到既疏浚航道又增加湿地面积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